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乐观和爱才是生活的解药(累计50万册畅销书《别想太多啦》作者新作 )
》
售價:NT$
306.0

《
不败:避开创业路上的81个坑(厚朴投资创始人李书文写给创业者的避坑指南。不败即可稳赢)
》
售價:NT$
305.0

《
运动防护师职业操作指南 运动损伤的预防 评估与恢复(第4版)
》
售價:NT$
1061.0

《
长寿从呼吸开始
》
售價:NT$
203.0

《
造物须臾(“郁达夫小说奖”同名小说集,一份薛定谔的生活指南:打开它,找到世界无限重启的开关)
》
售價:NT$
250.0

《
“人工智能+”:大国竞争新优势 AI革命引爆大国角力新战场
》
售價:NT$
296.0

《
完美世界动画官方设定集
》
售價:NT$
500.0

《
克里希.那穆提系列—时间的终结:当哲学遇到物理学
》
售價:NT$
500.0
|
內容簡介: |
本书在对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的概念、要素、特征及基本功能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信任的思想资源,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结构包括链式结构、嵌入式结构和交换式结构,其演进路向依次经历信任接触、信任深化、信任内化、信任碎化和信任转化五个阶段,并从全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问题纾解的五对关系、始终坚守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问题纾解的基本原则、持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问题纾解的实践路径三个维度提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信任质量的优化路径。
|
關於作者: |
冯英华,1986年生,博士,副研究员,现为常州工学院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副主任。参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等10余项;参编专著、教材3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CSSCI源刊论文10余篇。荣获江苏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21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奖二等次等奖项。
张兵,1976年生,博士,教授,现为常州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主持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等15项;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7项;出版专著、教材2部;发表论文50余篇。江苏省第四期、第五期333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审专家。
|
目錄:
|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研究创新点
二、研究不足之处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信任基础理论概述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的概念界定
一、信任
二、教育信任
三、思想政治教育信任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的基本要素
一、施信者
二、受信者
三、信任内容
四、信任介体
五、信任环体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的主要特征
一、政治性
二、交互性
三、多维性
四、渗透性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的基本功能
一、凝聚功能
二、形塑功能
三、调节功能
四、关怀功能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的理论依据与思想资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信任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信任思想的内涵阐释
二、马克思主义信任思想的现实启示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信任思想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信任思想的内涵阐释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信任思想的现实启示
第三节 西方理论界信任思想
一、西方理论界有关信任思想的主要观点
二、西方理论界有关信任思想的现实启示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信任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表达
一、思想政治教育信任价值观的概念界定
二、思想政治教育信任价值观的内涵要义
三、思想政治教育信任价值观的培育方向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的结构与机制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的结构形态
一、链环式结构
二、嵌入式结构
三、交换式结构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的演进路向
一、信任接触
二、信任深化
三、信任内化
四、信任碎化
五、信任转化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的运行机制
一、发生机制
二、分化机制
三、耦合机制
四、调控机制
五、保障机制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的呈现样态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的时态样态
一、瞬时信任
二、偶然信任
三、历时信任
四、共时信任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的空态样态
一、生活信任
二、生产信任
三、学校信任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的能态样态
一、信任势度
二、信任质度
三、信任向度
四、信任量度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的问题存在及实质
一、思想政治教育信任存在的问题
二、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问题的实质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的问题表现
一、受信者对施信者信任的问题
二、施信者对受信者信任的问题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信任的问题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信任的问题
五、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信任的问题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施信者综合素质是产生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问题的直接原因
二、受信者身心成长与认知基础是产生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问题的重要原因
三、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困境”是产生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问题的关键原因
四、复杂外部环境是产生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问题的客观原因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信任质量提升的基本对策
第一节 全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信任质量提升的五对关系
一、感性信任与理性信任的关系
二、信任预期与信任行为的关系
三、信任协调与信任控制的关系
四、信任他人与信任自我的关系
五、信任交互与信任联结的关系
第二节 始终坚守思想政治教育信任质量提升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
二、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三、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
四、坚持阶段性与层次性相统一
五、坚持示范性与潜移性相统一
第三节 持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信任质量提升的有效路径
一、增强施信者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权威性与引领性的综合素质
二、激活受信者提升思想政治素质自觉力与自信力的内驱动能
三、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现代性与传播效能的独特优势
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信任方法改革与创新实效性的沉浸体验
五、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环境均衡性和互促性的有机融合
结 语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必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一个不断促进公平正义的社会必然高度重视信任的力量,因为信任是人际交往、社会协作、文明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情感媒介。信任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有着特殊的思想力量,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信任这一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论域。随着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深入,思想政治教育信任这一论域已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命题。带着这样的思考,本书以思想政治教育信任为核心议题,在全面阐释思想政治教育信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探索,并据此总结概括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信任质量的基本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信任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在教育者的策划、组织和实施下,教育者、教育对象及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要素之间逐渐形成高度稳定、信赖和认同的思想、价值、情感与道德“养成共同体”,这个“养成共同体”既是一种持续发展的实践过程,也是一种相对静态的结构状态,是教育对象对教育者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其全面发展而产生的积极的、肯定的和持久的心理预期,并在这种“养成共同体”和心理预期指引下,使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科学的信任观,推动教育者、教育对象及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要素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的基本要素包括施信者、受信者、信任内容、信任介体、信任环体,主要特征包括政治性、交互性、多维性和渗透性等方面,基本功能主要有凝聚功能、形塑功能、调节功能和关怀功能等层面。
马克思主义信任思想是指引思想政治教育信任实践发展的基础性理论和思想源泉,特别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的本质及人的社会关系的相关论述、列宁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及政党建设的相关论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论述,其中蕴含着坚持人民至上的信任之治、涵养宽严有度的信任之德、提升信仰自觉的信任之能、深耕价值内化的信任之脉和凝聚强大合力的信任之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的历史传承与文化基因,其内涵主要包括信以治国、信以立身、信以施教,要坚持以信任文化营造尊信崇信氛围、以信任共识凝聚政治信任合力、以信任伦理增进良好信任关系、以信任话语提升教育信任实效、以信任法制保障信任机制运转。应充分借鉴西方理论界公正崇信、契约守信、理性确信思想,强化公正等有益思想资源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环境氛围、坚守契约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信任有序发展、善用理性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信任思维能力。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任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表达,树立符合当今中国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信任价值观,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延展、个性展现、具象表现。
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结构由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的基本要素有机结合而成,是思想政治教育信任实践的基本“骨架”脉络和要素“状态”分布,分别对应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的框架形态和思想政治教育信任基本要素的配置状况,基本类型主要有链式结构、嵌入式结构和交换式结构三种。思想政治教育信任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发展过程中各参与主体关系特征、自身及其内部诸要素发展的运动过程和阶段性变化、规律与结果的表征,其演进路向依次经历信任接触、信任深化、信任内化、信任碎化和信任转化五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信任机制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信任基本要素及相互之间有效运转、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信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作用的逻辑关系与运动方式,由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的发生机制、分化机制、耦合机制、调控机制和保障机制共同作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信任有序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信任样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信任方式、关系、性质的具体形式、形态或某种条件状态,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信任层级、状态、趋态的质性反映,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信任势度、质度、向度、广度的量化反映,时态样态、空态样态和能态样态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信任样态体系。其中,时态样态蕴含瞬时信任、偶然信任、历时信任和共时信任,空态样态主要有生活信任、生产信任和学校信任,能态样态涉及信任势度、信任质度、信任向度和信任量度四个层面。
施信者形象、品格和能力三个维度所体现出的受信者对施信者信任的问题及施信者对受信者信任的问题(主要包括成长信任、成才信任和成功信任三个方面的问题),显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信任的问题主要是教育内容科学性不足、教育内容契合度失准、教育内容关怀性缺失和教育内容表达力不强,进而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信任的问题涉及教育方法多样性缺失、教育方法创造性缺场、教育方法实践性缺位,从教育环境适切性不足、教育环境熏染性不强、教育环境建构性不力等方面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信任的问题。由此我们发现,施信者综合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问题的直接原因,受信者身心成长与认知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问题的重要原因,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困境”是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问题的关键原因,复杂外部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问题的客观原因。
在上述理论阐释的基础上,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信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为了切实引导受信者筑牢并践行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信任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信任质量,本书认为要全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问题纾解的五对关系,始终坚守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问题纾解的基本原则,持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问题纾解的实践路径。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汪盛玉教授的悉心指导,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习胜教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宝胜教授、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邹绍清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李春华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史宏波教授等对研究内容提出了修改意见,安徽财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先锐、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组织部吴玉剑等老师对本书给予了诸多支持。感谢老师们的指导!知识产权出版社李海波老师、于晓菲老师为本书的编辑与出版做了大量工作,在此表示感谢。同时,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参考并借鉴了其他单位、个人的一些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学识、视野及精力有限,书中难免有表述不当和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