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新闻报道写作

書城自編碼: 409644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新闻传播出版
作者: 刘冰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680772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4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混一戎华:元朝统一中国的历史进程
《 混一戎华:元朝统一中国的历史进程 》

售價:NT$ 500.0
中国高句丽史(第二版)
《 中国高句丽史(第二版) 》

售價:NT$ 1010.0
征税的权力——财政制度的分析基础
《 征税的权力——财政制度的分析基础 》

售價:NT$ 337.0
吴宓师友书札
《 吴宓师友书札 》

售價:NT$ 347.0
清朝生活实录
《 清朝生活实录 》

售價:NT$ 403.0
人群行为识别理论与视觉AI技术研究
《 人群行为识别理论与视觉AI技术研究 》

售價:NT$ 826.0
个人经济体崛起时代 普通人的时代红利  黄金宝 王万军 著 披露超级个体爆红背后的秘密  创业 个体创业 平台创业 个人IP打造
《 个人经济体崛起时代 普通人的时代红利 黄金宝 王万军 著 披露超级个体爆红背后的秘密 创业 个体创业 平台创业 个人IP打造 》

售價:NT$ 347.0
漫画少年学中华脊梁
《 漫画少年学中华脊梁 》

售價:NT$ 305.0

編輯推薦:
在 AI 汹涌而来的时代,新闻写作面临全新挑战,也迎来独特机遇。你是否渴望突破写作瓶颈,用文字直击人心?这本书将成为你不可或缺的得力伙伴。
內容簡介:
《新闻报道写作 : 非虚构的力量》提供了一幅新闻报道写作的全景图,它浓缩了作者的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思考成果,融合了业界与学界、中国与外国、近代与当下新闻精英的思想精髓,对新闻写作的核心技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析,精练、生动、完整地介绍了新闻报道写作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知识体系兼顾学术性和趣味性,呈现方式轻松新颖,简明易懂,易学好用。本书多角度呈现了中国媒体场域内的新鲜实践景象,案例丰富有趣,操作要点清晰易懂,可以让读者轻松愉快地掌握新闻报道技术。
關於作者:
刘冰(Woody Bing Liu),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新闻学研究生导师,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客座教授,出版《融合新闻》《调查方法》《新闻报道写作:非虚构的力量》《新闻实务训练》等著作、教材。上榜“新闻传播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
目錄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认识新闻写作 2
一、新闻为公众利益服务 2
二、新闻报道的多重属性 5
三、新闻写作的重要性 6
四、如何提高写作技能 7
第二节 寻找新闻 11
一、新闻敏感与新闻线索 11
二、用新闻价值标准衡量事实 13
三、注意新闻价值标准的变化 17
四、选择新闻角度 18
第三节 新闻要素 19
一、标识要素 19
二、中心要素 22
思考与训练 24
第二章 新闻报道理念 25
第一节 真实 25
一、如何理解新闻真实 25
二、新闻失实的原因 26
三、新闻真实的实现 27
第二节 客观 30
一、客观理念的诞生与发展 31
二、作为新闻精神的客观理念 31
三、作为操作规范的客观方法 32
四、新闻写作应当“展现事实” 34
五、怎样理解“展现事实” 35
第三节 公正 35
一、公正报道的基本做法 36
二、重视新闻伦理规范 37
三、采用平衡报道的做法 38
四、选择公正的报道框架 38
五、文化传统影响报道框架的选用 40
第四节 可读 42
一、尽早了解关键理念和技术 43
二、写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44
三、在写作实践中日趋完善 46
思考与训练 52
第三章 新闻采访 53
第一节 做好采访的准备 53
一、正确认知新闻采访 54
二、采访前要做足功课 55
三、预先策划你的采访 56
四、做好采访的物质准备 59
五、不要直呼对方姓名 61
六、采访的职业伦理与规范 62
第二节 提问:有效挖掘信息 63
一、为读者而提问 64
二、问题的类型 65
三、多提个性化问题 67
四、提问的基本方法 68
五、紧追关键信息 70
第三节 倾听与观察 73
一、采访中的倾听 73
二、采访中的观察 74
第四节 做好记录 77
一、记录什么 77
二、记录的方式 78
三、注意事项 79
四、采访建议20 条 79
思考与训练 80
第四章 语言的掌控 81
第一节 语言运用要求 81
一、准确 82
二、具体 86
三、通俗 88
四、清晰 90
五、简洁 92
第二节 节奏的把握 95
一、句子要简短 95
二、段落也要短 96
三、善用标点符号 96
四、长短句交替使用 97
五、表现手法交替使用 97
六、平行结构带来节奏 98
第三节 语言运用的具体技术 98
一、删除多余字词 99
二、通常不议论 100
三、动词的使用 101
四、名词的使用 103
五、慎用形容词和副词 104
六、多用主动句 105
七、消除宣传说教语言 106
八、辞格的运用问题 108
第四节 特殊技法的运用 109
一、能不能运用第一人称 110
二、记者的感受和评论 110
三、记者亲历是决定因素 113
思考与训练 113
第五章 新闻标题 115
第一节 标题的组成 115
一、新闻标题成分 115
二、标题的组合方式 116
三、提要题与小标题 118
第二节 新闻标题的写作 119
一、撰写新闻标题的步骤 120
二、凸显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121
三、表述准确得当,题文相符 122
四、艰深内容通俗化 122
五、学些标题撰写小技巧 123
第三节 标题撰写的注意事项 124
一、字数的控制 124
二、保证信息量 125
三、不要重复 126
四、时态、语态与标点 126
五、用语妥当 126
第四节 提高标题的写作水平 128
一、初级水平:标签式 128
二、中级水平:描述式 128
三、高级水平:超越式 129
思考与训练 131
第六章 导语 133
第一节 导语的重要性 133
一、导语让记者抓住重点 133
二、导语对编辑的意义 134
三、促使读者继续阅读 135
第二节 导语类型及选择 135
一、导语的类型 135
二、导语类型的选择 139
第三节 怎样写导语 140
一、呈放什么样的事实成分 140
二、撰写导语的步骤 142
三、撰写导语的方法 143
思考与训练 146
第七章 主体、结尾与背景 147
第一节 新闻主体 147
一、使用过渡性结构 148
二、新闻跳笔的运用 149
第二节 新闻结尾 150
一、自然收束 151
二、引语结尾 151
三、画面定格 151
四、展望未来 152
五、形成对比 153
六、回到前文 153
七、点评新闻 155
第三节 新闻背景 155
一、新闻背景的含义 155
二、新闻背景的作用 156
三、新闻背景的撰写 157
思考与训练 159
第八章 新闻结构 161
第一节 新闻结构引论 162
一、结构决定效果 162
二、新闻结构分类 163
三、主要规律要求 165
第二节 倒金字塔结构 167
一、倒金字塔结构的含义 167
二、使用倒金字塔结构的依据 169
三、倒金字塔结构的优点与缺点 169
第三节 华尔街日报体 170
一、开头设置焦点 171
二、简短的螺母段 172
三、主体展开焦点 172
四、结尾回到焦点 172
第四节 板块组合结构 173
第五节 沙漏型结构 175
思考与训练 177
第九章 引语写作 179
第一节 直接引语与消息来源 179
一、直接引语的作用 179
二、消息来源的种类 181
三、如何与消息来源打交道 182
四、交代消息来源的可行做法 183
第二节 选择什么样的直接引语 184
一、有分量的评议 184
二、富有启发意义的话 185
三、无所顾忌的话 185
四、富有人情味的话 186
五、令人动容的话 187
六、敢于公开的话 188
七、富有戏剧性的话 188
八、感情强烈的话 190
九、重要的讲话 190
十、争论中各方说的话 191
第三节 怎样写引语 194
一、一个有用的模式 194
二、对消息来源的介绍 194
三、慎用“异口同声” 195
四、最常用的动词“说” 196
五、直接引语中的注解 197
六、标点符号的使用 198
第四节 注意的问题 199
一、直接引语可否修改 199
二、不雅语言的处理 199
三、直接引语不能太长 201
四、不要滥用直接引语 201
五、不对引语做过多解释 202
思考与训练 203
第十章 新闻报道文体 205
第一节 新闻报道文体的诞生与发展 205
一、消息的诞生与发展 205
二、通讯的诞生与发展 207
第二节 中国新闻报道体裁的划分 208
一、中国报道体裁划分情况 209
二、国内划分方法存在问题 211
三、一些值得商榷的“报道体裁” 212
四、简化新闻报道体裁的划分 213
第三节 硬新闻和软新闻 214
一、新闻二分法 214
二、区分的关键 215
三、写作的区别 217
思考与训练 217
第十一章 消息 219
第一节 消息概论 219
一、消息的特征 219
二、消息适用情况 220
三、消息的重要性 221
第二节 消息写作的要点 222
一、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 222
二、消息头与消息标题 223
三、消息的结构 224
四、具体与概括的统一 225
五、故事模式还是信息模式 226
第三节 事件性消息 226
一、事件来龙去脉要清晰 226
二、见事还要见人 227
三、一事一报 228
四、软消息的写作 230
第四节 非事件性消息 231
一、找到新闻由头 231
二、以点带面 231
三、运用量化方法 233
四、运用对比方法 233
思考与训练 234
第十二章 特稿 235
第一节 作为故事的特稿 235
一、特稿需要讲故事 235
二、故事的威力 236
三、讲好新闻故事 237
四、故事的解释作用 238
第二节 故事的构成 239
一、角色 239
二、难题 240
三、场景 241
四、过程 242
五、结局 243
第三节 故事的写作 243
一、人物描写 243
二、场景描写 245
三、逸事回顾 246
四、事件叙述 247
五、细节描写 248
六、引语捕捉 248
第四节 新闻特稿 249
一、特稿的标题 250
二、从开头到结尾 251
三、写作注意事项 252
四、奇异事件特稿 253
第五节 人物特稿 256
一、不要把人物写得索然无味 257
二、是写人生片段还是更长的历程 259
三、以人的标准来写人 260
四、打开彼此,写出人物性格 262
五、考察人物所处的社会阶层 263
六、人物特稿的有效结构 263
思考与训练 264
第十三章 报道领域 265
第一节 会议报道 265
一、会议报道的重要性 265
二、会议报道要点 267
三、常规写法 267
四、将会议看成新闻出处 269
五、认真参加会议 271
六、新闻发布会报道 272
第二节 时政报道 273
一、时政新闻报道理念 273
二、关注点与信息来源 274
三、为百姓读者写新闻 274
四、平视权力意识 275
五、记者应该做些什么 277
第三节 教育报道 278
一、报道关注点与信息来源 278
二、采写教育新闻的建议 280
第四节 灾难报道 281
一、交通事故报道 282
二、火灾报道 286
三、自然灾害报道 287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288
第五节 警事报道 290
一、报道要点与信息来源 290
二、将关注焦点放到社会层面上 291
三、警事新闻报道注意事项 294
第六节 环境报道 296
一、环境新闻在西方的发展 296
二、环境新闻在中国的发展 297
三、生态中心主义的确立 299
四、寻找确定环境风险所在 300
五、环境新闻采访与写作 301
思考与训练 306
第十四章 深度报道 307
第一节 从追求深刻到媒体融合 307
一、价值取向及治理功效 307
二、稿件关系与特点认知 309
三、深度报道采写要点 310
四、媒体融合与深度报道 312
第二节 调查性报道 313
一、什么是调查性报道 313
二、正式调查前的工作 314
三、采访调查的顺序 315
四、采访的突破 316
五、调查的开展 319
六、调查性报道的写作 321
七、调查性报道范例 323
第三节 解释性报道 327
一、什么是解释性报道 328
二、写作之前的工作 329
三、解释性报道的写作 331
四、一个有用的结构模式 332
思考与训练 335
第十五章 电子媒体报道 337
第一节 音视频新闻采访 337
一、音视频采访的个性特征 337
二、音视频采访的准备 338
三、音频的采集 339
四、视频的采集 340
第二节 音视频新闻写作 341
一、为听而写 342
二、简化报道 344
三、导语的写作 346
四、时间顺序结构 346
五、怎样写引语 346
六、必要的重复 347
七、与音响、画面融合 347
第三节 网络新闻写作 350
一、写成“可参与文本” 350
二、超链接与分层写作 351
三、不要生硬割裂文章 352
四、融合新闻呈现 353
五、让新闻便于扫描 353
思考与训练 354
参考文献 355
后记 358
內容試閱
当多媒体技术可以轻松应用于新闻呈现,写作还重要吗?当机器可以替代写作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写作?
虽然传媒业早已进入融合时代,媒介技术不断迭代升级,各种媒介元素、媒介技术得以综合运用到新闻报道中,但文字依然是内容呈现不可或缺的手段,写作仍然是最为宝贵的表达技术。
人工智能在新闻流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工智能写作已经可以替代部分人类写作。但这并不表明人类应当自废武功,将表达权完全交给机器。
记者应当正确认识人工智能写作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将一些偏向体力活儿的格式化写作任务交给机器,重点发力具有创造性的写作技能,增强挖掘真相与解释沟通本领。在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处理中,人应当是主导,毕竟没有人也就没有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服务于人的工具。
人工智能写作是对人类写作的模仿,人类写作为人工智能写作提供了模板,人类写作才是人工智能写作的天花板,最好的文字作品出自人类之手。但具体到每个人,则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如果你不努力学习,你的写作将落后于机器。如果你足够刻苦和用心,真正掌握了写作技能,你将摆脱与机器竞争的困扰,具备核心竞争力。
尤其在新闻事实世界,诸多新近发生的事实信息、被掩藏的事实信息、新闻人物的言行信息没有成为网络语料,机器也就无法完成类似的报道工作。新闻报道以事实信息输出为己任,彰显着非虚构的力量,需要记者奔赴现场,多方探询核实。这类需要记者采访调查的报道任务,是不容易被机器取代的领域。即便在人工智能异常兴盛的今天,记者依然具备自身独特价值,并非机器可以完全取代。
本书关注作为人文现象的写作技艺和文字的精准表达,认为写作是手艺活儿,需要字斟句酌,精心打磨。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的最大区别在于非虚构,它是职业新闻人的核心技能。新闻写作可以学、可以教,新闻写作的能力可以迁移。本书致力于分享新闻报道写作的经验与技术,帮助读者掌握非虚构写作本领,提升新闻职业能力。
我们今天的写作既是写给人看的,也是写给机器看的,说到底还是为了写给人看。我们并不排斥机器写作,反而认为应当恰当运用作为工具的人工智能。我们秉持人机协同态度,认为应当将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融合运用到新闻业务之中。人工智能首先要学习掌握人类写作的技能,在此基础上凸显机器的高效率优势,才能为用户带来美好的阅读体验。本书阐释的写作技术,其实也是人工智能应当掌握的,希望机器人也练好这样的手艺活儿,更好地助力新闻生产。
新闻业务书籍既要在“是什么”“什么样”方面做透彻的论述,更要在“怎么做”“为什么”方面做充分和有效的讲解。否则,这样的书无论读多少遍,读者都会产生“我不会”的感觉,可谓“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可操作是新闻业务书籍的最大价值体现,不可操作则容易滑向纸上谈兵的危险境地。新闻采写方面的著作应当在操作性方面下功夫,这是业务著作区别于理论著作的魅力所在。业务方面的著作也要尊重理论论述,但不能陷入死抠概念的怪圈,而要在理论与操作之间灵活穿梭。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想写一本新闻写作方面的书,我期望这本书能够给读者留下这样的印象:新闻报道写作技术易学、好用,专业书读起来也很轻松有趣。
应该说新闻写作方面的著作已经有不少了,国内作者的一些书籍不乏真知灼见,翻译的一批西方新闻报道写作书籍更是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但是,我仍然想写一本有着自己独立思考印记的著作——这本新闻写作书应该汲取中西方新闻报道写作书籍的营养,去除宣传套路的不良影响,规避文化翻译上的不足,更多呈现中国媒体场域内的新鲜实践景象,重新梳理新闻报道写作技术的传授体系,并对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做独立思考。对待传统理论既要尊重和继承,又要敢于挑战和批判,这才是学术研究真正老实的态度。传统新闻写作教科书里有一些观点和表述值得商榷,本书对相关问题作了独立思考和新的阐释。
本书主要用于学习和研究新闻报道写作,可作为新闻学研究者、新闻采编人员、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及爱好者用书。我还奢望,除新闻专业人士可以阅读这本书外,普通读者也能够乐意翻一翻它。我相信,即便是没有学过新闻学的读者在翻阅这本书的过程中,也会体验到读书的乐趣,也会有所收获。新闻报道写作是现代社会最成规模的职业化写作,这个领域里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总结提炼了许多宝贵的技术成果。我相信,新闻报道写作既是职业新闻工作者的武器,也是现代人生命中无价的技能,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新闻报道写作具有提升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普遍价值。它首先是一种职业技能的训练,其次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训练了公民的表达能力。
新闻报道写作是一种戴着镣铐跳舞的艺术。它不喜欢形容词、副词和套话,它反对记者乱发议论,它强调事实的力量,它重视事件叙述、细节描写、直接引语撰写等技术,它强调新闻结构的灵活运用,追求传播的效率。写新闻容易,写出好新闻并不容易。新闻报道写作的能力可以迁移到其他文章的写作上。一旦你掌握了新闻报道写作技能,等你拿掉了镣铐,舞蹈会跳得更好——写作会变得轻松自如,得心应手。
像记者那样写作——用最普通的字词写作,质朴无华却又充满魅力,写得准确、简洁、清晰、通俗易懂,写得又快又好!我相信,通过努力,每个人都可以像记者那样写作。我愿读过本书的朋友能够更快地领悟新闻报道写作的真谛,掌握生命中这无价的技能。我愿我的读者能够以乐意接受和容易理解的方式来研究“新闻报道写作”,我相信本书应当会有它独特的价值。
掌握新闻技能需要理论支撑、阅读滋养和实践训练,尤其是实践训练最不可缺少。本书的配套教材《新闻实务训练》已经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每章都总结了理论要点,同时提供了训练项目和参考答案,很有必要配合使用。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