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高句丽史(第二版)
》
售價:NT$
1010.0

《
征税的权力——财政制度的分析基础
》
售價:NT$
337.0

《
吴宓师友书札
》
售價:NT$
347.0

《
清朝生活实录
》
售價:NT$
403.0

《
人群行为识别理论与视觉AI技术研究
》
售價:NT$
826.0

《
个人经济体崛起时代 普通人的时代红利 黄金宝 王万军 著 披露超级个体爆红背后的秘密 创业 个体创业 平台创业 个人IP打造
》
售價:NT$
347.0

《
漫画少年学中华脊梁
》
售價:NT$
305.0

《
卡夫卡日记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哈哈大笑中,看懂繁复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
★用幽默的故事,讲透深奥的逻辑原理
★有案例,有真相,有趣味,从零开始读懂逻辑学,这一本足够
★每天学点逻辑学,看穿问题本质,开启人生巅峰
★掌握逻辑规律,洞悉事物本质
★人人读得懂、用得上的逻辑学
★探寻逻辑奥秘,点亮思维灯塔。
★升级逻辑思维,开启智慧人生!
★掌握逻辑规律,规避思维误区
★告别逻辑混乱,拥抱理性思维!
|
內容簡介: |
《有趣又好读的逻辑学》是一本将复杂逻辑学知识以通俗易懂且趣味盎然的方式呈现的佳作。书中从生活场景切入,像孩子根据妈妈未骂人推断碗是妈妈打碎的,巧妙引出逻辑推理。它详细阐述了逻辑学的基本规律,如同一律、排中律等在日常交流思考中的关键作用。同时深入剖析常见逻辑谬误,比如以“下雨天穿雨靴能让天气变凉快”这种因果关系谬误为例,提醒人们避免陷入错误逻辑。通过丰富的故事和案例,如“逆向思维让不爱回家的丈夫准时回家”等,生动展现各种逻辑思维方式及其应用。阅读本书,读者能在欢笑中理解逻辑学,培养缜密逻辑思维,轻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思维更清晰有序。
|
關於作者: |
刘雯,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大学主修逻辑学、经济学、以及管理学、心理学等内容。本人好思考,反对刻板的理论教条,对逻辑学长期持有热情,并且深入研究,于生活中体会逻辑学的趣味思维交锋,喜欢对逻辑案例进行破解与分析。致力于逻辑学的价值和趣味于生活中的探索,希望通过笔下对逻辑学的讲解,带领读者走进有趣的逻辑世界。同时还是一个经济学作者、传记作者。曾写过同系列书《有趣又好读的投资理财学》,出版过经济学管理类传记《不息的商河亚马逊》等图书。
|
目錄:
|
第一章 走进逻辑学的大门
逻辑初识:会推理的儿子? 002
逻辑思维和事物本质:我们分手吧!? 007
概念构筑逻辑:我心算特别快? 013
逻辑学中的判断:尴尬的爷爷? 019
主观想法和客观认知:喜欢下雨的人? 026
第二章 探析逻辑学的基本规律
同一律:保留的头发!? 032
排中律:生死未卜? 037
矛盾律: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 043
充足理由律:矮个孩子与短腿母牛? 048
第三章 逻辑学中的谬误
人身谬误:不守时的人说什么都没用? 056
因果关系谬误:下雨天的奇葩论? 062
滑坡谬误:可怕的人生假设? 067
稻草人谬误:你果然不爱我了!? 072
非黑即白谬误:我怎么就支持恐怖分子了呢?? 078
第四章 解密逻辑学中的迥异思维
抽象思维:这不就是 1 1=2 吗? 086
收敛思维:原来是百度呀!? 092
逆向思维:不敢不回家的丈夫? 098
追踪思维:刨根问底的男孩? 104
博弈思维:有意思的猜拳游戏? 110
侧向思维:可以吸的奶嘴? 115
组合思维:汉堡不要面包? 120
第五章 让论证更有力的逻辑推理
因果推理:吃辣炒饭时要注意保暖!? 126
归纳推理:兔子的生育能力? 131
类比推理:想吃公鸡下的蛋的国王? 136
直接推理:失踪的鸡? 141
选言推理:“可怕”的减肥中心? 147
演绎推理:参议员先生也是“鹅”? 153
第六章 全方位缜密思维的逻辑技巧
联想法则:明天交好运? 160
内省思维法则:看来,我不应该买车? 165
质疑法则:哭笑不得的服务员? 170
积累经验法则:骂人的本领? 176
直接认知法则:聪明的小华? 182
排除法则:有趣的神鬼逻辑? 187
第七章 积极避开逻辑性误区
人多就力量大吗:兔子的爸爸是谁?? 192
偷换概念:认识孙中山? 198
经验不一定可靠:一枪未开的猎人? 203
以偏概全:会让人“拉肚子”的健身教练? 209
专家的话也不完全靠谱:第二个专家? 214
第八章 逻辑学高手的点金智慧
高手都思维缜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222
解开思维定式的枷锁:“上帝”视角? 227
做有素质的逻辑高手:智慧的证明? 232
顺路思维哲学:叫个外卖送我回家!? 237
双赢下的智者逻辑:爸爸和儿子的“合作”? 242
“换汤不换药”的制胜战术:语言的魅力? 248
|
內容試閱:
|
同一律:保留的头发! 幽默故事
参军要求士兵把头发剪短,不许留长发。
新兵阿郎坐到军营理发室的剪发椅上,看着自己心爱的长发,很是难过。
理发师笑着问:“小伙子,你想保留自己的长发吗?”
阿郎惊喜万分,连忙问:“我可以吗?”
“当然可以。”理发师慈爱地一笑。接着他拿起剪刀,咔嚓几下,利索地将阿郎的长发剪掉,贴心地装在一个塑料袋里,说:“请保留好,做个纪念!”
趣味点评
阿郎不愿意剪掉他的长发,当理发师说可以“保留”他的长发时,他惊喜万分。但是等待他的是大大的“惊讶”,因为随之“保留”到他手中的是“已被剪掉的长发”。故事中理发师口中的“保留”即“剪掉头发,留作纪念”,与阿郎心中的“保留”即“不剪掉长发,保留长发”,完全是两个概念。他们两个的沟通完全是违反逻辑定律“同一律”的,对阿郎来说,这是一场空欢喜。
逻辑学解读
何为同一律?有句俗语很形象地描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丁是丁,卯是卯。”这句俗语就体现了同一律的特点。同一律是逻辑学的四大基本规律之一,它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不能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同时,必须保持论题自身的同一,即对论题本身进行的任何逻辑讨论,不能够偏题、跑题、离题,只能“讨论”事物本身。一旦在说话表达以及论述中出现同一概念前后不一致的逻辑错误,就是违反了同一律。将违反同一律要求而出现的逻辑错误称为“混淆概念”和“偷换概念”。
例如:茶叶就是茶叶。这个例子说明茶叶这个概念是确定的,茶叶不会是咖啡。
再如:阿郎就是阿郎。阿郎是一个确定的对象,不能是理发师。
而故事中阿郎想要“保留长发”,这个概念的内涵就是“不剪短头发”,而理发师正是幽默、巧妙地运用“混淆概念”这一违反“同一律”逻辑规律的行为,将“保留长发”混淆成“剪下长发,留作纪念”,这是利用歧义来替阿郎解忧。这种前后思维不一致,导致同一律中的同一概念并没有保持内涵和外延的一致性,所以故事的精核正是“违反同一律”这一逻辑错误。
我们来看一则小故事:
列车匆忙进站,有一位灵巧的小姑娘在一群人中抢先冲上了火车。她走进火车后,东瞧瞧、西望望,发现居然没有一个空位子。无奈之下,她只好厚着脸皮硬往门口坐着的老大娘身边挤。大娘被挤得很不高兴,瞪眼说道:“小姑娘,别硬坐了,你看不到这里没有座位了吗?”
小姑娘笑嘻嘻地说:“大娘,没办法啊,我买的就是‘硬座’啊。”
这是一个典型的“偷换概念”违反同一律的故事。故事中的小姑娘正是将“硬座”这个概念,故意偷换成“硬坐”。为了解决临时急用座位的目的,小姑娘利用这种错误逻辑,想在火车上找到一个“硬座”,表现了她的聪明、幽默和机智。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利用歧义的表述与违反同一律的说法,虽说从营造喜剧效果上是巧妙的,但是它毕竟是在故意误导他人,侵犯他人的利益。所以说,“偷换概念”这种故意违反同一律的事情应当引起人们的警示。
我们再来看一则小故事:
古代有位大臣,他有一条特别喜欢的裤子,但是这条裤子破了一个大洞,于是他找到妻子,对她说:“你照这个给我做一条新裤子。”
妻子很贤惠,没几天,她就将新做好的裤子拿给大臣看。
大臣一打开,整个人震惊了。这条新裤子和之前自己最喜欢的裤子一模一样!最绝的是,妻子居然用剪刀在同一个位置剪了一个大洞。
故事中的妻子可以说闹出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笑话,那为什么她会犯这种错误呢?原因就是大臣与她在沟通的时候,表达“概念”并不够明确。大臣让妻子“照原样子做一条新裤子”,这句话不仅可以理解为照着原来裤子的尺寸、样式、大小做一条裤子,还可以理解为“照着原来坏了的裤子的模样,做一条一模一样的裤子”。大臣与妻子的沟通明显没有遵循逻辑的同一律。这则故事既表明了人们在沟通时要注意逻辑的严密性,遵从同一律的重要性,又表明了一旦思考和表达违背了同一律的相关要求,表达将含混不清,犯“混淆概念”等这类错误,其他人也将感受到模棱两可与含混不清的语义,可能弄出笑话。
通过上面两个例子,可见同一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一旦能够充分地掌握同一律的知识,将会使我们与人的沟通、处理事情更加清晰明朗。
同一律的掌握和应用,会让我们更加规范地、有主题性地解决问题。并且,了解违反“同一律”的错误逻辑,熟悉“偷换概念”与“混淆概念”,将有利于增强我们思辨的敏捷性和清晰性,从而更好地看待问题。
日常应用
同一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影响着我们的交流、思考和决策。
同一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日常交流中,我们常常用到“定义”这个概念。定义的过程其实就是应用同一律的过程。因此,当我们给任何事物下一个“定义”时,必须保证在定义的过程中,该事物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属性的始终一致。例如,我们在解一道物理题时,必须保证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题目的理解和解题逻辑遵守同一律,否则就会导致解题错误。
同一律的重要性:避免逻辑误导
一旦我们沟通不遵守同一律,就容易造成逻辑混乱,导致“鸡同鸭讲”,沟通失败,也会导致逻辑误导。例如,有些商家会特意使用“混淆概念”等错误的描述误导消费者,这就是没有遵守同一律。如果消费者对同一律没有高度的认识和了解,很可能被这些黑心商家误导。
提高逻辑的严密度,增强对同一律的意识
提高人们自身逻辑的严密度,就要求增强运用同一律的意识。这将有助于增强我们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这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对同一律的敏锐,学会用同一律去严密审查我们的沟通与思考。同时,通过不断对自身逻辑能力的提高,更好地运用同一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