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从概念到思维——写给法科新生的12堂法学导读课
			》
 售價:HK$ 
			347
 
  《 
			甲骨文丛书·尼罗河的源头:非洲大湖地区两千年
			》
 售價:HK$ 
			500
 
  《 
			一语胜万言
			》
 售價:HK$ 
			230
 
  《 
			朱子的穷理工夫论 , 香江哲学丛书
			》
 售價:HK$ 
			485
 
  《 
			雾越邸暴雪谜案:全2册(綾辻行人作品)
			》
 售價:HK$ 
			658
 
  《 
			数据资产:从价值评估到价值管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347
 
  《 
			时代狂澜与士人心波:晚明传奇中的情与理研究
			》
 售價:HK$ 
			449
 
  《 
			日本侵华战争及其战后遗留问题和影响
			》
 售價:HK$ 
			347
 
 
 | 
         
          | 內容簡介: |   
          | 本书重点讨论建筑空间构成的语言系统以及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从建筑空间构成的语言系统建立到设计实践操作进行讲解。全书分为三部分、共十章:第D一部分为理论部分,共四章,介绍空间与形式研究,建筑空间与功能的基本组成,建筑空间与其内部功能及外部形体的关系,并建立了建筑空间方案设计阶段框架。第二部分为设计实践部分,共五章,通过课程大作业的实际项目流程,贯穿教学中的“课堂训练”全过程,结合各章的训练目标,配以具体的任务解读、任务实施和任务呈现标准,帮助训练和教学测评,使师生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进行设计研习。第三部分为案例解析,解读四个各具亮点的实际工程案例,均为来自行业优秀设计机构的代表性设计作品。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筑设计、环境(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专业教材或教辅用书,以及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行业从业者的参考用书。
 |  
         
          | 關於作者: |   
          | 吴丹,上海杉达学院, 高级工程师、讲师。主讲《建筑空间构成基础》、《室内设计》、《景观设计》、《毕业设计》等专业核心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建筑设计、室内空间设计、景观设计、设计学教育等。曾主持并完成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项目《基于积极行为引导的高校教室空间设计研究》、上海杉达学院“课程思政”试点课程建设项目《小型建筑设计课程思政建设项目》、上海杉达学院校级科研项目《OBE理念下的小型建筑设计课程创新教学法探索》,并发表多篇设计学、教育学相关论文。指导学生参加国内外高水准设计竞赛并获得奖项30余项。 |  
         
          | 目錄: |   
          |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空间与形式研究 / 002
 第一节 认识建筑空间 / 002
 第二节 空间的尺度及形状 / 004
 第三节 空间的限定方式 / 006
 第四节 空间组合设计的处理手法 / 010
 本章总结 / 课后作业 / 思考拓展 / 课程资源链接
 第二章 建筑空间与功能 / 015
 第一节 建筑功能的基本要求 / 015
 第二节 建筑空间的构成及设计 / 016
 第三节 功能与单一空间形式 / 019
 第四节 功能与两个单一空间的组合 / 021
 第五节 功能与多空间组合 / 024
 本章总结 / 课后作业 / 思考拓展 / 课程资源链接
 第三章 建筑空间与外部形体 / 029
 第一节 建筑空间与外部形体在设计上的关系 / 029
 第二节 建筑外部形体的美学原则 / 032
 第三节 建筑结构 / 037
 本章总结 / 课后作业 / 思考拓展 / 课程资源链接
 第四章 建筑空间设计阶段划分 / 041
 第一节 建筑方案设计的概念 / 041
 第二节 建筑方案设计的特点 / 042
 第三节 建筑方案设计的基本流程 / 043
 本章总结 / 课后作业 / 思考拓展 / 课程资源链接
 第五章 设计筹备阶段 / 048
 第一节 任务导入 / 048
 第二节 任务要素 / 049
 第三节 任务实施 / 058
 本章总结 / 课后作业 / 思考拓展 / 课程资源链接
 第六章 概念构思阶段 / 066
 第一节 任务导入 / 066
 第二节 任务要素 / 066
 第三节 任务实施 / 074
 本章总结 / 课后作业 / 思考拓展 / 课程资源链接
 第七章 建筑功能设计 / 081
 第一节 任务导入 / 081
 第二节 任务要素 / 081
 第三节 任务实施 / 087
 本章总结 / 课后作业 / 思考拓展 / 课程资源链接
 第八章 建筑外部形体设计 / 093
 第一节 任务导入 / 093
 第二节 任务要素 / 093
 第三节 任务实施 / 104
 第四节 任务呈现 / 105
 本章总结 / 课后作业 / 思考拓展 / 课程资源链接
 第九章 建筑方案的调整、细化和表达 / 108
 第一节 任务导入 / 108
 第二节 任务要素 / 108
 第三节 任务实施 / 120
 第四节 任务呈现 / 121
 本章总结 / 课后作业 / 思考拓展 / 课程资源链接
 第十章 项目实例 / 128
 项目1 徽派风格的现代演绎——景德镇某陶瓷艺术工作室设计 / 128
 项目2 院落、联动与活力——上海临港张江中心办公综合体 / 139
 项目3 自然、素材与身体——柿柿如意南野际民宿设计 / 148
 项目4 可持续发展的弹性空间——某高新科技产业研发中心设计 / 154
 参考文献 / 158
 |  
         
          | 內容試閱: |   
          | 前言建筑空间思维是理解和创造建筑空间的基础,它涉及对空间的感知、组织和表达,是设计的基础核心能力,贯穿设计创作的全过程。同时,空间设计思维也为后续的设计课程奠定了重要基础。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就建筑学科而言,即使是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对知识的传播已然不是其首要目标。和其他学科相比,建筑设计所涉及的知识体系异常丰富庞大,其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异常之快。新的建造形式、建筑材料、施工方法层出不穷,设计工具也不断更新,如生成式AI建筑设计工具已然不是新鲜事物,若想以一本教材将这些知识进行完整介绍,既难以实现,也没有必要。故本教材从内容上并非罗列和建筑相关的基础知识,而是重点讨论建筑空间构成的语言系统以及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首先,建筑空间的构成设计是一套相对完整的语言系统,将建筑空间作为最基本的关键词加以组织、衔接,这一系统的建立为初学者提供了一个相对清晰、完整的研习框架,并为初学者的进一步学习提供了整体性的引导。同时,建筑空间构成设计也是一套最易掌握、行之有效的设计学习和设计操作方法。基于此,建筑设计的学习者可以相对独立地完成最基本的建筑设计操作流程,这也是本教材的关键思想。本教材在内容上重视设计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部分,尽可能通过一个课程大作业的实际设计项目,贯穿于教学课程中的“课堂训练”全过程,使学习脉络更清晰,并使课程大作业的任务目标,遵循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突出项目导向、实践导向和技能导向的教学组织形式,做到“现学、现练、现掌握”,对标“设计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执行能力”的专业能力要求,使学习目标更明确。同时结合每个章节的训练目标,配以具体实施的方法、进程安排和学生的作业成果案例,为设计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操作途径,从而使师生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培养学生系统、有序、实用的设计表达能力。除了专业的建筑空间语言系统,本教材还绘制了大量生动的分析图,用图示语言和视觉符号进行内容表达,易于读者理解,并增加阅读中的趣味性。在案例解析篇章,引入各具亮点的实际工程案例(来自行业优秀设计机构的优秀设计作品),希望读者在生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成长。本教材由多所院校一线教师和优秀设计师共同编撰,具体编写分工为:第一、二、七、十章由上海杉达学院吴丹编写;第四、五、六章由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程宏编写;第八、九章由上海杉达学院赵杰编写;第三章由上海杉达学院蔡文澜编写。全书由吴丹统稿、程宏教授主审。本教材在编写中得到了上海一涧木空间设计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单位)陆力行总经理以及上海力本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单位)白鑫总经理的鼎力支持,增加了教材的应用性、专业性和前沿性,在此特别感谢。教材受限于编者的经验和学识,难免不够严谨或失之偏颇,真诚欢迎各位读者和行业专家的批评指正,以鞭策我们不断前行!吴丹2025年1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