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失权者(三联生活周刊文丛)
》
售價:NT$
352.0

《
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从清代改革家到二十世纪出版家
》
售價:NT$
398.0

《
他者中的近代朝鲜(西方韩国研究丛书)
》
售價:NT$
398.0

《
索恩丛书·苏莱曼大帝的崛起:奥斯曼宫廷与16世纪的地中海世界
》
售價:NT$
403.0

《
攀龙附凤:北宋潞州上党李氏外戚将门研究(增订本)宋代将门百年兴衰史
》
售價:NT$
454.0

《
金钱的力量:财富流动、债务、与经济繁荣
》
售價:NT$
454.0

《
超越想象的ChatGPT教育:人工智能将如何彻底改变教育 (土耳其)卡罗琳·费尔·库班 穆罕默德·萨欣
》
售價:NT$
352.0

《
应对百年变局Ⅲ:全球治理视野下的新发展格局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职场精英不可不知的法律常识》
法律是每个人的护身符,是各种违法违规事件的照妖镜。但在职场中,很多人对于一些关系自身利益的法律知识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以至于合法权益被侵害却不知道如何维权。
本书针对员工入职、法定福利、劳动纠纷、离职赔偿等有关职场的法律知识进行详尽解读。让读者更广泛、更深刻地了解和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升运用法律办事和维权的能力。
每节一个案例,将职场法律问题场景化展现出来。
五个解读版块,层层递进,详细剖析,给出解决方法,拓展法律知识。
全书八大主题,涵盖入职避坑、合同套路、休假福利等常见问题,内容丰富充实。
《守护好你的职场权益:职场维权实战1001问》
职场遭遇不公平对待怎么办?发生劳动争议如何维权?打工人如何保护自己成功避险?本书是一本专为职场人士量身打造的维权实战指南,通过1001个精心挑选的问题与解答,全面覆盖了职场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权益问题,旨在帮助读者在职场中更好地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本书针对职场员工的在职特点及企业形态的差异,从点到线,由线及面,立体地展现了劳动法律法规与劳动者职业活动的经纬交集,分析讲解不失重点与难点
|
內容簡介: |
《职场精英不可不知的法律常识》
本书针对入职、劳动纠纷、员工违纪、离职等方面详细解读了有关职场的法律知识。本书每节通过一个案例来展现职场人常遇见的问题,或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普遍发生的纠纷,通过法理分析、知识扩展、法条链接、普法提示这几个板块,详细分析案例并给出法律依据和解决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本书希望能让读者更广泛、更深刻地了解和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升运用法律办事和维权的能力。
《守护好你的职场权益:职场维权实战1001问》
本书分为24章,共有1001个职场法律相关问题答疑,内容从求职应聘、合同签订,到工资报酬、休息休假,再到离职补偿、劳动仲裁,无所不包,贯穿整个职场生涯。本书针对劳动者在劳动用工中出现的高频维权风险点及大众维权中的疑点、难点、热点问题,结合丰富的现实案例,逐一予以深入解答,以期一书在手,维权不愁。书籍内容条理清晰,深入浅出,令人轻松记忆,理解通透。
|
關於作者: |
《职场精英不可不知的法律常识》
高峰
1983年8月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博士,现任无锡学院法律系讲师,江苏瀛恒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主要从事商法、行政法等课程教学研究和律师实务工作,擅长商事、行政法律实务和疑难复杂案件。曾出版法学专著,并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曾任江苏某法院法官协会会长、副庭长、一级法官,国家法官学院江苏分院兼职教师,办理民商事、行政、执行、刑事、再审等案件数千件。
《守护好你的职场权益:职场维权实战1001问》
毕春秋
原名晏毅,先后就读于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英语专业、北京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管理学学士)、北京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理学硕士)。国家二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长期从事人力资源、行政、法务、员工关系管理等工作,熟悉现代企业管理及运作,对企业各发展阶段及转型期所面临的管理问题有深入研究。曾任某集团公司人力资源及行政经理、工会主席、企业调解委员会主任、高级法务经理等职。著有《企业用工风控一点通》等。
|
目錄:
|
《职场精英不可不知的法律常识》
第一章 辨别真假劳动关系
第一节 劳动法规保护谁
第二节 受法律保护的劳动关系
第三节 五种特殊劳动关系
第四节 怎样避开劳务关系中的“坑”
第五节 劳动争议的界定
第二章 职场人的入职须知
第一节 简历不诚信的法律风险
第二节 什么样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第三节 入职时间怎么算
第四节 试用期“安全着陆”
第五节 不法企业常用的入职套路
第三章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的护身符
第一节 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试用期
第二节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三节 不续签必须通知员工
第四节 倒签劳动合同不合法
第五节 培训服务期协议
第六节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
第四章 劳动权益是职场人的根本利益
第一节 加班费怎么算
第二节 特殊工时制度
第三节 年终奖并非可有可无
第四节 年假应该怎么休
第五节 调岗是谁说了算
第六节 “五险一金”的缴纳
第五章 法律为职场女性撑起整片天
第一节 孕期、产期、哺乳期,期期有法
第二节 生育保险的缴纳与领取
第三节 流产待遇
第四节 怀孕被辞维权法则
第五节 隐瞒怀孕或有法律风险
第六章 劳动纠纷与责任划分
第一节 员工导致企业受损的赔偿
第二节 拖欠工资谁来管
第三节 休病假要合理合法
第四节 工伤的认定
第五节 合法开除与非法开除
第六节 职场“冷暴力”的法律维权
第七章 常见的员工违法行为
第一节 违法的失职行为
第二节 远离商业贿赂
第三节 警惕商业泄密
第四节 必须重视安全生产
第五节 职务违法代价高
第八章 离职不离法
第一节 员工与企业的“分手费”
第二节 合法辞职很重要
第三节 劳动合同终止的注意事项
第四节 什么是竞业限制
第五节 离职手续及其法律效力
第六节 人走茶不凉
第七节 失业后的保障
《守护好你的职场权益:职场维权实战1001问》
第一章 求职应聘篇 / 001
第二章 合同签订篇 / 009
第三章 试用期间篇 / 027
第四章 劳动报酬篇 / 039
第五章 加班工资篇 / 065
第六章 五险一金篇 / 077
第七章 病假医疗期 / 095
第八章 工伤工亡篇 / 107
第九章 竞业限制篇 / 139
第十章 女性“三期”篇 / 151
第十一章 休息休假篇 / 165
第十二章 规章制度篇 / 177
第十三章 工会职代会 / 195
第十四章 劳务派遣篇 / 203
第十五章 无固定期篇 / 217
第十六章 特殊用工篇 / 229
第十七章 劝退自离篇 / 245
第十八章 违纪违规篇 / 255
第十九章 调岗调薪篇 / 267
第二十章 解除终止篇 / 281
第二十一章 补偿赔偿篇 / 305
第二十二章 《民法典》相关 / 321
第二十三章 劳动仲裁篇 / 337
第二十四章 拾遗补漏篇 / 387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求职应聘篇 问题1 求职应聘中遭遇就业歧视怎么办? 歧视内容:
(1)性别歧视(女性或者男性优先);
(2)年龄歧视(要求35岁或40岁以下,如2015年四川省某57岁司机案例,公司败诉);
(3)婚育歧视(已婚未育者受限);
(4)容貌歧视(身高、体重、相貌等);
(5)学历歧视(大专或本科;是否全日制;第一学历985或211高校毕业优先);
(6)健康歧视(乙肝病毒携带者或艾滋病,如2017年广东省某案例,单位败诉);
(7)地域歧视(限制某些省份或地区,如浙江2020年某案例,公司败诉);
(8)户籍歧视(本地户籍优先等);
(9)残障歧视(如2023年深圳李文光案);
(10)宗教、生肖、血型等歧视。
维权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二、十三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三十一、六十、六十二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十二、四十三条;
(4)《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十五条。
维权指引之拨打维权热线:
(1)1233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热线;
(2)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
(3)12351中华全国总工会职工维权热线。
维权指引之向法院提起诉讼:
(1)上海:以女职工怀孕为由拒绝聘用,构成就业歧视,公司败诉[(2021)沪02民终7020号]。
(2)山东:因入职前被追究过刑事责任,被拒绝录用,构成就业歧视,公司败诉[(2020)鲁02民终8146号]。
(3)浙江:因地域原因被拒绝录用,构成就业歧视,公司败诉[(2020)浙01民终736号]。
问题2 面试时公司询问我的婚育状况,算侵犯个人隐私吗?
(1)公司有权了解你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条);
(2)公司无权了解你的婚育状况、疾病情况(特殊岗位除外),除非能证明这些个人隐私与履行劳动合同存在着直接的关联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3)公安机关也不会向法院或政府行政机关以外的个人或单位提供调查你的个人状况的服务;
(4)《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jiaoyubu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不得限定性别或性别优先,不得以性别为由限制妇女求职就业、拒绝录用妇女,不得询问妇女婚育情况,不得将妊娠测试作为入职体检项目,不得将限制生育作为录用条件,不得差别化地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问题3 公司要求提供无犯罪记录证明,合法吗?
不合法。一般只有在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政审,中国共产党组织吸收新党员政审,以及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公民执业必须以“无违法犯罪记录”为前提的情况下才需要无犯罪记录证明(根据《关于出具公民有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工作的暂行规定》第一条)。
问题4 冒用他人身份或借用他人身份入职有什么风险?
发生工伤或工亡的,用人单位需承担:①工资;②治疗期间的护理费;③就业补助金;④医疗费;⑤伤残补助金;⑥医疗补助金;⑦定残后的护理费;⑧辅助器具费等。
(1)未满18周岁、已办理工伤参保手续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2)超过18周岁、已办理工伤参保手续的,由劳动者自负主要责任;
(3)超过18周岁、未办理工伤参保手续的,由用人单位负全部工伤待遇和赔偿责任。
典型案例之浙江丽水[(2017)浙11民终155号]:
由于××公司对员工涂××身份证上的名字和公司人事登记的名字没有尽到核实义务,浙江省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维持原判,即公司应于一审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涂××工伤待遇赔偿款人民币44098.9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