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通胀的教训
》
售價:NT$
352.0

《
婚礼的前一天 穗积漫画作品集
》
售價:NT$
218.0

《
狂野的希望:在灰暗的日子里找到光亮
》
售價:NT$
305.0

《
如何从敌人身上获益(普鲁塔克《道德论丛》精华选编)
》
售價:NT$
296.0

《
峰值体验2
》
售價:NT$
347.0

《
经纬度丛书·财与兵:中国近代化与晚清政治博弈
》
售價:NT$
347.0

《
AI生图变现100例
》
售價:NT$
305.0

《
汗青堂丛书149·君临天下:世界历史上的皇帝
》
售價:NT$
561.0
|
編輯推薦: |
“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入选作品 何常在全新长篇小说
一部记录个人奋斗与时代变迁的小史诗。
|
內容簡介: |
《向上》以90后代表夏向上等人的成长历程为线索,书写了年轻一代在新时代商业浪潮中积极拼搏创造精彩人生的故事,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迁——从农村的发展到城市的崛起,从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到生态农业的转型……小说的主人公们因为坚持不懈的奋斗追梦精神,在山乡巨变的激流中,一个个蜕变成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青年才俊,绽放出绚烂的青春光彩。正是人间一趟 积极向上!
|
關於作者: |
何常在,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河北省作协副主席、河北省网络作协主席、文学创作一级。出版《浩荡》系列、《正道》系列、《交手》系列、《问鼎》等畅销书,发表网络小说《向上》《浩荡》《官神》等,创作作品共计五十余部。曾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新人奖网络文学新人奖、河北省文艺振兴奖、贾大山文学奖、天马文学奖等;作品曾入选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新时代十年百部中国网络文学榜、“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网络文学作品暨2019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等各大榜单,作品《浩荡》曾荣获2019年度“中国好书”。
|
目錄:
|
目录
第一章 九十年代初期的往事 \\1
第二章 尽管向上的过程中有些曲折与盘旋 \\6
第三章 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 \\10
第四章 如果你身边有人很优秀并且你打不败他 \\16
第五章 改变世界,先从改变自己开始 \\21
第六章 别抱着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问题 \\26
第七章 越是缺什么,就越喜欢表现什么 \\31
第八章 出道即巅峰,巅峰便谢幕 \\36
第九章 三县之地 \\40
第十章 大胆但并不新颖的想法 \\45
第十一章 我们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 \\50
第十二章 演绎和真实 \\55
第十三章 要抱着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60
第十四章 说服一个人很难,但打动一个人容易 \\65
第十五章 让步其实才是进步 \\70
第十六章 棋手之所以是棋手 \\75
第十七章 假如这是一道必答题 \\80
第十八章 想不想成为时代的商务舱乘客 \\85
第十九章 对自己清醒的认知和对别人清醒的认知 \\89
第二十章 大时代之下的小契机 \\94
第二十一章 赶紧结算前面的沉没成本 \\99
第二十二章 与其去赌未来,不如当下拼搏 \\104
第二十三章 财富是一个人身上所能彰显的最明显的光环 \\109
第二十四章 此时出手,可以利益最大化 \\114
第二十五章 走在正确的大道上 \\119
第二十六章 不但目标不一样,连方向都不一致 \\124
第二十七章 除了有钱之外,一无所有 \\129
第二十八章 不管你看到的是什么,肯定不是你想的那样 \\134
第二十九章 有一身不管走到哪里都被人民需要的本事 \\139
第三十章 任何决策都有风险 \\144
第三十一章 有一个豪华陪练天团不好吗 \\149
第三十二章 可以编织神话,但不能相信神话 \\154
第三十三章 市场永远是对的,错的只有自己 \\158
第三十四章 开始试着从全局考虑问题 \\163
第三十五章 核心的圈子 \\168
第三十六章 人生,总是需要一些短板来平衡 \\173
第三十七章 越是想要禁止的,越不容易禁掉 \\178
第三十八章 请继续上课 \\183
第三十九章 没有人可以逃脱时代的洪流 \\188
第四十章 人生就是一场聚散的游戏 \\193
第四十一章 得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里 \\198
第四十二章 实用主义和美学主义结合的典范 \\203
第四十三章 农业大国和农业强国 \\208
第四十四章 选择无所谓对错,只有轻重缓急 \\213
第四十五章 用不确定的事情来下注一个确定的未来 \\218
第四十六章 人是好人,但下次别这样了 \\223
第四十七章 许多假设中的事情未必不会发生 \\228
第四十八章 世界永恒不变的就是变化 \\233
第四十九章 时代脉搏强有力的跳动 \\238
第五十章 新的时代,新的山乡巨变 \\243
第五十一章 将会改变一切 \\248
第五十二章 从来没有一刻远离时代的主旋律 \\253
第五十三章 还需要付出足够的智谋以及相应的代价 \\258
第五十四章 在同一个历史节点上 \\263
第五十五章 殊途同归,目标是一致的 \\268
第五十六章 一幅更大更辽阔的画卷 \\273
第五十七章 时代的大潮已经扑面而来了 \\278
第五十八章 直接说重点 \\283
第五十九章 在大潮之下被冲击的一小部分人 \\288
第六十章 每个人的成功都有其独特性、时代性 \\292
第六十一章 如果说生活是一个大飙演技的超级舞台 \\297
第六十二章 单一糖的手段 \\302
第六十三章 除非涉及了不可调和的利益矛盾 \\307
第六十四章 能够回馈以丰厚的未来 \\312
第六十五章 人所在的位置决定了他看问题的边界 \\317
第六十六章 时间才是最宝贵的部分,谁也没有办法绕过时间 \\322
第六十七章 留住人才不能靠道德绑架 \\327
第六十八章 实际上是为下一个五年在下注 \\331
第六十九章 成为棋手,是每个不甘于平凡的棋子的觉悟 \\336
第七十章 实际上是赚到了 \\341
第七十一章 未来之城的未来 \\346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九十年代初期的往事
夏向上从小就很有名。
作为出生在华北平原腹地的容县拒马河镇小头村村西头一户普通人家的夏向上,他的成名之路颇为坎坷并且充满了戏剧性,经历了好几个阶段的起伏。
第一阶段的出名是美名远扬,是因为成为神童——他3岁会写毛笔字,5岁就能为全村写春联,1996年,6岁的他上小学时已经自学学完了小学二年级的课程。
到10岁时,提前完成小学全部课程的夏向上小学毕业,引发了全校乃至全村的轰动,被全村的父老乡亲公认为神童。
夏向上整个小学阶段都是父老乡亲教育孩子学习、引导孩子向上的榜样。
乡亲们都以为在大学生无比稀缺的90年代,夏向上从此一发不可收必定会走向初中、高中、大学的成才之路,不料10岁时的夏向上遇到了比他大12岁的李继业和大6岁的温任简,天天跟在李继业和温任简的屁股后面玩,从拒马河到白洋淀,从网吧到酒吧,疯狂玩耍,夜以继日。
学业就被荒废了,成绩一落千丈,神童之名成了被打脸的过往,10岁上初中的夏向上,15岁初中才毕业。曾经凭借天才能力跳级预支的时间,都被他后来用玩耍的本事浪费掉了,算是打平。
李继业是安县人,温任简是雄县人,和夏向上所在的容县并称为三县。三县紧密相连,如同一县,县城与县城之间的距离也就是20多公里。李继业技校毕业后,在安县开了一个电子产品销售与维修的店面,取名为继业电子。后来,他又在容县和雄县都开了分店,因此得以认识了雄县的温任简。
温任简出生于1984年,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雄县中学任教,他不甘心只有一个中专文凭,就自学了大学本科。因BP机维修,认识了李继业,二人很聊得来,一来二去就成了好友。
夏向上和李继业的认识,也是因为他喜欢电子产品,在李继业的店里为老爸夏想明挑选小灵通时,才10岁的年纪却对各种电子产品如数家珍,就引起了李继业的兴趣,一问才知夏向上就是远近闻名的神童,李继业当即以成本价交个朋友,赢得了夏想明和夏向上的好感,也和夏向上打开了友谊之门。
夏向上虽有神童之名,毕竟年纪太小,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玩心重,很快就在李继业和温任简的带领下,不是出去游玩,就是鼓捣各种电子产品,或者打游戏。结果就是学习成绩从刚升初一时的全年级第一迅速下滑到了倒数第一。
学校的老师多次苦劝夏向上收心,好好学习,别像仲永一样昙花一现,夏向上不听,更新换代很快的电子产品和游戏的吸引力,他无法抵抗。
于是,夏向上进入了人生第二阶段的出名——臭名远扬。当年所有认为夏向上是神童的人,包括小学老师和父老乡亲,再次提起他时都不免摇头,都认为这孩子完了,没戏了,别说大学了,高中能顺利毕业就谢天谢地了。怪不得都说先胖不算胖,后胖压倒炕,有多少孩子都是小时候机灵得很,长大后就啥也不是了。
夏向上在整个初中阶段都成了乡亲们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
李继业并没有觉得他和温任简与一个小孩玩有什么不对,也没有意识到对夏向上学习成绩的影响是致命的负面,温任简却是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尤其是当他得知夏向上在留级两次后才勉强考上了容县一中高中,他就和李继业商量不能再耽误夏向上的学业了。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唯一的出路就是考学。比他小了6岁的夏向上赶上了大学扩招的好时候,而他当时为了早日跳出农门成为城里人拿到非农业户口,才不得已先考了中等师范学校。
如果再任由夏向上放纵下去,他的人生可能就因他们而改变方向,温任简和李继业谈了一次,决定和夏向上断绝来往。
还有另一个原因是温任简不但自学拿到了大学文凭,还被北京一家大学录取为研究生,他要继续求学,要离开雄县了。
李继业也爽快地同意了,一是温任简说得确实有道理,二是他的生意要扩大规模,要去保定市发展。
二人离开容县前,请夏向上吃了一顿饭。已经15岁的夏向上,喉结突出、声音变声、胡子开始生长,他不再是以前清纯、清澈的少年,对二人的告别有些伤感,却还是没有多说什么,只说以后有机会北京见。
他的目标是北京,不但要像李继业和温任简一样成为城里人,还得是最大城市的城里人,他要到祖国的心脏去。
夏向上知道随着李继业和温任简的离去,他的人生翻开了全新的一页,意味着他要和过去告别。他和李继业、温任简表面上是朋友,其实身份和地位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如果他考不上大学,依然只是华北平原腹地一个普通村庄的普通农民,而李继业事业有成温任简学业有成,是他只能仰望却遥不可及的梦想。
高一下学期,夏向上开始发奋学习。第一个月,从全年级倒数上升到全班倒数。第二个月,进入全班前十。第三个月,成为全班前三。他雷霆万丈般的成绩提升、一往无前的让别人绝望的领悟力和学习能力,让他声名大震,迅速成为整个高中最响亮的名字。
很多人开始打听他到底何许人也,直到听到他当年的神童往事后,才暗暗舒了一口气,原来本身就是天才,成绩的好坏全在于他想不想学,而不是学不学得会。
到了高二上学期,夏向上已经稳居全年级第一名,每次摸底考试的总分数让第二名总觉得无能为力。夏向上再次凭借无与伦比的实力为自己赢得了荣誉,无数夸奖、笑脸迎面而来,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都认为他有望成为容县考上清北复交四所顶尖高校的第一人。
夏向上高中年级第一的成绩传回小头村,差不多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让全村人相信当年的神童又回来了,他不是江郎才尽,也不是泯然众人矣,而是可以随时回到他人生的高光时刻,只要他愿意。
夏向上第三阶段的出名是重回当年神童的高光时刻,是所有人都认定他只要想要就能赢得一切的威名。
然而……好景不长,夏向上的成绩在高二下学期,再次迅速下滑,从年级第一一路下降到了班级倒数第一……他是被爱情所累,早恋了。
说是早恋,其实顶多是单相思,对方还是一个外地女孩,来自
深圳。
说来认识康小路并对她一见钟情,起因是康大道。
康大道是石油钻探队队长,在深圳特区成立之初就落脚在了深圳。许多朋友和同事因为当时的深圳是一片荒凉之地而放弃了深圳的房子和户口,他却留了下来,并且认定深圳有紧邻香港的优势,肯定可以腾飞。
妻子因病亡故后,他没有再娶,独自一人抚养女儿。出生于1992年的康小路因为从小缺少陪伴而性格孤僻,独立性强且不喜欢与人交往,他实在没时间照顾和培养她,就决定送她出国留学。
康小路也乐得离开。
已经办好出国手续,在等待出国期间,康大道接到任务要来容县勘探石油,就带着康小路一起过来,希望能多陪伴她一段时间。
之前康大道就来过雄县和安县,也认识李继业和温任简。他喜欢交友,每到一地总能认识几个聊得来的朋友,时间一长,积攒的朋友数量就相当庞大,他就分门别类地整理好,并且备注了年龄、学历、职位以及他对此人的未来前景的判断。
石油勘探是大海捞针,是无数次失败之后才会有一次成功的机会,但一旦成功,就是巨大的成功。筛选朋友也一样,大多数只是一面之缘,再进一步才是泛泛之交,然后才有可能成为生活中的朋友、知己、合伙伙伴,层层递进的过程,也是不断试错的过程。
认识夏向上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偶然是因为夏向上在摸底考试后回家,正好路过康大道的勘探队,而他正好对架设而起的重型设备大感兴趣,并且停下来观望,还饶有兴趣地问东问西,就和康大道认
识了。
必然是因为早在康大道认识李继业和温任简之后,二人就向他提过夏向上,说起过夏向上的神童事迹。只是当时几次错过,没能和夏向上遇上。
就在夏向上见天色已晚想要离开的瞬间,一回身,不远处的斜坡上,有一个女孩屈膝而坐,她明媚而忧伤,长发在风中飘舞,小巧而高挺的鼻子以及弧度近乎完美的嘴型让她的侧颜如摇曳的月见草,一瞬间击中了夏向上情窦初开的内心。尤其是夕阳西下,阳光在她的脸上、身上镀上了一层金黄的光芒,他只觉得心脏跳得厉害,充满了期待与冲动……他恋爱了。
此后,康大道忽然发现夏向上几乎每天都过来一趟,表面上假装跟他聊天,眼光却总是扫向康小路,他就暗笑夏向上这个傻小子穷孩子看上他女儿是痴心妄想,虽说慕少艾是人之常情,但以夏向上现在的身份和康小路相比,有着天地之差。
第二章
尽管向上的过程中有些曲折与盘旋
康大道并没有打击夏向上的单相思——毕竟康小路自始至终都没有看他一眼,更没有和他说过一句话——他只是不停地告诉夏向上外面世界的广阔,人生的无限种可能。人生并不是一个不断向上的过程,而是会有时向上有时向下,有时又忽左忽右,甚至还会栽跟头,怎么选怎么把握,全在自己的努力。
对于许多人来说,也许努力了也没有结果,但至少努力过了就没有了遗憾。对于夏向上来说,不努力就等于浪费自己的天分。
夏向上并没有听进去康大道的经验之谈和人生谏言,他沉迷在对康小路的痴迷之中,将暗恋付诸了行动——他给康小路写了一封情书,并且委托康大道转交给她。
康大道当即就震惊了,他指着自己的鼻子问道:“向上,你难道没看出来我是小路的爸爸吗?”
夏向上毫无畏惧地答道:“看出来了。不,应该说早就知道了。”
“你觉得我会赞同你喜欢小路吗?”
“不重要,只要她喜欢我就好。”
“你个傻子哟。”康大道气笑了,收起了情书,“先不给她了,给她她要么直接撕了,要么就扔了,浪费你的感情。我先帮你留着,等有一天你有资格追求她时,我再帮你交给她。”
“什么叫有资格追求她?爱一个人还需要资格?”17岁的夏向上心中的爱情就是盲目的喜欢,从来不考虑身份的对等与未来。
于是,康大道和夏向上坐在正午阳光的田间的树下,讲起他当年是怎样从一个穷小子通过奋斗脱离了农村,然后拿到了城市户口,结果却是石油勘探的工作,并不是在城里生活,而是全国各地到处跑,依然是风里来雨里去,和农民没有区别。
好在吃的是公粮,康大道也满足于现状,直到遇到了康小路的妈妈。结婚后,康大道意识到了人和人的差距不仅仅是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还有见识与经历、格局与高度。他用了好几年才追上了康小路妈妈的认知,以为可以和她有共同语言时,她却突发疾病身亡,留给他无尽的遗憾和悲痛。
夏向上慢慢品出了味道,明白康大道是在委婉地提醒他以他现在的身份与地位,与康小路不相匹配。也是,康小路马上就要出国留学了,而他还是一个普通乡村的普通高中的普通高中生,学习成绩曾经一度年级第一,但近来因为暗恋康小路,又重回了倒数第一的“宝座”。如果他考不上大学,别说追求康小路了,以后她留学归来是海归是精英,而他会成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都不会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就连和她见面,也是奢望。
夏向上就问康大道如果他考上了大学——名牌大学,是不是就有资格追求康小路时,康大道沉默了许久才说:“你在前进,小路也不会原地踏步等你。所以,你得跑步前进。就算你有资格追求她,她是不是喜欢你,也是她的事情,我说了不算。”
几天后,夏向上再去勘探队的时候,康小路已经不见了——她已经在飞往美国的途中了。自始至终,他都没有同康小路说过一句话,精心所写的情书也没有递出去,甚至他都不敢确定康小路是不是知道他的存在……失魂落魄地告别康大道,回去后,他病了一场,成绩再次考了年级倒数第一。
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尤其是他的几个竞争对手,都对他失去了信心,已经到高三上学期了,不管夏向上再怎么努力,应该都追不上来了。
夏向上第四阶段的出名是再次沦落为笑话,被许多嫉妒、等着看他出丑的人笑掉了大牙,认为他根本就不是什么天才,充其量算是怪才,这忽上忽下的成绩说明他的实力不稳定、情绪不稳定、人品不稳定,总之,各种不稳定。
夏向上消沉了一段时间,一个月后,在一次摸底考试中,他考了全班倒数第三,进步可以忽略不计。原本对他抱有厚望的老师失望至极,放弃了对他的辅导,许多人都认为除非有奇迹出现,否则夏向上想要考上大学,只能复读高四。
不,甚至是复读一年的高四也拯救不了他的无能与颓废。
夏向上并不这么认为,他开始发愤——和别人认为的挑灯夜读、熬夜复习不一样的是,他所认为的发愤只是正常的学习,专注而认真,并且将一切杂事抛到脑后即可。也就是说,只要他的注意力在哪里,效果就在哪里,成绩就在哪里。
又一个月后,摸底考试,夏向上考了全班第二十名。寒假过后的又一次摸底考试,夏向上重回巅峰,考了年级第一,引发了轰动。
夏向上对外界所有的议论都置之不理,不管是表扬、贬低还是怀疑和不屑,他完全不放在心上,他的眼中只有试题和答案,因为康大道告诉他,人生在最关键的几步时,一定要集中全部精力去走,别滑下去,别崴脚,别在乎其他不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分清轻重缓急。
有些事情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没有挽回的机会。
2008年,夏向上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参加了高考。
高考成绩即将公布前的一刻钟,夏向上放了一长串鞭炮,庆祝他考出了好成绩。许多人对他的做法嗤之以鼻,认为他过于狂妄自大,未曾告捷先庆功,还未得意就忘形,真没水平……别人的讽刺还在热乎时,成绩出来了,夏向上考取了全县有史以来的最高分!
夏向上第五阶段的出名是录取通知书拿到手中的一刻——无数人蜂拥而至,只为亲眼目睹传说中的第一学府的录取通知书。许多人都说夏想明祖坟上冒青烟了,夏向上等同于古代考中了进士。
夏想明却连连摆手,不认同进士的说法,顶多算是一个举人。
在无数人的夸奖与笑脸中,在无数人的奉承与讨好中,夏向上一个人坐在院子里的枣树下,擦了擦眼泪。据老爸说,当年他出生的时候,老爸就坐在枣树下听收音机,正好是北京亚运会开幕的日子,就为他起名为“向上”。
直到现在夏向上才认为他并没有辜负老爸对他的期望,算是迈出了人间一趟积极向上的关键第一步,尽管向上的过程中有些曲折与盘旋,但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最关键的人生转折时,他没有掉下去。
第三章
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
夏向上的出名,从小到大一直没有中断,哪怕是上了大学之后,他还在继续自己的创造奇迹之路……
从一个小乡村一步迈进了首都的大学,无论是环境还是生态,无论是观念还是文明程度,反差之大,犹如天壤之别,带给夏向上的冲击,也让他一时难以适应。
足足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夏向上才勉强融入同学之中,也学会了蹩脚的普通话。他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像城里人,尽可能地改掉土气。他不想再回到乡村,他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城里人,不仅仅是拥有非农业户口,还想学会城里人所有的习惯,所谓入乡随俗入城随雅。
同学中,有三分之一和他一样来自农村。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有着明显的区别,羞涩、自卑、胆小、怯懦,是农村学生的共性。大胆、活泼、开朗、骄傲,是城市学生的特点。
第一年,夏向上逐渐摆脱了土气,变得有了大学生气质,并且稍微像是一个城里人了,也基本上是融入了大学和北京,同时多了几个好友:宋前飞、孙宜、唐闻情和易晨。
同样是在第一年,夏向上拿了全额奖学金,成绩排名全班第一。
几个好友来自不同的地方——宋前飞是上海人,孙宜是甘肃人,唐闻情是成都人,易晨是广东人。
认识他们之后夏向上又拓展了眼界,才知道除了城乡差别之外,中国还有地域差别。
夏向上所在的华北平原腹地的乡村,虽不富足,但也不算贫穷,温饱问题不难解决。自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日子就逐渐好转起来。在他的记忆中,从小吃的都是白面馒头。而听老人们讲,70年代生人的一代,小时候还吃玉米面窝窝头。80年代生人的一代,打小吃的就是玉米面和面粉混合的二合一馒头,先是从五五到四六再到二八,白面比例一点点提高。
而90年代生人的一代,基本上从出生时起家家吃上的都是全部白面的馒头,也就是所谓的细粮。
包干到户后,小麦亩产由两百来斤上涨到了七八百斤,小头村几百户人,除了特别懒特别笨的家庭,现在基本上人人都顿顿白面了。
夏向上还以为全国的农村都差不多,他上学的学费是父母辛苦积攒下来的,父亲有工资,母亲卖棉花、花生、芝麻,即使如此,他家在全村也算不上是最富的人家。
村里有不少人在工厂当工人,收入虽然不高,至少比光种地没有额外收入的强多了。
他一度认为农民是不如城里人富,包干到户也有十几年了,平常吃饭不用花钱,多少都能有一些积蓄了。但地域差别之大,还是让夏向上震惊了。
宋前飞来自上海的郊县,虽然离上海很近,也是农村户口。他家庭条件还不错,父亲在上海工作,母亲在家里务农,从记事起家里就不缺大米、白面和各种水果蔬菜。现在家里有彩电、洗衣机等高档电器,他一上学就有了手机。
孙宜来自甘肃的农村,无论从他的穿着、言谈还是平常吃饭只挑最便宜的青菜都可以看出,他是班上最穷的一个。也确实,据他所说,他的学费是借遍了全村的父老乡亲才勉强凑够。踏上进京火车的一刻,全村人又凑了几十个鸡蛋塞到了他的行李中。
夏向上不敢想象在2008年的今天,还有这么贫穷的地方!
唐闻情是成都人,不但长得漂亮打扮得洋气,也能说会道,深得全班同学的喜爱。一入学,她新潮的穿着、靓丽的长相、泼辣的性格就为她赢得了班花的地位。夏向上猜测,全班二十名男生中,喜欢她的超过十八人。
也是第一次来北京的她,很快就适应了北京的一切。她创造了许多班级的第一:第一个有了苹果手机;第一个在北京第一家国贸星巴克喝咖啡;第一个谈恋爱,和宋前飞;第一个留短发;第一个穿超短裙……可以说,唐闻情改变了夏向上对女孩固有的认知,女孩不再是端庄、害羞、文静以及冷酷的形象,还可以是风风火火、雷厉风行、敢爱敢恨的性子。
宋前飞和唐闻情在一起,再合适不过了,不管是出身还是二人的消费水平。有时门当户对的说法看似冰冷无情,实则是千百年来人民对现实经验的客观总结。
易晨是来自广东的女孩,小巧、温柔,并且说话慢声细语,是个慢性子。夏向上以为她是来自全国最富裕的省份,家庭条件应该不错,不料深入了解之后才知道她居然是全班最穷的一人!
易晨比孙宜还穷!
易晨告诉夏向上,广东和四川一样,发展极不均衡。虽然比四川要强一些,四川是除了成都其他地方都不发达,广东则是除了珠三角,大山深处还有许多国家级贫困县,穷得很稳定很彻底。
山中的贫穷很顽固,不像平原地带,只要肯下力气肯吃苦,土地总是不会亏待勤劳的人们。山沟沟里面,要什么没什么,土地贫瘠物产缺乏,还有兄弟几人同穿一条裤子的极致穷。
夏向上大受震撼,才知道中国之大,经济的发展别说全国了,就是同一个省份,也有天差地别。
如果说唐闻情以风情万种和大胆泼辣而闻名全校,那么夏向上则以学习成绩第一稳如磐石的形象而被全校所知,更让夏向上声名远扬的是,在一次辩论赛上,他舌战群雄,以一己之力替整个团体赢得了决胜局,尤其是他面对对手咄咄逼人的攻势时,以淡定从容的姿态回击对手的漏洞,几下就逼得对手哑口无言,成为辩论赛史上最精彩的一幕。
不过大学阶段夏向上的出名,已经传不到家乡了,家乡只留下他幼年神童和少年天才的传说,并且还将他两度成绩下滑当成了无伤大雅的小小插曲,甚至有人戏称夏向上只是当天才太久累了,想中途休息一下,不想别人当真了,以为他好欺负,他就邪魅一笑,稍微加把劲,就把欺负他的人甩开了十万八千里。
夏向上如果知道他的人生被如此演绎,怕是要哭笑不得。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人生不是游戏,不是想要成绩就有成绩,许多时候,努力都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他当初的两次成绩下滑,既有自己的主观因素,也有时代发展的客观原因,他就隐隐有预感,如果他大学时代过于顺利的话,怕是在工作上会有波折。
记得有人说过——历史都不是直线前进的,而是在曲折中前行,正常的节奏是进二退一,进三退二,人类每一次历史大跨越后,都会有一次小小的倒退,其实对每个人的人生来说,也是一样。
事实证明了夏向上的正确,他整个大学时代,包括后来以第一名的成绩保研成功,可以说没有再复刻初中和高中时的起落,始终以昂扬的姿态高歌猛进,他在高手林立的名牌大学依然保持了第一的成绩,说明他的实力是实打实的非同一般。
只不过整个大学时代,除了学习成绩以及让人羡慕的口才之外,夏向上并没有邂逅爱情。虽然他也曾对唐闻情在不经意时有过那么一丝丝的心动,但他知道那只不过是青春的悸动而远非爱情,远远赶不上当年他在田野中的惊鸿一瞥——康小路的身影始终在脑海之中挥之不去,时间越是久远反倒越清晰。
其实也并非没有女同学对他动心,他学习好、会说话、长得帅,完全具备大学恋爱的三要素,除了没钱之外。但他对于主动接近的女同学不是漠然视之就是假装不知,他以为他是一心想要好好学习,以完成他留在北京的梦想,内心深处或许还有始终无法忘记康小路的
原因。
初恋是最美好最纯真的爱情,但初恋也是两个人的事情,而他对康小路顶多算是单恋。也许是他一路走来,想要的名牌大学、学习成绩、知识与实力都只要努力就可以得到,唯有康小路在他生命中留下了惊鸿一瞥之外,就再也没有见过一面,现在他自认已经拥有和康小路恋爱的资格,但就如康大道所言,康小路连机会都不给他。
夏向上和康大道一直保持了密切的联系,知道康大道后来辞职下海,在深圳成立了商贸公司,生意越做越大,现在已然是康董事长了。而康小路已经学成归国,也在深圳,在康大道投资的一家公司担任CEO……
康大道说得没错,他是跨越了千山万水的距离,从农业户口到非农业户口,从农村到首都,从穷小子到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但康小路也没有原地踏步,她是国际知名大学的毕业生,一毕业就有爸爸投资的公司等她经营,一出道就是巅峰,就是CEO,而他,毕业后才是人生道路中的另一个起步的开始。
2014年研究生毕业时,夏向上通过一系列的笔试和面试,成功地进入了一家建筑设计院工作,拿到了全国最难拿到的北京户口,成为了他梦寐以求的北京人。
一进入社会,感觉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和在学校里的感受大不相同。人生,从此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和夏向上多上了两年研究生不同的是,唐闻情、宋前飞和孙宜、易晨都是本科一毕业就参加了工作,宋前飞回了上海,唐闻情、孙宜和易晨都留在了北京,不过他们没有拿到北京的户口,以北漂的身份自主创业,或是进入了私企和外企。
唐闻情一毕业就创业了,在北四环开了一家设计公司。
北京的秋天,秋高气爽,是一年之中最美的季节,也是夏向上喜欢上北京的原因之一。周末,夏向上早早起来,先在小区跑步两公里,然后在小区对面的油条摊吃过早饭,回到家中,就接到了唐闻情的电话。
留在北京的几个同学经常联系,关系最好的唐闻情、孙宜和易晨,更是和夏向上定期聚会。
夏向上的房子是单位分配的公寓,他所在的国企,虽然收入不高,但福利还不错,不但解决了北京户口,平常什么都发,日用品基本不用买。怪不得不少人羡慕他,都说如果在外面不能赚到比现在多五倍以上的高薪,就不要离开国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