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莫雷诺心理学:慢性焦虑(西班牙临床心理学家经典入门指南,焦虑症与恐惧症治愈手册。冲破情绪困局,揭示焦虑本质)
》
售價:NT$
254.0

《
莫雷诺心理学:克服强迫症(第5版,西班牙临床心理学家经典入门指南,强迫症的诱因、病症与治疗,收录强迫症自测表)
》
售價:NT$
254.0

《
杰出投资者的情绪管理课:揭秘巴菲特不住在华尔街的真相(德国年度财经图书奖)
》
售價:NT$
407.0

《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报告(2024)
》
售價:NT$
904.0

《
中国美术全集:陶瓷器(一部汇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大型图集)
》
售價:NT$
7320.0

《
科技革命与日本现代化
》
售價:NT$
814.0

《
天气好极了,钱几乎没有: 契诃夫书信集 1876—1904
》
售價:NT$
419.0

《
天才基本法
》
售價:NT$
290.0
|
編輯推薦: |
出轨心理全解析:5 个阶段拆解,看懂他行为背后的真实动机
出轨不是突然的背叛,而是经历萌芽期→游离期→修复期→脑疯期→胶着期这5个阶段。从关系松动的“萌芽期”,到疯狂逼离的“脑疯期”,再到耗着不解决的“胶着期”,每个阶段都藏着他行为背后的真实动机。早点看懂这些逻辑,你才能在危机中掌握主动权。
情感疗愈指南:从自我怀疑到重建自信,教你走出情绪低谷,找回内在力量。
别纠结是不是自己不够好,书中案例表明,再优秀的人也可能遭遇背叛,重要是如何应对。如书中所说,你应该停止品尝痛苦的行为,不要害怕生活的巨变,而是积极提升个人能力和资本。当你勇敢地抽丝剥茧,揭开身上层层叠叠的枷锁,会发现比挽回婚姻更重要的是在危机中重建自我价值。
实战应对策略:针对婚姻危机的不同阶段,提供心理战术与沟通话术,守护自身与孩子的权益。
拒绝婚姻危机中“一刀切”的建议,本书按危机的不同阶段给出了具体应对策略。比如,游离期可以为婚姻设置三个月到半年的“观察期”,重点看行动而非语言;脑疯期守住底线,无视对方的非理性行为;胶着期提升个人价值,积累力量,为未来改变做好准备等,教你用书中策略守护好自身和孩子的权
|
內容簡介: |
你是否在婚姻里经历过这些时刻?
发现丈夫出轨后,整夜失眠却不敢告诉父母?面对冷暴力想离婚,却因孩子和财产陷入纠结?努力修复关系,却在 “翻旧账” 和 “自我怀疑” 中反复内耗?
作为《恋爱心理学》《婚姻心理学》的姊妹篇,乐子丫头带着 12 年情感咨询的实战经验来了。《婚姻危机心理学》把 800 多个真实案例掰开揉碎,告诉你:婚姻危机不是末日,而是重新认识自己的契机。
书中带你看透出轨背后的5个阶段,从“他突然不愿分享日常”的萌芽期,到“翻脸比翻书快”的脑疯期,每个阶段该怎么观察、怎么应对,都藏在无数个真实案例的剖析中。这不是一本教你挽回婚姻的书,而是一本找回自己的指南。乐子丫头用特别接地气的方式告诉你:别纠结他为什么出轨,先学会怎么护好自己。从看懂他的行为逻辑,到守住情感和现实的双重底线,你会发现,原来走出危机的关键,从来都握在自己手里。
|
關於作者: |
乐子丫头
自由撰稿人、情感咨询师。
19岁起陆续在《东方文化周刊》《苏州日报》《金陵晚报》《现代快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
2008年,天涯论坛情感版块担任版主,连续三张帖子点击率破百万。
2014至2015年,连载《黄Y的婚后大战》《小八的婚恋史》《捣蛋媳妇王小茹》等情感文章,被网友争相转载,总体点击率过千万。
2016年首创“倾诉型”微平台,依托微信公众号为网友解决情感问题,并建立情感点评团、暖途等优质社群。
2024年公众号【自渡/乐子丫头】20万粉丝,单篇文章点击率平均2万 ,半年时间7篇10万 文章。
著有情感类畅销书籍《恋爱心理学》《婚姻心理学》。
|
目錄:
|
第一章 男性出轨的因素
003 内部因素:惯性出轨者
007 情感缺失:隐藏型出轨者
011 观念因素:人是会变的
016 环境因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020 外部因素:危机乘虚而入
026 随机因素:需求可以被创造
第二章 “萌芽期”,欲望潜滋暗长
033 分享欲转移
040 婚外情的特殊魔力
045 婚外情的信号
049 婚姻危机的阶段性划分
053 控制情绪
058 “萌芽期”应对策略
第三章 “游离期”,进与退的一线之间
071 为什么婚外情复发率高
077 设立观察期
089 以退为进,降低婚外情复发率
098 妻子的抉择
第四章 “修复期”,婚外情是婚姻的癌症
105 重塑对婚姻的认知
109 危机也可能是契机
117 调整相处模式,制定婚姻规则
122 如何不再“翻旧账”
第五章 “脑疯期”,翻脸比翻书还快
133 什么是“脑疯期”
137 “逼离三部曲”
140 发疯的真相
147 你越挽回,他越嚣张
153 “脑疯期”应对策略
165 案例解析
第六章 “胶着期”,离不掉也过不好
177 什么是“胶着期”
181 小心,保护好你的财产
185 情绪操控 :“打一巴掌给颗糖”
191 笼子并不存在
198 “胶着期”应对策略
212 案例解析
第七章 收起委屈,风雨自渡
219 与自己和解 :承认过去无法改变
228 停止内耗 :让焦虑落地
240 如何提升个人价值
第八章 离婚,重新选择生活方式
249 离婚后的 4 个心理阶段
254 避免短视
259 涅槃重生
264 重组婚姻 :更具挑战的亲密关系
|
內容試閱:
|
在探讨婚外情发生的潜在因素时,我们发现大多男性的情感需求没有女性那么强烈,对于情感的感知力也没有女性那么丰富细腻。他们身上通常存在两个问题,会导致婚外情发生 :一是缺乏明确的“边界感”,二是抱有侥幸心理。
人的成长环境各不相同,对亲密关系的理解也存在差异。然而,在人际交往中,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时常会将自己的情感、意志和特性不自觉地投射到伴侣身上,从而产生推己及人的认知偏差。
在现代社会的婚姻关系中,一个经常引发争论的话题是 :婚后是否应该与异性保持一定的距离?
一部分人坚信,婚姻的承诺意味着与异性的社交互动应该有所限制,以避免引发不必要的误解或感情纠葛。他们认为,伴侣应该自然而然地理解并接受这种观点,当发现对方与异性交往过于亲近时,他们可能会感到愤怒和失望,甚至可能因此爆发激烈的冲突。
然而,这种情绪反应往往基于一个假设,即所有人都应该共享相同的“边界感”。实际上,每个人对于什么是适当的异性朋友关系,什么是越界的交往,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标准。
当一方为此大发雷霆,而另一方不认为自己有错,他们可能会反驳说:“我们只是聊聊天而已。”“我难道不能有异性朋友吗?”事实上,夫妻二人的“边界感”并不相同,只是在问题发生前,双方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差异性在任何关系中都是不可避免的,尤其在亲密关系中,这种差异性可能会带来挑战,但并不必然破坏关系的稳定性。关键在于,双方是否愿意并能够进行深度的沟通,以寻找共同的解决方案,即建立“边界感”。
以夫妻关系为例,当一方认为婚后不应与异性过度亲近或频繁聊天,另一方却认为这是正常的社交行为时,那么问题就出现了。这种差异可能会引发猜疑、冲突,甚至破坏信任。然而,如果彼此能够开放地讨论这个问题,尊重对方的感受和观点,那么就有可能找到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度”。
这个“度”可能是一个具体的界限,比如规定聊天的内容不得涉及私人话题,不能过于频繁,或者在与异性交往时需要保持一定的透明度,让伴侣了解情况。这个“度”也可以是一种原则,即双方都应尊重对方的舒适区,避免让对方感到不安或被忽视。
然而,许多夫妻对此并未进行过深入的探讨。他们可能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中相濡以沫,却忽视了建立清晰、共同认同的相处规则。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为关系埋下了隐患,因为没有明确的指导原则,一些人可能会抱有侥幸心理,不断地试探对方的底线,试图在模糊地带寻找自我利益的最大化。
有的丈夫今天跟女同事聊聊天,明天和女同学吃个饭,与此同时,他们会留心观察妻子的反应。如果妻子没有立即表现出强烈的不满或疑虑,他们可能会误以为自己的行为是被接受的,甚至认为妻子对此并不在意。
当妻子终于忍无可忍,明确表达出对这种行为的不满时,一些丈夫可能会感到困惑和冤枉,他们反驳说 :“上次我跟谁谁谁吃饭,你不是没意见吗?”“上次我和谁谁谁聊天,你不也没说什么吗?”这样的反应,往往源于他们对之前妻子“沉默”的误解,认为这代表了默许或接受,而忽视了妻子可能是在默默忍受,或者是在寻找合适的机会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侥幸心理,如同一颗悄然生长的种子,一旦萌芽,便会在无形中不断膨胀。一次的侥幸可能被视作偶然,但一次次的放任,就会让这种偶然逐渐演变成习惯,甚至成为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模式。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强调规则前置的重要性。当你发现伴侣在“边界感”上有所欠缺时,不应视为小事一桩,轻易放过。相反,这是一个需要立即严肃对待的问题。你可以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严肃认真地与其进行沟通,不仅要表达你的不满,还要与其寻求共识,并制定出适用于双方的规则。
如果丈夫坚决认为他自己没有问题,并且不愿和妻子达成共识怎么办呢?妻子可以试试“照镜子”策略。其核心理念是通过模仿对方的行为,让他们从第三方视角看到自己的行为模式。这个策略并不是鼓励报复性的模仿,而是以一种非攻击性、开放性的方式,让对方体验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影响。
例如,妻子可以适当地增加与异性朋友的交往,如约他们共进午餐,或者分享一些日常的聊天内容,并且光明正大地把这些行为告诉丈夫,当着他的面夸奖对方“风趣幽默”“很有思想”,看看他是什么反应。男人只要爱你,就会有占有欲,不妨等他主动来找你沟通。没有人可以强迫另一个人反省,只有害怕失去的人才会主动反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