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当代中国经济讲义
》
售價:HK$
704

《
40堂生死课
》
售價:HK$
296

《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看日本系列)
》
售價:HK$
286

《
砂与海之歌纪念画集
》
售價:HK$
500

《
大学问·月照崇徽:章献刘后与宋真仁之际政治
》
售價:HK$
500

《
荆棘里
》
售價:HK$
218

《
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修订版
》
售價:HK$
500

《
拉开人生差距的关键能力
》
售價:HK$
306
|
| 內容簡介: |
|
本书结合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线性生产模型,构建了从结构动态视角研究长期增长的理论框架,考察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特征和结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第一,将结构动态纳入分析框架后,并不存在经济的长期均衡,维持相对稳定的增长依赖于一定的生产过剩;第二,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长期高速增长,也伴随着有偏技术进步导致的潜在增长率下降;第三,后工业化时期需要通过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正确引导资本流向、发展产业核心竞争力以维持长期稳定增长。
|
| 關於作者: |
|
赵奕菡,山东济南人,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助理教授,特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经济学、数理马克思经济学、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变迁,致力于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解释中国经济的现实问题,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教学与研究》、Post Keynesian Review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过相关论文。
|
| 目錄:
|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国经济增长问题的相关探讨
第二节 经济学对于长期增长中结构问题的认识
第三节 本书的逻辑框架与篇章结构
第二章 线性生产理论及其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融合
第一节 线性生产理论的古典思想渊源
第二节 经典线性生产模型
第三节 线性生产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
第四节 线性生产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融合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线性生产理论的静态均衡分析
第一节 单一生产情况下的马克思—置盐体系
第二节 联合生产情况下的劳动价值与最优价值
第三节 联合生产情况下的生产价格与数量均衡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线性生产理论的动态分析与拓展
第一节 参数动态化的建模思想
第二节 结构动态增长模型
第三节 数值模拟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与最优增长结构
第一节 三部类表的构建
第二节 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
第三节 中国经济的最优增长结构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化的趋势
第一节 资本循环与经济结构
第二节 工业化过程中的循环模式
第三节 中国循环模式的阶段性特征
第四节 美国与日本循环模式的比较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启示
第三节 模型的适用性和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A 矩阵幂收敛
附录B Perron Frobenius定理的一个推广
参考文献
索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