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手绘鱼图典藏
》
售價:NT$
918.0

《
透过地图看欧洲格局:从拿破仑时代到冷战时期
》
售價:NT$
551.0

《
柳岸居藏日本画
》
售價:NT$
857.0

《
中国古代科技遗产
》
售價:NT$
1010.0

《
历史深处的南丝路 一部关于南丝路的纪实性文学作品
》
售價:NT$
403.0

《
中国航天立体翻翻书
》
售價:NT$
296.0

《
国家工业密码
》
售價:NT$
653.0

《
普通法司法管辖区所得税:从起源到1820年上下册
》
售價:NT$
1010.0
|
內容簡介: |
马克思主义以社会历史为研究对象,深刻洞察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独特的价值观念而独具魅力。在文明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成为了一种新的思想趋势。基于此,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的来源与组成、特征及其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切入,首先探究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其次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网络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主体自觉展开论述,最后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及内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根本途径进行全面分析。本书深度挖掘了两种思想体系的内在联系,为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经验。
|
關於作者: |
梁兆桢(1992— ),广西钦州人,法学博士,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兼任《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青年编委、外审专家,教*部硕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以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在《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CSSCI核心期刊及其他重要专业学报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级各类项目10余项,获得各类学术奖励共计20余次。
|
目錄: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来源与组成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第四节 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阐述
第一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意蕴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传承的前提与意义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第四节 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主体自觉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融合的价值及共通之处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 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价值和逻辑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 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 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原则与意义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 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着力点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 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机理
第六节 马克思主义 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共通之处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 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实践及现状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 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实践指向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 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现状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根本途径
第一节 吸取历史的主要经验
第二节 破解责任主体面临的困境
第三节 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第四节 突破文化传播的难题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前 言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高度契合性是二者能够相互结合、相互成就的前提条件、内在根据和深层原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行稳致远的奥秘所在。
基于此,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探索”为题。首先,以马克思主义的来源与组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切入点,阐述马克思主义;其次,从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唯物辩证法及其思维创新、认识的本质与真理的发展来解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再次,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网络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主体自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及内容;最后,通过吸取历史的主要经验、破解责任主体面临的困境、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突破文化传播的难题来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根本途径。
本书的特点在于全面系统地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不仅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还结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相辅相成。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书在写作的过程中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书中所涉及的内容难免有疏漏与不够严谨之处,希望读者和专家能够积极批评指正,以待进一步修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