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欧洲早期汉学史:中西文化交流与西方汉学的兴起 儒学与欧洲文明研究丛书
》
售價:NT$
959.0

《
烟草:一部资本主义政治史
》
售價:NT$
398.0

《
AI短视频创作攻略
》
售價:NT$
449.0

《
黛莱丝的一生(诺奖得主莫里亚克钟爱之作,当婚姻变成“枷锁”,人生如坠漫长黑夜)
》
售價:NT$
245.0

《
牛津西方音乐史(卷四):20世纪早期音乐
》
售價:NT$
1214.0

《
数据资本大时代
》
售價:NT$
403.0

《
鲍文家庭系统治疗 (美)默里·鲍文
》
售價:NT$
709.0

《
罗马统治下的希腊:前146-716(罗马征服以来的希腊史)
》
售價:NT$
612.0
|
編輯推薦: |
本教材的编写面向公共管理专业境内外生的专业课程需求,同时适用于通识课程教学。教材特色和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跨学科的教材编写团队。本团队包括深耕电子政府教学多年的教师、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的城市管理专业教师以及熟悉公共管理学科的行政管理专业教师,教师专业背景涵盖行政学、政治学、地理学等多个专业,既有公共管理的理论背景,又有信息技术的专业知识,从而做到专业性分析和技术性支持。(2)全方位的教材内容。本教材将建构理论 内容 实践的知识体系,全面讲解数字政府的基础理论和前沿趋势,从信息学、组织行为学、技术社会学等理论全面阐述数字政府的理论基础,并从硬件设施、平台搭建、交互界面、可视系统来全面介绍数字政府的应用基础,同时从政府内部工作流程再造、公共服务供给、公共决策、公民参与等方面来分析数字政府的具体应用领域,并介绍国内外的典型经验。教材的内容丰富,既包括经典知识,也包括前沿理论,既有理论技术,也有实践运用。(3)多学科交叉的教材体系。本教材将引入社会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深入浅出地解释数字政府的理论机理,引导学生学习理论基础,掌握交叉知识,抓住数
|
內容簡介: |
本教材结合数字化、智慧化时代政府管理实践,以理论、运用、实践三大部分来设计教学内容。在理论篇,本教材将主要包括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两个模块,基础理论主要涵盖数字政府的数据技术理论、数字政府的TOE理论、数字政府的技术社会学理论,应用理论主要包括数字政府的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数字政府的架构体系与职能运行、数字政府的基础设计与交互中心、数字政府的信息与治理。在运用篇,本教材主要包括数字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数字政府的社会治理、数字政府的智慧决策、数字政府的公民参与。在实践篇,本教材将主要国内试点模式和国际典型做法,国内试点模式介绍广东数字政府的管运分离模式、浙江数字政府的政企合作模式、贵州数字政府的数据融合模式;国际数字政府模式将介绍新加坡智慧国家建设、美国数字战略发展、英国数字政府建设。*后提出多元共建、技术社会融合的数字政府中国模式。
|
關於作者: |
王惠娜,毕业于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获得行政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地方政府治理、地方环境政策与治理、数字政府与治理。主持国家社科青年项目、国家社科一般项目、福建省社科项目、福建省软科学项目、福建省教育厅项目、校级项目等多个项目,在《中国行政管理》《公共行政评论》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一部。曾获得全国MPA优秀教师、MPA优秀论文指导教师、华侨大学优秀班主任、华侨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
目錄:
|
第一章 数字政府概述— 001第一节 数字政府的基本概念— 002第二节 数字政府的功能分析— 011第三节 数字政府优势与挑战— 013第二章 数字政府的理论基础— 017第一节 数字政府的数字治理理论— 018第二节 数字政府的技术与组织理论— 025第三章 数字政府的演变历程— 034第一节 基于信息数字化的电子政务— 035第二节 基于数字技术驱动的数字政府— 041第四章 数字政府的顶层设计与实践逻辑— 049第一节 数字政府建设的顶层设计— 050第二节 数字政府建设的实践逻辑— 055第五章 数字政府的架构体系与政府平台的组织逻辑— 066第一节 数字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 067第二节 以服管办融合为目标的多端互动应用平台— 072第三节 政府平台的组织逻辑及其影响— 076第六章 我国数字政府的绩效评估体系— 082第一节 我国数字政府绩效评估在实践上的历史演进— 084第二节 国际上常用的数字政府绩效评估框架— 087第三节 国内常用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090第四节 我国数字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094第七章 数字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 098第一节 数字政府的公共服务— 099第二节 公共服务数字化发展难点— 110第三节 数字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提升路径— 112第八章 数字政府的社会治理 — 116第一节 社会治理概说— 117第二节 数字化社会治理的困境与策略— 121第三节 数字化社会治理的实际应用— 126第九章 数字政府的公民参与— 134第一节 公民网络问政参与— 135第二节 公民网络反腐参与— 141第三节 公民网络问政参与的政府回应— 145第十章 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的政社协同模式— 152第一节 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的背景和总体情况— 153第二节 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的具体做法— 156第三节 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驱动超大城市敏捷治理的内在机理— 162第十一章 广东数字政府的管运分离模式— 167第一节 广东数字政府建设情况介绍— 168第二节 广东数字政府建设的特征、效果— 181第十二章 贵州数字政府的数据融合模式— 188第一节 贵州“云网平台”的建设及发展过程— 189第二节 贵州数字政府数据融合发展— 192第三节 贵州数字政府建设的效果— 200第十三章 浙江数字政府的政企合作模式— 205第一节 浙江数字政府建设情况介绍— 206第二节 浙江数字政府建设的特征、效果— 217第三节 浙江数字政府建设的启示— 220第十四章 国外数字政府的建设实践与经验借鉴— 225第一节 美国数字政府的建设实践与经验借鉴— 226第二节 英国数字政府的建设实践与经验借鉴— 228第三节 韩国数字政府的建设实践与经验借鉴— 230第四节 美国、英国及韩国数字政府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232
|
內容試閱:
|
数字技术作为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日益融入了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各个领域,对我们的生活方式、经济模式和政府治理方式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数字政府建设将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将提高政务管理能力和政府公共服务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增强国家发展能力。本教材立足于“数字中国”和“数字政府建设”,阐述数字政府的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在理论层面上,本教材介绍了数字政府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演变历程、顶层设计与实践逻辑、组织逻辑、绩效评估体系等内容;在具体实践中,本教材描述了数字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社会治理、公民参与,并介绍了北京、广东、贵州、浙江等地,以及国外三个国家的丰富的数字政府建设经验,旨在增进对数字政府的理解。本教材是在学校、学院的领导和支持下,各位老师集体分工合作的成果。第一章和第九章作者王惠娜;第二章和第八章作者郑华良;第三章和第四章作者纪晓光;第五章和第十章作者宋琳;第六章和第十四章作者刘子瑄;第七章和第十二章作者刘英英;第十一章和第十三章作者双文元。同时,研究生吴俊龙、李嘉蕙、甘巧玲协助本教材的整理与初校工作,王惠娜负责*后的统稿工作。本教材的读者定位是公共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本教材力图为读者展现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运用丰富的数字政府图景,但囿于作者的研究基础和编写经验,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读者和专家学者们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