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上古汉语异读词音义关系研究
》
售價:NT$
500.0

《
琳派艺术:日本的生活美学
》
售價:NT$
949.0

《
史记学论稿 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张大可深入浅出谈司马迁思想 史记研究
》
售價:NT$
449.0

《
文与图的世界史:《史集》与第一个全球化时代的叙事图景
》
售價:NT$
1010.0

《
夏日蝉鸣时
》
售價:NT$
356.0

《
门罗主义:美国全球地缘战略的源起
》
售價:NT$
347.0

《
刻意练习成为讲话高手
》
售價:NT$
179.0

《
民艺之美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权威专业且通俗易懂的广西窑址考古“通史”,破解“南蛮不蛮”的历史真相。解码“何以广西”的文化基因之书,适合历史爱好者、文旅从业者的文化科普读本。青少年考古入门读物:详解窑址细节,还原古人生活图景,让文物“开口说话”;现代考古技术揭秘古代生产技术,让历史课本“活”在考古现场。多学科视角下的文化解码:融合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科技史等多维度,解读窑炉形制、釉色演变与社会变迁的深层关联。扫码打开多维知识库,AI“考古研究员”24小时为你答疑解惑。
|
內容簡介: |
本书详细介绍广西从史前到明清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陶瓷遗址和窑口,如甑皮岩遗址、富民坊窑址、桂州窑、英罗窑、中和窑等的发现过程、地理环境、技艺特征、历史变迁及代表性产品,完整勾勒出广西陶瓷业的发展脉络:从万年前甑皮岩先民的陶器烧制,到秦汉时期的技术融合、隋唐时期的瓷器兴起,再到宋元时期青瓷和青白瓷的繁盛,直至明清时期的衰落与转型,揭示万年传承的窑火如何映照出地方经济的起伏、文化交流的轨迹,以及手工业技术随时代变迁的印记,旨在让读者了解广西陶瓷发展史的同时,真正了解广西“南蛮不蛮”的历史真相。同时,书中还穿插了一线考古人员在考古现场挖掘、研究中的故事,使得整本书兼具趣味性和人文色彩
|
關於作者: |
何安益,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发掘项目负责人。从事田野考古近30年,主要研究陶瓷考古,主持或参与10多个田野考古发掘项目,发表科研成果40多篇,2部合作专著。
由丹,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元陶瓷考古。作为执行领队对柳城窑址、富川马山窑址等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
|
目錄:
|
目录
001 综述:万年窑火映广西
017 史前至先秦:“陶雏器”守正与印纹陶创新
018 划时代的风华:“陶雏器”的诞生
021 甑皮岩:遗落万年的史前明珠
031 百花齐放:岭南模式开启
035 感驮岩:广西不孤立的证明
041 印纹陶:区域文化交融的见证者
049 秦汉时期:文化融合续写硬陶传奇
050 “龙”“马”相映,文化相融
054 富民坊窑址:西江边的绚丽窑火
057 马山窑址:印纹陶的余晖
061 大一统带来的融合创新
067 隋唐五代: 从陶到瓷转变开启瓷业之争
068 桂州窑:500 岁的“混血儿”
079 为何偏偏是桂林?
082 英罗窑:引动风云的北部湾明珠
088 顺应时代的技术革新
090 两种文化的水乳交融
093 宋元时期:盛世瓷宴铸实陶瓷之路
094 前所未有的繁荣
096 一条奇妙的地理分界线
099 “九十九条大龙窑”真的存在吗?
119 灿如流星的时代风物
127 明清时期:不熄窑火照耀边疆繁盛
128 逆境谋变,转型破局
135 广西明清时期瓷窑考古成就
147 小江瓷:重拾最后的辉煌
149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