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欧美经济群雄逐鹿300年
》
售價:NT$
347.0

《
应期而生 利奥梅拉梅德与现代金融的诞生
》
售價:NT$
403.0

《
女性私密健康全书
》
售價:NT$
347.0

《
白轮船 典藏版
》
售價:NT$
230.0

《
非洲:考古学的视角(国际知名人类学家、非洲研究专家高畅教授作品。)
》
售價:NT$
449.0

《
日本姓名的历史学
》
售價:NT$
255.0

《
积极谈判(沟通力系列) 别害怕冲突 沟通力系列
》
售價:NT$
296.0

《
长寿的吃法:古风村的四季养生食谱
》
售價:NT$
347.0
|
內容簡介: |
1.《法学的邀请(第三版)》作者认为,“法律教育应该像其他高等教育形式一样,提供普遍教育本质的东西”,虽然这个目的不符合极其实用、职业的法律研究方法的要求,但是一种教育如果太过职业化,将会不利于培养站在整个体系之外把它当成研究对象的能力。
本书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和鲜活的案例,讨论了法律的普遍性、法律理想与丑陋现实、法律体系和法律传统、法律的分类、法律的渊源、律师、法律的学术研究、法律的未来等更基础和更深层次的议题,让读者在开始学习法学的“术”之前,可以对其“道”有更好的思考和把握。本书还给想扎实学习从而成为一名合格法律从业者切实建议、方法和相关书籍推荐。
本书能够增进读者对法律发展和法律功能的理解,从长远来看,这种理解是有实用价值的。反过来看,本书所讨论的议题涵盖在正规法律教育中,也可被视作具有思辨意义。
2.《人类学的邀请:认识自我和他者(第4版)》是一部人类学入门经典,风行国外高校多年。中文版译自英文第四版,在旧版基础上做了大幅更新。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人类学、文化和民族志”,集中介绍基础假设和概念,它们自现代人类学开端,就推动了人类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随后重点将缩小到文化(尤其是社会文化人类学)上,探究了一些具有推动作用的故事、隐喻和分析,当代人类学家都是从这些内容中获得他们的灵感、理论和方法论的。第二部分“民族学:一些人类问题”,探究了三个跨文化的人类问题:社会性别、婚姻/家庭/亲属关系和宗教。书中列举了大量引人入胜的例子,来展示人类学观点如何应用于个人、地区乃至世界层面的现实议题。
作者卢克·拉斯特致力于激发读者跳出书本,探索书外鲜活的世界,并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投入广阔的人类学天地。若想了解人类学这个充满多样性的迷人领域,本书是一部相当简明实用的入门指南。
3.《语言学的邀请》:人是社会性动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离不开语言。本书用文学手法写成,分上下两编:上编逐层剖析了语言的内部构成,告诉我们如何运用自己的语言,如何回应别人的语言,建立内心与外界的平衡,抛弃偏见和短视,促成人与人之间更多的合作;下编则融合人类学、哲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内容,对人生与社会上的许多重要问题提出新的看法,有助于我们打开了解人生奥秘的大门。
4.《经济学的邀请》是一本很优秀的经济学入门读物。
本书清晰地介绍了经济学是什么和不是什么,以及它是如何被用来解决一系列问题的,展示了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本书采用三思而行的方式——回顾相关概念、解释其历史演化、对其进行批判——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提出质疑并向原有的理论假设进行挑战;通过解释理论假设背后包含的政治及哲学偏见,使经济学变得十分有趣。全书最后一部分则针对学经济的学生经常感到疑惑又不敢问的问题,像”经济理论真的很重要吗”、”我该学经济学吗”、”学经济学对我有什么好处”等做了诚恳的回答。
经济学教科书应该包含令人愉悦的思想难题、令人兴奋的哲理问题和许多饶有兴味的政治现象,使那些因经验不足而被更深层次问题困扰的初学者掌握必要的研究能力,体验到个中快乐,而不只是一味提供大量图表、理论、例证。
5.《社会学的邀请》:我们为什么会按照我们想的那样去做呢?我们为什么会按照我们做的那样去做呢?社会学旨在对这两个问题提供答案。尽管其他学科也试图做出回答,但社会学提供的分析视角,既有更大的包容性,又有更大的密切性,它比我们在许多其他领域可能找到的观点更为基本、更为明确。
6.《哲学的邀请》是一封进行哲学思考的请柬,邀请读者进入哲学的殿堂。书中用轻松的笔调,探讨了世界的罪恶、人的死亡、宇宙的来源、自由的抉择、美的真谛等严肃而重要的问题。作者不想将该书作为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导师,而是要为思想的寻觅和探求,提供一种个性化的路径。
|
關於作者: |
1.作者:(英)布赖恩·辛普森(Brian Simpson),牛津大学硕士、民法学博士,英国肯特大学荣誉退休教授、美国密歇根大学法学教授,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院及英国学术院成员,同时也是一名地方法官,并在政府部门积极参与法律改革,2001年被授予“名誉御用大律师”称号。
译者:范双飞,北京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
2.卢克·拉斯特(Luke Eric Lassiter),美国马歇尔大学人类学教授、研究生人文项目主任,合作民族志的倡导者。他曾获得印第安纳非裔美国人历史学奖。著有《基奥瓦歌曲的力量》《耶稣之路》《中镇的另一面》(获得2005 年玛格丽特·米德奖)、《芝加哥合作民族志指南》等书,编有期刊《合作人类学》。
王媛,1984年生,河北邯郸人。2011年获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018—2019年任英国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宗教人类学和基督教研究。
3.(美)塞缪尔·早川(Samuel Hayakawa,1906-1992),日裔美籍著名语言学家、心理学家、政治家,旧金山州立大学英语教授,1977-1983年间曾出任加州国会议员。艾伦·早川(Alan Hayakawa),塞缪尔·早川之子,现为自由撰稿人。
4.(澳)雅尼斯·瓦鲁法克斯,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经济学教授。作为经济学家,作者对经济学并不迷信,在本书中提出并阐述了许多设计经济学甚至是社会科学核心的问题和疑难。
5.乔恩·威特(Jon Witt,1962- ),芝加哥罗耀拉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为中央大学副教授,主讲社会学入门课程。
6.费尔南多·萨瓦特尔(Fernando Savater,1947- ),西班牙马德里中央大学哲学教授,著名哲学家,被誉为”西班牙的萨特”。 欧洲著名公共知识分子之一。
|
目錄:
|
法学的邀请
人类学的邀请
语言学的邀请
经济学的邀请
社会学的邀请
哲学的邀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