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诈骗社会学:谎言与信任的攻防
			》 
			 售價:HK$ 
			296
			 
			 
	
			  
			《 
			怪诞行为学·漫画版——管好零花钱
			》 
			 售價:HK$ 
			214
			 
			 
	
			  
			《 
			甲子园 高校棒球100年与近现代日本
			》 
			 售價:HK$ 
			301
			 
			 
	
			  
			《 
			20世纪20年代日本侵华研究(抗日战争专题研究)
			》 
			 售價:HK$ 
			755
			 
			 
	
			  
			《 
			物联网漏洞挖掘与利用:方法、技巧和案例
			》 
			 售價:HK$ 
			505
			 
			 
	
			  
			《 
			家族财富管理:永续繁荣的智慧体
			》 
			 售價:HK$ 
			347
			 
			 
	
			  
			《 
			让我留在你身边升级新版
			》 
			 售價:HK$ 
			286
			 
			 
	
			  
			《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展报告(2025)
			》 
			 售價:HK$ 
			755
			 
			 
	
 
      | 
     
      
      
      
      
         
          | 內容簡介: | 
         
         
          |  
            “艺术生产”理论是马克思的首创。马克思所说“艺术生产”主要是指创作活动而与阅读和批评无涉,但其文学批评实践却显示了强大的生产性。马克思的“艺术生产论”在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之间存在的这一悖反形成了巨大的张力,为生产性文学批评的建构预留了广阔的空间。“生产性文学批评”是从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出发,在当今时代条件下提出的新型理论范式。20 世纪以来时代生活的风云际会开启了生产性文学批评的进路,形成了技术决定论、文学批评辩证法、读者中心论、文学生产理论、生产价值论、审美一政治视域、政治无意识等理论模式,蔚成了主体性、社会性、现时性、建构性、开放性等理论特征,进而对生产性文学批评的学科性质、文本形态、阅读状况、意义生成、解读方法、话语秩序、解构策略、功能取向等理论问题作出全新的阐发,从而为当今建构生产性文学批评提供了开阔的探索空间和重要的创新契机。
           | 
         
       
      
      
      
         
          | 關於作者: | 
         
         
          |  
            姚文放,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议组评审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中华美学学会原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原副会长。发表论著800余万字,出版专著《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当代性与文学传统的重建》《审美文化学导论》《现代文艺社会学》《中国戏剧美学的多维阐释》《当代审美文化批判》等多种。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次,其中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专著《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其中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各1项。
           | 
         
       
      
      
      
         
          | 目錄: 
           | 
         
         
           
            引言
  第一节 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提出
  第二节 “生产性文学批评”何为
  第三节 20世纪以来生产性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
  第四节 20世纪以来生产性文学批评的学理源流和思想背景
  第五节 20世纪以来生产性文学批评的理论特征
  第六节 生产性文学批评的理论问题
 第一编 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与生产性文学批评的形成
  第一章 两种“艺术生产”: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新探
  第一节 “艺术生产”概念的提出
  第二节 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
  第三节 两种“艺术生产”
  第四节 作为资本主义的精神生产部门的“艺术生产”
  第五节 资本主义体系下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第六节 作为人类精神生产方式的“艺术生产”
  第七节 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论域
  第二章 “艺术生产”从创作向批评的拓展: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实践
  第一节 现代辩证思维的奠基意义
  第二节 批评观念:悲剧观念
  第三节 批评标准:“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
  第四节 批评理论:典型理论
  第五节 批评方法:社会学方法
  第六节 批评原则:“现实价值原则”
  第七节 文学批评对“艺术生产”理论的拓展
 第二编 生产性文学批评的历史发展有
  第三章 本雅明与布莱希特:“艺术生产论”的转机
  第一节 “艺术生产论”的开创及其预留空间
  第二节 本雅明与布莱希特
  第三节 艺术与政治的契合
  第四节 技术手段的意义
  第五节 创作手法的更新
  第六节 布莱希特与本雅明的对应与不对应之处
  第四章 经典文学批评:生产性文学批评的雏形
  第一节 蒂博代:在美中有所生产
  第二节 艾略特:有效的阐释
  第三节 瑞怡慈:有趣的陷阱
  第四节 弗莱:放飞的风筝
  第五节 生产性文学批评最初雏形的生成
 ……
 第三编 生产性文学批评的理论内涵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