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读懂中国经济的优势和未来
》
售價:NT$
347.0

《
量子前沿:解密未来技术与产业生态
》
售價:NT$
407.0

《
服务的细节138:像销冠一样卖鞋
》
售價:NT$
254.0

《
硅基半导体应变理论与生长动力学
》
售價:NT$
240.0

《
智能图像处理
》
售價:NT$
301.0

《
善一分殊:儒家论形而上学、道德、礼、制度与性别 | 比较哲学翻译与研究丛书
》
售價:NT$
509.0

《
泛逻辑理论--统一智能理论的逻辑基础
》
售價:NT$
1520.0

《
戏舞霓裳:中国传统戏曲服饰制作技艺研究
》
售價:NT$
857.0
|
編輯推薦: |
1. 专业经典,学习常读:本书集结了60余位专家的金文研究代表性论文,非常适合反复研读。读者可通过不同学者的视角,系统把握金文研究的方法与成果。
2. 多维视角,跨界启发:内容涵盖铭文考释、历史研究、语法分析、文学解读等多领域,打破学科壁垒,为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等领域的交叉研究提供丰富案例与创新思路。
3. 动态更新,学术前沿:部分论文在原发表基础上修订增补,融入新发现的材料与研究进展,体现了近年金文研究的新发展。
|
內容簡介: |
《燕京语言学》是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语言学专业辑刊,致力于推动语言学及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学科交叉融合。本辑为“金文专号”,聚焦金文与青铜器研究,共收录海内外学者撰写的金文研究论文93篇,内容涵盖历史学、考古学、器物学、古文献学、语言文字学、古代文学等多学科领域,集中呈现了金文与青铜器研究的前沿成果和发展新动向。
本辑精选金文研究多维视角的经典论文,既有对单篇青铜器铭文的微观释读(如字形辨析、语法语义探究、音韵考索等),也有对青铜器铭文的综合性宏观研究(如史实考证、古代思想文化阐释、文学视野下的铭文研究等);既关注铭文本身的文字学、语言学、文学和历史学价值,也深入探讨青铜器纹饰、铸造工艺、、辨伪等问题,这种多学科交叉的视角,不仅为古文字学者提供了研究范本,也为文学、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史研究者搭建了对话平台,助力打破学科壁垒,激发创新思维,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其中部分文章在原文发表后,经作者修订增补,融入了近年研究新成果,及时反映研究新动态。
本书既适合金文研究者作为参考资料深入研读,也可为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等领域的学者提供方法论启发。
|
關於作者: |
【主编简介】
洪波,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首都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研究院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市教学名师,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高创名师,教育 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务院特贴获得者。主要从事汉语历史语法研究、语言接触研究和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出版专著3部:《坚果集——汉台语锥指》《汉语历史语法研究》《语言文字探微》,参与《语法化世界词库》第二版(英文版)的编撰,主编教材2部:《立体化古汉语教程》《古代汉语》,在《中国语文》《民族语文》《语言研究》《语文研究》《语言教学研究》《历史语言学研究》《古汉语研究》《汉语史集刊》等杂志发表论文90馀篇。内容涉及汉语历史语法,壮侗语族语言语音、语法,汉藏语历史比较,语言接触等领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境内语言语法化词库建设”。获得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和教学成果奖5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担任《中国语言学报》(JCL)、《民族语文》、《历史语言学研究》等杂志编委。
【执行主编】
陈英杰,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中国文字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商周青铜器与金文研究。出版著作四部:《西周金文作器用途铭辞研究》《文字与文献研究丛稿》《容庚青铜器学》《金文与青铜器研究论集》,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
目錄:
|
上册
金文所見西周貴族家族作器制度 朱鳳瀚 1
宗人諸器考——兼及再論西周貴族家族作器制度 朱鳳瀚 29
一千年來商周青銅器族徽文字研究述評 張懋鎔 46
蔡器銘文中侯、公子、公孫之名探析 黄錫全 72
從文獻與出土文物看早期秦國融入華夏的歷程 陳昭容 104
從韓伯豐鼎銘文看西周貴族政體運作機制 劉源 142
气盤、气盉與西周誓儀 嚴志斌 153
“王若曰”所領起的銘文性質補説——兼説先秦時期的誓師活動 商豔濤 169
虢季子白盤的年代及相關歷史問題考述 楊博 177
論殷金文的特徵體系 劉源 193
金文夫妻同字稱謂釋例 黄錦前 208
從太師人 兾I乎鼎看金文中有關人物稱謂現象及社會價值理念 黄錦前 216
叔夷身世考 張振謙 236
叔夷身世續考 張振謙 244
《圖像集成》新收録四要素銅器銘文曆朔研究 葉正渤 252
儢!(畯)簋銘文考釋與曆朔研究 葉正渤 263
天亡簋銘文釋義補苴 田率 270
利簋銘文新解 劉釗 281
説利簋銘文中的“又吏” 田煒 290
毳尊卣銘文考釋 曹錦炎 296
德方鼎銘文續考 張玉金 306
叔夭方鼎銘文管見 劉釗 314
唐叔虞方鼎銘文新解 陳斯鵬 321
令方尊、令方彝所謂“金小牛”再考 蔣玉斌 334
再論沈子它簋 單育辰 352
班簋銘文考略 朱其智 359
釋史牆盤銘中的“廓恢” 董蓮池 371
遹簋銘文中的“爵”字補釋 周忠兵 379
倗生簋中的“取”字及其器主問題補説 陳英傑 387
乘盨小考 田率 403
不其簋史地新考 王偉 409
毛公鼎“賜女兹灷用歲用政”新解 湯志彪 422
復丰壺探研 葛亮 434
隨州文峰塔曾侯與墓編鐘銘文“佹”字補説 蘇建洲 462
邾公 欂 鐘銘文研究 李春桃 473
釋 櫥Q鐘銘文中的“晉”字 劉雲 482
兒2匕銘文新釋 劉洪濤 489
洹子孟姜壺“人民聚邑饉寠”考 禤健聰 502
《鄂君啓節》之“鄂”地探討 陳偉 510
論新見楚君酓延尊以及相關的幾個問題 蘇建洲 517
新見《秦子戈》二器跋補 張光裕 547
梁伯戈銘新釋 鞠焕文 557
故宫博物院藏梁伯戈銘文新釋 石小力 566
湘出二戈考 吴良寶 575
秦銅器銘文補釋三則 王偉 586
二年主父戈補釋 張新俊 593
十四年武城戈考 朱學斌 598
洛陽出土金文釋讀二則 張新俊 611
河北元氏銅器銘文補釋 湯志彪 623
讀《中國出土青銅器全集》瑣記 謝明文 636
釋卜鼎——《釋卜缶》補説 廣瀨薰雄 654
“隨山濬川”之隨 師玉梅 668
從大保簋“”字説到“道”“造”二字的起源 張世超 672
“皇”字取象皇羽説平議兼論“煌字説” 董蓮池 688
甲骨、金文“長”字字形的重新整理 崎川隆 698
釋金文“毒”字 陳劍 706
説“匋” 魏宜輝 733
金文从宫从九之字補説 張富海 745
金文“偩”字辨析——兼説西周春秋“土”“士”兩字的發展演變 吴國昇 751
新出昔雞簋與甲骨文“害”字考釋 何景成 758
讀金文偶記二題 田煒 773
釋“ 陲” 單育辰 785
“金”字的一種特殊形體 劉傳賓 795
釋“鑠” 鄔可晶 806
説耑及相關諸字 謝明文 831
金文“爨”及相關問題 鞠焕文 851
趙鈹銘文“伐器”解 吴振武 863
論東周金文“僤”當爲“庫”字異體 趙平安 873
釋戰國文字中的“乳”字 趙平安 882
燕國兵器自名“釱”字考釋 羅衞東 888
戰國燕兵器銘文“”字補説 羅衛東 902
釋虎 欙 丘君戈銘文中的人名——兼談“般”“役”的構形 孫剛 李瑶 907
古代漢語中主觀性與主觀化現象考察 張世超 921
西周金文中“氒”字研究 張玉金 930
説“孴”與相關字 王志平 941
由兩周金文形聲字異體管窺上古方言 葉玉英 963
張亞初金文考釋方法商榷——讀《殷周金文集成引得·序言》 師玉梅 973
構件義化與西周金文的發展 陶曲勇 985
西周金文異構字的特徵及其對戰國文字的影響 陶曲勇 996
《尚書》與金文的語言共性: 從語體角度考察 鄧佩玲 1010
殷周銅器銘文中的異文 秦曉華 1028
商代青銅器銘文的體式與功能——兼論文學視野下的銘文研究 姚蘇傑 1040
《毛公旅方鼎》的句式韻律與銘文的詩化創作 姚蘇傑 1071
君子觀於銘——兩周銅器銘文的閲讀方式與文體觀念之變 李冠蘭 1087
西周青銅器竊曲紋研究 彭裕商 1105
寶雞出土青銅禁及其相關問題 陳昭容 1127
春秋時期青銅器銘文鑄造工藝中機械複製技術的出現與發展 崎川隆 1180
商周青銅器自名新解——以匜、盉爲例 王帥 1198
墓葬青銅禮器的器用内涵及其學術價值 楊博 1206
彔尊真僞再考辨 吴盛亞 1212
“陳关車轄”銘文辨僞 孫剛 李瑶 1221
東洋文化本源的研究——理解白川靜學術體系的一個重要基點 劉浩 1229
禪讓説源流及學派興衰——以竹書《唐虞之道》《子羔》《容成氏》爲中心 彭裕商 1249
編後記 12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