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学问·太平天国再研究
》
售價:NT$
653.0

《
九色鹿·星槎竞帆 无远弗届:大航海时代亚洲区间贸易
》
售價:NT$
657.0

《
壹卷YeBook 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修订版)论世衡史丛书 一本讲述中国文化思想史上宋代学术与宋代诗学之间紧密联系的专著
》
售價:NT$
418.0

《
政通四海:清代公文、驿递和朝贡体系
》
售價:NT$
454.0

《
超级大国的撕裂:美国250年政党政治史(历史学堂)
》
售價:NT$
296.0

《
征服密码 亚欧强盛的六大要素
》
售價:NT$
383.0

《
国医名师肿瘤临证传薪录
》
售價:NT$
500.0

《
大国智造:中国制造的新质生产力转型密码
》
售價:NT$
347.0
|
編輯推薦: |
帮助读者充分认识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开辟伟大复兴之路的初心使命、光辉历程、卓越贡献和历史经验。
深刻理解黄埔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有助于继承发扬孙中山及黄埔师生的爱国精神和优良传统。
|
內容簡介: |
为庆祝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2024年6 月,民革中央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在北京联合主办了“孙中山与黄埔军校——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本书即为研讨会会议成果的集中体现。该书分为“孙中山与黄埔建军”“共产党人与黄埔军校”“黄埔军校面面观”及“附录”部分。本书精选论文19篇,为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学者的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阐述了黄埔军校的历史沿革和贡献,弘扬了“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学术水准。
|
關於作者: |
民革中央宣传部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的对外宣传部门,负责民革中央日常的对外宣传和媒体联络工作。同时负责民革宣传范围内的相关图书编撰工作,曾编撰出版过《亲历者赞》《实践者行》《孙中山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系列图书。
|
目錄:
|
第一部分 孙中山与黄埔建军
邵 雍 孙中山与黄埔军校 ……002
俞祖华 民族复兴: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与黄埔军校建立的底层逻辑 ……016
姜 涛 打破地方主义:黄埔军校、国民革命与中国军事教育的近代转型 ……027
吴张迪 陆海军大本营时期孙中山筹备军校的初步尝试——大本营陆军讲武学校 ……040
李长莉 辛亥革命地域效应与黄埔军校——广东兴宁考察 ……049
第二部分? 共产党人与黄埔军校
曾庆榴 中山舰事件后共产党人维护黄埔军校的若干举措 ……066
郑大华 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武装斗争的认识 ……077
赵立彬 黄埔军校与中国共产党广州时期的实践 ……092
王小丫 周恩来与黄埔军校政治文艺工作探微 ……101
尤永盛 熊雄在黄埔军校时期的统一战线思想及启示 ……114
刘育钢 联共(布)、共产国际与黄埔军校的创办 ……127
冯 杰 黄埔建军前后的苏俄军事顾问——以加伦为中心 ……139
第三部分? 黄埔军校面面观
陆卫明 王文辛 大革命时期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 ……156
王 飞 鲍依婷 国共合作时期黄埔军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及其启示 ……170
朱家旭 1926-1927 年黄埔军校的政治工作——兼谈鲁迅赴黄埔演讲之经过 ……181
曾景忠 有关黄埔军校政治部主官之更替 ……195
李振武 简述黄埔军校、保定军校之异同 ……218
孙潇潇 黄埔军人与军事委员会别动军的对日特种作战……228
王伟凯 刘峙之《黄埔军校的创设》读论 ……249
附 录
韩金伟 弘扬黄埔精神,为同心共圆中国梦凝心聚力——孙中山与黄埔军校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260
鲍家树 孙中山与黄埔军校——纪念黄埔军校建校 100 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264
陈建新 两岸暨港澳人士吁弘扬黄埔精神、共推民族复兴 ……270
付振强 继承先辈遗志? 坚定反“独”促统——“孙中山与黄埔军校——纪念黄埔军校建校 100 周年”学术研讨会侧记 ……272
刘 军 百年回望? 薪火相传——“孙中山与黄埔军校——纪念黄埔军校建校 100 周年”学术研讨会侧记 ……276
薛蒙蒙 从黄埔来? 到黄埔去——孙中山与黄埔军校学术研讨会嘉宾赴广州参访侧记 ……279
李 筱 “促进祖国完全统一是黄埔人不变的初心”——“百年回望? 薪火相传——黄埔师生后裔联谊沙龙”侧记 ……283
黄昌盛 传承弘扬黄埔精神 矢志推动祖国统一——民革的黄埔情缘....287
|
內容試閱:
|
孙中山与黄埔军校 邵? 雍
摘要:从辛亥革命到护法运动的历史表明,国民党黄埔建军前借助的各色武装都是靠不住的。孙中山只有在国际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才有可能着手建立真正的革命武装。从 1921 年底到 1924 年 5 月,孙中山围绕黄埔建校与共产国际、苏联、中国共产党密切互动。由于有求于人,他对于来自苏俄的共产国际代表、政府代表的意见大体接受。又由于实力不足,一时难以放弃联络一派军阀反对另一派军阀的军事投机政策,故对中国共产党人的有些建言十分抵触,情绪对立。黄埔军校开学后,孙中山直接掌控军校教育方针和人事安排。1924 年底,黄埔军校的组建初步实现了武力与国民的结合。孙中山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发展他在黄埔开创的事业,创建了人民军队,最终实现了孙中山提出的“武力成为国民之武力”的目标。
关键词:孙中山? 蒋介石? 军阀? 黄埔军校? 共产党
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 100 周年。黄埔建军与国共合作的形成和发展是同步的,也反映出国民党领袖孙中山的与时俱进和伟大转变,因此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讨。
一、国民党黄埔建军前借助的各色武装
辛亥革命时期,为了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进行了多次武装暴动,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在依靠力量方面,孙中山最初认为“借会党暴动为可靠”,然而“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教训使他逐渐意识到“不可专恃会党”,“取得新军,方可成事”。不过,革命党人在长期武装反清斗争中始终未能建立起一支真正的革命军队。辛亥革命没有根本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政权旁落到袁世凯手中,旧秩序在新形势下迅速恢复,重要原因之一即在于此;从二次革命到护法运动收效甚微的原因之一也在于此。事实表明,各路军阀不会成为革命的真正助力,更谈不上动力或主力。即使是孙中山苦心培植的陈炯明的粤军也在取得广东地盘后蜕化变质,1922 年 6 月“竟有号称‘革命同志’的陈炯明军,炮攻观音山,拆南方政府的台”。
陈炯明兵变后,孙中山鉴于自身军事实力不足,只好向西南地方实力派军阀妥协,任命杨希闵为中央军直辖滇军总司令、刘震寰为直辖桂军第二路总司令,会同中央军直辖桂军第一路总司令沈鸿英等部会攻陈炯明。1923 年 1 月,陈炯明残部退据东江,杨希闵、刘震寰的滇、桂部队进入广州市区。刘、杨率部进入广州后抢占了市内繁华地区,委官设卡,仅“烟赌税”一项滇、桂两军每月即可得 8 万余元。1925 年 5 月,杨希闵、刘震寰在广州叛乱。6 月 14 日,廖仲恺与蒋介石颁发的《陆军军官学校讨逆布告》称:“杨希闵、刘震寰二逆,依附本党,阳为服从政府,阴实包藏祸心。迩年来把持政局,鱼肉粤民,苛征暴敛,霸占财权,朋比为奸,贼民贼党,早为良知者所痛恨。”
历史表明,国民党黄埔建军前借助的各色武装都是靠不住的。孙中山只有在国际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才有可能改弦易辙,着手建立真正的革命武装。黄埔建军的过程与国共合作的形成和发展是同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