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条码技术与应用(本科分册·第三版)

書城自編碼: 409719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张成海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678656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0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战争与史学家:李维历史书写中的汉尼拔战争
《 战争与史学家:李维历史书写中的汉尼拔战争 》

售價:NT$ 296.0
低卡料理,30天神奇变瘦
《 低卡料理,30天神奇变瘦 》

售價:NT$ 305.0
古韵新声
《 古韵新声 》

售價:NT$ 8568.0
常见中药炮制品在方剂中的选用
《 常见中药炮制品在方剂中的选用 》

售價:NT$ 454.0
工厂生产设备精细化、精益化、精进化管理手册
《 工厂生产设备精细化、精益化、精进化管理手册 》

售價:NT$ 352.0
秦汉至唐律令立法语言论要
《 秦汉至唐律令立法语言论要 》

售價:NT$ 347.0
茶叶帝国3000年
《 茶叶帝国3000年 》

售價:NT$ 602.0
机器人建模与分析的几何代数方法
《 机器人建模与分析的几何代数方法 》

售價:NT$ 857.0

編輯推薦:
高版本优质教材,新形态互联 教材,配套资源齐备,高校条码标准化人才培训项目指定教材
內容簡介:
本书共4 篇:“基础篇”系统讲解国家数字化战略和企业数字化背景下数据标准化的重要性,以及GS1 标准体系的主要内容;“编码篇”主要讲解GS1 标准体系中的编码标准;“标识篇” 系统讲解GS1 标准体系中的标识标准;“共享篇”讲解供应链协同中的数据共享及 GS1 系统在构筑食品追溯链中的具体应用。
本书以条码国家标准宣贯为纲,各章均以条码标准展开,系统讲解条码技术与条码应用,是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和中国条码技术与应用协会唯一指定的条码标准化人才培训项目高校教材。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联网工程、电子商务、自动化、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在职人员的培训教材和工具书,能够满足条码领域科研、开发、管理、应用等不同层面人士的需要。
關於作者: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研究员,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主要从事物品编码、条码、二维码、物流标准化、电子商务、物联网、产品追溯等领域的研究、开发、标准制定及应用推广工作。组织制定、修订30项国家标准;取得16项发明专利;出版10多部专著;科研成果荣获两项部级一等奖、两项部级二等奖、三项部级三等奖,以及一项部级科技进步奖。
目錄
基础篇
第1章 数字化社会与编码标准化 2
导入案例 2
1.1 数字化社会与企业数字化转型 3
1.2 企业数字化的关键技术与编码标准化 6
1.3 数据资产与数据标准化 11
本章小结 14
本章习题 14
第2章 GS1标准体系 15
导入案例 15
2.1 GS1概述 18
2.2 GS1编码体系 22
2.3 GS1标识体系 24
2.4 GSl信息共享 26
2.5 GS1中国 29
本章小结 30
本章习题 30
编码篇
第3章 编码技术 34
导入案例 34
3.1 信息编码概述 34
3.2 代码设计的原则 36
3.3 代码的设计方法 36
3.4 代码的类型 39
3.5 代码校验 40
3.6 我国的物品编码体系 41
本章小结 44
本章习题 44
第4章 零售商品编码 45
导入案例 45
4.1 零售商品与商品源数据 45
4.2 零售商品的编码标准 47
4.3 店内码 50
本章小结 54
本章习题 54
第5章 储运包装商品编码 56
导入案例 56
5.1 仓储管理与编码标准化 57
5.2 储运包装商品的编码规则 59
本章小结 61
本章习题 61
第6章 物流单元编码 63
导入案例 63
6.1 物流单元化与物流单元 66
6.2 物流单元编码标准 68
6.3 物流单元标签和位置码 77
6.4 货物托运单元与装运单元代码的编制 79
本章小结 79
本章习题 80
第7章 服务关系与可回收资产编码 81
导入案例 81
7.1 服务贸易与服务关系 81
7.2 服务关系编码规则 83
7.3 可回收资产编码 85
本章小结 89
本章习题 89
第8章 属性代码——应用标识符AI 90
导入案例 90
8.1 应用标识符(AI)概述 90
8.2 应用标识符的应用规则 93
本章小结 102
本章习题 102
标识篇
第9章 编码标识技术——一维条码 104
导入案例 104
9.1 条码技术概述 104
9.2 EAN-13与EAN-8条码 112
9.3 ITF-14条码 118
9.4 GS1-128条码 121
本章小结 131
本章习题 131
第10章 编码标识技术——二维条码 133
导入案例 133
10.1 二维码概述 133
10.2 GS1-DataMatrix数据矩阵码 137
10.3 GS1-QR码 141
10.4 汉信码 150
本章小结 167
本章习题 167
第11章 EPC编码与RFID技术 168
导入案例 168
11.1 RFID概述 169
11.2 RFID系统结构 178
11.3 RFID应用 180
11.4 EPC编码与RFID系统 184
本章小结 188
本章习题 188
第12章 条码符号的放置和质量检验 189
导入案例 189
12.1 商品条码符号放置通则 189
12.2 零售条码放置 192
12.3 储运包装上条码符号的放置 199
12.4 物流单元上条码符号的放置 200
12.5 条码符号印制质量检验 202
本章小结 211
本章习题 212
共享篇
第13章 GS1与供应链协同 216
导入案例 216
13.1 供应链协同 216
13.2 GS1在供应链协同中的应用 224
13.3 高效消费者响应ECR 226
13.4 GS1 GDSN 230
13.5 供应链协同规范 233
本章小结 237
本章习题 237
第14章 食品安全与追溯 238
导入案例 238
14.1 追溯概述 238
14.2 GS1系统与产品追溯 242
14.3 追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244
本章小结 254
本章习题 255
参考文献 258
內容試閱
条码作为一种编码与自动识别技术,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并且成为识别万物、连接万物、沟通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重要桥梁和手段。与条码技术相伴相生的GS1系统在商品零售、物流、电子商务、医疗卫生、新闻出版、工业制造、食品追溯、政府采购、军民融合、海关贸易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的应用日益加深,已成为各行业、各领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条码技术在全球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领域也迎来了快速发展,其在世界各地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党的二十大对加快我国数字经济的建设和畅通流通体系提出了新要求,而数字经济建设和畅通流通体系离不开物品身份精确识别。物品统一编码和条码是物品身份精准识别的重要手段,在未来,其基础和支撑作用将进一步凸显。GS1系统作为物品编码、标识与数据共享的全球标准,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必将在未来的数字化转型和流通增效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023年,国家标准委、等多部委联合发布了《标准化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要加强标准化普通高等教育,推进标准化技术职业教育,开展标准化相关职业技能竞赛。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与中国条码技术与应用协会共同举办的高校条码标准化人才培养工作,为我国条码事业的发展培育了大批条码后备人才,积极推动了条码标准化教育的发展。
为助力我国条码事业健康稳定发展,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与中国条码技术与应用协会在广大高校、社会团体等各界的支持认可下,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国条码标准化人才培养的体系,并已在社会中获得了良好的反响。截至2024年6月,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与中国条码技术与应用协会共举办了32期条码教师培训班,全国32个省份706所校次的1 050名高校教师参加了条码教师培训;组织了144场条码知识巡讲和物品编码知识讲座,共约1.7万名学生参加了巡讲活动;2007—2023年共举办了16期年度全国大学生物品编码(条码)自动识别知识竞赛,共近18万名学生参加了历届竞赛。这些活动有力推动了GS1系统在我国的发展应用,为我国培育了大量条码专业领域的储备人才。不少高校也通过条码人才培养提升了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部分老师在讲授条码相关课程以后,也对物品编码相关知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结合教学实际取得了一系列教学成果: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以“条码教学”为主题获得了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评选的专业二等奖,西安外事学院和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条码相关课程均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条码技术与应用》(本科分册)一书自2010年出版以来,得到了高校和相关技术人员的广泛好评,成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联网工程、电子商务、自动化、工业互联网等相关专业课程(如“条码技术与应用”和“自动识别技术与应用”)的首选教材。
随着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广泛应用,以及数字资产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数据标准化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规划中指出:“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财政部2024年1月发布了《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其中“主要任务”的第六条指出:完善数据资产相关标准。推动技术、安全、质量、分类、价值评估、管理运营等数据资产相关标准建设,凸显了在数据资产管理中标准的重要性和先行性。为此,2023年12月,国家标准委、、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工商联五部门联合印发了《标准化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该计划指出:“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创新标准化人才培养机制,完善标准化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优化标准化人才发展环境,统筹推进标准科研人才、标准化管理人才、标准应用人才、标准化教育人才、国际标准化人才等各类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标准化人才支撑。”
与此同时,GS1技术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在2023年3月发布的11.1版本中提出了“开放价值网络”的概念。“开放价值网络”是指完整的贸易伙伴群体事先未知且随时间变化,贸易伙伴一定程度上可以彼此交互的价值网络。为了贸易伙伴之间能够彼此交互,开放价值网络需要有基于标准的接口。GS1标准支持在价值网络中交互的最终用户的信息交换,这些信息的主体是参与业务流程的实体。这些实体包括:公司之间交易的物品,如产品、原材料、包装等;执行业务流程所需的设备,如容器、运输工具、机械设备等;业务流程所在的物理位置;公司等法律实体,服务关系,业务交易和文件等。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着手修订并撰写《条码技术与应用》(本科分册·第三版),旨在为读者提供最新的GS1技术体系中的最新思想和最新技术标准,培养学生的标准化意识和标准化能力。
在知识结构上,《条码技术与应用》(本科分册·第三版)采用了GS1最经典的知识架构—“编码、标识、共享”三位一体(在最新版本的GS1体系中,调整为标识、采集、共享,但为了符合国内的习惯与实际情况,本书依然使用了编码、标识、共享),共4篇14章。“基础篇”(第1章、第2章),系统讲解国家数字化战略和企业数字化背景下数据标准化的重要性,以及GS1标准体系的主要内容。“编码篇”(第3章至第8章),主要讲解GS1标准体系中的编码标准,其中第3章介绍编码技术,第4章介绍零售商品编码,第5章介绍储运包装商品编码,第6章介绍物流单元编码,第7章介绍服务关系与可回收资产编码,第8章介绍属性代码—应用标识符AI。“标识篇”(第9章至第12章),系统讲解GS1标准体系中的标识标准:第9章介绍一维条码,包括EAN-13/EAN-8码、ITF-14码、GS1-128码;第10章介绍二维条码,包括数据矩阵码、QR码和汉信码;第11章介绍EPC和RFID技术;第12章介绍条码符号的放置和质量检验。“共享篇”(第13章、第14章),讲解供应链协同中的数据共享和在农产品追溯中的应用。全书以条码国家标准宣贯为纲,各章均以条码标准引领,导出条码技术,指导条码应用,是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和中国条码技术与应用协会唯一指定的条码标准化人才培训项目高校教材。
本书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张成海编写,参加编写的还有北京工商大学赵守香,中国物品编码中心黄泽霞、冯宾、吴彻、李素彩、王佩亮、林强、孙小云、贾建华、边琳、刘睿智、李志敏,中国条码技术与应用协会梁栋、田金禄、李铮、孙雨平、刘原、于娇,北京交通大学张铎、侯汉平、张秋霞,中外运股份孙佐,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王建华、刘舜,西安外事学院徐德洪,南京晓庄学院许国银,21世纪电子商务网校刘娟、叶全府等。本书为全国高校“条码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指定教材。
本书是依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近年来颁布实施的物品编码标识、条码自动识别系列国家标准,同时紧密结合教学实际进行的一次有效探索,希望本书的出版能推动“条码技术与应用”课程在全国高校的推广,为我国条码自动识别技术人才的培养贡献一份力量。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24年6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