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女性,战争与回忆 了解中国女性地位蜕变史
》
售價:NT$
347.0

《
失落世界的幻境:博物馆里的古生物复原艺术
》
售價:NT$
857.0

《
明仕录(真实还原明代精致生活)
》
售價:NT$
1015.0

《
文心雕龙义证(全四册)
》
售價:NT$
1622.0

《
国史大纲(上下册)(简体字版)
》
售價:NT$
500.0

《
长寿:逆转和延缓衰老的科学饮食(上下册)
》
售價:NT$
857.0

《
安史之乱:历史、宣传与神话(40幅插图,深度还原安史之乱重要战事)
》
售價:NT$
704.0

《
亚伯拉罕的行李:中世纪印度洋世界的饮食、日用与旅行技艺
》
售價:NT$
602.0
|
編輯推薦: |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开辟能源发展新道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由之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
|
內容簡介: |
长期能源发展呈现消费电氢化、生产低碳化、供需互动化、系统智能化的普遍趋势。新型能源体系的本质是实现绿色安全经济有效统一,主要特征是清洁低碳、安全韧性、灵活智能、经济高效、普惠共享。我国应加快推进能源消费、供给、产业、市场和治理的系统性变革,以能源消费绿色电氢化引领能源发展绿色低碳化,以能源装备制造业为核心发展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的新型能源产业体系,以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枢纽平台,以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为重点健全能源市场化配置体系,以更好发挥政府在综合管理、专业监管、公共服务等方面作用为重点持续完善能源治理机制。
|
關於作者: |
赵勇强,研究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可再生能源发展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能源发展战略规划、能源技术路线图、能源法律法规、经济激励政策、电力市场建设和国际能源合作等。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数十项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高端智库等委托的重大课题或专题研究。作为主要人员参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政策文件、可再生能源五年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法、能源白皮书等研究起草工作,参加国家首批“互联网 ”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评估工作。长期参与中国政府与国际能源署、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丹麦能源署、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的合作项目,作为主要专家参加2016年二十国集团(G20)能源可持续发展工作组(ESWG),担任“中美可再生能源伙伴关系”中方工作组协调员。
|
目錄:
|
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第一章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一、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二、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由之路三、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是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的重要支撑第二章能源体系变革的国际发展趋势和探索一、全球能源变革趋势二、典型国家能源变革路径第三章我国能源体系变革的成就和挑战一、我国能源体系变革取得的成就二、我国能源体系变革面临的挑战三、我国推进能源体系变革的优势第四章新型能源体系的内涵特征和发展思路一、新型能源体系的内涵特征二、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目标三、新型能源体系的发展思路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五、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体系第五章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路径分析一、分析决策框架与模型系统二、情景与参数设置三、结果分析四、不确定性讨论第六章推动能源消费绿色低碳转型一、我国能源消费现状和特征二、中国式现代化对能源系统提出新要求三、我国能源消费转型面临的挑战四、能源消费转型国际经验五、我国能源消费转型路径第七章推动新型能源装备产业体系建设一、新型能源装备产业体系建设背景二、全球新型能源装备产业发展情况三、我国新型能源装备产业发展情况四、我国新型能源装备产业趋势分析五、我国新型能源装备产业面临的风险及挑战六、政策建议第八章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一、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路径研究三、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重点任务研究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政策建议第九章构建新型能源市场体系一、我国能源市场发展现状二、我国能源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新型能源市场体系及电力市场的内涵特征四、健全新型电力市场五、不断深化燃料市场改革六、加强能源市场与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协调第十章构建新型能源治理机制一、能源治理与新型能源体系的逻辑关系二、我国能源治理机制发展现状三、当前能源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四、新型能源体系下能源治理机制的新思路和新特征五、构建新型能源治理机制的重要举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