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阿格里科拉的矿物观念变革

書城自編碼: 411723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严弼宸
國際書號(ISBN): 9787100250153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 2025-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9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粮舵:文明分流与现代化的起源
《 粮舵:文明分流与现代化的起源 》

售價:NT$ 398.0
不平等的样貌
《 不平等的样貌 》

售價:NT$ 305.0
从零开始做娃衣 娃衣制作指南
《 从零开始做娃衣 娃衣制作指南 》

售價:NT$ 407.0
读懂中国经济的优势和未来
《 读懂中国经济的优势和未来 》

售價:NT$ 347.0
量子前沿:解密未来技术与产业生态
《 量子前沿:解密未来技术与产业生态 》

售價:NT$ 407.0
服务的细节138:像销冠一样卖鞋
《 服务的细节138:像销冠一样卖鞋 》

售價:NT$ 254.0
硅基半导体应变理论与生长动力学
《 硅基半导体应变理论与生长动力学 》

售價:NT$ 240.0
智能图像处理
《 智能图像处理 》

售價:NT$ 301.0

編輯推薦:
16世纪的采矿业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原型,“矿物学之父”阿格里科拉代表了现代思维和制造模式的源头。这篇文章试图从自然哲学的角度探究阿格里科拉对矿物观念的变革。在矿物研究的自然哲学传统中,矿物成因是关乎矿物本性的根本问题。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炼金术物质理论以及基督教神学对矿物成因的看法,构成了塑造古代矿物观念的主要因素。大阿尔伯特的矿物理论完成了自然与人工、自然哲学与基督教神学的双重调和,使自然秩序、人的认识秩序与天界神圣秩序合而为一,奠定了中世纪晚期矿物观念的典型样式。
內容簡介:
本书探讨了16世纪“矿物学之父”阿格里科拉的思想背景及其对矿物观念的变革。作者借鉴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的形而上学分析,认同芒福德将16世纪矿业的变化视为现代性先声的洞见,通过翔实的思想史研究,为上述观点提供了支持。阿格里科拉打破了中世纪以来矿物自然秩序、人的认知秩序与天界神圣秩序相统一的框架,放弃探究形式因,使矿物的本性与人的认知相分离,并形成在表象世界重建矿物性质的普遍规则。以客观、中性、对象化和功利方式理解物质,代表着现代性思维的形成。矿物观念的变革正是具有普遍扩张理想的现代工业文明的滥觞。
關於作者:
严弼宸,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科学技术史博士,德国马克斯· 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现为清华大学哲学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西方科学思想史、科学史理论与编史学、现象学科技哲学。
目錄
导言
一 矿物观念与形而上学的完成
二 阿格里科拉矿冶著作概述
三 在\世纪科学史中的阿格里科拉
四 矿物思想史研究现状
五 研究范围的界定
六 章节安排
第一章 古代到中世纪的矿物成因理论
一 自然的秩序:亚里士多德《气象学》中的矿石与金属
二 人工与自然之争:中世纪炼金术中的矿物生成
三 神意、自然与人工:大阿尔伯特的双重调和
四 小结:自然秩序的人化与神圣化
第二章 阿格里科拉矿冶研究的转变
一 矿冶研究的背景
二 矿冶研究的三个阶段
三 阿格里科拉的自然哲学转向
第三章 描述矿物:矿物的医药学研究
一 医学人文主义的目标
二 描述特殊矿物:一种矿物研究新方法的确立
三 矿物成因问题的浮现
第四章 放弃形式:矿物生成的新自然哲学
一 自然哲学阶段的知识来源与生产
二 地下之物作品集的自然哲学架构
三 《论起源和原因》的既往研究
四 阿格里科拉论矿物成因
五 新自然哲学的特征
六 自然、人工和神意的新位置
第五章 重建性质:表象矿物的普遍话语
一 本性的丧失与性质的重建
二 矿物学的普遍话语规则
三 功用的话语与普遍矿冶工业的诞生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內容試閱
科学技术史(简称科技史)与科学技术哲学(简称科技哲学)是两个有着内在亲缘关系的领域,均以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都在20世纪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在以科学技术为对象的诸多人文研究和社会研究中,它们发挥了学术核心的作用。“科史哲”是对它们的合称。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说得好:“没有科学史的科学哲学是空洞的,没有科学哲学的科学史是盲目的。”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于2017年5月成立,将科技史与科技哲学均纳入自己的学术研究范围。科史哲联体发展,将成为清华科学史系的一大特色。
中国的“科学技术史”学科属于理学一级学科,与国际上通常将科技史列为历史学科的情况不太一样。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中国科技史学科的主要研究力量集中在中国古代科技史,而研究队伍又主要集中在中国科学院下属的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制定学科目录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将科技史列为理学学科。这种学科归属还反映了学科发展阶段的整体滞后。从国际科技史学科的发展历史看,科技史经历了一个由“分科史”向“综合史”、由理学性质向史学性质、由“科学家的科学史”向“科学史家的科学史”的转变。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完成了这种转变,出现了第一代职业科学史家。而直到20世纪末,我国科技史界提出了学科再建制的口号,才把上述“转变”提上日程。在外部制度建设方面,再建制的任务主要是将学科阵地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向其他机构特别是高等院校扩展,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建立科学史系和科技史学科点。在内部制度建设方面,再建制的任务是由分科史走向综合史,由学科内史走向思想史与社会史,由中国古代科技史走向世界科技史特别是西方科技史。
科技哲学的学科建设面临的是另一些问题。作为哲学二级学科的“科技哲学”过去叫“自然辩证法”,但从目前实际涵盖的研究领域来看,它既不能等同于“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也无法等同于“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of Technology)。事实上,它包罗了各种以“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一个学科群、问题域。科技哲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广阔无边的问题域中建立学科规范和学术标准。
本丛书将主要收录清华师生在西方科技史、中国科技史、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传播学与科学博物馆学五大领域的研究性专著。我们希望本丛书的出版能够有助于推进中国科技史和科技哲学的学科建设,也希望学界同行和读者不吝赐教,帮助我们出好这套丛书。

今天研究自然问题的大多数人都认为,亚里士多德,这位最重要的自然研究者,在他论述气象界变化的书中对地下现象的起源和形成原因做了最仔细和详尽的解释。然而,他根本没有涉及其中的一些现象,对另一些现象也只是触及表面:那些他所追求的东西,他并没有全部正确地掌握。因为他没有对矿脉的起源做过任何表述,在那里含有形成化石的质料;他也没有揭示固体混合物的所有原因;他也根本没有确定特定的土、石头和金属的起源,更不必说其他了。亚里士多德的学生特奥弗拉斯托对大量的这类现象有什么看法,我们不得而知。因为他研究这方面的书,只有一本以《论石》为题被保存下来。塞内卡收集了许多学者关于水的起源和地震原因的观点,而对于在地下隐蔽之处产生的其他东西,他根本没有说起。
然而我们看到,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那些从事科学知识研究的希腊人和拉丁学者,都只是解释了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并坚持了他们的观点--他们更没有对那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对之做出科学的阐明。因为当大阿尔伯特开始对矿物的来源发表意见时,他把哲学家、占星家和炼金术士的学说融为了一体。
在这种情况下,我似乎应该更仔细地调查地球在矿脉中所产生这一切的原因,甚至矿脉本身的原因。在这一努力中,我有时会对别人的文章进行相当激烈的批评,然而,这并不是说我很乐意去反对那些在思考自然方面花费了最大努力的人--因为以不合理的方式攻击那些人是不公正的。而是因为将地下的现象和过程从遮蔽它们的黑暗中揭露并将它们呈现出来,是我的最大努力。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