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木石交响:日本古都与欧陆遗产的千年对话
》
售價:HK$
407

《
中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自我评估问题研究
》
售價:HK$
408

《
蝉鸣震耳欲聋
》
售價:HK$
352

《
刘心武谈《三言》(冯梦龙文学经典“三言”原著的替代性通俗读本)
》
售價:HK$
347

《
边际利润
》
售價:HK$
352

《
红帆船
》
售價:HK$
290

《
无用知识的有用性(科学的进步,在于人类不断探寻“山的另一侧”的风景)
》
售價:HK$
194

《
量价狙击:精准捕捉股市机会(新时代·投资新趋势)
》
售價:HK$
403
|
| 內容簡介: |
|
本书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意涵、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制度逻辑、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瓶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制度路径四大制度问题,科学构建了“全人保障、全面强基、全民覆盖、全域提档、全链增效”的“五维”全景关怀分析框架,深入探讨了从“民生七有”到“民生七优”、从“民生兜底”到“幸福有底”、从“梯度突破”到“统筹共进”、从“增量加速”到“量质并举”、从“供给制动”到“供需协动”的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制度路径,提出了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对策建议。
|
| 關於作者: |
李立清,管理学博士,博导,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现为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二级教授,主要从事农村社会保障等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获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7部。
江维国,管理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副教授、高级经济师,目前主要从事被征农民社会保障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3项。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15篇,在其他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8篇,在省级期刊上发表论文25篇。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专著7本。获得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各1项。
周贤君博士。现为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民健康与农村经济发展、医疗保障、数据统计与分析等研究。近年来,主持有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等10项课题,在清华大学出版社、上海交大出版社、北京理工出版社等出版教材专著4部,在重要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
|
| 目錄:
|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问题提出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中国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理论与实践总论
第一节 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
第二节 中国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必然与现实逻辑
第三节 中国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全景关怀”分析框架
第三章 “幼有所育”:托育服务与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幼有所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与分析框架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幼有所育”社会保障的历史脉络
第三节 中国“幼有所育”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检视
第四节 中国社会保障“幼有所育”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第四章 “学有所教”: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第一节 “学有所教”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与分析框架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学有所教”社会保障的历史脉络
第三节 中国“学有所教”高质量发展的实证分析与问题检视
第四节 中国社会保障“学有所教”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第五章 “劳有所得”:劳动就业与收入分配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劳有所得”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与分析框架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劳有所得”社会保障的历史脉络
第三节 中国“劳有所得”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检视
第四节 中国社会保障“劳有所得”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第六章 “病有所医”:医疗保险与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病有所医”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与分析框架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病有所医”社会保障的历史脉络
第三节 中国“病有所医”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检视
第四节 中国社会保障“病有所医”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第七章 “老有所养”:养老保险、养老服务和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老有所养”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与分析框架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老有所养”社会保障的历史脉络
第三节 中国“老有所养”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检视
第四节 中国社会保障“老有所养”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第八章 “住有所居”:住房保障与住房供应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住有所居”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与分析框架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住有所居”社会保障的历史脉络
第三节 中国“住有所居”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检视
第四节 中国社会保障“住有所居”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第九章 “弱有所扶”:扶贫、救灾与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弱有所扶”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与分析框架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弱有所扶”社会保障的历史脉络
第三节 中国“弱有所扶”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检视
第四节 中国社会保障“弱有所扶”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第十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