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漫画中小学生体育运动
》
售價:NT$
254.0

《
扁鹊(秦越人)医学全书 ; 华佗医学全书
》
售價:NT$
214.0

《
手绘鱼图典藏
》
售價:NT$
918.0

《
透过地图看欧洲格局:从拿破仑时代到冷战时期
》
售價:NT$
551.0

《
柳岸居藏日本画
》
售價:NT$
857.0

《
中国古代科技遗产
》
售價:NT$
1010.0

《
历史深处的南丝路 一部关于南丝路的纪实性文学作品
》
售價:NT$
403.0

《
中国航天立体翻翻书
》
售價:NT$
296.0
|
編輯推薦: |
·最后一位古典探险家,20世纪最伟大的旅行文学作家之一——威尔弗雷德·塞西杰
威尔弗雷德·塞西杰是20世纪最伟大的旅行作家之一,被誉为“最后一位古典探险家”。他出身英国贵族世家,毕业于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但厌恶西方社会的束缚与舒适,自愿选择在阿拉伯沙漠地区挑战极限,展现了无畏的探险家精神。他珍视当地社会的传统生活方式,与阿拉伯伙伴同生共死,他的同伴回忆他“忠诚、慷慨、无所畏惧”,是一位重要的横跨东西方的文化使者。他用优美精细的文字记录了阿拉伯半岛的历史变迁,具有极大的人文观察典藏价值,在承继“阿拉伯的劳伦斯”的精神同时,影响了保罗·索鲁等当代知名旅行作家,在国内亦受到梁文道、詹宏志、罗新、杨潇等一致推崇,其地位与影响力是世界性的。
·《国家地理》杂志最伟大的100部探险作品第5名,两次穿越“空白之地”沙漠的传奇史诗之旅
本书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最伟大的100部探险作品第5名,《卫报》称其可能是“有史以来关于阿拉伯世界最杰出的书籍”。本书记录了他两次穿越“空白之地”沙漠的史诗之旅,以及另外六次在连续五年里完成的旅程,全程惊心动魄、荡气回肠。他与贝都人一道忍饥耐渴,以徒步和骑骆驼完
|
內容簡介: |
1945—1950年,英国著名探险家威尔弗雷德·塞西杰两度穿越阿拉伯半岛南部沙漠“空白之地”,并赴阿曼、沙特等地完成了六次探险。本书记述了他突破这片地球上自然环境最为严酷的地区的非凡经历,被公认为20世纪旅行文学的经典之作。
塞西杰将冷峻的纪实与诗意的哲思交织,把危险与困苦转变为引人入胜的故事,他与信奉血统、勇气与力量的贝都因伙伴一道忍饥耐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坚持骑骆驼或徒步前行,与漫卷的黄沙、无尽的砾石和永恒的干渴搏斗,领略了大自然的壮美与残酷,并与既残忍又豪气的沙漠匪帮周旋。这场“最后的原始穿越”发生在向现代文明转型的临界点,使其成为阿拉伯传统游牧文明消逝前珍贵的人文切片。
|
關於作者: |
威尔弗雷德·塞西杰(Wilfred Thesiger,1910—2003)
英国著名探险家和旅行文学作家。作为“最后一位古典探险家”,塞西杰以其对远离西方世界的遥远地区及其传统生活方式的探索而闻名。他的民族志式写作更新了英国游记文学传统:通过与当地人长时间地生活在一起并充分融入当地文化,深刻地描绘他所观察并参与的社会、民族、历史与文化传统。代表作《沼地阿拉伯人》与《阿拉伯之沙》,分别记录了他在伊拉克南部的沼泽地区和阿拉伯半岛沙漠中的生活,被公认为20世纪旅行文学的经典,对包括保罗·索鲁在内的一代旅行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
目錄:
|
导读 001
序言 016
1991年再版序言 020
前言 022
序幕 027
第一章 阿比西尼亚和苏丹 028
第二章 作为序幕的佐法尔省 055
第三章 加尼姆沙漠 072
第四章 在萨拉拉的暗中准备 096
第五章 向“空白之地”前进 125
第六章 在“空白之地”的边缘 143
第七章 第一次穿过“空白之地” 163
第八章 回到萨拉拉 188
第九章 从萨拉拉到穆卡拉 218
第十章 为第二次穿越做准备 243
第十一章 第二次穿越“空白之地” 265
第十二章 从苏莱伊勒到阿布扎比 287
第十三章 停战海岸 311
第十四章 布赖米假日 332
第十五章 乌姆塞米姆流沙区 351
第十六章 瓦希伯沙漠 361
第十七章 正在关闭的大门 377
书中植物的阿拉伯名和学名 390
各旅程主要参与者 391
译名对照表 394
|
內容試閱:
|
序言
《阿拉伯之沙》记述了我于1945—1950年间在“空白之地”一带的旅行,当时,这里的绝大部分区域还未被欧洲人踏足。1977年,阿曼政府和阿布扎比的埃米尔扎伊德邀请我重返阿拉伯半岛。
我是1950年离开阿拉伯半岛的,早在我离开前,伊拉克石油公司已经开始了在阿布扎比和迪拜的石油勘探。很快,他们发现这里石油储量巨大,也正因此,我在书中描绘的生活永远地消失了。和阿拉伯世界的其他地方一样,这里在一二十年的时间里,发生了相当于英国从中世纪早期到今日的改变。
重返阿曼前,我已知道那边的经济和政治体系发生了剧变。1954年,仇视外国人的阿曼伊玛目穆罕默德·哈利利去世,由其子加利卜继位,阿曼苏丹赛义德·赛义德·本·提穆尔趁此机会于次年侵占了加利卜的领地,并废除了伊玛目的统治。此举招致民怨载道,加利卜的弟弟塔利卜在巴尼·里扬人苏莱曼·本·哈姆亚尔和众多追随者的支持下起义。1957年,这支反叛力量被击退,撤退至易守难攻的绿山。英国特种空勤团以苏丹的名义扫荡了山区,将叛军歼灭。
1965年,在也门南部政权的煽动和支持下,佐法尔省发生叛乱。激烈的战事在加拉山区持续数年,1976年,在英国和波斯军队的介入下,叛乱终于被镇压。与此同时,卡布斯废黜了其极端保守的父王赛义德·赛义德·本·提穆尔,成为阿曼的新任苏丹。登基后,他立即着手国家发展和现代化。
我急于一睹阿拉伯半岛古老的港口马斯喀特,之前我从未去过,还想爬一爬绿山,那是我最后一次阿拉伯半岛旅行时未完成的梦想。最让我期待的,是再次见到曾陪我上路的拉希德人和拜特·卡西尔人。但我回去时满心忧虑。
我在书中记述了一次乔装打扮进入阿曼腹地的旅程,那是在1947年,我写道:“我时刻做好被揭穿的准备,我意识到,这场旅行的有趣之处,不在于亲见这片地区,而是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来到此地。”日复一日的艰辛和危险、时刻伴随的饥饿和口渴、长途跋涉后的精疲力竭,都是贝都式生活面对的挑战,而我一直努力做到像他们一样。友谊把我和他们团结在一起,而以上是这场友谊的根基。
在阿曼的三个星期中,我乘坐了飞机、直升机、汽车,竟然还有汽艇,这一次,我在一个小时内走过的距离赶得上之前几个星期的路程。刚到马斯喀特,我便转机前往萨拉拉,这里曾是我进入“空白之地”的起点。昔日萨拉拉只是毗邻苏丹王宫的小型阿拉伯村落,现在成了配置交通灯的城镇。本·卡比纳和本·加伯沙在我降落的地方迎接我。他们曾是我形影不离的伙伴,陪我度过了生命中最值得铭记的五年时光。1950年,我和他们在迪拜道别时,他们还那么年轻,现在他们胡须灰白,孩子们已经长大成人。能再次见到他们,实在令人动容,我经常会想念他们。第二天,他们去为我准备在沙漠帐篷中的筵席。而我的拜特·卡西尔人老友,在穆萨利姆·本·塔夫勒的带领下,陪我坐上了一支车队,高声鸣着喇叭,沿着高速公路驶向加拉山上的新城。他们把我请进他们现在居住的混凝土住宅,旁边就是军用机场。
第二天,我和一个电视摄制团队乘直升机飞到本·卡比纳在希苏尔附近的黑色帐篷宿营地。拉希德人从四方赶来,他们的汽车就停在帐篷后头,里面有不少路虎越野车。虽然一些人还在住帐篷养骆驼,但没有人再把骆驼当交通工具了。他们中很多人陪我完成过去往哈德拉毛的旅行,不过有几名老朋友已经去世,或者被杀。本·卡比纳宰了一峰骆驼,为我准备了一顿大餐,摄像机在我们进餐时一直运转着。晚上我飞回了萨拉拉,本·卡比纳和本·加伯沙一直与我同行。我们一起爬上绿山,这里同样有一座机场,喷气式飞机和直升机起起落落。我意识到,时过境迁,我们之间的关系再也不可能像以前一样。他们已经适应了这个全新的阿拉伯世界,而我还活在过去。和他们道别后,我去了阿布扎比,那里简直是一场阿拉伯噩梦,让我彻底幻灭。
对我来说,这本书仍然是对一段逝去过往的记录,也是对一个曾经伟大的民族的赞颂。
威尔弗雷德·塞西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