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走出人间,走出时间:以终为始的生死观

書城自編碼: 411618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澳]柯林·迪克斯
國際書號(ISBN): 9787300336992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4-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5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揭秘立体翻翻书 我们的中国+地图 精装硬壳儿童3D立体书 小学生中国地理百科 少儿百科知识翻翻书启蒙读物
《 揭秘立体翻翻书 我们的中国+地图 精装硬壳儿童3D立体书 小学生中国地理百科 少儿百科知识翻翻书启蒙读物 》

售價:NT$ 1060.0
短线交易天才 我如何从商品期货市场赚到100万 拉瑞威廉姆斯著经典投资期货交易入门技术分析
《 短线交易天才 我如何从商品期货市场赚到100万 拉瑞威廉姆斯著经典投资期货交易入门技术分析 》

售價:NT$ 347.0
长江人文馆:中国近代史
《 长江人文馆:中国近代史 》

售價:NT$ 281.0
漆法乾坤:《髹饰录》八讲
《 漆法乾坤:《髹饰录》八讲 》

售價:NT$ 398.0
医美必修课:科学变美的实践指南
《 医美必修课:科学变美的实践指南 》

售價:NT$ 653.0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中国古代博物图集(第一卷)
《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中国古代博物图集(第一卷) 》

售價:NT$ 959.0
上岸
《 上岸 》

售價:NT$ 218.0
粮舵:文明分流与现代化的起源
《 粮舵:文明分流与现代化的起源 》

售價:NT$ 398.0

編輯推薦:
◎权威作者与专业背景:作者是肿瘤学家,拥有丰富的临终关怀经验,创立慈善机构推广死亡教育,兼具医学专业性与人文关怀;译者深耕临终关怀公益,翻译精准且传递本土化关怀,增强读者信任感。◎死亡教育的系统性探讨:深刻而全面地探讨 “以终为始”生死观的通俗哲学读物,直面社会对死亡话题的回避,提供科学且温暖的行动指南。◎哲学思考与实用指南结合:既有生死观的深度探讨,又涵盖遗嘱、临终关怀、人际关系修复等具体事务的操作建议,兼具思想性与实操性。◎温和幽默的叙事风格:以“生死甜甜圈”等生活化比喻消解死亡的沉重感,用“牵着读者的手”般的语言引导思考,降低阅读门槛。◎老龄化社会的刚需:针对中国老龄化趋势,为公众提供临终准备、家庭沟通等实用方案,助力社会应对死亡议题。◎名人推荐与社会共鸣:华大集团 CEO 尹烨、有书创始人雷文涛等众多权威人士联合推荐,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共鸣。
內容簡介:
这是一本探讨我们该如何面对临终和死亡的死亡教育大众通俗读物。本书通过权威视角、实用内容与温暖叙事,帮助读者从“恐惧死亡”转向“接纳死亡”,最终实现“向死而生”的生命觉醒,既是个人心灵成长的指南,也是推动社会死亡教育进步的重要读物。
作为肿瘤专家,本书作者在其职业经历中多次直面患者对于不治之症和濒临死亡的真实反应,既见多了悲欢离合的情景,也看惯了生死离别的场面,于是总结出了一套面向濒死者、护理者以及更多对生死感到困惑和恐惧的普罗大众的行动指南。
本书内容不仅包含生死观等哲思层面的阐述,更涉及诸如遗嘱、遗产、遗愿、临终关怀、姑息治疗、葬礼、人际关系等具体事务的安排。
作者凭借自己多年的医疗经验、深刻的同理心与温和的幽默感,在书中通过娓娓道来的亲和语言,柔和地牵着读者的手,引导读者理解每一个人无法躲避的终将走向死亡及濒死状态的艰难道路,让读者逃离对死亡的恐惧,接受这是一个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过程,从而帮助那些面对死亡的人为死亡旅程做好充足的准备,以坦然接受生死、看淡生死,平和地接受走向死亡的结果。
關於作者:
柯林·迪克斯
他在南非的矿业城镇奥克尼长大。他在约翰内斯堡的圣思蒂凡学院完成了中学教育,并在比勒陀利亚大学开始了他的医学训练。年轻时,柯林经历了许多与死亡相关的事件。十几岁时,在当地游泳池目睹了第一起死亡事件,一名年轻人从没有防护的看台上摔下并当场死亡。到24岁时,柯林已经目睹了三起车祸死亡和婚礼上的一次死亡事件。作为一名医学生,他也接触到了很多死亡案例。对柯林来说,死亡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完成医学训练和强制性的军事训练后,柯林和他的妻子玛蒂尔德在英国赫尔度过了为期一年的时间。在这段于肿瘤科的经历之后,他返回南非专攻医学。于1998年完成了放射肿瘤学的专业培训,随后不久移居新西兰开启为期两年的冒险生活。在新西兰期间,柯林获得了缓和医学的文凭,而这次原本计划两年的冒险最终变成了美妙的五年经历。2003年,柯林和他的家人回到了南非。
作为一名肿瘤学家,柯林意识到了关于死亡和临终话题对话的缺乏,这促使他写下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关于死亡:如何面对死亡而活》(About Dying: how to live in the face of death)。这本书受到了欢迎,但柯林觉得它缺乏实质内容。在他的死亡教育研究项目以及同事和朋友面临绝症的影响下开始写作,他用文字表达对死亡过程的看法。他的朋友和同事未能读到这本书,但柯林希望有其他人能够阅读这本书,并且它能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对待生命终结的态度。
目前,柯林继续在阳光海岸担任放射肿瘤学家的工作。他也是“渴望理解死亡”慈善机构的创始人,该机构致力于推广死亡教育。可以通过admin@dyingtounderstand.com联系到他。
工作之外,柯林还有一个‘全职工作’,那就是作为美丽妻子玛蒂尔德的丈夫,四个出色成年子女的父亲,以及阳光海岸自家土地上的劳动者。
內容試閱
中文版推荐序 1

死,不足惧

读完柯林? 迪克斯颇费心思而撰写的书稿,心头发酥。
这已经是作者写的第二部关于死亡主题的书了,十年前他出版了《关于死亡: 面临死亡时该如何生活》(About Dying: How to Live in the Face of Death),开启了与死亡的对话,告 诉读者如何直面死亡,超越死亡。两本书所传达的核心意涵只有一个,那就是“死,不足惧”,犹如《老子》所言:“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原意是民众如果决绝人生,生不足惜,死不足惧,就没有什么人能够征服他们的了。换一个角度看,消除了死亡这个心头大患,是一份生命的大觉悟、大解放,死,不足惧,也就不足拒,黎民百姓的幸福生活就会翩然而至。因为在国人的心灵深处,始终藏着一个死亡的黑洞,难以挣脱。
在这本书里,作者进一步阐释了“死,不足惧”的深层道理与临场应对。跟其他动物相比,人类是具备遥望死神本能的,惧死心结由此而生。如此说法,缘由大致有三点:一是迈向死亡深渊时的痛苦,包括身之苦、心之苦、情之殇、名之遁;二是生之欢愉的无限流连及欲望的纠缠,死亡降临,多少声色犬马毁于一旦,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三是对来世的迷茫,死亡如同一道旋转门,若旋进天堂固然幸运,若旋进地狱则万劫不复。不过,作为一位资深的肿瘤科医生,作者柯林?迪克斯没有像哲学家及高僧大德那般空灵地探究 生命的真谛,而是回到“生老病死”的临床境遇,由此展开“死,何以惧,继而,不足惧”的阐释。
我年轻时在肿瘤科服务过一段时间,深知肿瘤科的一大景象就是频繁面对生离死别。要知道,在40年前,肿瘤治疗手段很有限,虽然手术、放化疗的路径俱备,但疗效却不尽 如人意,三年、五年的存活率均不高。不过,足以震撼肿瘤 科医生心灵的,还不是居高不下的死亡率,而是遭逢肿瘤而丧亲的折磨。 我常说死亡有三层境遇,分别是“他死”“你死”“我死”。“他死”指的是病房里某位患者离世,虽然悲伤、失落,但不曾刻骨铭心,不久就会平复;“你死”指的是医者 的至亲挚友死于自己统辖的病区,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撒手人 寰,自己却回天无力,无能且无奈,无措而内疚,心头的痛楚犹如刀割,久久不能平复;“我死”指的是自己被宣判癌症缠身,疗效不彰,承受身心俱焚的煎熬。
本书卷首,约翰?克莱门茨医生感言:“即使是一名拥有50年从医资历的医生,也发现自己还是没有准备好应对妻子短暂患病和去世的事实。”因此,肿瘤医生,以及衍生出来的 缓和医疗医生都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在与肿瘤疾病的周旋中,疗愈肿瘤、战胜肿瘤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如何让肿瘤患者在生命的最后一程里“生活有品质,生命有尊严,死亡有准备”,才是职业正道。
在柯林?迪克斯医生的笔下,曲径通幽。作者不是简单地将患者与家属拖入生死教育的课堂,而是启发他们去寻访稍纵即逝的生死直觉,引领他们去品味半虚半实的死亡觉 知,咀嚼生命终末期的每一寸身心体验,医护也在与患者的 身心对话中悟出死亡辅导与哀伤辅导的原理,找到帮助将逝者”优逝”的路径与方法。首先,要跳出“心跳、呼吸停止”的死亡定义(这只是临床死亡的节点),把死亡的过程延展为“濒死、临床死亡、生物学死亡、 社会学死亡”的“围死亡”认知,并于首尾两端发力:一是着力探究濒死的奥秘,揭示 “悲欣交集”的二元性;二是打通医疗与殡葬的鸿沟,将身后事也纳入临终关怀的程序之中。
在书中,作者花费相当大的篇幅介绍了被其称为“甜甜圈”的别离节目,包括生命的回望、亲友的聚会、遗愿的托付、爱的遗产的缔结、葬礼的期待等,使得这一趟生命的远行成为一次惬意的探险。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的文字是率性的,也是温煦的;时而是哲人般的温润感悟,时而是小说家般的温情叙事,时而是邻家大哥大姐般的温馨叮咛,读来不觉得是耳提面命的大师教化,而是一声声沁润心脾的医护劝慰。本书值得诸君细读慢品、掩卷回味。

王一方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





中文版推荐序 2


老子提醒我们:“吾有大患,及吾有身。”有身则受控于时空。 荣格却说,对生、老、 病、 死这类终极关怀问题,人类其实无能为力,只能(实际应该)寻求超越。后现代社会 科学昌明,人类却越来越努力回避曾经淡然直面的终极关怀 问题。投入无数时间、精力、金钱等几乎全部努力用于回避、 延缓老(如养生到养心乃至养神、种种抗衰老、病(如全世 界为应对痴呆症的大规模科研项目、死(长寿、养生),却徒劳无功!
对于不可避免的死亡,人类尝试各种应对办法。从风俗各异的丧葬礼仪(比如守七)到噩寿/福寿之分,乃至生死、 魂魄等相关各类宗教诠释;更有面对不可控之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