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量子力学 恩利克·费米
》
售價:NT$
245.0

《
马长寿内陆欧亚学文存(全三集)
》
售價:NT$
2030.0

《
银行业刑事风险防控与应对
》
售價:NT$
449.0

《
语言、使用与认知
》
售價:NT$
321.0

《
帝国的叙事话语:国家身份塑造与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
》
售價:NT$
704.0

《
世界上的城堡:一部千年古堡兴衰史(从军事建筑到中世纪城堡,59座经典古堡,高清全彩图文,精装收藏品质)
》
售價:NT$
1214.0

《
缪斯的诞生 现代西方艺术观念生成简史
》
售價:NT$
398.0

《
信念危机:投资者心理与金融脆弱性
》
售價:NT$
347.0
|
編輯推薦: |
①立足国际视野和中华文化根基,解读金融强国之路的文化密码与时代课题。“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当前社会各界尤其是金融界关注的焦点。本书富有创见,适合金融从业者研究学习。
②纵观世界千年金融史,古代中国的金融发展可圈可点,现代中国金融在改革开放以后创造两大奇迹。在全球金融治理的背景下,中国金融发展之路的独特经验理应被世界关注。
③创新解读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历史、理论与现实逻辑,从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和依法合规五个维度,展现金融文化驱动金融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具有原创性、系统性和较高的理论站位。
|
內容簡介: |
金融文化深刻影响金融理论与实践。从古至今,金融文化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变迁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本书以五千年文明根系为锚,以“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为根本途径,从文化基因层面探究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历史逻辑,从国际比较视野把握中国金融发展的基本特色,从中总结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内涵要义、理论意蕴和实践要求。
全书围绕“五要五不”的核心范式,将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等文化精髓,融入金融强国建设的实践方法论中。发展道路植根于文化属性,西方经济金融理论无法破译中国金融发展的成功之道;唯有立足国情,把握中华文脉,方能理解金融发展道路中蕴含的中国特色。
书中对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核心特质的剖析,体现了历史纵深与时代张力:从北宋交子的货币信用到抗战时期的货币主权;从“法至精密”的山西票号到“以义立本”的亚投行;从40余年经济快速发展到金融体系长期稳定,既凸显文化传承脉络,又刻画金融治理智慧,为国际社会理解中国金融打开了一扇文化视窗。
当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金融博弈正在重塑国际格局,中国金融文化的独特经验值得被世界关注。本书详述中国金融文化知常达变、守正创新的辩证体系,对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研究者来说,是一部兼具深度与锐度的适时之作。
|
關於作者: |
董昀,经济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副主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主任、支付清算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央马克思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交易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为中国特色金融理论、金融文化、宏观经济、金融与科技。参与国家“十二五”、“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的研究咨询工作,主持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国际合作项目和中央有关部门委托交办任务。出版《建设中国特色金融强国》《体制转轨视角下的企业家精神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中国典型事实的经济分析》等专著。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获得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颁发的“优秀博士后学术成果”证书。学术成果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研究课题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好文章等荣誉。
在《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主流媒体宣传阐释经济金融理论和政策,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对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解读得到广泛好评。被评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好”党员。
|
目錄:
|
目录
第 一 章? 理解金融文化 // 001
一、金融、文化和金融文化:概念界说 // 003
二、金融发展道路植根于金融文化 // 011
三、从文化视角理解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 015
第 二 章?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核心特质 // 021
一、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 初心使命 // 024
二、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文化意蕴 // 038
三、“第二个结合”: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根本 途径 // 058
四、“五要五不”: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基本要义 // 064
第 三 章? 诚实守信 不逾越底线 // 075
一、信用是什么? // 077
二、中国古代信用体系演进历程概览 // 081
三、从交子的发展看货币信用 // 085
四、抗战时期山东革命根据地维护抗币信用的故事 // 092
五、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信用与开发性金融 // 100
六、小结:信用是货币金融活动的基石 // 107
第 四 章? 以义取利 不唯利是图 // 109
一、功能性与盈利性:金融领域“义利之辩”的 核心 // 111
二、元代的楮币之患:处理义利关系的失败案例 // 115
三、陕甘宁边区的货币斗争:保障革命胜利的重要 手段 // 119
四、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与内需不足:以宏观调控促 经济发展 // 125
五、亚投行的创立与发展: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注入金融活水 // 131
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以义取利的新探索 // 135
七、小结:以正确的义利观支撑金融强国建设 // 141
第 五 章? 稳健审慎 不急功近利 // 143
一、稳健审慎方可行稳致远 // 145
二、急功近利、舍本逐末:国民党政府控制通胀的 失败案例 // 153
三、稳字当头、多管齐下:新中国成立初期治理 通胀的成功经验 // 160
四、稳中求进:从经济改革思路到治国理政重要 原则 // 165
五、结语:稳中求进是稳健审慎的题中之义 // 174
第 六 章? 守正创新 不脱实向虚 // 177
一、守正是根本 创新是动力 // 179
二、熊彼特的金融创新观与 2008 全球金融危机的 教训 // 181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金融 创新 // 185
四、改革开放时期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背后的 金融变革故事 // 189
五、新时代中国数字金融的创新发展 // 193
六、结语:金融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实体经济和 人民群众需要 // 214
第 七 章? 依法合规 不胡作非为 // 217
一、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 219
二、从山西票号的兴衰看合规的重要性 // 223
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的货币金融法治 建设 // 229
四、改革开放以来的金融法治建设 // 233
五、结语:夯实金融强国的法治根基 // 239
第 八 章? 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理论的文化根基 // 241
一、金融文化与金融理论创新紧密关联 // 243
二、西方主流经济金融理论发展面临瓶颈制约 // 248
三、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的伟大实践为金融理论创新提供沃土 // 251
四、中国经济金融理论发展面临新挑战 // 258
五、夯实文化根基,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金融学知识体系 // 263
后记 // 267
|
內容試閱:
|
推荐序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强调要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2024年1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首提“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提出“五要五不”: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颇为巧合的是,2023年10月,党中央召开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
一个是以金融为主题的会议,一个是以文化为主题的会议,二者的同时召开,隐含着金融与文化的碰撞与结合。可以说,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既是习近平经济思想“金融篇”的重要内容,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篇”的重要内容。理解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要义,离不开金融与文化这两个重要维度。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基因密码”正是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董昀研究员这部题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历史、理论和现实逻辑》的著作,应时而作,直奔主题。全书一方面从文化维度把握中国金融发展之路的特色,另一方面又基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探索来把握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塑造,是一部较早对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开展系统深入研究的学术著作。
全书突出了几个“结合”,特色鲜明,可圈可点。一是“两个结合”。全书紧紧围绕“两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来展开对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剖析。二是经济思想与文化思想的“结合”。强调习近平经济思想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结合,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要五不”为基本要义展开分析,逻辑框架严整,学理基础扎实。三是金融与文化的结合。金融文化著作由于各种原因,容易落入就文化论文化、就金融论金融的窠臼。而本书则将文化和金融的关系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宏阔历史背景中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将这种分析贯彻到了后续的各章节之中,使二者获得了统一,减少了“割裂感”。四是史论结合。本书把故事作为说理和分析的鲜活载体,辅之以丰富的文献和史料,从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和依法合规五个维度讲述中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的货币金融故事,有史有论,令人信服。
对于金融文化的重要性,还要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角度来把握,“走自己的路,不仅仅是坚持经济、政治上的独立自主,也要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我们之所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就在于“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这恐怕是我们在阅读本书时必须牢牢把握的精髓要义。
张晓晶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