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机器人建模与分析的几何代数方法
》
售價:NT$
857.0

《
儿科感染性疾病临床手册,第32版
》
售價:NT$
1265.0

《
神道与日本文化
》
售價:NT$
439.0

《
凤凰台上(全2册)
》
售價:NT$
351.0

《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修订版)
》
售價:NT$
490.0

《
和平的捍卫——世界大局下两岸关系观照
》
售價:NT$
347.0

《
现代艺术150年——一个未完成的故事(2024版)
》
售價:NT$
653.0

《
传承:世代家族的财富管理观
》
售價:NT$
714.0
|
編輯推薦: |
1.智慧结晶:汇聚众多编辑精选文章,展现古籍出版、文化传承与学术探索的卓越贡献。
2.内容丰富:八大板块涵盖编辑手记、书籍故事、学术研究、文学艺术、行业思考及党建引领,为读者提供多元视角与宝贵资源。
3.文化盛宴:无论是古籍爱好者还是中华文化探寻者,都能从中获得深厚文化底蕴与独特智慧启示,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內容簡介: |
中华书局员工文选取名《春华集》,源自《后汉书》卷五十二《崔骃列传》中的“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有始有极,爰登其质”。2023年的《春华集》约22万字,共收录书局35名员工于2023年度撰写的文章49篇。这本由书局员工精心撰写的文章编选合集,集结了众多编辑的智慧结晶,展现了他们在古籍出版、文化传承与学术探索上的不懈努力与卓越贡献。分为“编辑手记”“书里书外”“学林散叶”“百川学海”“艺文类聚”“行业思考”“党建引领”“特稿”八大板块,内容丰富,视角多元,为读者呈现了一场知识与文化的盛宴。
在“编辑手记”中,各位编辑以亲身经历的笔触,记录了他们在整理出版古籍、通识经典读物过程中的点滴感悟与心路历程,如点校本《南史》修订本的整理出版、《史通笺注》的修订纪事等,展现了中华书局在古籍整理方面的深厚底蕴与精湛技艺。
“书里书外”则带领读者走进书籍背后的故事,从《易经》的解读到《华阳国志》的介绍,再到《长安三万里》中提及的《河岳英灵集》的探秘,每一篇文章都充满了趣味性与知识性,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增长见识。
“学林散叶”与“百川学海”板块则汇聚了编辑在学术方面的深刻感悟、精彩发言与研究成果,涵盖了古籍出版、历史研究、文学鉴赏等多个领域,如张元济与《古本戏曲丛刊》出版的渊源、傅璇琮先生的学术贡献等,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与灵感来源。
“艺文类聚”则聚焦于文学与艺术领域,通过对孟浩然、柳公权等历史人物的深度剖析,以及对茶文化、高考语文命题趋势的探讨,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
“行业思考”与“党建引领”板块则关注出版行业的现状与未来,以及党建在出版工作中的引领作用,为出版行业的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思考与启示。
最后的“特稿”部分,则由中华书局执行董事、党委书记肖启明先生撰写,深入探讨了古籍出版在挖掘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本书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春华集》不仅是一部展现中华书局员工辛勤耕耘与卓越成就的书籍,更是一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出版行业创新与发展的力作。无论是对古籍出版感兴趣的读者,还是希望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朋友,都能从中获得宝贵的收获与启示。
|
關於作者: |
中华书局于1912年元旦在上海成立,主要编辑出版各类教科书,并逐渐发展成为综合性出版机构。1954年迁至北京,1958年成为整理出版中国传统文史哲典籍及相关学术著作的专业出版社。21世纪以来,形成集古籍整理、学术著作、经典普及、大众人文、青少读物、数字融合为一体的复合型出版格局,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版重镇。
|
目錄:
|
编辑手记
孙文颖 刘 学 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最新成果——点校本《南史》修订本整理出版略记
马 婧 《史通笺注》修订纪事本末
贾雪飞 跟着“大家”通识经典
贾雪飞 大家小书,润物无声中导读传统经典
黄飞立 有精有通,先通后精——《〈周易〉通识》编辑手记
黄飞立 当代学者说魏晋——《〈世说新语〉通识》编辑手记
周 天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本草纲目〉通识》编辑手记
黄飞立 别裁《三国》见真章——《〈三国演义〉通识》编辑手记
吴艳红 聊天聊出来的出版选题——《敦煌守望四十天》出版记
吴艳红 《唐诗三百首》:重新认识最熟悉的陌生人
马 燕 482封信,一个女人20年的光阴——《素锦的香港往事》编辑手记
书里书外
胡香玉 一个小白如何读明白《易经》?
董洪波 《左传》与孔子
张彩梅 方志之祖《华阳国志》
张继海 南朝历史上一篇跑官要官的奇文
王志涛 南宋史书《丁未录》如何评说王安石?
宋凤娣 群星闪耀,名篇尽览——三全本《唐宋八大家文钞》掠影
李芃蓓 《长安三万里》中高适案上的《河岳英灵集》是什么?
李若彬 歌诗三百,长安万里
汪 煜 临歧竟何云:在历史中的高适与李白
吴艳红 沉醉梦中,是为了醒来
周 天 图说她们的美:古代女性的简生活
梁 彦 碎片化阅读,立体化识人——《三国人物风云录》读后
贾雪飞 延续的江南,发展的城市—— 评《江南市镇的早期城市化》
郭睿康 以新思想破旧枷锁,以旧形式写新生活:吕碧城其人其词
学林散叶
齐浣心 张元济与《古本戏曲丛刊》出版
欧阳红 汤志钧先生与中华书局
俞国林 傅先生的骆驼草——在纪念傅璇琮先生九十诞辰暨《傅璇琮文集》发布会上的发言
俞国林 一流的学者的一生的事业——在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建所40周年所庆会上的发言
俞国林 为史学界开一新径——在纪念顾颉刚先生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梁 彦 守正创新名传千古,细腻生动透视江湖——纪念连阔如先生120周年诞辰
百川学海
张继海 史上第一个免死铁券的由来
钱 蕾 谈统编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的歧解现象及其注释方式
刘胜利 《资治通鉴纲目》:《三国演义》成书的重要一环
田苑菲 从嘉祐到元祐:苏轼如何成为北宋文坛的新盟主
刘冬雪 经济史书稿编校策略举要
李 猛 浅谈办好大众文史刊物的核心秘诀——以《文史知识》为例
艺文类聚
郭睿康 孟浩然:盛世中的迷途者
胡正娟 到底谁作了这首樱桃诗,安禄山还是史思明?
刘德辉 “侍书”柳公权
马 婧 晏殊为什么被称为富贵词人
任超逸 文武全才还是大言误国?——南宋最具争议的名相张浚
董洪波 当茶叶走向西方
李少英 高考语文考传统文化考出新高度,未来的考生如何应对?
行业思考
尹 涛 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创新传统文化出版
朱兆虎 从《复兴文库》全流程管理,看重大出版项目的质量管控
党建引领
刘冬雪 党建团建“引航” 主题出版“练兵”
范京京 向下扎根 向阳成长 在支教路上书写文化情怀
特 稿
肖启明 古籍出版要挖掘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