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职业素养的传统文化智慧

書城自編碼: 412128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歷史普及讀物
作者: 毕建欣
國際書號(ISBN): 9787516432815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39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使行录与东亚历史文化研究(上下册)
《 使行录与东亚历史文化研究(上下册) 》

售價:NT$ 1122.0
断头女王:玛丽·斯图亚特传
《 断头女王:玛丽·斯图亚特传 》

售價:NT$ 286.0
吸引力旋涡:遇见生命中的每个奇迹(个人修养励志人生规划个人提升 事业突破情感修复 财富累积身心健康)
《 吸引力旋涡:遇见生命中的每个奇迹(个人修养励志人生规划个人提升 事业突破情感修复 财富累积身心健康) 》

售價:NT$ 286.0
7068
《 7068 》

售價:NT$ 235.0
油画棒涂色系列 大师风景
《 油画棒涂色系列 大师风景 》

售價:NT$ 245.0
壹卷YeBook——宫闱内外:宋代内臣研究 论世衡史丛书
《 壹卷YeBook——宫闱内外:宋代内臣研究 论世衡史丛书 》

售價:NT$ 454.0
重来3:做得更少,但赚得更多(拒演“拼命工作”的苦情戏,好的公司拒绝忙碌,崇尚高效!)
《 重来3:做得更少,但赚得更多(拒演“拼命工作”的苦情戏,好的公司拒绝忙碌,崇尚高效!) 》

售價:NT$ 352.0
中国企业 ESG 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研究
《 中国企业 ESG 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研究 》

售價:NT$ 383.0

編輯推薦:
传统文化不是书架上的古董,而是职场人的生存指南
內容簡介:
职业素养是在职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品质,涵盖各行业领域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及职业意识等多方面。这种素养是从业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要求,不仅体现从业者的专业能力,更彰显其职业精神与态度。本书基于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结合现代管理实践,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工作者职业素养养成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了一大批如华为、海尔、腾讯、阿里、京东、美的、格力等优秀的企业,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他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同时,在其独特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为从业者的职业素质积极赋能。
關於作者:
毕建欣,宁波财经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传统文化、金融伦理与金融风险管理等领域研究,擅长将“儒道经典”思想融入到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完成2项省级软科学项目,完成5项市厅级项目,横向课题若干项。在《浙江社会科学》《预测》等CSSCI期刊发表或录用论文8篇;发表国外论文8篇,EI核心期刊检索5篇,SSCI和SCI双检索1篇,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收录1篇
目錄
第一篇 职业的自然发展观 1
第一章 职业素养的内涵与发展现状 3
第一节 职业素养的概念与内涵 3
第二节 职业素养的危机与挑战 5
第二章 职业的自然发展规律 11
第一节 职业选择要遵道而行 11
第二节 职业素养要依德而行 16
第三章 传统文化智慧赋能职业素养 26
第一节 传统文化智慧经典 26
第二节 传统文化赋能职业素养 42
第二篇 职业的社会发展价值观 51
第四章 职业与社会结构 53
第一节 职业的形成与分类 53
第二节 职业对社会结构的塑造 60
第五章 职业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65
第一节 科技创新与职业发展 65
第二节 经济增长与职业发展 68
第三节 文化传承与职业使命 72
第六章 职业的社会责任与伦理 77
第一节 职业对社会协同发展的作用 77
第二节 职业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80
第三节 职业伦理对社会生态健康的作用 84
第三篇 职业的个人成长人生观 89
第七章 职业认知的三个层次 91
第一节 将职业作为谋生的手段 91
第二节 将职业作为成就的事业 93
第三节 将职业作为崇高的使命 95
第八章 个人成长与职业的关系 101
第一节 在实践中才能实现成长 101
第二节 在职业行动中认识自己 106
第三节 职业理想与人生境界 110
第四篇 管理实践中的职业素养 115
第九章 在管理实践中提升自我信念能力 117
第一节 信念力的构成 117
第二节 信念之三纲八目 124
第三节 提升信念的路径 127
第十章 在管理实践中提升人本能力 133
第一节 人本能力的理解 133
第二节 提升人本能力的路径 137
第十一章 在管理实践中提升自我激励能力 143
第一节 自我激励能力培养 143
第二节 自我激励策略探索 146
第三节 自我激励实施路径 150
第十二章 在管理实践中提升沟通能力 155
第一节 会沟通所具备的条件 155
第二节 沟通的本质与步骤 158
第三节 职业行动中提升沟通能力 164
第十三章 在管理实践中提升团队合作能力 168
第一节 职场是培养团队合作的土壤 168
第二节 在团队合作中提升个人素养 175
第十四章 在管理实践中提升自我创新能力 180
第一节 职业的发展性质具有创新性 180
第二节 在职业发展中提升个人创新能力 184
第十五章 在管理实践中提升自我应变能力 191
第一节 职业运行特点具有应激性 191
第二节 在职业跌宕中提升个人应变力 193
参考文献 199
內容試閱
序 一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源 启中国式现代管理新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于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被创造和丰富,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成为滋养中国式现代化的不竭营养。它包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价值观念、艺术情趣和科学智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矿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管理既是人类的一项基本实践活动,也是一个理论研究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在各个领域变得越来越重要。从个体管理到组织管理,从经济管理到政务管理,从作坊管理到企业管理,管理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和充实新的内容。而在历史进程中,一个国家的文化将不可避免地对管理产生巨大的影响,可以说,每一个重要时期的管理方式无不带有深深的文化印记。随着中国步入新时代,在管理领域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已经成为一项应用面广、需求量大、题材丰富、潜力巨大的工作,在一些重要领域可能产生重大的理论突破和丰硕的实践成果。
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管理方面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等待提炼和转化。比如,儒家倡导“仁政”思想,强调执政者要以仁爱之心实施管理,尤其要注重道德感化与人文关怀。借助这种理念改善企业管理,将会推进构建和谐的组织人际关系,提升员工的忠诚度,增强其归属感。又如,道家的“无为而治”理念延伸到今天的企业管理之中,就是倡导顺应客观规律,避免过度干预,使组织在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实现自我调节与发展,管理者与员工可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充分发挥个体的创造力。再如,法家的“法治”观念启示企业管理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以严谨的体制机制确保组织运行的有序性与规范性,做到赏罚分明,激励员工积极进取。可以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现代管理提供了多元的探索视角与深厚的理论基石。
第二,现代管理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功能和作用。现代管理是在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中产生并发展的科学工具,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自近代西方工业革命前后,现代管理理念与方法不断创造革新,在推动企业从传统的小作坊模式向大规模、高效率的现代化企业,进而向数字化企业转型的过程中,文化的作用被空前强调,由此衍生的企业使命、愿景、价值观成为企业发展最为强劲的内生动力。以文化引导的科学管理,要求不仅要有合理的组织架构设计、生产流程优化等手段,而且要有周密的人力资源规划、奖惩激励机制等方法,这都极大地增强了员工在企业中的归属感并促进员工发挥能动作用,在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的同时体现重要的社会价值。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之所以在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提升国际竞争力等方面须臾不可缺少,是因为其体现出企业的使命不仅是获取利润,更要注重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在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等方面发挥积极影响力,推动人类社会向着更加文明、和谐、包容、可持续的方向迈进。今天,管理又面临数字技术的挑战,更加需要更多元的思想基础和文化资源的支持。
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结合研究具有极强的必要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一方面,现代管理理论多源于西方,在应用于本土企业与组织时,往往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难以充分契合中国员工与生俱来的文化背景与社会心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与行为准则能够为现代管理面对中国员工时提供本土化的解决方案,使其更具适应性与生命力。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其指导性、亲和性、教化性而能够在现代企业中找到新的传承与发展路径,其与现代管理的结合能够为经济与社会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种结合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企业与组织的管理水平,增强文化自信,还能够为世界管理理论贡献独特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与共同发展。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钢铁、建材、石化、高铁、电子、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通过锻长板、补短板、强弱项,大步迈向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高端,成果显著。中国企业取得的每一个成就、每一项进步,离不开中国特色现代管理思想、理论、知识、方法的应用与创新。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既有“洋为中用”的丰富内容,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密不可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融合”丛书(以下简称“丛书”)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旨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深度融合探寻路径、总结经验、提供借鉴,为推动中国特色现代管理事业贡献智慧与力量。
“丛书”汇聚了中国传统文化学者和实践专家双方的力量,尝试从现代管理领域常见、常用的知识、概念角度细分开来,在每个现代管理细分领域,回望追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对应领域,重在通过有强大生命力的思想和智慧精华,以“古今融会贯通”的方式,进行深入研究、探索,以期推出对我国现代管理有更强滋养力和更高使用价值的系列成果。
文化学者的治学之道,往往是深入研究经典文献,挖掘其中蕴含的智慧,并对其进行系统性的整理与理论升华。据此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现代管理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理论支撑。研究者从浩瀚典籍中梳理出优秀传统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管理实践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为现代管理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
实践专家则将传统文化理念应用于实际管理工作中,通过在企业或组织内部开展文化建设、管理模式创新等实践活动,检验传统文化在现代管理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并根据实践反馈不断调整与完善应用方法。他们从企业或组织运营的微观层面出发,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结合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现实案例,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更具操作性与针对性。
“丛书”涵盖了从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理论研究到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应用实践案例分析等多方面内容,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丛书”不仅是研究成果的结晶,更可看作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理念的重要尝试。还可以将“丛书”看作一座丰富的知识宝库,它全方位、多层次地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管理中应用与发展的工具包。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本图书都凝聚着作者的智慧与心血,或是对某一传统管理思想在现代管理语境下的创新性解读,或是对某一行业或领域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管理效能的深度探索,或是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融合实践中成功案例与经验教训的详细总结。“丛书”通过文字的力量,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现代管理的智慧传递给广大读者。
在未来的发展征程中,我们将持续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管理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工作。我们坚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在现代管理的广阔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多彩的光芒。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融合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是为序。

朱宏任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
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