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翻译认知与人机交互:理论、方法与实证

書城自編碼: 409704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語言文字
作者: 王湘玲王律
國際書號(ISBN): 9787100243919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 2025-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5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奥匈帝国命运三部曲:分道扬镳
《 奥匈帝国命运三部曲:分道扬镳 》

售價:NT$ 347.0
超级沟通者 与所有人连接的秘密 查尔斯·都希格 著 普利策奖获奖者 《习惯的力量》《习惯的力量2》作者 人际沟通畅销书籍
《 超级沟通者 与所有人连接的秘密 查尔斯·都希格 著 普利策奖获奖者 《习惯的力量》《习惯的力量2》作者 人际沟通畅销书籍 》

售價:NT$ 352.0
人工智能硬件加速器设计
《 人工智能硬件加速器设计 》

售價:NT$ 454.0
走向世界丛书(全十册)
《 走向世界丛书(全十册) 》

售價:NT$ 8058.0
八段锦:百岁国医大师邓铁涛健康长寿之道
《 八段锦:百岁国医大师邓铁涛健康长寿之道 》

售價:NT$ 203.0
中国国家历史(叁拾捌)
《 中国国家历史(叁拾捌) 》

售價:NT$ 347.0
战功图:艺术与皇权的交织(1762—1829)
《 战功图:艺术与皇权的交织(1762—1829) 》

售價:NT$ 653.0
东方看世界·极简法国史
《 东方看世界·极简法国史 》

售價:NT$ 255.0

編輯推薦:
目前国内的翻译认知过程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许多文章还是介绍性的、理论述评式的,实证研究还是模仿多于创新,特别是研究方法工具的创新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此背景下,本书旨在引领人工智能时代我国翻译实证研究的新方向,填补国内同类书籍的空白,推动翻译普遍性探索的突破和发展,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內容簡介:
在人工智能深度重构语言服务行业的时代背景下,本书突破性整合认知科学、语言学、翻译教育与智能技术理论,系统构建了AI时代的翻译认知研究新框架。主要创新如下:
翻译认知过程新解构:基于眼动追踪、键盘记录、屏幕记录等认知科学方法,全景揭示人机协同场景下译者的认知加工机制、策略选择规律及心理调适模型。人机交互翻译新范式:建立机器翻译译后编辑可用性的量化评估体系,创设译后编辑认知负荷测量指标,深度解析人机交互对翻译效能的动态影响。智能翻译教育新生态:首创“网络实践共同体”与“移动学习共同体”驱动的翻译教学模式,开发融合译后编辑翻译认知与智能技术应用的课程体系。
本书不仅填补了智能技术赋能翻译认知研究的理论空白,同时也构建了“理论研究—实证实验—教学实践”的完整闭环,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翻译学科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南与实施路径,对推动语言服务行业智能化升级具有重要战略价值。
關於作者:
王湘玲,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入选J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全国宝钢优秀教师,湖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兼任湖南大学翻译传译认知研究中心主任。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共3项,部省级重点项目5项及其他省级项目共39项。出版学术专著《建构主义的翻译能力发展研究》《人工智能时代翻译能力理论方法与实证》;译著3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外语界》、 Computers & Education、 TIS、 JoST、 ITT、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等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获第四届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其开创性研究构建了人机交互翻译认知理论体系,推动翻译学与认知科学的深度融合发展。
王律,翻译学博士,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年骨干教师。主攻人工智能与翻译认知研究交叉领域,主持J育部人文社科及省级科研项目,深度参与3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研究。在认知翻译技术、人机协同教学等领域发表创新性研究成果10余篇,致力于探索人工智能时代翻译教育的新范式。
目錄
前 言
第一章? 翻译认知过程研究之沿革与方法述要
第一节 翻译认知过程研究发展历程
第二节 翻译认知过程研究可视化概览
第三节 翻译认知过程研究趋势与启示
第二章? 翻译认知过程实证研究方法
第一节 翻译认知过程实证研究方法梳析
第二节 翻译认知过程实证研究趋势与启示
第三章? 基于认知的翻译方向性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翻译方向性思辨研究
第二节 翻译方向性实证研究
第三节 翻译方向性实证研究变量关系框架构建
第四章? 口笔译认知心理因素中的自我效能研究
第一节 自我效能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自我效能与口笔译研究交叉的核心话题
第三节 自我效能在口笔译研究中的应用趋势
第五章? 译入/译出阶段性认知负荷的眼动对比研究
第一节 译入/译出的眼动研究回顾
第二节 译入/译出的眼动研究方法论
第三节 译入/译出的认知负荷比较
第六章? 英汉互译过程中译者信息加工方式的眼动研究
第一节 译者信息加工方式的眼动研究综述
第二节 译者信息加工的眼动研究设计
第三节 不同翻译方向中译者信息加工的眼动数据比较
第七章? 认知心理因素对口译策略的影响
第一节 口译认知心理因素研究综述
第二节 译员认知心理因素与口译策略的实验设计
第三节 译员认知心理因素与口译策略分析
第八章? 机器翻译与人机互动研究
第一节 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研究数据来源
第二节 机器翻译译后编辑实证研究进展
第三节 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研究展望
第九章? 基于NMT与PBSMT的机器翻译译后编辑认知研究
第一节 SMT、HT与NMT的译后编辑认知努力研究
第二节 实验文本及其翻译质量
第三节 基于NMT与PBSMT的机器翻译译后编辑对比实验设计
第四节 译后编辑和人工翻译的认知比较
第十章? 基于自我感知与翻译表现的神经机器翻译译后编辑可用性研究
第一节 机器翻译译后编辑可用性研究变量
第二节 机器翻译译后编辑可用性研究的方法论
第三节 机器翻译译后编辑表现的数据分析及讨论
第十一章? 自我调节、批判性思维及动机对机器翻译译后编辑表现的影响研究
第一节 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的心理因素研究
第二节 认知心理因素对译后编辑影响的实验设计
第三节 自我调节、批判性思维及动机的统计学数据
第四节 机器翻译译后编辑表现讨论
第五节 研究启示、局限性与展望
第十二章?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机器翻译使用意向建模
第一节 机器翻译使用意向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第二节 机器翻译使用意向实证研究
第三节 机器翻译使用意向模型检验
第四节 研究结论与启示
第十三章? 神经机器翻译译后编辑与人工翻译对比分析
第一节 译后编辑与人工翻译对比研究
第二节 译后编辑与人工翻译对比实验材料及方法
第三节 产品和过程的数据分析及讨论
第十四章? 翻译技术教学研究现状及未来趋势
第一节 翻译技术教学概念
第二节 翻译技术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未来展望
第十五章? 翻译教师教学技术能力量表研制及检验
第一节 翻译教师教学技术能力理论框架
第二节 教学技术能力量表设计
第三节 量表实证检验
第四节 研究结果讨论
第十六章? 基于网络实践共同体的机器翻译译后编辑培训
第一节 译后编辑培训与实践共同体的文献回顾
第二节 网络实践共同体在译后编辑培训中的应用
第三节 教学准实验研究设计
第四节 结果与讨论
第十七章? 基于社交 APP 的翻译移动学习共同体模式构建与实验研究
第一节 移动学习共同体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二节 翻译移动学习共同体模式构建
第三节 翻译教学实验
第四节 教学实验结果与讨论
第十八章? 课堂教学中机器翻译的可用性研究
第一节 机器翻译的可用性研究
第二节 实证研究设计
第三节 机器翻译可用性评估指标数据分析
第四节 机器翻译可用性评估指标结果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 关于用户对机器翻译译后编辑可用性看法的调查问卷
附录 2 技术接受/翻译学习动机调查问卷
附录 3 学生感知调查问卷
內容試閱



欣闻王湘玲教授的大作《翻译认知与人机交互:理论、方法与实证》即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无疑是翻译学界令人振奋的佳音,谨在此表示衷心祝贺。
在全球化进程持续加速的时代,翻译作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对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具有愈来愈重要的意义。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今天,湘玲教授敏锐地从翻译认知和人工智能的前沿交汇处去探索翻译问题,无疑为翻译及翻译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探索路径。
回顾湘玲教授在翻译认知和翻译教学研究领域默默耕耘20余载岁月,虽成绩斐然,但始终保持谦逊与进取之心。她是国内较早借鉴认知科学理论,从跨学科视角对译者认知加工模式、翻译策略和翻译认知心理因素等环节进行实证研究的著名学者;同时,她也是国内不多见的致力于将先进的应用语言学理论融入翻译教学实践,专注于项目式翻译能力发展研究领域的杰出代表,对翻译教学研究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致力于翻译研究的青年才俊。
湘玲教授的这本新作精准洞察了人工智能时代翻译学研究领域的新动向。她以深厚的学术功底,扎实的理论基础,科学的研究方法,结合当前大语言模型和翻译技术研究热点,深入探讨翻译认知与人机交互的紧密关系。
从理论层面看,该书详细解读了人工智能赋能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认知运作,开创性地将人机交互理论引入翻译认知和翻译教学研究。例如,书中探讨了人工智能对译者认知加工的影响,大胆地将机器翻译纳入翻译教学,聚焦机器翻译译后编辑认知过程、机器翻译产出译文的可用性、译者主体性差异对人机交互翻译产出的影响,探究如何通过人机协作实现更高效、更精准的翻译。这一跨学科研究视角极大地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边界,为我们带来全新的理论思考和研究方向。
在方法上,该书更是独具匠心,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创新性。巧妙融合实验研究、案例分析、对比研究等多种方法,全方位、深层次地拆解翻译认知与人机交互课题。实证研究的数据为理论分析提供了坚实支撑,案例分析将抽象理论具象化,让读者理解更加直观;对比研究凸显不同方法和模式的优劣,为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坐标。
尤为值得称赞的是,该书充分汲取社会科学实证方法论精髓, 秉持严谨务实之风,让“数据”成为有力论据。通过大量精心设计的实验和深入调查,收集了丰富而宝贵的数据,对人机交互在翻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和分析。这些实证研究成果既为翻译一线教学与实践输送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又为翻译学术研究夯筑了稳固根基。
对于翻译从业者来说,该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典,能助力大家洞悉翻译过程内在机理,掌握人机交互的技巧和方法,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对于翻译和外语研究者而言,该书从“人工智能 翻译认知 翻译能力”三者的交叉视角提供了富有创新的选题思路和研究方法,为语言智能视域下外语教育发展及其研究也带来了新的思考契机与探索方向。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我们需要像湘玲教授这样有情怀的学者砥砺奋进和勇于探索,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和科技革新。《翻译认知与人机交互:理论、方法与实证》这部著作,凝聚着她多年来在翻译研究领域的心血与智慧,是闪耀学界的一颗明珠。衷心期望该书能成为大家掌握人机交互翻译技巧的得力助手,激发更多译界同仁开拓翻译认知与教学研究新视野,为深挖人机交互认知规律、探寻翻译本质添砖加瓦,携手共创翻译领域新辉煌。
是为序。
文 旭
2025年1月7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