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以色列史:应许之地的现代叙事 | 看世界 | 区域国别史
》
售價:NT$
439.0

《
堂吉诃德(插图珍藏版)(全2册)
》
售價:NT$
2030.0

《
项目管理一本通(故事版)
》
售價:NT$
347.0

《
甲骨文丛书·法兰西美食一千年
》
售價:NT$
352.0

《
国际工程黄皮书:国际工程发展报告(2024)
》
售價:NT$
1010.0

《
计算思维: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
》
售價:NT$
347.0

《
钩编圆滚滚的瓦尤包袋
》
售價:NT$
305.0

《
日暮途穷:大清覆灭前夕的关键时刻
》
售價:NT$
449.0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本讲述“千年人生”的书。虽然章剑华出生于1957年,但他常常觉得自己“活了上千年”。因为他出生那时,农村还没有通电。没有电,意味着人们的生产方式非常原始,不说刀耕火种,也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生活方式也是这样,住的是茅草矮房,吃的是粗茶淡饭。一到晚上,到处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家里点的是煤油灯,发出极其微弱的光亮。这显然与上千年前的农耕社会相差无几。而在他出生后的短短六七十年间,我国逐步实现了工业化、信息化,正在迈向智能化和现代化,无论是社会发展、城乡面貌,还是人民生活,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真可谓: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这是一本写了近30年的书。作者长期游走于官场与文坛之间:十年高级领导秘书,十年省级电视台台长,十年省文化厅厅长,十年省文联主席。早在担任省文化厅厅长期间,他就建了自己的个人网站,并开设了一个题为《文场与官场》的栏目,开始发表他人生经历的系列文章。10多年前,他又开设了微信公众号“章剑华人文空间”,把以前的系列文章重新修改整理,并续写了后面的大部分内容,以《人生简史》为题在公众号上陆续发表,共有近百篇,后加以遴选,终成此书。
这是一本Al写不出来的书。官场的理性与文坛的感性,在本书中完美融合。作者“左手执印,右手握笔”,以“我手写我心”的独特姿态,记录个人成长、人生经历、所思所想,折射出一代人的生活缩影和集体记忆。从新中国建设初期,到当下正在经历的新世纪、新时代,这位亲历者以岁月淬炼的笔触,以一位历经风雨的长者视角,以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将个体命运沉浮升华为对生命、责任与时代精神的深度凝视。
|
關於作者: |
章剑华,笔名立早,江苏宜兴人,文学博士。现任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江苏省报告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先后出版长篇纪实文学《故宫三部曲》《大江之上》《世纪江村》《向苍穹》等。
作品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获中国徐迟报告文学奖、中国好书、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苏版好书等。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政府为其记个人一等功,授予紫金文化奖章。
|
目錄:
|
引言一?我活了上千年 / 1
引言二?人生的目录 / 1
第一章?人生之初
冲开暗蓝色的天幕,鲜红的朝阳喷薄而出。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幼小童年,犹如旭日之初升,开始了人生的清晨。
生命的孕育竟如此奇妙和不易 / 2
人的降生是一件伟大而神圣的事情 / 5
微弱的生命之焰 / 8
人生起跑线 / 11
童年的困苦与欢乐 / 15
习惯造就第二天性 / 20
从小看看,到老一半 / 24
有些路只能自己一个人走 / 26
播下自信与自尊的种子 / 29
懂得甘苦 / 32
第二章?少年时光
太阳升起来了!崭新崭新的,鲜红鲜红的。它不耀眼,看得一清二楚,看得心花怒放。它就是少年,多么漂亮,多么帅气!
????
一生须惜少年时 / 39
从小埋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 45
青春期:人生中重要而特殊的阶段 / 48
跨越人生的第一个门槛 / 52
最大的运气是遇上最好的老师 / 54
第三章?青春之歌
太阳升高了,高悬在晴空万里的东方。它光芒四射,把自己的光与热慷慨地投向大地。这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这是一首青春之歌!
????
18岁时,母亲对我说…… / 60
劳动砥砺了我的意志 / 63
提前踏上社会 / 66
挫折:成长过程中的必需品 / 70
对于命运:接受、同行、改变 / 72
青春恰时来 / 76
人是一根思想的苇草 / 80
把个人命运的宝押在国家命运上 / 83
等待,人生之路上的驿站 / 86
人生轨迹因机缘而改变 / 90
二十不悔,青春无悔 / 94
由“躺平”想起“勤+缘” / 99
美妙的春光属于谁? / 103
苦涩的“小插曲” / 107
人生的拐点 / 110
年轻时,我们不懂爱情 / 114
人生就是一部电视剧 / 117
行走在艰难的上坡路上 / 120
第四章?而立之年
太阳继续上升着,发出耀眼的光芒;青年继续成长着,焕发出生命的光华。这时,是你最炽热、最耀眼的时光。
“三十而立”立什么 / 126
人生的高光时刻 / 129
甘当“逆行者” / 134
与“大人物”零距离 / 138
远望伟人的背影 / 142
所谓“行万里路” / 146
广见闻、多思维、勤实践 / 150
跟谁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 153
不能不能,不能太能 / 157
人生岔道口 / 162
直面人生的落差 / 165
转折点就是新起点 / 169
创业,造就人才的最好平台 / 172
冷遇,也是一种激励 / 175
人生何必几回醉 / 178
人生能有几回搏 / 181
散发出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 184
竞争,步步惊心 / 188
人生加油站 / 193
人生因“非常”而精彩 / 198
“非常人”与“非常事” / 205
第五章?人到中年
太阳在慢慢移动,移动得如此之慢,你似乎感觉不到它的移动,但当你无意间抬头一望:啊!太阳已经在头顶上了!人也是这样,总有一天让你蓦然一惊—已经中年了。
四十而不惑吗? / 212
叫成功永远在 / 218
把险棋走成好棋 / 223
反省是一面镜子 / 228
平台很重要 / 233
风雨过后见彩虹 / 238
走马上任“三斧子” / 241
点燃事业上的“三把火” / 246
决策力与行动力 / 251
《南京零距离》横空出世 / 255
化解危机 / 262
人生之路上难免“触雷” / 267
金庸先生给我一封信 / 273
天有不测风云 / 278
我是一个农民的孩子 / 281
欣慰与委屈 / 283
含泪离开我心爱的岗位 / 287
整理自己 / 291
改革的争议与共识 / 295
人间总有缘分在 / 296
新的舞台鼓舞了我 / 299
当圣火点燃时 / 304
在崇高荣誉面前 / 308
大胆“谏言” / 314
第六章?使命在肩
太阳开始有点往下走了,但热度不减,照得大地火辣辣的。此时的太阳就是50岁的你,继续无保留地发出你的光和热。
天命与使命 / 319
做事也是硬道理 / 322
当官就要担当 / 327
梦重新开始的地方 / 332
为艺术家站台 / 338
成就他人方能成就自己 / 344
我的书法之路 / 348
第七章?春华秋实
夕阳西下,映红了天边的晚霞。夕阳是成熟了的朝阳。它虽然没有朝阳那么鲜亮与艳丽,但比朝阳执着与凝重。60岁的你,虽是夕阳,并非落日。
重燃文学之梦 / 356
行走在官场与文场之间 / 363
焕发持久的荣光 / 366
中国小康的见证者 / 370
创作史诗的雄心 / 375
来一次“蝶变” / 378
新媒体时代的达人 / 383
生活的港湾 / 385
此心安处是吾乡 / 390
我的“中进观” / 396
做一个思想者 / 399
拥抱人生的秋天 / 402
岁月的礼赞 / 405
后?记 / 409
|
內容試閱:
|
引言一 ??我活了上千年
苏格拉底说过,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人生。我是我,我有我的人生。你是你,你有你的人生。
前几年火爆的电视剧《人世间》,是根据梁晓声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小说从20世纪70年代写到改革开放后的21世纪初,将几代人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嵌入中国社会近五十年来发生的上山下乡、恢复高考、改革开放、反腐倡廉等重大社会变局中,既写他们生活的磨难与困苦,更写他们怀揣梦想艰苦奋斗的尊严与荣光。他们中有的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成为社会精英,有的子承父业努力打拼辛劳谋生,其性格命运虽各有不同,但始终恪守原则做一个好人。这些人在完成各自人生使命的同时,也书写了一部当代中国百姓的生活史诗,展示了波澜壮阔的中国社会巨变。
我早就看过这部小说,再看改编的电视剧,更有许多共鸣与感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与我是同龄人,经历了同样的社会变迁和发展进程。我总觉得,我们这代人是非常特殊的一代,也是非常幸运的一代。特殊的年代给了我们特殊的生命体验,拉长了我们的生命长度,更造就了我们的生命价值。
我出生于1957年,但我常常觉得自己活了上千年。为什么这样说呢?
那时候,农村还没有通电。没有电,意味着人们的生产方式非常原始,不说刀耕火种,也是“脸朝黄土背朝天”,完全是简单而繁重的手工作业。生活方式也是这样,住的是茅草矮房,吃的是粗茶淡饭。一到晚上,到处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家里点的是煤油灯,发出极其微弱的光亮,有一丁点儿的风就会把灯吹灭,所以大人小孩天黑后就只能上床睡觉了。
这显然与上千年前的农耕社会相差无几。而在短短的六七十年中,我国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逐步实现了工业化、信息化,正在迈向智能化和现代化,无论是社会发展、城乡面貌,还是人民生活,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真可谓“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而乙巳春节,这种感觉尤甚。我不禁写了一首歌词——
我出生在没有电的年代
黑暗主宰着每一个夜晚
鬼火在漆黑的田野里游弋
煤油灯点亮了破旧的窗台
时代的潮流汹涌澎湃
电灯电话,高楼大厦
电视机打开多彩的世界
电脑与手机连接五洲四海
横空出世的奇妙AI
穿梭过去现在与未来
现代文明如童话般的存在
引发我活了上千年的感慨……
说是上千年,实则也就六七十年的时光。对于我来说,人生之旅中的许多事情就像空中的蒲公英一样,飘然而去。而生命中的一些东西,像大风大雨过后的泥土,被冲刷、被洗礼、被沉淀,直至融入生命的最深处;又像万年火山喷发的岩浆,涌流出来后凝固成巨石,成为我生命河床中最坚硬的底部。
在我的生命河床中,童年和少年是在家乡度过的。我的人生转折点是在1977年,中央作出了恢复高考的决定。我有幸参加了高考,获得到外地求学的机会。
之后,因自己的努力和各种机缘,从农村调到县城,又从县城调到省城,大致经历了人生中重要的“四个十年”:十年文字秘书,从大队书记的秘书、公社书记的秘书、县委书记的秘书,到省委书记的秘书;十年电视台台长,从省有线电视台台长到省广电总台台长;十年文化厅厅长,其间兼任过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十年文联主席,现在正在任上。
三年前,不知什么缘故促使我独自去了一趟南京汤山猿人洞。那天雨过天晴,我伫立于汤山之巅,头顶是碧蓝无际的苍穹,脚下是五十万年前南京猿人生活的葫芦洞。此时此刻,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获天地之灵感,得祖先之暗示,遂有顿悟。人生犹如爬山。到我这个年龄,已抵达人生高坡,就像我立于汤山之上。放眼望去,一边是来时的路,一边是归去的路。在这时,似乎也看清了自己的人生之路—以前是爬坡,以后是下坡。现在的我,已经到了可以客观地回顾与展望自己人生的年纪了。我要站在人生的高处,多停留一会儿,让时间的子弹多飞一会儿,从容不迫地追问一下自己是谁,好好整理一下自己,领略一下人生的风景,进而对自己、对人生有全面正确的自我认知。
那天以后,我就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开设了《人生简史》栏目,既讲广义的人生,也讲狭义的人生,重点是把我自己的人生经历、体验和感悟记录下来。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不想写成自传,因为自传以记述自己的生平事迹为主,而我没有什么突出的事迹和成就,没有资格来写自传。我写的当属随笔杂谈之类,亦可说是散文吧,主要是回顾人生经历,畅谈人生感悟,既按时间顺序又按人生逻辑来写,大约每十年为一章,但也会有时空上的交叉,尽兴而为,即兴而写。
我希望我写的东西,就像与你聊天一样,不那么一本正经,不那么字斟句酌,有什么说什么,尽量自然些、真实些,尽可能让你看得轻松自在,知道我是谁—我的人生—我们这一代的人生,并从中获得共鸣和启迪。
引言二
??人生的目录
人生是一个生命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划分为各个阶段,通常用年龄来划分:一年一岁,这是最基本的划分。如果从大的阶段来划分,可划分为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五个阶段。
古人划分得更细一点:人之初生为婴儿,满周岁称襁褓,2至3岁称孩提,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10岁以下称黄口,13至15岁称舞勺之年,15至20岁称舞象之年;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13岁称豆蔻年华,15岁称及笄之年,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24岁称花信年华;男子20岁称弱冠,30岁称而立之年,40岁称不惑之年,50岁称知命之年,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70岁称古稀之年,80岁称杖朝之年,80至90岁称耄耋之年,100岁乐期颐。
2017年,总部设于瑞士日内瓦的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了新的规定: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这个最新的年龄段划分,将人类衰老期推迟了十年左右,这既符合人类寿命延长的实际,也有利于人们坚定心理健康和抗衰老的意志。
我曾把人生比喻为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即把人生划分为四季:
人之春,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稚气未脱的少年,那是阳光开朗、茁壮成长的时期;
人之夏,从青春飞扬的青年到壮怀激烈的中年,那是热情似火、拼搏奋斗的时期;
人之秋,从负重前行的中年到老有所乐的老年,那是走向成熟、收获果实的时期;
人之冬,从满目晚霞的老年到寿登耄耋的晚年,那是颐养天年、延年益寿的时期。
也有人把人生用标点符号来表示。童年是问号,小时候惊奇的眼睛里永远是数不清的为什么;少年是等号,有些问题知道答案了,还有许多问题在等待弄清;青年是惊叹号,正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激情四射,创造奇迹;中年是逗号,成家立业,可以稍微歇会儿,但还要努力往前走;老年是句号,安享晚年,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有一首打油诗,对人生过程作了这样的描述:零岁闪亮登场,十岁茁壮成长,二十为情彷徨,三十打拼闯荡,四十基本定向,五十回头望望,六十告老还乡,七十搓搓麻将,八十晒晒太阳,九十躺在床上,一百照片上墙。这显然有点调侃的成分。
在我看来,对于人生阶段的划分,还是孔子最为高明。当然,孔子也有局限性,他是根据自己的人生来划分和总结的,他只活到72岁,所以,他只把人生划分到70岁。而如今时代不同了,生活和医疗条件改善了,人的寿命增加了,百岁老人有的是,据说再过十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破,人的寿命将普遍达到百岁以上。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我们现在对人生阶段的划分,应以百岁计,在孔老夫子的基础上作点扩充,把人生划分为:十岁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八十耄耋,九十无畏,一百无限。
这不妨作为人生的目录。
当然,每个人的人生不尽相同,所以,其目录也不是整齐划一。网上曾有过一首很火的新诗,是一个美国人写的,题目是《走在自己的时区里》,翻译过来是这样的:
在时间上,纽约走在加州前面三个小时,但加州并没有变慢。
有人22岁就大学毕业了,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工作!
有人25岁就当上了CEO,却在50岁去世了。
也有人直到50岁才当上CEO,最后活到了90岁。
有人依然单身,而别人却早已结婚。
奥巴马55岁退任总统,而特朗普却是70岁才开始当。
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时区。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
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
不用嫉妒或嘲笑他们。他们都在自己的时区,你在你的!
所以,放轻松。你没落后,你没领先。
在命运为你安排的属于你自己的时区里,一切都非常准时。
好,别忘了危机与奋斗。
难,别忘了梦想与坚守。
忙,别忘了读书与锻炼。
人生,就是一场长跑。
的确,人生就是一场长跑。我们也可以说,人生就是一次长途旅行。有人说,我们从降生的那一刻起,就坐上了生命的列车。经过一个个大小车站,经历一次次上车下车,有父母及兄弟姐妹的陪伴,也结识了许多新老朋友,还遇到了心上人,后来成为自己的爱人,当然,也许也会碰到不讲道理的人甚至坏人。总之,一路都是风景,都是故事。我们怀揣梦想,迎接挑战,历经艰辛,面对离别……就是不回头,总是往前走。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录。人生的目录是人生过程的标注。我们应当重视人生的过程而不是人生的结果。人生的结果都是一样的,皆为死亡,没有区别。上自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概莫能外。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人生的过程。人生的过程五彩缤纷、丰富多彩,有奋进也有彷徨,有坦途也有曲折,有苦恼也有欢乐,有失败也有成功。这才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正如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所说,幸福与否,不在于目的的达到,而在于追求的本身及其过程。
因此,我们应当时刻把握人生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我们为人生之书开出的那份目录。人生的目录为我们划分了人生中的各个阶段。
让我们按照人生的目录去开启和书写自己的人生吧。
后?记
二十多年前,我开设了“章剑华个人网站”,在上面办了一个题为《文场与官场》的栏目,开始写作并发表关于我人生经历的系列文章。十多年前,我又开设了微信公众号“章剑华人文空间”,便把以前的系列文章重新修改整理,并续写了后面的大部分内容,以《人生简史》为题在公众号上陆续发表,至今近百篇,遂结集出版。
我这样做的目的,是想通过记录个人的人生经历和所思所想,保留珍贵的个人记忆,以便深入了解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一步增强内生动力,继续勇毅前行。
同时,也是为了记录时代变迁。我的经历可以说是我们这代人的人生缩影,也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印记。我们这一代是非常特殊的一代,先后经历了新中国的建设初期、三年困难时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以及新世纪、新时代。所以,我的记忆也是社会记忆的一部分,把它记录下来,可以帮助人们懂得往日之困苦、奋斗之艰辛、道路之曲折,进而了解过去、珍惜当下、奋斗未来。
而我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把我积累的各种人生经验和智慧,当然也包括许多教训,提供给大家尤其是青少年,使他们从中得到一点教育和启示,激发他们的思维、灵感和同理心,鼓励他们面对困难时保持耐心和勇气,并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他人,理解社会,不断修正和充实自己,更好地完善人生,丰富人生,创造人生。
由于自己的人生经历有限和文字水平所限,不一定能达到我的初衷与目的。如果读者能够从中获得一点点收获和启示,我也就非常满足了。
本书出版之时,正是春华秋实之际。我将用新的努力、新的方式、新的生活,续写好我的《人生简史》。
敬请期待吧!
第一章?人生之初
冲开暗蓝色的天幕,鲜红的朝阳喷薄而出。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幼小童年,犹如旭日之初升,开始了人生的清晨。
生命的孕育竟如此奇妙和不易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源于母亲的孕育,母亲赋予了我们宝贵的生命。那么,人的生命是怎样孕育而成的呢?
人类是人的总称。具体到每一个人,其生命的形成虽然并不漫长,却是那样的奇妙和不易。
我们不妨到神话传说中,重温一下亚当与夏娃的故事:
上帝用六天创造了世间的万物。造人,是上帝最后的也是最神圣的一项工作。最初的时候,天上尚未降下雨水,地上却有雾气蒸腾,滋生植物,滋润大地。上帝便用泥土造人,在泥坯的鼻中吹入生命的气息。
这就创造了有生命的人。上帝给他起名叫亚当。亚当出生后倍感孤独,上帝就想为他造一个配偶,于是便在亚当沉睡时取了他的一根肋骨,并用这根肋骨造了一个女人,取名夏娃。
上帝把夏娃领到亚当的面前,亚当立刻意识到这个女人与自己生命的联系,心中充满了快意与幸福,便脱口而出:这是我的骨中之骨、肉中之肉啊!
这就是传说中人类的生命之源。亚当的含义是“人”,夏娃的含义是“生命之母”。
传说中,上帝创造人的生命是如此简单,如此轻而易举。其实,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啊。且不说从宇宙的形成到人类生命体的形成,经历了上百亿年的千变万化,就其单个生命体的形成而言,也是相当地复杂。
我听过施一公教授题为《面对生命之谜的不懈追问》的精彩演讲。在这个演讲中,他从现代科学的视野向我们讲述了我们个体生命的形成过程:
也许你并不知道,男女做爱时会排出2亿—4亿个精子,而其中大约有500万个精子同时游向它们的终点—卵子。精子在前进过程中,沿途要受到子宫颈黏液的阻挡和子宫腔内白细胞的吞噬,最后到达输卵管的仅有数十条至一二百条。
到达这里的每一个精子在卵子表面不停地游逛,寻找一个入口,找到合适的位点以后,就分泌出一些酶,然后钻进去。
虽然这支队伍拥有上百之众,但最终能攻破卵子的却只有一个!
卵子的外层被一层透明的薄膜保护着,这使它看起来像一个悬浮在天体中漂亮的星球。克服重重障碍的精子终于与卵子相遇,卵子外膜成为它们第一道需要攻克的关卡。
经过努力,精子的头已经成功地钻了进去,中部和尾部还在外面,它就像一个不断旋转的钻头,在尾部拍打的驱动下努力进入卵子。
卵子很聪明,也很专一,一般不会让第二个精子再有机会,所以一有精子进来,马上把入口封闭起来。
精子完全进入卵子体内后,通过核的融合,形成一个新的细胞,即受精卵。受精卵开始发育,逐渐分裂为2个细胞,再分裂为4个、8个、16个细胞。此时,受精卵还在子宫外面游逛,但逐渐向宫腔方向移动,在移动中继续分裂下去,形成64个、128个细胞,3—4天后到达子宫,8天后胜利着床。
着床后,便开始了十月怀胎的漫漫征程—
4个礼拜,胎儿开始有了心跳;6个礼拜后,人形已隐约可见;到第4个月,胎儿从5厘米长到10厘米;5个月后,胎儿全身长出细毛,头发、眉毛、指甲已基本齐备;到第7个月后,胎儿体重达到近1000克,且有了人脸,但皱纹很多,相貌像老人似的。
再过两个月,胎儿全身开始出现皮下脂肪,身体变成圆形的,皮肤开始有了光泽和肤色。到了10个月的时候,胎儿的皱纹已消失,头盖骨变硬,此时胎儿大脑发育非常之快,各种神经突触迅速扩大……
一个新的生命就这样形成了!
当你知道生命产生孕育的过程,你是不是觉得特别的震撼、特别的神圣,也特别的不简单、不容易。
我们不禁赞叹道,生命的形成原来如此美妙又如此不易!
你我竟是从亿万个精子中脱颖而出的!
人的生命是一个奇迹。在无限的时空中,在无数个因素的恰巧组合中,才产生了这样一个特定的生命个体,以后也许永远不会有同样的机会了。
当我们知道了生命的来之不易,就要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具有最基本的价值,它是我们拥有其他一切价值的前提条件。没有生命,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
生命,是人生的载体与平台,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和价值所依。
人的降生是一件伟大而神圣的事情
古时人们认为,人的降生与天象有关。而且,在一些历史典籍和文学作品中,伟人、名人、奇人的降生,一般都会有奇异天象的出现。
这里不妨举几例:
先说孔子。有书记载,孔子是黑帝的孩子,颜徵在熟睡时被请到天上与黑帝相交之后便怀上了孔子。一天,天上突然出现一只麒麟,随即缓缓地落下。瞬间,天地间响起了美妙的音乐,两条龙盘旋在屋梁上。这时有位仙翁降临,和颜悦色道,将有圣子降世。随后,一只凤凰落在颜徵在身旁,于是孔子降生了。
再说刘邦。据说,刘邦的母亲刘媪在外出时,突然天象巨变,雷电交加,刘母便晕了过去。之后人们便看到一条紫金色的巨龙缠绕在刘母的身上,人们叫她也没有任何反应,之后金龙就消失了。人们问刘母什么情况,她却说不出来,过几天便发觉自己怀孕了。一天,天的东南方有金光紫气。那天,刘邦降生了。
又说朱元璋。有一个传说,朱元璋的母亲怀他时,曾经梦到一位老神仙,给她一粒闪着金光的药丸让她吃下,第二天朱母醒来后就感觉嘴里香气四溢。后来朱元璋出生时,红光冲天,人们以为着了火,纷纷赶来救火,到了之后才发现原来是孩子出生时带着红光。
像这样的传说还有许多,显然是著书立说者的想象虚构或牵强附会,无非是借奇异的天象来表明此人非一般人物而已。
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人的出生都与天象无关,更不可能出现所谓的异常天象。即使有,也是偶然,并非必然。平常人出生时,说不定也会遇到特殊的天象和奇异的情况。
母亲就曾告诉我,我出生前的几天里,天天大雨,昼夜不停,而我出生的那天早晨,大雨居然戛然而止,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母亲的床上。有乡亲见到,都说是吉祥之光。而我与千千万万的人一样,极其普通而平凡。
古时人们认为,人的出世除了天象,还与生辰八字有关,而且关系很大。
每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有了出生年月日和时辰,这些时间根据阴阳五行学说,可以转换为一个人的四柱八字:年柱是我们的根基所在,月柱则主导着我们主体的强弱,日柱则代表昌盛与否,时柱代表我们获取的人生果实。故而,出生的时间与人的命运紧密相连。通过一个人的生辰八字,可以大致分析出一个人的财运以及事业、学业、家庭、情感、健康等各个方面的情况。
而我以为,人的命运与生辰八字也无多大关系。人的出生都是自然而然的事。
比如《圣经》在描写耶稣出世时,就很一般。说是玛利亚将要临产时,无奈遵政府之命与丈夫约瑟一起来到伯利恒,此时天色已昏,而两人未能找到旅馆过夜,只有一个马棚可以临时住下。就在那天晚上,耶稣平安地降生了。你看,耶稣的出生毫无特别的征兆,平淡无奇。
无论是伟人、奇人和名人,还是普通人,出生时的状况大抵都是一样的,都是在母亲难以承受的阵痛中出生的。
婴儿出生时,往往会发出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声啼哭。
至于人出生的那一刻,为什么是啼哭而不是欢笑?俗界、佛界、医学界各有各的说法和理解。记得《白鹿原》里有一段冷先生对白嘉轩说的话:“兄弟,我看人到世上来,没有享福的,尽是受苦的。穷汉有穷汉的苦楚,富汉有富汉的苦楚,皇官贵人也是有难言的苦楚。这是人出世时带来的。你看,个个人都是哇哇大哭着来到这世上,没听说哪人落地头一声不是哭而是笑……”在冷先生看来,人出生时的第一声啼哭,是因人生将来的苦楚而发出的,或者是报告着人生将要到来的苦楚。
我不这么认为。虽然我不知道人出世时为什么发出的是哭声而不是笑声,但我知道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并不是因为苦楚。而且,这一声啼哭特别重要。不仅向父母家人报告他的到来,而且证明婴儿小小的肺部已经开始正常工作了。婴儿的哭声越响亮、越清脆、越顺畅,就表明婴儿越健康。妈妈最想听到自己孩子的第一声啼哭。这哭声,是父母的笑声、家庭的福音和未来的希望。
我曾经对自己出生的情景做过这样的描述:
1957年农历九月初七的清晨,月隐了,星遁了,灰褐色的雾霭正悠缓地消融。河水像往常一样流过这座小桥,天边一片铁青,些微现出白意,不一会儿,霞光照耀在大地上,也照进了街西一户人家的窗口。这时,这家传出了一声裂帛似的啼哭:“哇—”
我出生了。出生在这个不见经传却有着浓厚水乡气息的小镇。
随着我的第一声啼哭,满屋紧张的气氛顿时变成了一片欢乐。尽管我是父母的第四个孩子,但父母还是为我的出生而无比高兴。我的两个哥哥以及还不太懂事的姐姐也由衷地欢迎我的到来。全家人沉浸在喜悦之中。
我的这段记叙与描写,明显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我不可能知道我出生时的情景,全凭母亲曾经对我的讲述,并加入了我的想象。我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告诉人们—
人的降生,是值得欢笑与庆贺的。
人的降生,那是一件伟大而神圣的事情。
人的降生,拉开了人生的帷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