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透过地图看欧洲格局:从拿破仑时代到冷战时期
》
售價:NT$
551.0

《
柳岸居藏日本画
》
售價:NT$
857.0

《
中国古代科技遗产
》
售價:NT$
1010.0

《
历史深处的南丝路 一部关于南丝路的纪实性文学作品
》
售價:NT$
403.0

《
中国航天立体翻翻书
》
售價:NT$
296.0

《
国家工业密码
》
售價:NT$
653.0

《
普通法司法管辖区所得税:从起源到1820年上下册
》
售價:NT$
1010.0

《
舞乐中国·佳人的长袖舞
》
售價:NT$
204.0
|
編輯推薦: |
《人性论》是十八世纪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怀疑论者休谟的重要哲学著作。他认为一切科学都与人性有关,对人性的研究应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
內容簡介: |
《人性论》是英国著名哲学家休谟(1711—1776)的代表作。休谟在这部著作中,以人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知性、情感与道德三个部分的考察与分析,建立了其认识论与伦理学,并希望通过这种探究在精神科学领域构筑一个完整的体系。休谟认为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或多或少有些关系,如果人们彻底认识了人性的范围和能力,我们在这些科学中将会取得极大的改进。《人性论》是休谟的重要著作,其中的深刻思想与丰富内涵对现代西方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另一本名著《人类理智研究》也是在此基础上写就的。
|
關於作者: |
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1776),苏格兰哲学家,出生于爱丁堡,与约翰·洛克及贝克莱并称三大英国经验主义者。休谟的主要著作有《人性论》《人类理智研究》《道德原则研究》《宗教的自然史》《自然宗教对话录》《英国史》等。
译者简介:
关文运(1904—1973),著名西方哲学翻译家。
|
目錄:
|
引论
第一卷 论知性
第一章 论观念、它们的起源、组合、抽象、联系等
第一节 论人类观念的起源
第二节 题目的划分
第三节 论记忆观念和想象观念观
第四节 论观念间的联系或联结
第五节 论关系
第六节 论样态和实体
第七节 论抽象观念
第二章 论空间和时间观念
第一节 论空间和时间观念的无限可分性
第二节 论空间和时间的无限可分性论
第三节 论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的其他性质论论
第四节 对反驳的答复
第五节 对反驳的答复(续)
第六节 论存在观念和外界存在观念
第三章 论知识和概然推断观
第一节 论知识观
第二节 论概然推断;并论因果观念观
第三节 为什么一个原因永远是必然的
第四节 论因果推理的组成部分
第五节 论感官印象和记忆印象
第六节 论从印象到观念的推断
第七节 论观念或信念的本性
第八节 论信念的原因
第九节 论其他关系和其他习惯的效果
第十节 论信念的影响
第十一节 论机会的概然性论
第十二节 论原因的概然性论
第十三节 论非哲学的概然推断
第十四节 论必然联系的观念
第十五节 判断原因和结果所依据的规则
第十六节 论动物的理性论
第四章 论怀疑主义哲学体系和其他哲学体系
第一节 论理性方面的怀疑主义
第二节 论感官方面的怀疑主义
第三节 论古代哲学观
第四节 论近代哲学论
第五节 论灵魂的非物质性
第六节 论人格的同一性
第七节 本卷的结论
第二卷 论情感
第一章 论骄傲与谦卑
第一节 题目的划分
第二节 论骄傲与谦卑;它们的对象和它们的原因
第三节 这些对象和原因是从哪里来的
第四节 论印象与观念的关系
第五节 论这些关系对骄傲与谦卑的影响
第六节 这个体系的限制
第七节 论恶与德
第八节 论美与丑
第九节 论外在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第十节 论财产权与财富
第十一节 论名誉的爱好
第十二节 论动物的骄傲与谦卑
第二章 论爱与恨
第一节 论爱与恨的对象和原因
第二节 证实这个体系的几种实验
第三节 疑难的解决
第四节 论对于亲友的爱
第五节 论我们对于富人与权贵的尊重
第六节 论慈善与愤怒
第七节 论怜悯
第八节 论恶意与妒忌
第九节 论慈善和愤怒与怜悯和恶意的混杂
第十节 论尊敬和鄙视
第十一节 论性爱或两性间的爱
第十二节 论动物的爱与恨
第三章 论意志与直接情感
第一节 论自由与必然
第二节 论自由与必然(续)
第三节 论影响意志的各种动机
第四节 论猛烈情感的原因
第五节 论习惯的效果
第六节 论想象对情感的影响
第七节 论空间和时间的接近和远隔
第八节 论空间和时间的接近和远隔(续)
第九节 论直接的情感
第十节 论好奇心或对真理的爱
第三卷 道德学
第一章 德与恶总论
第一节 道德的区别不是从理性得来的
第二节 道德的区别是由道德感得来的
第二章 论正义与非义
第一节 正义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德
第二节 论正义与财产权的起源
第三节 论确定财产权的规则
第四节 论依据同意而进行的财产转移
第五节 论许诺的约束力
第六节 关于正义和非义的一些进一步的考虑
第七节 论政府的起源
第八节 论忠顺的起源
第九节 论忠顺的限度
第十节 论忠顺的对象
第十一节 论国际法
第十二节 论贞操与淑德
第三章 论其他的德和恶
第一节 论自然的德和恶的起源
第二节 论伟大的心情
第三节 论仁善与慈善
第四节 论自然才能
第五节 关于自然才能的一些进一步的考虑
第六节 本卷的结论
附录
索引
作者生平和著作年表
|
內容試閱:
|
上面我们所提到的那种发现,即印象永远是发生于观念之先,而且想象中所得到的每一个观念都是首先出现于和它相应的印象中的:对于解决关于观念的一切争论来说,没有其他发现比这个发现更为幸运的了。印象都是非常清楚而明显的,它们不容有任何争论,虽然我们的许多观念是很模糊的,甚至形成它们的心灵也几乎无法精确地说明它们本性和组合。我们可以应用这一条原理,来进一步发现我们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的本性。
当我张开眼睛去观看周围的对象时,我就看到许多可见的物体;而当我闭上眼睛去思考这些物体之间的距离时,我就得到了广袤的观念。由于每个观念是从和它确切相似的某个印象得来的,那么和这个广袤观念相似的印象必然或者是由视觉得来的感觉,或者是由这些感觉产生的某种内在印象。
我们的内在印象是我们的情感、情绪、欲望和厌恶;我相信,没有人会说空间观念是以这些印象中的任何一个为范本而得来的。因此,剩下来就只有感官能够把这个原始印象传给我们。那么我们的感官在这里传给我们什么印象呢?这是主要的问题,它单独就能决定这个观念的本性。
在我眼前的这张桌子,在一看之下就足以给予我广袤的观念。因此,这个观念是由此刻出现于感官前的某一印象得来、并表象那个印象的。但是我的感官只给我传来以某种方式排列着的色点的印象。如果说我的眼睛还感觉到其他任何的东西,我希望有人把那个东西指点给我。但是如果无法再向我指出其他任何的东西来,那么我们就可以确实地断言,广袤观念只是这些色点和它们的呈现方式的一个复本。
假设在我们最初由以获得广袤观念的那个占有空间的对象或色点的组合中、那些点都是紫色的,那么必然的结果是:在那个观念每一次重复出现时,我们不但把那些色点放在同样的秩序内,而且还要把我们所仅仅熟悉的那种确切颜色加到那些点上。但是后来我们又经验到其他的颜色,如深紫、绿、红、白、黑,并经验到这些颜色的各种不同的组合,发现了这些颜色所由组成的色点的排列也有互相类似之处,于是我们就尽可能除去颜色的特点,而只根据那些色点的相同的排列方式或呈现方式形成一个抽象观念。不但如此,甚至当这种类似关系推进到一种感官的对象以外,当触觉印象在对象的各个部分的排列方面也被发现为与视觉印象相似时,这个抽象观念也可以依据两者的类似关系、同时把两者都表象了。所有的抽象观念实际上都是在某种观点下被考察的特殊观念,但由于这些抽象观念附着于一般名词,所以它们就能表象一大批的观念,并且包括在某些细节方面虽然相似、而在其他细节方面却极不相同的一些对象。
还有一个抽象观念较空间观念包括更大一批的观念,可是在想象中却被一个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是确定的特殊观念所表象;时间观念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时间观念是由我们各种知觉的接续中得来的,这些知觉可以是观念,也可以是印象,可以是反省印象,也可以是感觉印象。
正像我们是从可见的和可触知的对象的排列方式得到空间观念,我们的时间观念是依据观念和印象的接续而形成的;时间绝不可能单独地出现于心灵,或被心灵所注意。一个酣睡的人或沉思一事的人都感觉不到时间;随着他的各个知觉接续得或慢或快,同一个的时间在他的想象中便显得或长或短。一位大哲学家曾经说过,我们的知觉在这方面有某种界限,这种界限是由心灵的原始的本性和结构所决定的,超出了这种界限,外界对象对于感官的影响便不能加速或延缓我们的思想。如果你把一块烧红的煤块迅速地旋转,它就会在感官之前呈现一个火圈的映象;而在它的各次旋转之间也似乎没有任何时间的间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