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从IP到影视:年度综述与案例分析(2023)

書城自編碼: 412180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影视/媒体艺术
作者: 储小毛、陆嘉宁
國際書號(ISBN): 9787507857504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4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鼓楼新悦.创造居场所-(孤独与归宿的社会学)
《 鼓楼新悦.创造居场所-(孤独与归宿的社会学) 》

售價:NT$ 388.0
售前之道:销售工程师手册(第4版)(新时代·营销新理念)
《 售前之道:销售工程师手册(第4版)(新时代·营销新理念) 》

售價:NT$ 505.0
天地之间:天文分野的历史学研究(增订本)(中华学术·近思)精
《 天地之间:天文分野的历史学研究(增订本)(中华学术·近思)精 》

售價:NT$ 500.0
自由与平等是否兼容?(思库文丛·汉译精品)
《 自由与平等是否兼容?(思库文丛·汉译精品) 》

售價:NT$ 316.0
消融时代:冰川、气候与人类危机(译见丛书)冰川消融前人类还有多少时间 美国笔会科普文学奖决选作品 纽约时报书单盛赞的警世之书
《 消融时代:冰川、气候与人类危机(译见丛书)冰川消融前人类还有多少时间 美国笔会科普文学奖决选作品 纽约时报书单盛赞的警世之书 》

售價:NT$ 296.0
欧美经济群雄逐鹿300年
《 欧美经济群雄逐鹿300年 》

售價:NT$ 347.0
应期而生 利奥梅拉梅德与现代金融的诞生
《 应期而生 利奥梅拉梅德与现代金融的诞生 》

售價:NT$ 403.0
女性私密健康全书
《 女性私密健康全书 》

售價:NT$ 347.0

編輯推薦:
*紧跟传媒学界最新研究动态,集合最前沿、最专业、最鲜活的学界信息。
*为未来的影视剧改编提供有益的启迪。
內容簡介: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做出积极贡献,是中国大叙事的重要使命,更是中国影视叙事的根本任务。在影视剧讲好中国故事的具体领域中,影视剧的改编,尤其是文学作品的影视剧改编,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本书从2023年度百余部有效播放的改编剧集中选取了20部代表性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和案例分析,这些作品各有所长,涵盖了严肃文学改编、通俗流行文学改编、“男频”权谋冒险、“女频”生活情感等多种垂类,有的作品在通俗娱乐性和收视方面表现突出,有的作品在小众圈层获得较高口碑评价,为未来的影视剧改编提供有益的启迪,为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贡献力量。
關於作者:
储小毛,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故事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戏剧与影视。
陆嘉宁,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执教于戏文系,中国电影家协会编剧教育工作委员会成员。中国传媒大学学士,北京电影学院硕士、博士。
目錄
上? 编? 2023 年度文学改编影视作品综述
一、榜单:热度口碑综合排行榜 002
二、榜首:改编剧入榜前 20 017
三、类型:细分赛道、深度耕耘 024
四、生产:文学原著来源与影视作品制作 029
五、经验:讲好中国影视故事 036
结语 049
下? 编? 2023 年度剧集改编案例分析
第一部分? 严肃文学 IP 的剧集改编
《人生之路》:从中篇反思小说到长篇进取史诗 052
《三大队》:从短篇纪实文学到长篇网络剧集 070
《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从历史到历史剧 086
《三体》:从硬科幻小说到真人版剧集 104
第二部分? 现代言情 IP 的剧集改编
《偷偷藏不住》:青春初恋情绪的影像化呈现 126
001
002
从 IP 到影视 年度综述与案例分析(2023)
《三分野》:行业爱情题材改编的平衡之道 139
《装腔启示录》:从职场生活流到强情节剧集 158
《以爱为营》:“古早”公式的当下翻新 173
《我的人间烟火》:消防行业剧与虐恋故事的调性错位 188
《西出玉门》:灵异传奇与浪漫爱情的兼容尝试 206
《曾少年》:青春怀旧文学的戏剧化演绎 222
第三部分? 古装传奇 IP 的剧集改编
《莲花楼》:“悬疑武侠风”的忠实遵循与创新改写 234
《云襄传》改编分析:赋热血冒险以人间情长 249
《九义人》:以古说今,书写女性社会议题 263
《长相思》:从诉诸想象的言情故事到生动细腻的女性传奇 278
《长月烬明》:以文化深度提升传奇品位 295
《长风渡》:以家国意识升华儿女情长 314
《田耕纪》:得人得意留主线 332
第四部分? 动漫 IP 的剧集改编
《异人之下》:打破次元的东方玄幻 349
第五部分? 从剧集到小说:跨媒介叙事的扩展案例
《漫长的季节》:先剧后书 365
《长安十二时辰》跨媒介叙事对西安城市形象的传播 杨? 茜? 陈娅君 / 412
海南红色文化之创新·扩散·融合——以红色娘子军文化传播为例 付? 超? 林? 娟 / 420
电视文化节目主持人话语样式分析——以《非遗里的中国》为例 薛立磊? 万重瑶 / 436
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社交媒体平台民族文化信息正向建构研究 金? 强? 赵晓楠 / 446
湖北卫视播音员主持人普通话应用调查研究——以 2023 年 12 月 4 日全天段节目的语言呈现为例 张海燕? 刘梦儿 / 460
在“智慧传媒”研究院成立暨首届“新传论坛·五月科研活动月”的总结发言(代后记) 张金桐 / 470
內容試閱
经验:讲好中国影视故事
严肃文学改编影视作品虽少但精。这类作品艺术价值高、社会效益
优,并且汇聚了业界的关注,承载了讲好中国影视故事的期许。在这个高
度上,总结这些作品的成功改编经验,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讲好中国故事
如实反映并正确思考社会现实,是严肃文学的优长,也是必须承担的
社会责任。由严肃文学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也承接了这份使命。从期许和
目标而言,“讲好中国故事”是包含影视作品在内的所有叙事艺术作品的
追求。真诚的创作态度和高远的艺术追求是改编创作最根本的经验。
1. 关注当下,选取时代题材
现实题材原创影视作品直接自由取材于无限的现实生活,而文学改编
影视作品则取材于文学原著,原著相比于现实相对有限。此外,原著文本
的产生时间虽可与改编的时间节点无限接近,但总是先于改编。有些原著
的文本产生时间可能距当下较远,所写是彼时的“当下”。从改编精品可
以看出,最终呈现到观众面前的影视作品不仅能勾起观众对过去的记忆,
还融入了“当下”视角中的现实元素,有当下对过去的理解,给今人看亦
无门槛。这些作品与现实题材原创影视作品一样,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
传,为时代明德。
路遥小说《人生》更侧重于剖析人性,解构高加林在同时面对机遇与
变故、处理现实和梦想时的心理处境与行为选择,讽刺了存在于人性中的
脆弱面,表达了人生在种种意外发生时,不得不做出选择以应对现实的无
奈与被迫之情。总之是写具体特定年代中的独特事,笔调也有成文年代的
烙印。而电视剧《人生之路》则侧重展现小人物的奋斗史,通过将人物置
于“人生”这一更加宏观的现实大背景下,展开叙述其各自对于人生变化
所做出的选择和行动,集中体现人物拼搏历程,注重展现人物是如何通过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改变扭转人生现实,突破实现人生转机的。电视剧
整体色彩更加昂扬、积极,紧贴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故事的创作命题,符
合当下时代语境和主旋律特征。
剧集《装腔启示录》旨在通过揭露都市白领的“装腔”,启示青年人
探究生活的真谛。在影视化过程中,剧集充分地保留了原著中对“装腔”
的极致刻画,从职场生活里的“装腔”、爱情中的“装腔”、生活理念上
的“装腔”等方面形神兼备地还原“装腔”人生。这些情节实际反映了个
体在社会中的角色扮演和真实自我之间的矛盾。电视剧也保留了原著中唐
影、刘美玲和林心姿等角色的爱情观和行为,展现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在爱
情关系中的虚荣心和表面的装腔行为,并通过情节间的对比,探讨了真诚
与虚伪在建立亲密关系过程中的重要性。因非常贴近都市生活现实,该剧
在青年职员观众群体中获得较多好评。
剧集《曾少年》在保持原著精神的同时,增加了故事的深度和观众的
共鸣。观众不仅能在故事中看到青春成长的烦恼和快乐,也能感受到剧集
对现实社会中压力和挑战的表现。优秀的改编使得该剧能在一定程度上激
励观众,思考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找到自己恰如其分的状态,如何勇
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2. 古今相通,把握时代精神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优秀的影视作品,无论是现实题材剧,还是
古装剧,乃至于科幻剧,都是当代精神的某种折射,这是一种无意识的行
为。除此以外,改编创作者也需主观能动地在作品中体现出时代精神。
就古装类改编影视作品而言,要为今人看,在改编时就得先考虑原
著文本的两个方面:一是原著文本产生的时代与当下的距离,这点前文已
述;二是文本内故事的时代背景、故事时代背景和文本产生之时代的距
离。譬如,《封神演义》是明朝人写的商周易代的历史与神话传说,本身
带有明朝的时代痕迹。而今天,随着史学、考古学等学科以及科学技术的
发展,我们对商周时期的认识要远比明朝人开阔明朗,改编时就需考量,
原著中的哪些内容是需要用今天的认识来颠覆的。不论商周还是明朝,男
尊女卑都是残酷却不可否认的事实。在电影《封神:朝歌风云》中,这一
点既没有避讳,又清楚地透露出创作者的否定态度。而且,这种态度并不
是用否定性的情节直接批判的,而是采用了还原某种意义上属于被遮盖的
“真相”的方式表现出来。被狐狸精附身的苏妲已不再是背负一切罪过的
妖妃,充其量只是“从犯”,真正的“幕后黑手”是纣王。另一种方式是
用怜悯去表现、放大女性受父权迫害的惨剧,如姜王后,这一角色也不再
是原著中寥寥几笔带过的边缘人物,她也有着家国大义,甘愿为了国泰民
安而献出生命。
再如,《长相思》是一部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古装剧,依据中国历史
神话故事改编,使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这种对民族文化的深入挖掘和
展现,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推动文化繁
荣具有积极意义。
一般的武侠作品,通常都不会为故事背景规定具体的历史时期(少数
影视作品反之,如以明朝天启、崇祯年间为故事背景的“绣春刀”系列电
影),但在其发展历程中,这类作品会尽力证明,自己足以承载起优秀的
传统文化精神。推而广之,所有背景架空的古装剧,要想出类拔萃、经得
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就应该或者说必须蕴含那些有着深厚历史传统积淀
的时代精神。
武侠剧《云襄传》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舍小我为大我”—的
表现就十分出彩。小说中,云襄以“叛逆谋反、率众弑君”被定罪,“千
门公子襄”的名头大到令朝廷不安。使用一番计谋之后,云襄假死脱身
逃亡,恢复原名骆文佳,与妻女团聚。虽是大团圆,但总归多了些波谲云
诡、尔虞我诈。电视剧《云襄传》基本上沿袭了大团圆结局,但格局更为
开阔。剧中,云襄在南宫放去见关海主的同时,独自跑到了福王的府邸,
让福王放弃谋反。福王知道大势已去,也不愿再生灵涂炭,便放火自焚、
烧尽家产、了断一切。太子登基,天下太平。皇后荣升为太后,要重赏柳
公权和云襄,柳公权自请镇守海防,继续为朝廷效力,而云襄亦不愿再卷
入朝堂,婉拒皇后封赏,和柳公权一起镇守海防。这一改动给人的观感可
谓光明磊落、堂堂正正。
另一部年度好评武侠剧《莲花楼》创新性地融入了探案元素,以“江
湖”和“探案”为主线,塑造了“病侠”李莲花的特色形象,人物品行高
洁又潇洒不羁,富有魅力。
在武侠剧逐渐式微的大环境下,《莲花楼》的出现成功地为武侠剧市
场注入了全新的活力。《莲花楼》在传统武侠叙事中融入了悬疑元素,李
莲花化身江湖侦探,解开了一个又一个迷局,伸张正义。这些特色创新成
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在发扬武侠剧传统优势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叙事
可能性。随着创作者们不懈的努力和创新,《莲花楼》为武侠剧的复兴开
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剧情的盛宴。
过去虽不可全知但仍有史料可查,未来则全然无法预测。因此,科幻
类作品虽有科学理性支撑,却总要有天马行空的想象。不过,这不能成为
对衡量科幻类作品价值标准含混其词的理由。在现实积极意义上,优秀的
科幻作品,就是能把握当下时代精神,并坚信自己走在正确道路上,以此
为基础,发挥合理又奇绝的想象,描摹出充满希望与光明的未来愿景。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已深入人心,但目前,来之不易的和平的日常生
活往往让人们难以想象没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将会怎样(必要性)。电
视剧《三体》和电影《流浪地球 2》就通过艺术手法,创造了人类最大威
胁存在于人类之上的故事世界。观众在艺术的感染力中,完成了一次思维
实验、头脑风暴,进而能从更高的维度思考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并加深
对它的理解。
(二)重塑原著情节
2023 年的文学改编影视,其文学源头依旧以小说改编为主。这些小说
多区别于散文与诗歌,有一般意义上的情节;又不似传统戏剧那般格外强
调集中、动作外化的情节。正因如此,小说改编影视作品对情节的处理,
仅从必要性上说,是一种介乎重写和照搬之间的状态,暂且称之为“重
塑”。当然,文学改编影视作品,本就不应也不能完全挪用原著情节,随
着媒介的转化,相应的原著情节或删除或保留,甚至要创造原著中没有的
情节,保留者则又可能调整了表现出来的样貌。总之,重塑原著情节要能
扬长避短,并且不失原著真意。
1. 扩充内容,增设矛盾冲突
内容的扩充可分为“小扩”与“大扩”,二者都是基于原著文本生发
出来的,区别在于“无中生有”的方式与体量不同。如果望文生义一番,
小扩更接近于“改编”中的“改”,大扩则更接近于“改编”中的“编”。
小扩是在原著已有内容基础上对某些具体情节进行延展,在完整故事中所
占比例并不大,一般是主要情节线的分支。大扩可看作故事的延展,也就
是原著主线的扩充,原著故事并没交代的“前史”可能会以确定的形式加
入改编后的作品,成为故事的新起点;原著故事已经闭合的结局也可能被
打开,成为改编作品的主线。
小扩在文学改编影视作品中不胜枚举,关键在于是否合理,以及在
合理的基础上是否精彩。合理不仅要合常理,还要不与原著相悖。精彩则
是要有趣味性、戏剧性,并将原著的优秀特质在影视作品中增强放大。在
2023 年的改编作品中,电视剧《装腔启示录》和电影《河边的错误》较为
典型。比如,唐影在接受“网文抄袭案”时,接到来自律所和当事人南辕
北辙的诉求,她不盲从任何一方,认真调查研究,最终支持当事人促进网
络知识版权的健全。又如,许子诠在投行工作高压状态下会面临不择手段
与尔虞我诈,通过与下属的“双簧”表演,他成功迷惑了竞争对手,赢得
了主动权。这些扩展的情节都集中在许子诠和唐影的职场压力和挑战上,
可以说保留并发扬了原著的精神,拉近了剧情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最终让
观众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都市职场人的生存状态。小说《河边的错误》
不是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情节,只是被隐藏在了心理描写之下,被着重表现
的事件环节拆解,完整的情节需要读者自行想象,且指向多义,没有确凿
的“答案”。尽管影视也有开放的情节,但终归没有文学那般的自由度,
人物主观方面的描写必须外化成视觉听觉能感受到的元素。电影中,马哲
在社会上的两种身份—警察和父亲,都受到了威胁。“集体荣誉”在电
影中反复被公安局局长提到,而刑警大队队长马哲是否荣立过“三等功”,
也以亦真亦幻的形式在他本人的潜意识和领导、同事的口中多次闪现。另
外,他作为父亲,孩子也存在着成为“疯子”的风险。这些情节在原著小
说中是没有的,原作中马哲的焦虑心理通过这些情节表现了出来。
较为典型的大扩有电视剧《人生之路》。电视剧《人生之路》在不改
动原著人物关系和总体情节走向的基础上,扩充了原著。一是延长时代背
景跨度。原著聚焦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改革时期,剧集则将时代背景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扩展至 21 世纪 20 年代;在人物成长阶段上,也从主人公
高中时代一直叙述至人生中年。二是扩展地理空间,将主人公从故乡陕北
推向广阔的中国,一众主人公的人生道路走得“越来越远”。从高加林到
上海领青年作家奖开始,故事陆续加入刘巧珍夫妇带女儿到上海看病、刘
巧珍单打独斗留在上海从开面馆到中央厨房创业、黄亚萍在上海舞团创作
独立作品追求艺术理想等一系列剧情,详细叙述了主人公们在上海这一新
天地上开启的新生活、历经的新变故、收获的新成长。加入上海这一坐
标,不仅拓宽了故事发生的场域,更为后续剧情的展开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性。若说陕北是故事中人物的前半生,那么上海便是他们的后半生。《人
生之路》在路遥原著的基础上开创性地续写了陕北人在上海的故事,为探
索故事可能性而在时空背景上做出大胆突破尝试,无疑实现了情节线索更
为丰富、逻辑链条更显完整的良好改编。
还有一种更具开拓性的大扩形式,如《流浪地球 2》的改编。该片主
体剧情算是电影《流浪地球 1》的“前传故事”,与小说《流浪地球》相差
甚远,某种意义上称为原创也未尝不可。但该作品故事世界的设定保留了
小说的精华,而故事世界对一些“硬科幻”作品来说是一切情节、人物、
主题价值的基石。换言之,没有原故事世界,此故事就不复存在。从这一
层关系上讲,《流浪地球 2》也算是改编,只不过不是移植式的改编。
小扩与大扩也会在文学改编影视作品中并存。电视剧《显微镜下的大
明之丝绢案》不仅延展了原著中的封闭线索,将丝绢案的前发现人设置成
主人公帅家默的父亲,给予了帅家默展开调查丝绢案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而且将原著中未展开的重要情节拓展开来。剧集拓展了原著中未展开的第
一次公堂审理,还明晰了刺杀主人公的杀手身份为幕后黑手范渊安排的手
下鹿飞龙等人,增加了刺杀次数。这些拓展一方面传递出更为清晰的各利
益方的明争暗斗,另一方面也能以紧张刺激的刺杀过程吸引观众。
2. 聚合内容,集中矛盾冲突
有扩就有收,收则可先粗分为删减与捏合。删减是原著中的部分情节
直接舍弃不用,捏合则是将原本分散的内容集中起来,提升叙事效率,增
强矛盾的冲击力。收,要考量的也是合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精彩。原著中
部分内容若有无法自圆其说的明显逻辑漏洞,调整又牵一发而动全身,则
不如直接删除。小说中可以有相对较多的闲笔,这些内容甚至可以成为读
者不愿跳过的精华。而影视作品,虽也要节奏张弛,但推进情节总是首
要。再者,小说中精细准确又洋洋洒洒的全方面描写,在影视作品中可能
只用一个几秒的镜头就交代完毕了。此外,影视作品相比小说,还要注意
减少用对话交待情节的叙事手法。
超长的网络小说改编成电视剧时,需要收。《云襄传》原著有 6 本,
改编成电视剧时也有所收敛。哪怕是不那么长的小说,改编成体量相当的
影视作品,也一样需要删减。《莲花楼》原版小说中,李莲花和方多病共
破获了十五桩江湖疑案。电视剧在情节上进行了明显的压缩和提炼,重点
选取了十个案件进行影视化改编。原著中一些旁枝末节的线索和人物被简
化或省略,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紧凑和集中。这种改编策略有利于突出主要
矛盾和冲突,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同时也符合电视剧观众对于节奏明快、
信息量大的作品的期待。
捏合的代表作品有《封神:朝歌风云》。原著小说《封神演义》的体
量要改编成电影,势必会压缩许多情节。纵然“封神”系列电影计划拍三
部曲,也肯定要捏合原书章回小说的许多内容。因为,三部曲电影虽是一
个完整故事的三部分,但作为电影,也需独立成章。也就是说,在三部曲
的连续性(如需要在下一部解决的悬念伏笔)之外,每部电影也得是个完
整的故事,不能让观众在没看过上一部的前提下欣赏得太过困难,各自都
要有完整明晰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原著小说可以草蛇灰线,三部
曲电影则不可。所以,多半会出现原著中许多情节提前参与到影片情节之
中的现象。
(三)强化人物塑造
故事虽有所谓的“情感驱动”和“情节驱动”之分,但这也不是严谨
的分类,只是习惯用法,很难说是为人物而情节,还是为情节而人物。影
视作品的人物与情节在某种意义上是同义反复,人物的外在动作和内在转
变就是情节。从创作层面来说,情节势必需要有足够说服力的人物和人物
关系方能合情合理。从接受层面来说,观众对影视作品的欣赏和认同往往
建立在代入人物、与人物共情的基础之上。
1. 丰富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一般为圆形人物。只不过,小说对人物的描写有多
种方式,有时不必将人物复杂的两面性全都写明,可以只明表一面,暗示
另一面;或是用“春秋笔法”,寓褒贬于叙事。但在影视作品,尤其是电
视剧中,需要将人物形象明确地向细处推演。另一种情况则是要考虑到影
视作品大众传媒的特点,小说中主人公的一些负面特征不宜在影视作品中
太过放大。《人生之路》就放大了高加林的优点品质,削减和隐匿了其性
格中存在的缺点。路遥的《人生》将高加林更多塑造成一个“精致利己主
义者”的形象。《人生之路》则让高加林化“利己”为“执着于自我”,赋
予其更多传统意义上的“好人”特征。剧集开篇被同窗好友冒名顶替读大
学的戏份为高加林取得了天然的观众同理心,于情与法都为主人公设置了
一层“保护屏障”。对于高加林和刘巧珍、高加林和黄亚萍分别的两组情
感关系,《人生之路》的态度更公允,不存在明显的情感偏向和道德站位。
《人生之路》将更多篇幅着眼于高加林和黄亚萍的这条爱情线,从高中时
代起便为两人的相处作铺垫。感情基础建立在精神层面的志同道合上,两
人虽存在家世上的不对等,却在价值观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平等一致。小说
中,作者对于高、黄二人的情感态度略显消极,在道德站位上指出黄亚萍
“挖墙脚”,并在后续着笔上也流露出对这段感情的不看好;而在《人生之
路》中,剧集的态度则对这一情侣更显友好,剧集更支持高、黄二人间的
“灵魂之交”,这是更符合观众对于现代爱情观的理解和认同的一大改编
做法。
像科幻小说这类假定性较强的作品,人物的优先度与重要性有时会
让位于故事世界的设定。但在影视作品中,故事世界的设定固然重要,但
也要尽可能地让人物形象饱满、关系紧密。汪淼、史强二人的情义在原著
中不甚明显,尽管二人贯穿了《三体:地球往事》现实线的始末,但汪淼
始终在作战中心的相关行动中作为一个较为理智的旁观者出现。剧中的汪
淼则作为作战中心技术作战的核心,深度参与了各项行动,起到了至关重
要的作用,也因此被史强严格保护。基于此,二人在日常相处中产生了深
厚的“战友情”,关系也从互无好感逐渐发展为亲密无间。关于汪淼与叶
文洁,原著中明确写出,由于叶文洁的慈祥和循循善诱,汪淼感受到了非
常强的温情,可以说原著中在前期很长一段时间里,叶都起到了导师的作
用,叶引导汪进入三体。然而剧中显然是想让二人的关系在师生之外,于
是给了汪淼一些推理和选择的空间。由于剧中史强对叶文洁的调查和怀疑
从未中断,即使比较尊重,汪淼本质上对叶文洁还是有所防备的。
2. 增设、整合人物
文学若用叙述交代情节,则可只写主要人物。而影视作品则要增设
人物,与主要人物互动。比如,《请转告局长,三大队任务完成了》,书中
有名有姓的人物仅程兵、王大勇、王二勇几人。程兵的经历近乎一半是老
张告诉“我”的,一半是“我”翻阅案卷得出的。书中程兵尽管是独自追
凶,但可以合理想象,他必然会和其他人打交道,只不过这些在书中没必
要塑造。电影《三大队》就增设了三大队其他警察作为程兵追凶路上的同
伴,并用几人陆续离开来塑造程兵这一人物形象独特罕见的崇高品质。
《人生之路》在原有小说情节上增添了全新人物—高双星。电视剧
开篇第 3 集,他便在父亲高明楼的安排下冒名顶替高加林,这在原著中对
应高明楼之子高三星顶替高加林民办小学教师的情节设置。剧中,高双星
虽是作为高加林这一正面形象的对立面出现,但依然具有许多值得肯定的
性格品质。首先,高双星并非主动选择顶替高加林,他本与高加林是同
窗,友谊关系纯真,但双星本就学习天赋不如高加林,于是在压力之下填
写了和高加林同样的高考志愿,却在高考结果出来后意外“中榜”,被父
亲安排改名换姓从此替代高加林去上海上大学。
高双星在这一过程中并非完全被动,他在接到消息后感到震惊异常,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