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为什么会爱错人
》
售價:NT$
179.0

《
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
》
售價:NT$
296.0

《
生而液态:齐格蒙特·鲍曼与年轻人的三场对谈(社会学大家鲍曼的最后一课,给每个现代人应对不确定性的哲学方案)
》
售價:NT$
250.0

《
卡拉马佐夫兄弟(插图珍藏本)
》
售價:NT$
3050.0

《
法律与理性 : 西塞罗《论法律》解读(刘小枫主编;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
售價:NT$
403.0

《
一个数学家的叹息:如何让孩子好奇、想学习、走进美丽的数学世界(中国科学院院士严加安、斯坦福大学教授齐斯·德福林等力荐)
》
售價:NT$
218.0

《
DK生物运转百科(全彩)
》
售價:NT$
653.0

《
规则怪谈:无罪的嫌疑人 《规则怪谈》系列小说第三部重磅来袭!
》
售價:NT$
245.0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德育研究中心开展的主题为“聚焦学段特点, 探寻育人规律” 的融合式项目培训的成果。本书基于跨学段德育联动的理论基础、政策依据、实践路径及具体案例, 以思想情感类、文明礼仪类、学习求知类主题班会设计为载体, 分析不同学段学生的德育需求与特点, 探讨如何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间实现德育工作的有效衔接与联动, 形成连贯、递进的德育体系, 引领教师关注学段特点,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主题班会设计可为小初高教师提供借鉴。
|
關於作者: |
李文,男,正高级教师,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院长。一线教学16年,教研工作15年,教书育人成效显著,在管理工作、教师培养、教学研究、质量监控评价等方面有突出贡献。担任《专业视野下的基础教育教学探索》一书主编,在期刊发表多篇文章,主持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双减”专项课题——“依托教研组区校协同推动‘双减’政策实施的行动研究”。
|
目錄:
|
思想情感类主题班会
你“孝” 起来真好看
“布” 里生花蓝韵传承———认识扎染·传统文化我探索
唱响国歌传承国魂
指尖上的警觉心中的责任
重走“进京赶考” 路争做时代“答卷人”
小种子大梦想
文明礼仪类主题班会
文明礼貌用语我会说
文明用语我能行
学会主动与父母交流的方法
解锁宽容心共建文明班
长大成人沟通有“仁”
朋友圈文明圈
学习求知类主题班会
小耳朵竖起来
学习贵在勇于提问
学有目标行有方向
在合作学习中提升学习能力
优化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效果
超越自我, 学会“真” 学习
后记
|
內容試閱:
|
2017 年, 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文件,明确提出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德育一体化体系, 强调依据学生年龄段科学设定德育目标、 内容及实施路径, 以实现德育工作的有效衔接与深入开展。 随后, 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相继出台, 旨在不断深化和完善这一理念。 2021 年 8 月, 北京市 《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指导纲要》 (简称 《纲要》)的颁布, 标志着省级教*部门在德育体系建设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纲要》 强调尊重学生认知规律, 依据学段特点设计德育方法, 对德育工作者, 尤其是班主任, 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
在此背景下, 在中共石景山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和石景山区教育委员会的指导下, 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 (简称 “区分院” ) 德育研究中心紧紧把握 “石景山区建设北京市一体化德育示范区” 的契机, 于 2021 年 9月启动了以 “聚焦学段特点, 探寻育人规律” 为主题的融合式项目培训。
此项目培训特色鲜明、 成果丰硕。 本书是该项目培训的成果之一。
一、 打破界限, 构建研究共同体
该培训在招募成员时, 跨越了校际与学段的界限, 将研究相同议题的不同学校与不同学段的班主任聚集一堂, 进行融合式培训。 这种跨校、 跨学段的合作模式, 促进了小学、 初中、 高中各学段班主任之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 班主任们围绕研究主题展开经验交流与智慧碰撞, 不仅推广了优秀案例, 优化了研究内容, 还加强了相邻学段班主
任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通过明确学段差异, 班主任们能够更精准地定位本学段德育目标, 选择恰当的教育载体与实施策略, 从而提升了研究的系统性与专业性, 增强了育人的实效性。
二、 内容导向, 强化研究基础
培训课程的设计紧密围绕一体化德育研究实践的需求, 涵盖了政策文件解读、 德育原理、 德育方法论、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德育科研方法等多个方面。 这些通识性课程为学员提供了明确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思路, 赋予了其基本的德育研究能力与科学育人的方法, 为一体化德育实践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 依据 《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课程指导标准 (班级管理)》中的要求, 培训还开设了多样化的专题课程, 供学员根据个人研究方向选修。 这种全员培训、 分组研修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培训模式, 通过学习、 实践、反思、 交流和推广等环节, 有效提升了学员的德育研究实践与带班育人能力。
三、 方式融合, 提升培训效能
培训注重人员、 内容与方式的全面融合。 在课程内容上, 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也强调实践能力的提升; 在培训方式上, 则采取线上培训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线上培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与学习时间的灵活性, 搭建网络学习平台, 促进学习成果的分享与评价, 实现教学相长。 线下培训则组织建立以 “相同内容” 和 “相同学段” 为分组依据的学习共同体,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培训者根据培训目标与内容, 灵活运用集中讲座、 小组沙龙、 个别指导、 实践演练、 下校观摩和论坛交流等多种培训形式, 有效提升了培训的效能。
四、 跨学段联动, 凝练培训成果
培训中, 区分院德育研究中心的教研员带领区、 校两级骨干班主任,以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与 《 北京市中小学养成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 年)》文件要求为主线, 结合北京市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目标要求中的各项内容, 通过融合式一体化研训, 分别针对小学、 初中、 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道德发展规律, 制订了适切的带班育人策略。 这些跨学段德育联动 小初高一体化主题班会实践 成果不仅助力班主任实现了带班育人能力的进阶, 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书作为三年实践研究的总结, 精选了 “思想情感、 文明礼仪、 学习求知” 三个主题、 涵盖小学、 初中、 高中不同学段的典型案例, 旨在为一线班主任提供可借鉴、 可操作的实践经验与启示。
本书是区分院在一体化德育实践探索道路上的一次初步探索与经验总结, 旨在为一线德育工作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和思考的契机。 我们诚挚地希望, 通过分享这些实践成果, 能够激发更多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与探索,共同为推动我国德育工作的持续发展与进步贡献绵薄之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