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宋拓淳化阁帖·游相本(全十册)

書城自編碼: 411582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书法/篆刻
作者: 梁启超 张伯英 题跋
國際書號(ISBN): 9787100247672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 2025-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8开 釘裝: 线装

售價:NT$ 1275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唐宋“古文运动”与士大夫文学 中华学术 有道
《 唐宋“古文运动”与士大夫文学 中华学术 有道 》

售價:NT$ 449.0
上古中国的神:先秦时期的彼岸世界
《 上古中国的神:先秦时期的彼岸世界 》

售價:NT$ 449.0
君臣共天下:一本书读懂东晋门阀
《 君臣共天下:一本书读懂东晋门阀 》

售價:NT$ 444.0
第3选择
《 第3选择 》

售價:NT$ 449.0
火起建章宫:汉武帝天命之年的荣耀、危机与救赎
《 火起建章宫:汉武帝天命之年的荣耀、危机与救赎 》

售價:NT$ 347.0
道德偶然研究
《 道德偶然研究 》

售價:NT$ 490.0
中国古代史三论:政治·地域·族群
《 中国古代史三论:政治·地域·族群 》

售價:NT$ 419.0
走向现代:东亚现代人的起源与演化
《 走向现代:东亚现代人的起源与演化 》

售價:NT$ 53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133
《田英章唐诗三百首精选行楷字帖田英章书法描写临摹字帖成人钢笔写》
+

NT$ 203
《名家教你写(视频精讲版) 礼器碑》
+

NT$ 143
《书法临创·孙过庭《书谱》集字 宋词》
+

NT$ 1010
《毛主席诗词三十九首(线装影印版)》
+

NT$ 806
《明代刻帖研究》
+

NT$ 220
《中国篆刻技法丛书:汉印精品赏析(修订本)》
編輯推薦:
1. 法帖之祖,书法精美;
2. 梁任公、张伯英亲笔题跋鉴定;
3. 商务印书馆百年纪念版。
內容簡介:
本书为《宋拓淳化阁帖(游相本)》的影印版本。宋淳化三年(992),太宗令出内府所藏历代墨迹,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摹勒上石于禁内,名《淳化阁帖》。《淳化阁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被誉为“法帖之祖”。因其中三卷是摹刻王羲之书迹的专卷,而被视为无价之宝。此帖系汇帖,共十卷。第一卷为历代帝王书,二、三、四卷为历代名臣书,第五卷是诸家古法帖,六、七、八卷为王羲之书,九、十卷为王献之书。 拓印《淳化阁帖》的枣木原版不幸全部焚毁,因而初期的拓本就显得异常珍贵。本书以梁启超、张伯英题跋商务印书馆珂罗版印本《宋拓淳化阁帖(游相本)》(梁思懿旧藏)为底本,重新影印制作。该底本可能为宋代枣木祖本,墨色乌亮,印色透亮,书前有梁启超题记详述此拓来历,书末有铅印出版说明。此书,对于书法艺术和文献学术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關於作者:
王著,字成象,生于五代后汉,单州单父(今山东单县)人。后汉乾佑年间考取进士,历仕后汉、 后周、北宋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曾两次担任科举考试的主考官,奉旨编制《淳化阁帖》,流传后世,影响深远。
目錄
宋拓淳化阁帖·游相本甲卷
宋拓淳化阁帖·游相本乙卷
宋拓淳化阁帖·游相本丙卷
宋拓淳化阁帖·游相本丁卷
宋拓淳化阁帖·游相本戊卷
宋拓淳化阁帖·游相本己卷
宋拓淳化阁帖·游相本庚卷
宋拓淳化阁帖·游相本辛卷
宋拓淳化阁帖·游相本壬卷
宋拓淳化阁帖·游相本癸卷
內容試閱
《淳化阁帖》是我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一部书法丛帖。宋初太宗赵炅命翰林侍书王着甄选内府所藏历代帝王、名臣、书家等墨迹作品,于淳化三年(992)摹勒刊刻。《淳化阁帖》(以下称《阁帖》)共十卷,收录历代书法作者一百零二人,计四百二十帖,记录了秦汉至隋唐一千多年的书法发展历程,是现存第一部关于中国书法史的大型图典。宋元以后,《阁帖》拥有最广泛的临摹研习群体,深远地影响着中国书法的进程。历观明、清两代尺牍、文书,件件有《阁帖》影子。《阁帖》已然构成行草书的正源,不仅是中国书法史上一部不朽的经典,恐将之视为中国书法发展的“命脉”也不为过。《阁帖》刊刻后不久即遭火毁失传,北宋中后期《阁帖》祖本已极为罕见,导致后代翻刻之风兴起,《阁帖》的深远影响,是靠历代翻刻的“子子孙孙”们来实现的,后人只能通过无数的历代刻本,来揣摩祖本的原始面貌,品味其艺术风采。历代翻刻本中影响最广、传播最久、声名最重者莫过于“肃府本”。相传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太祖朱元璋封第十四皇子朱楧为肃庄王,并赐宋本《阁帖》一部十卷以为传代之宝,秘藏内库,此部《阁帖》即是“肃府本”刊刻之原始底本,可惜在清初宜告失传。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肃宪王命金石摹刻家温如玉、张应召等人将“肃府底本”双钩上石,于天启元年(1621)刻竣,前后共历时七年,耗用富平石一百四十四块,世称“肃王府遵训阁本”或简称为“肃府本”。“肃府本”区别于传世其他《阁帖》翻刻本的版本特征在于:每卷末除照摹宋本“淳化”年款外,另添刻“万历四十三年乙卯秋八月九日草莽臣温如玉、张应召奉肃藩令旨重摹上石”隶书年款三行,卷五末加刻“肃府底本”固有的元至正十年(1350)张瑁等人观款,卷五、六、七后面还附刻肃恭王题跋。卷十结尾另刻温如玉、张鹤鸣、赵焕、张键、汤启烨、柴以观、周懋相、盛以弘、徐元寀、黄和、肃世子等廿九人题跋。以上题跋并非多是刻帖竣工后所作,题跋时间上起万历四十三年,下至天启元年间,刻跋时间应该在刻帖完工同时(即天启元年)。明崇祯戊寅(1638)七月又增刻王铎题跋。但常见“肃府本”均无廿九人题刻,仅精选其中张鸣鹤、王铎、肃宪王、肃世子等少数几人题刻。此外,“肃府本”全帖并无传说中的《阁帖》祖本特征―银锭纹(刻帖原版开裂后以银锭加固),却保留“肃府底本”的原始卷号、版号,并加刻了“肃府本”之明代刊刻时卷号、版号(字型较小,位置多在石版右下侧)。明末清初之际“肃府本”帖石开始毁缺,后经清顺治十一年(1654)补刻四十多版,复成完璧,此时帖尾加刻“顺治甲午岁张正言、正心承广陵陈曼仙、参泽毛香林二师教补摹上石” 隶书年款三行,所补摹页上又添刻一组楷书版号。清末兰州刘尔炘移帖石于文庙尊经阁,增刻木板释文四十块,但是帖石上断裂纹和残损文字已经比比皆是。

适得书。知足下问。吾欲中泠。甚愦愦。向宅上静佳眠。都不知足下来门。甚无意。恨不暂面。王羲之。知欲东。先期共至谢吴处。云何欲行。想忘耳。过此如命。差凉。君可不。今日寔顾不。迟面。力知问。王羲之。比奉对。对兄以释。岂一。汝不可言。未知集聚日。但有慨叹。各慎护。前与嫂试求屏风。遂不得兹为也。奄至此祸。情愿不遂。缅然永绝。痛之深至。情不能已。况汝岂可胜任。奈何。奈何。无由叙哀。悲酸。日月如驰。嫂弃背再周。去月穆松大祥。奉瞻廓然。永惟悲摧。情如切割。汝亦增慕。省疏酸感。兄灵柩垂至。永惟崩慕。痛贯心膂。痛当奈何计。慈颜幽翳垂卅年。而吾勿勿。不知堪临。始终不发言。哽绝。当复奈何。吾顷至勿勿。比加下。省别。具足下小大问。为慰。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子。亦多远宦。足下兼怀。并数问不。老妇顷疾笃。救命恒忧虑。余粗平安。知足下情至。旦夕都邑。动静清和。想足下使还。具时州将桓公告。慰情。企足下数使命也。谢无奕外任。数书问。无他。仁祖日往。言寻悲酸。如何可言。伏想嫂安和。自下悉佳。松上下至。乖隔十八年。复得一集。且悲且慰。何物喻。嫂疾至笃。忧怀甚深。穆松难为情地。自慰。犹小差。然故勿勿。冀得凉渐和耳。诸从并数有问。粗平安。惟修载在远。音问不数。悬情。司州疾笃。不果西。公私可恨。足下所云。皆尽事势。吾无间然。诸问想足下别具。不复言一。此诸贤粗可。时见省。甚为简阔。远顷异。多小患。而吾疾笃。不得数为叹耳。宰相安和。殷生无恙。时面兄。当宣兄怀。啖豆鼠伤如佳。今送。能啖不。得足下旃罽。胡桃药二种。知足下至。戎盐乃要也。是服食所须。知足下谓须服食。
方回近之。未许吾此志。知我者希。此有成言。无缘见卿。以当一笑。秋中感怀。异雨冷。足下各可可耳。胛风遂欲成患。甚忧之。力知问。王羲之顿首。又不能不痛熙荐亡。政尔复何于求之。度政当求之内事。余理不绝。求之一条。当有冀不。信罔然。前涂愿一一诲之。以悟其心。疾不退。潜损亦当日深。岂可以常理待之。此岂常忧。不审食复何如。云肌色可可。所堪转胜。复以此慰。驰竦耳。吾有七儿一女。皆同生。婚娶以毕。惟一小者。尚未婚耳。过此一婚。便得至彼。今内外孙。有十六人。足慰目前。足下情至委曲。故具示。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当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时示意。迟此期。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