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出土文献与汉唐法制史新论
》
售價:NT$
398.0
《
最美最美的博物书(全5册)
》
售價:NT$
745.0
《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原创小品合集
》
售價:NT$
449.0
《
在游戏中培养自立的孩子
》
售價:NT$
230.0
《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精)--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NT$
398.0
《
雪的练习生
》
售價:NT$
347.0
《
硅、神经与智能体:人工智能的觉醒
》
售價:NT$
398.0
《
明代粮长制度(增订本)精--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NT$
316.0
內容簡介:
自远古时代起,人类对宇宙就有着无尽的想象和不懈的探索。人类关注日月星辰的运转,辨识天气和方向,确认农耕时间,如今更是依托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利用太空资源,探索星际移民。本书在对现有太空学术理论的通俗性分析和多边安全规则介绍的基础上,从宏观视角描述了人类对太空的向往及探索太空的历程,展示了太空科技的发展状况,并通过对国际上太空治理的困境和解决路径的探析,将读者目光由历史引入现实,尝试启发读者的思考和维护太空安全的责任感。
關於作者:
刘镓,现就职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研究员、巴西经济部应用经济研究所杂志《Tempo do Mundo》学术委员会成员。
张琨,非传信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信息研究系,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信息研究、数据分析、安全评估工作,连续多年享受国务院津贴。
目錄 :
第一章太空理论概述1
第一节从追逐海权、空权到太空权3
第二节逐权太空易陷入“修昔底德陷阱”11
第三节太空安全共同体17
第四节太空规则与多边秩序22
第二章太空问题的出现29
第一节战争与太空31
第二节登月计划与太空38
第三节“星球大战”计划46
第四节国际空间站还是国际空间“战”55
第三章太空的参与者们63
第一节美国大力推进“太空武器化”65
第二节俄罗斯的“非对称性反击”71
第三节欧盟与集体太空安全78
第四节日本的宇宙作战部队86
第五节印度的“大国太空梦”93
第四章太空治理困境103
第一节军备竞赛105
第二节资源竞争112
第三节太空垃圾120
第四节小行星防御128
第五节未来太空战135
第五章太空与商业化143
第一节卫星定位系统145
第二节“星链”151
第三节资源开发158
第四节太空旅行164
第五节太空移民171
第六章太空探索新征程179
第一节从嫦娥奔月到SpaceX181
第二节千年飞天梦189
尾声光年之外的故事196
內容試閱 :
序自远古时代起,人类对宇宙就有着无尽想象和不懈探索。人类关注日月星辰的运转,最初是为了辨识天气和方向、确认农耕时间,如今则更多是为了维护国家战略安全、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以及探索星际移民。在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繁荣程度的文明中,对日月星辰的关注和记载,体现了人类对宇宙的好奇与崇拜、对宇宙来源与运行规律的思考总结以及在探索过程中所做的点滴尝试,由此构成了一部人类探索太空的远征日记。人类已走过太空探索发现时代人类对遥远宇宙的好奇和生产生活的需求推动了天体观测的繁荣发展。早在公元前17世纪,人类对天体的观测逐渐日常化,记录范围和重点也逐渐从日月扩展到太阳系内的行星和明亮的恒星。公元前15世纪,殷商中兴之主太戊帝的助手巫咸凭借丰富的观测经验,创造了航海观星定位的牵星之术,与此同时,在隔着半个地球的尼罗河畔,古埃及神庙的高级祭司们手持麦开特(古埃及人特有的天文测量工具)虔诚地记录着众星辰的位置,不同文明对日月星辰的关注呈现出同步性。文字的诞生让人类的经验得以横向传播和纵向传承,伴随着太阳、月球等天体观测资料的不断积累,它们的周期性运行规律被提炼出来,人类随即用以改善历法、提高生产力。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使用自制望远镜观测天空,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并记录了太阳黑子、金星盈亏等天文现象,从此开启了探索太空的新时代——望远镜观天时代。自伽利略开始,人类就一直在尝试制作更适合天文观测的望远镜,即折射式望远镜。1671年,英国科学家牛顿研制成功反射式望远镜,并展现了其优于折射式望远镜的功能。此后,牛顿的望远镜被不断改良,并在300年后应用于哈勃空间望远镜中,成为人类探索太空的法宝。天王星、海王星、水星等行星的神秘面纱得以陆续揭开,人类的认知从太阳系延伸至全宇宙。序逐鹿太空:迈向太空的新征途观测手段的多样化,使人类看得更远、更清晰,对太空有了全新的视觉体验,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人类的探索欲。20世纪60年代,火箭动力学的进展让人类冲出地球的梦想化为现实,人类的双脚已经不甘心只停留在地球之上。1957年10月4日,人类历史上首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在苏联拜科努尔航天基地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人类继裸眼观星时代和望远镜观天时代之后,进入太空探索的航天器时代。随后,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将一颗又一颗探测器送到了宇宙的各个角落,对地外天体的大气成分、表面物性等展开了精细测量,使人类对地球之外的星球除了视觉,还有了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知,从而对太空有了全面而立体的认知。“水手10号”拍摄了第一张水星特写照片,让人类了解到水星上非但没有水,而且还是一半炽热一半寒冷的分裂世界;“金星快车”探测器告诉人类金星并不是女神维纳斯的化身,而是被厚重的云层所覆盖,是个充满硫酸雨和火山爆发的“炼狱”;“火星全球勘探者”用高清照片粉碎了人类对火星之脸的幻想,火星寒冷且荒凉,并不存在任何史前文明的遗迹……星河浩瀚,探索无垠,人类曾遥望的那一抹黑色正变得绚丽且生动。至此,人类不禁感慨所生活的世界只不过是太空中微不足道的一小点儿,而人类却凭借那与众不同的求知欲和求生欲,形成了探索太空的强大驱动力,在近百年时间里将过去千年间未曾实现的梦想变成现实。人类正走向太空开发利用时代人类已迈入第三太空时代,太空呈现出多极化、战场化、产业化三大发展趋势。随着人类活动越来越依赖太空、国家安全越来越倚重太空、资源争夺越来越走向太空,人类开始思考如何借助太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如何探索地球之外的更多资源,以及如何在环境恶劣的地外天体上筑造人类新家园。这些挑战逐步从数十年前的科幻小说与电影中走进现实,成为当今人类科技发展、社会活动中的切实存在。人类太空活动的目的正从“探索发现”向“安全主导”和“商业活跃”过渡,并形成了军、民、商三位一体的太空发展格局。继陆地、海洋之后,太空成为未来发展的新疆域。在第三太空时代,太空领域风起云涌,太空能力成为国之重器。目前,已有上百个国家拥有自己的卫星,其中11个国家有能力从本国领土发射卫星。60余年的太空探索让人类欣喜于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进步,同时也让人类开始关注它可能带来的灾难。太空日益被视作“战争食物链”的最高端,太空军备竞赛、太空武装冲突、太空物体碰撞、太空资源争夺等安全风险剧增,太空安全治理、太空活动规则制定、太空开发利益分配、太空环境保护等成为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由国际社会共商共议,为新的太空时代制定规则,维护太空的全球公域地位,促进各国自由探索和和平利用太空。只有各方就坚持太空自由、和平利用太空等核心理念达成共识,方能防止第三太空时代成为一个大冲突、大破坏的时代。冲突与摩擦或许不灭,但相互合作和依存却逐渐浩大。太空探索正在塑造一个新的文明阶段,太空经济的发展将促成人类历史上第五次工业革命,以数字化、科技化、指数化方式开创新的市场空间和经济增长点,太空制造、太空农业、太空采矿、太空旅游、太空医疗等新业态陆续出现。一方面,太空技术涉及多个领域,对整个国家的科技与产业有很强的牵引作用;另一方面,太空技术能转化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产生技术溢出效应。当前,太空经济的价值增长点正由以太空运输、航天器研制及卫星应用迈向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使应用场景更加广泛,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人类美好生活的新要素。当人类已习惯使用无线通信技术、数码摄像技术、空气净化技术、食品冷冻干燥技术之时,不应忘记这一切皆是太空探索带来的福音。从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到人类探月的伟大一步,从万户飞天的勇敢尝试到载人航天的创新突破,数千年的历史回溯中,人类不断渴望窥探遥远宇宙的奥秘。在这一过程中,有成功,亦有失败,但毋庸置疑,太空探索一次次挖掘出人类的潜能,带来了科技的极大飞跃,也带来了生活水平和认知水平的极大提高。更具现实意义的是,人类在领略了宇宙的瑰丽之景后,也同时意识到地球不过是广袤宇宙里的弹丸之地,但其对人类来说却至关重要。“保护环境,利用太空”,全世界应为这一共识团结起来,一起“为人间谋天上事”,对太空的探索应使地球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