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证券分析(全新升级版)
》
售價:NT$
1020.0

《
古代汉语词典 第3版
》
售價:NT$
663.0

《
海洋明天的样子
》
售價:NT$
352.0

《
文弱书生:前现代中国的男性气概
》
售價:NT$
449.0

《
宿命之舞.完结篇
》
售價:NT$
254.0

《
念遥遥 (口碑作者Further古言意难平之作)
》
售價:NT$
218.0

《
大清300年
》
售價:NT$
347.0

《
AI文案写作指南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献给所有“精神独处者”——于无人打扰的宁谧中,无限靠近理想中的自己
你是否厌倦了被社交绑架?是否在人群中反而感到迷失?这本书像一双手,轻抚你紧绷的神经,告诉你:
孤独不是放逐,而是与自我对话的契机:读《荷塘月色》,看朱自清如何在深夜荷塘找到“片刻的自由”;独处不是孤独,而是灵魂的盛宴:读《翡冷翠山居闲话》,随徐志摩在山间漫步,感受“与自然独处的狂喜”;无人问津的时光,藏着生命的真相:读鲁迅《影的告别》,看他如何在孤独中坚守思想的独立,不被他人左右。这是一本写给“孤独上瘾者”的情书,更是送给“人群中孤独者”的解药——原来真正的自由,从敢于直面无人问津的时光开始。
18位文学大师的“独处哲学”——跨越百年的灵魂共鸣课本里的“老朋友”带来新感动:朱自清《荷塘月色》不再是需要背诵的课文,而是一个中年人在深夜的心灵独白;鲁迅《读书杂谈》褪去严肃外衣,告诉你“读书须有自己的意见”,独处时更要坚守思想独立。课本外的“私藏佳作”:徐志摩《想飞》用诗意的笔触描绘“脱离地心引力的渴望”,梁实秋《白猫王子》在养猫琐事中窥见生活的清欢,萧红《孤独的生活》记录漂泊中“一个人的温暖与坚韧”。40余篇散文,书
|
內容簡介: |
本书收录了梁实秋、徐志摩、朱自清、郁达夫等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家的40余篇关于孤独、独处的散文。他们或直击主题,或慢慢铺叙,书写着自己对孤独、对人生的思考。他们用真实又细腻的笔触告诉读者,孤独并不可怕,那是直面自己、与自己相处的最佳时刻。一个人如果能够直面孤独,与孤独和谐共处,他必然也有能力承担起自己生命中的责任来,成为一个内心坚定、无所畏惧的人。
|
關於作者: |
梁实秋,原名梁治华。中国著名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代表作有《雅舍小品》《看云集》《槐园梦忆》《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
|
目錄:
|
第一章
我从没觉得孤独,
我是说,我完全自由
003 寂寞(节选)/梁实秋
006 北戴河海滨的幻想/徐志摩
011 白猫王子/梁实秋
020 荷塘月色/朱自清
024 退休/梁实秋
028 翡冷翠山居闲话/徐志摩
033 孤寂者之歌/胡也频
037 “迎上前去”/徐志摩
045 阳光广场/郁达夫
049 读书杂谈/鲁迅
第二章与独处相安,
与万事言和
059 孤独的生活/萧红
063 心之波/石评梅
069 一片阳光/林徽因
075 自剖/徐志摩
084 窗外的春光/庐隐
088 寂寞(节选)/庐隐
091 我们的太平洋/鲁彦
098 乌篷船/周作人
101 可喜的寂寞/老舍
105 童年之友/缪崇群
111 天真与经验/梁遇春
第三章你要走一个人的路,
享受一个人的光
121 与寂寞相伴/陆蠡
126 远一程,再远一程——自传
之五/郁达夫
132 不要被人牵着鼻子走!——怀
念胡适之先生/梁实秋
137 小春天气/郁达夫
148 沙粒(节选)/萧红
151 孤独的赐予/胡也频
154 北国的微音/郁达夫
161 十字街头的塔/周作人
165 暗途/许地山
167 匆匆/朱自清
第四章我将永远忠于自己,
披星戴月地奔向理想和自由
171 酒中八仙——记青岛旧游/梁实秋
181 想飞/徐志摩
187 空壳/李广田
191 寂寞的春朝/郁达夫
194 初冬/萧红
198 影的告别/鲁迅
200 我所知道的康桥/徐志摩
214 归来/石评梅
218 求医/徐志摩
225 “春朝”一刻值千金——懒惰汉
的懒惰想头之一/梁遇春
|
內容試閱:
|
退休 / 梁实秋
退休的制度,我们古已有之。《礼记·曲礼》:“大夫七十而致事。”“致事”就是致仕,言致其所掌之事于君而告老,也就是我们如今所谓的退休。礼,应该遵守,不过也有人觉得未尝不可不遵守。“礼,岂为我辈设哉?”尤其是七十的人,随心所欲不逾矩,好像是大可为所欲为。普通七十的人,多少总有些昏聩,不过也有不少得天独厚的幸运儿,耄耋之年依然矍铄,犹能开会剪彩,必欲令其退休,未免有违笃念勋耆之至意。年轻的一辈,劝你们少安勿躁,棒子早晚会交出来,不要抱怨“我在,久压公等”也。
该退休而不退休。这种风气好像我们也是古已有之。白居易有一首诗《不致仕》:
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
何乃贪荣者,斯言如不闻?
可怜八九十,齿堕双眸昏。
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
挂冠顾翠 ,悬车惜朱轮。
金章腰不胜,伛偻入君门。
谁不爱富贵?谁不恋君恩?
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
少时共嗤诮,晚岁多因循。
贤哉汉二疏,彼独是何人?
寂寞东门路,无人继去尘!
汉朝的疏广及其兄子疏受位至太子太傅、少傅,同时致仕,当时的“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供张东都门外,送者车数百辆。辞决而去。道路观者皆曰:‘贤哉二大夫!’或叹息为之下泣”。这就是白居易所谓的“汉二疏”。乞骸骨居然造成这样的轰动,可见这不是常见的事,常见的是“伛偻入君门”的“爱富贵”“恋君恩”的人。白居易“无人继去尘”之叹,也说明了二疏的故事以后没有重演过。
从前读书人十载寒窗,所指望的就是有一朝能春风得意,纡青拖紫,那时节踌躇满志,纵然案牍劳形,以至于龙钟老朽,仍难免有恋栈之情,谁舍得随随便便的就挂冠悬车?真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人是少而又少的,大部分还不是舍不得放弃那五斗米、千钟禄、万石食?无官一身轻的道理是人人知道的,但是身轻之后,囊橐也跟着要轻,那就诸多不便了。何况一旦投闲置散,一呼百诺的烜赫的声势固然不可复得,甚至于进入了“出无车”的状态,变成了匹夫徒步之士,在街头巷尾低着头逡巡疾走不敢见人,那情形有多么惨。一向由庶务人员自动供应的冬季炭盆所需的白炭,四时陈设的花卉盆景,乃至于琐屑如卫生纸,不消说都要突告来源断绝,那又情何以堪?所以一个人要想致仕,不能不三思,三思之后恐怕还是一动不如一静了。
如今退休制度不限于仕宦一途,坐拥皋比的人到了粉笔屑快要塞满他的气管的时候也要引退。不一定是怕他春风风人之际忽然一口气上不来,是要他腾出位置给别人尝尝人之患的滋味。在一般人心目中,冷板凳本来没有什么可留恋的,平素吃不饱饿不死,但是申请退休的人一旦公开表明要撤绛帐,他的亲戚朋友又会一窝蜂的惶惶然、戚戚然,几乎要垂泣而道地劝告说他:“何必退休?你的头发还没有白多少,你的脊背还没有弯,你的两手也不哆嗦,你的两脚也还能走路……”言外之意好像是等到你头发全部雪白,腰弯得像是“?”一样,患上了帕金森症,走路就地擦,那时候再申请退休也还不迟。是的,是有人到了易箦之际,朋友们才急急忙忙地为他赶办退休手续,生怕公文尚在旅行而他老先生沉不住气,弄到无休可退,那就只好鼎惠恳辞了。更有一些知心的抱有远见的朋友们,会慷慨陈词:“千万不可退休,退休之后的生活是一片空虚,那时候闲居无聊,闷得发慌,终日彷徨,悒悒寡欢。”把退休后生活形容得如此凄凉,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平素上班是以“喝喝茶,签签到,聊聊天,看看报”为主,一旦失去喝茶、签到、聊天、看报的场所,那是会要感觉到无比的枯寂的。
理想的退休生活就是真正的退休,完全摆脱赖以糊口的职务,做自己衷心所愿意做的事。有人八十岁才开始学画,也有人五十岁才开始写小说,都有惊人的成就。“狗永远不会老得到了不能学新把戏的地步。”何以人而不如狗乎?退休不一定要远离尘嚣,遁迹山林,也无需隐藏人海,杜门谢客——一个人真正的退休之后,门前自然车马稀。如果已经退休的人还偶然被认为有剩余价值,那就苦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