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春秋左传 (古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全三册)

書城自編碼: 409734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古籍古籍整理
作者: 李维琦、陈建初、李运富、覃遵祥、唐生周、萧谒川 注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553820606
出版社: 岳麓书社
出版日期: 2025-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85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当代前沿社会理论十讲
《 当代前沿社会理论十讲 》

售價:NT$ 500.0
诸王的不列颠:从罗马帝国时代到联合王国的2000年
《 诸王的不列颠:从罗马帝国时代到联合王国的2000年 》

售價:NT$ 959.0
论人类的教育
《 论人类的教育 》

售價:NT$ 500.0
人民币与国际货币体系变迁
《 人民币与国际货币体系变迁 》

售價:NT$ 454.0
哈佛大学科学通识课:探索宇宙、地球与生命
《 哈佛大学科学通识课:探索宇宙、地球与生命 》

售價:NT$ 509.0
还可以的金女士(小镇女孩误入时尚圈血泪史)
《 还可以的金女士(小镇女孩误入时尚圈血泪史) 》

售價:NT$ 245.0
王阳明全集(套装5册)
《 王阳明全集(套装5册) 》

售價:NT$ 1367.0
萤火虫全球史:西方战争史上的著名战斗机
《 萤火虫全球史:西方战争史上的著名战斗机 》

售價:NT$ 388.0

編輯推薦:
不可不读的儒家经典,先秦史学的杰出成就底本考究,版本可靠
以《十三经注疏》本为底本,参考今人时贤的研究成果,校勘精审。
全本注译,专业严谨
由李维琦等专家执笔,注释简洁精当、译文晓畅明白,生僻字加注音辅助阅读,是走进《左传》较好的入门读本。
版式合理,方便阅读
采用左右双栏文白对照排版,注释紧随其后,无须频繁翻页,即可一览原文、译文与注释。
印刷精美,牢固耐翻
锁线精装,工艺精美,每页可完全摊开,阅读体验舒适。布面书脊,美观耐磨,兼备收藏价值。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贺循
专以学文为目的,《左传》亦应在精读之列也。
——梁启超
我认为我们要研究古代的中国史,便该拿这部《左传》做我们研究的一个基准。
——钱穆
《左传》是史学的权威,也是文学的权威。
——朱自清
內容簡介:
《春秋左传》,被奉为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同《公羊传》《穀梁传》用义理解释不同,本书多用事实解释《春秋》,其记事时间基本与《春秋》重合,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间春秋主要诸侯国的历史,书中保存了丰富的古代史料。
本书是《春秋左传》的全本全注全译版本,由李维琦、李运富、陈建初、覃遵祥、唐生周等专家执笔,注释简洁精当、译文晓畅明白,生僻字加注音辅助阅读,是走进《春秋左传》较好的入门读本。
關於作者:
李维琦,1932年生于湖南祁阳。曾任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副校长,中南修辞学会会长,湖南省语言学会理事长,《古汉语研究》主编。代表作有《修辞学》《佛经释词》《佛经续释词》等。
陈建初,湖南师范大学教授。代表作《释名考论》等。
李运富,教 育 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汉字汉语研究》主编。代表作有《汉字学新论》《古代汉语简明教程》等。
覃遵祥,吉首大学教授。代表作有《老子三论》等。
唐生周,吉首大学教授。代表作有《汉字学教程》等。
目錄
上册
隐公…………001
桓公…………051
庄公…………101
闵公…………167
僖公…………183
文公…………329
宣公…………411

中册
成公…………495
襄公…………615

下册
昭公…………917
定公…………1217
哀公…………1287
內容試閱
一、孔子修订《春秋》
古人认为春是发动生长的季节,秋是成熟收藏的季节,一年就只有春秋之分。由春分出夏,由秋分出冬,那是以后的事情了。以“春秋”为历史书的名称,大概是最初记史以年为单位的缘故。唐刘知幾《史通·六家篇》说:“《春秋》家者,其先出于三代。按《汲冢琐语》记太丁时事,目为《夏殷春秋》。”太丁是商纣的祖父,那么,商的晚 期或许就已有“春秋”这个被作为史书看待的词了。《孟子·离娄下》说: “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可知那时候的史书名称各国不尽相同,晋有晋的叫法,楚有楚的叫法,只鲁国仍然叫 “春秋”。他国是否也有叫“春秋”的,孟夫子没有说。我们现在见到的《春秋》,正是鲁国的史书,与孟轲所说相合。
按《史记·孔子世家》的说法,《春秋》是哀公十四年(前481)西狩获麟以后孔子所作。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前言》里说:“如果这话可信,孔丘作《春秋》,动机起于获麟。而孔丘于二年后即病逝,以古代简策的繁重,笔写刀削,成二百四十二年的史书,过了七十岁的老翁,仅用两年时间,未必能完成这艰巨的任务罢。”但同是司马迁作的《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却说:“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如果把这两条合起来看,似乎也近乎情理。孔子到周,约在三十岁以前,那时便已留意史书,于是以鲁《春秋》为主,编次史书,到获麟以后才最后完成,想必也是可能的。
我们也觉得说孔子“作”《春秋》,恐怕也不是很靠得住。理由不在上述,而是因为孔子自己就说过,他是“述而不作”,况且一部记事史书,要作恐怕也作不出来。作《春秋》的当是鲁国历代的史官,这才能解释为什么《春秋》前后体例文风不甚统一。但如果说《春秋》是经过孔子修订的,则可能是事实。这里也有一个问题,既然经过修订,文风体例何以仍然不一?这是可以理解的。比如,隐、桓二公,非鲁国的卿大夫无论盟会征伐都不书名,到庄公二十二年才有“及齐高傒盟于防”的记载。假如孔子要统一体例,要么把此前非鲁之卿大夫的名补上,要么从此起删去参加盟会征伐的非鲁的卿大夫的名。如果补,一两百年前的事如何能补上?如果删,既已记上,又有什么必要把它删掉呢?难道历史记载,不应当比《春秋》的记载稍微丰富一些吗?现在为了统一体例,竟然把本就简单的史实再删去一些,这又何必呢?
孔子修订《春秋》,犹如我们现在校勘古籍,而比校勘稍为“自由”一点,有些地方,或许稍作改动,仅此而已。所谓“作”,也仅仅是校勘修订的一种笼统说法,或者说,是归美的说法,所以,古人所记孔子作《春秋》或修《春秋》,都应当看成是孔子校勘修订的证据。这种证据,除较晚的《史记》已记载之外,还可从别的更早的记载里看得到。例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是会也,晋侯召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训。”故书曰:“天王狩于河阳。”
这段文字解释写“天王狩于河阳”的缘故,但不知是解释自己这样写,还是解释别人这样写。而《左传·成公十四年》说:
君子曰:“《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这里所说的“圣人”当是孔子无疑。似乎因而也可推知书“天王狩于河阳”的也是孔子。
《孟子·滕文公下》:“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这里明说孔子作《春秋》。但孟轲属于辩士之类,往往言过其实。这里把孔子“修”说成“作”也是一例。不过,孟子生活在战国时代,他还能见到可靠的史料,不能说他的话全是无稽之谈。
最能说明问题的恐怕要算《公羊传》了。《庄公七年》说:“不修《春秋》曰:‘雨星不及地尺而复。’君子修之曰:‘星霣如雨。’”这里明确提出《春秋》有修与不修之别,而修之者为“君子”,即孔子。
二、《春秋》与《左传》
古人有将《春秋》《左传》合而为一的,讲《春秋》就是指《左传》。例如《史记·吴太伯世家》说:“余读《春秋》古文,乃知……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考之《春秋》经,没有延陵季子(即季札)慕义无穷的话,《公羊传》《穀梁传》也不见,唯《左传·襄公十四年》有季札让位的话。其言曰:“将立季札。季札辞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遂弗为也,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札虽不才,愿附于子臧,以无失节。’”这就是所谓的“慕义无穷”了。至于“见微而知清浊”,“闳览博物”,《春秋》经与《公》《穀》皆无记,只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说季札至鲁、齐、郑、卫、晋,向所在国执政要人进善言忠谏,在鲁听乐观舞,能审知乐舞所表现的思想风格以及这些乐舞所产生的时代地域。由是知道太史公是把《左传》当作《春秋》古文了。
然而我们知道,经自经,传自传。“经”是《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之所同(只有个别字句差异),而传本各异。《左传》有解释《春 秋》的,这种情况较少。如《隐公元年》春,“王正月”,《左传》说: “不书即位,摄也。”这就是解释。有详于经的,这种情况较多。例如《隐公元年》,《春秋》只记“郑伯克段于鄢”六字。《左传》便就此事写了一大篇文章,详记事件的来由与经过,兄弟矛盾的解决诉诸阴谋 与武力,母子关系则由紧张而缓和,以至地下相见。没有《左传》,哪能知道郑君之立的这些明争暗斗?《左传》有多于经的,如前面所说季札辞国、听乐观舞即是一例。有少于《春秋》的,例如《文公十六年》 “夏五月,公四不视朔”,《左传》就没有关于此事的任何记载。《左传》所传历史年代大致与《春秋》相当,同起于公元前722 年,但《左传》止于公元前454 年,比《春秋》晚27 年。即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左氏是据《春秋》经而作传的。它大致依傍《春秋》所记年代事件,依次补充、详说、记述、阐释意义,或者略而不录。《左传》还有少数订正《春秋》的地方,想必有它确凿的史实依据,不得不作更正。在一定意义上说,“更正”也是一种训释。如《左传·昭公八年》:“夏四月辛亥,哀公缢。”《春秋》“辛亥”作“辛丑”,当以传文为正。
三、《左传》的作者及其流传
《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孔颖达疏引沈氏说:
《严氏春秋》引《观周篇》(西汉本《孔子家语》的篇名)云:“孔子将修《春秋》,与左丘明乘,如周,观书于周史,归而修《春秋》之经,丘明为之传,共为表里。”
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也说:
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这两处说法小异,但都认为《左传》是左丘明所作,而左丘明与孔子为同时人。《论语·公冶长》也曾论及左丘明其人: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或者像某些文献所说的那样,左丘明是当时鲁国一个颇有声望的史官,孔子相当尊重其人,故引其言以自重。子不语怪、力、乱、神,而《左传》多言之,在学术上其不为孔子一派,也是可以断言的。然而《左传》屡称“仲尼”,或者《左传》作者也十分尊敬孔子的学问为人,故有此笔。或者竟是孔门弟子补续之作,亦未可知。《左传》最后记到哀公二十七年,还附加一段,说到智伯被灭,称赵无恤为襄子,其非《左传》作者原作,是学术界公认的事实。
《左传》在战国时代已经流行。《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说:“铎椒为楚威王傅,为王不能尽观《春秋》,采取成败,卒四十章,为《铎氏微》。赵孝成王时,其相虞卿上采《春秋》,下观近势,亦著八篇,为《虞氏春秋》。”司马迁说的《春秋》即《左传》,前面已说明及此。楚威王于公元前339 年至公元前329 年在位,可知那时已有《左传》可供观览了。虞卿为赵相,约死于公元前235 年。大哲学家、思想家荀子,也曾征引《左传》,应无疑义。如《荀子·大略》篇说:“送死不及柩尸,吊生不及悲哀,非礼也。”这和《左传·隐公元年》“赠死不及尸,吊生不及哀,豫凶事,非礼也”基本相同。基本相同即可视为引用,古人引文照例如是。《战国策》《吕氏春秋》《韩非子》无不征引《左传》,例多不烦举证。
《左传》与《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如上所述,《左传》在战国时已经流行,而《公羊传》《穀梁传》到汉代才写定。戴弘《公羊序》说:“至汉景帝时寿(即公羊寿)及其弟子齐人胡毋子都著于竹帛。”《穀梁传》的写定当比《公羊传》更晚。《公羊传》与《穀梁传》是用当时文字传写,称为今文,西汉时得以立于学官。而《左传》战国时通行本,自然是以战国文字传写,即所谓古文。古文《左传》西汉时始终未立于学官,但为学人所特别看重。前面已经说过司马迁之所称引《春秋》正是《左传》。刘向父子整理古书,在皇家图书馆也曾见到此书。刘向作《说苑》《新序》《列女传》,很多采用《左传》故事乃至文字。王充《论衡·案书篇》说:“刘子政玩弄左氏,童仆妻子皆呻吟之。”这里“玩弄”的意思是爱不释手,“呻吟”则是诵读吟咏的意思。
也是《论衡》的《案书篇》说:“《春秋左氏传》者,盖出孔子壁中,孝武皇帝时,鲁共王坏孔子教授堂以为宫,得佚《春秋》三十篇,左氏传也。”据这段记载,《左传》盖从孔子壁中所得。这里说的是西汉的情形。《左传》在战国时已有那么多人引用,到了西汉,引用更是不可胜数,想必还有一种民间流传的本子在。不过我们现在已无从查考了。
吴承仕《经典释文序录疏证》主要根据《汉书·儒林传》,还有别的文献,曾对《左传》的授受关系作了一番整理。现转述其从左丘明到西汉这一段时期的授受关系,以见《左传》研习不绝于世。左丘明授曾申(曾参的儿子),曾申传卫人吴起,起传其子期,期传楚人铎椒,椒传赵人虞卿,虞卿传荀况,况传张苍(汉丞相),苍传贾谊,谊传其孙嘉,嘉传赵人贯公(河间献王博士),贯公传其子长卿,长卿传京兆尹张敞及侍御史萧禹,禹传尹更始,更始传翟方进、胡常,翟方进传刘歆,常授黎阳贾护(哀帝时待诏),护传陈钦(以左氏授王莽,至将军)。
四、《左传》的成就和注释
《左传》记载了鲁国近270 年的历史,也记载了当时几个主要诸侯国的历史;不但记载了当时的历史,也保存了此前的一些史事和传说。它不仅是政治史,也是社会史、经济史、战争史、文化史、思想史,史料价值很高。假若没有这样一部著作保存下来,我们的先秦历史将是一片混沌。《左传》在文学上、语言上也有很高的成就,它特别善于描写战争,善于刻画人物,其中又多有出色的外交辞令。先秦时期,在散文领域只有《左传》才真正称得上是文学性强的写实主义巨著。它对后世史学、文学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左传》注本,古人的主要有晋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清洪亮吉《春秋左传诂》、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都是很有价值的参考书。1981 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杨伯峻的《春秋左传注》,参考周全,校订精审,尽量采取前人研究成果和发掘资料作注,注文要言不烦,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个注本。我们这个本子以《十三经注疏》本为底本,而校勘主要依杨说。其不依之处,自是谨慎的缘故。
掘资料作注,注文要言不烦,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个注本。我们这个本子以《十三经注疏》本为底本,而校勘主要依杨说。其不依之处,自是谨慎的缘故。
承蒙岳麓书社有关同志相邀译注此书,盛情难却,不得不勉为其难,乃约昔日友生、当今同事数人,分头执笔,克期竣工。然后由我统一阅读,稍事修订。虽在事前约定过一些共同遵守的条款,但体例文风之不同,犹如人面之不同,欲避免而不可得。事后欲由一人统一之,实戛戛乎其难!因思孔子修订《春秋》,体例文风仍不能统一,即使圣如夫子也做不到,何况于我?古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也。

李维琦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