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航天立体翻翻书
》
售價:NT$
296.0

《
国家工业密码
》
售價:NT$
653.0

《
普通法司法管辖区所得税:从起源到1820年上下册
》
售價:NT$
1010.0

《
舞乐中国·佳人的长袖舞
》
售價:NT$
204.0

《
舞乐中国·唐玄宗的舞乐坊
》
售價:NT$
204.0

《
上古汉语异读词音义关系研究
》
售價:NT$
500.0

《
琳派艺术:日本的生活美学
》
售價:NT$
949.0

《
史记学论稿 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张大可深入浅出谈司马迁思想 史记研究
》
售價:NT$
449.0
|
內容簡介: |
本书旨在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全面、科学的视角,来理解儿童青少年由负面情绪导致的进食障碍问题,通过案例故事和实用建议,帮助家长和老师识别孩子的进食障碍的早期信号,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情绪应对机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收获身心健康的成长。希望本书能在您关爱孩子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提供有价值的指导与支持。
|
關於作者: |
北京市海淀区心理康复医院(北京市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指导中心)是一所以精神、心理和康复诊疗为主要特色,集医疗、公共卫生、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二级专科医院,是海淀区唯一一家区属精神疾病专科医院,秉承“崇德、精医、普爱、志远”的发展理念,以先进诊疗理念、优质医疗服务获得广泛好评。面向市民提供精神心理门诊、情绪门诊、认知门诊、中医神志门诊、心理治疗等全方位的精神心理诊疗服务。
|
目錄:
|
第一部分 认识进食障碍
食物与情感紧密相关
进食障碍是情感困扰的外在表现
进食障碍的多种表现形式
识别进食障碍的早期迹象
对身体形象的扭曲认知
对外貌的执念
极端节食
暴饮暴食
进食障碍的预防
第二部分 常见进食障碍的识别与治疗
神经性厌食
神经性厌食与 BMI
神经性厌食的症状
神经性厌食的诊断
神经性厌食的风险因素
神经性厌食的治疗
非典型神经性厌食
神经性厌食的长期影响
神经性贪食
神经性贪食的症状
神经性贪食的诊断
神经性贪食的治疗
暴食障碍
儿童与暴食障碍
暴食障碍的诊断
暴食障碍的儿童患者与成年患者
神经性贪食与暴食障碍的异同
哪些人有患上暴食障碍的风险
青少年暴食障碍的治疗
回避性 / 限制性摄食障碍
什么是回避性 / 限制性摄食障碍
回避性 / 限制性摄食障碍的表现
回避性 / 限制性摄食障碍的早期信号
回避性 / 限制性摄食障碍与其他障碍
回避性 / 限制性摄食障碍的治疗
第三部分 特定群体的进食障碍
女孩与进食障碍
女性生物学与文化的复杂交织
康复环境中的文化挑战
男孩与进食障碍
隐藏在肌肉背后的困扰
社会文化对男孩进食障碍患者的影响
男孩的进食障碍对健康的影响
进食障碍在男孩中的早期识别与支持
第四部分 进食障碍的治疗与康复
住院治疗
以家庭为基础的治疗
以家庭为基础的治疗是如何运作的
为什么以家庭为基础的治疗有效
以家庭为基础的治疗结构是怎样的
如何判断以家庭为基础的治疗是否适合您的孩子
增强型认知行为疗法与其他治疗方法
综合治疗与多学科协作的必要性
家庭和社会支持的重要性
第五部分 培养青少年的积极身体形象
什么是身体形象
哪些因素会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形象
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
女孩在什么年龄开始出现身体形象问题
如何帮助青春期女孩培养自信和健康的身体形象 63
识别不健康的身体形象及其早期迹象
第六部分 应对孩子的挑食问题
何时需要关注孩子的挑食问题
挑食的原因
如何治疗严重的挑食问题
父母如何温和地引导挑食的孩子
参考文献
术语解析
|
內容試閱:
|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孩子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如同蓬勃生长的树苗,快速拔节。生理上,他们体内激素水平发生着剧烈变化,大脑也处于迅猛发育之中,神经元不断建立新的连接,神经环路逐步塑造完善;同时,他们的心理状态也发生着巨变,认知方式逐渐从具象向抽象过渡,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并迅速发展,情感世界日益丰富却又缺乏足够的调节能力;此外,在社交方面,他们开始尝试摆脱对家庭的依赖,试图融入同伴群体中。这个阶段,无论对孩子还是家庭,都充满了挑战。2024 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报告中指出,据估算,全球超过 14% 的 10~19 岁儿童青少年患有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精神疾病(约每 7 名儿童青少年中有 1人),约 4.4% 的 10~14 岁儿童和 5.5% 的 15~19 岁青少年患有焦虑症;约1.4% 的 10~14 岁儿童和 3.5% 的 15~19 岁青少年患有抑郁症。2021 年首个中国少年儿童精神疾病患病率的流调报告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整体精神障碍流行率为 17.5%。从精神疾病的首发年龄分析,50% 的精神疾病首次发病于 14 岁之前。因此,帮助家长和教师理解、辨别以及有效处理孩子的精神心理问题刻不容缓。过往诸多关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养育的书籍,往往侧重于心理学知识的传授,虽为家长构建了一定的知识框架,然而,家长在实际生活中,面对孩子复杂多变的情绪与行为时,依旧常常感到迷茫无措。本丛书独树一帜地精准聚焦于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的早期识别与筛查。每一个案例都是一扇窗,透过它,家长得以窥视到那些细微却关键的早期信号,帮助家长在疾病初萌之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每册书中精心整理的诊疗案例,从常见的情绪障碍到较为隐匿的发展性问题,涵盖了广泛的精神疾病类型。每个案例不仅深入剖析了疾病的外在表现,更追溯其根源,将晦涩的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家长指南。通过这些案例,家长能够学会如何从孩子的日常行为、言语交流、情绪变化等方面捕捉到不寻常的蛛丝马迹。
本丛书强调实战性与实用性,为家长提供了有力支持,助力他们成为孩子心灵的最佳守护者。愿每一位翻开此书的家长,都能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为孩子的精神苗圃引来春日与暖阳。
王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院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