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江恩时空理论:精华笔记图文版
》
售價:NT$
403.0

《
都市两极:北京14人
》
售價:NT$
347.0

《
时刻人文·1368:中国与现代世界之形成
》
售價:NT$
398.0

《
分歧与团结:以色列社会的运转逻辑和活力来源
》
售價:NT$
352.0

《
中国式管理(全集·全新)
》
售價:NT$
505.0

《
甲午战争中的北洋舰队
》
售價:NT$
296.0

《
香港影像志(180余张珍贵影像,180余年时间跨度,汇成一部香港成长史)
》
售價:NT$
1474.0

《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九次修订)
》
售價:NT$
374.0
|
編輯推薦: |
1、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技术基础 实操技能 考证指导,满足自学和考证的一体化需求。2、充分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涵盖应知应会知识点,体现“管用、够用、适用”的编写特色。
|
內容簡介: |
本书结合岗位能力和考证需求,重点介绍工业机器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围设备控制与系统编程调试等内容。全书包括技能基础篇(工业机器人操作安全、工业机器人认知、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基础、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基础、PLC 应用基础、工业机器人故障诊断与维护保养)以及实操与考证篇(系统概况、中级综合实训案例),课后习题和附录中包含了考证的理论和实操样题。本书以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帮助读者自主应用工业机器人及外围设备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书中内容详实、图文并茂、重难点突出,设计技巧实用而高效,操作性与针对性较强。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的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工业机器人应用开发、调试、现场维护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既适合初学者快速入门,也适用于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掌握难点、巩固提高,还可作为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中级考证培训用书。
|
目錄:
|
第一部分 技能基础
第1章 工业机器人操作安全 002
1.1 工业机器人的安全使用 002
1.1.1 相关安全风险 002
1.1.2 安全使用规程 003
1.1.3 安全防范措施 003
1.2 工业机器人安全标志 005
1.2.1 安全信号标志 005
1.2.2 安全风险说明标志 006
思考与练习 007
第2章 工业机器人认知 008
2.1 工业机器人概述 008
2.1.1 工业机器人定义 008
2.1.2 工业机器人分类 009
2.1.3 工业机器人技术参数 014
2.1.4 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 019
2.2 工业机器人系统构成 023
2.2.1 工业机器人系统结构 023
2.2.2 工业机器人机械部分 024
2.2.3 工业机器人传感器 046
2.2.4 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 058
2.2.5 工业机器人的自由度、轴和坐标系 061
思考与练习 064
第3章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基础(ABB) 065
3.1 工业机器人基本操作 065
3.1.1 示教器按键及功能 065
3.1.2 配置示教器操作环境 066
3.1.3 查看常用信息与事件日志 068
3.1.4 数据备份与恢复 069
3.1.5 工业机器人手动操纵 073
3.1.6 工业机器人坐标系的创建 075
3.1.7 更新ABB 工业机器人转数计数器 080
3.1.8 工业机器人紧急停止与复位 082
3.2 工业机器人的I/O 通信 082
3.2.1 ABB 工业机器人I/O 通信种类简介 082
3.2.2 常用ABB 标准I/O 板 083
3.2.3 DSQC651 标准I/O 板的配置 087
3.2.4 系统输入/输出与I/O 信号的关联 089
3.3 ABB 工业机器人的程序数据 090
3.3.1 程序数据简介 090
3.3.2 建立程序数据 091
3.4 工业机器人编程基础 092
3.4.1 认识任务、程序模块和例行程序 092
3.4.2 工业机器人常用编程指令 094
思考与练习 097
第4章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 098
4.1 仿真软件RobotStudio 的认识与安装 098
4.1.1 工业机器人仿真技术简介 098
4.1.2 RobotStudio 软件界面介绍 099
4.2 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基本操作101
4.2.1 创建工业机器人工作站 101
4.2.2 工业机器人系统的建立 104
4.2.3 仿真环境手动操纵 105
4.2.4 工件坐标系的建立 108
4.2.5 基本工作站运动轨迹程序的创建 109
思考与练习 112
第5章 S7-1200 PLC 应用基础 113
5.1 S7-1200 PLC 简介 113
5.2 博途(TIA Portal)软件简介 114
5.2.1 博途软件页面及功能 114
5.2.2 程序块类型 115
5.2.3 S7-1200 编程语言 116
5.2.4 数据存储区、I/O 和寻址 118
5.2.5 常用数据类型 120
思考与练习 122
第6章 工业机器人故障诊断与维护保养 123
6.1 ABB 机器人的安全保护机制 123
6.2 工业机器人常见故障诊断与处理 125
6.3 工业机器人维护与保养 126
6.3.1 本体标准保养 126
6.3.2 控制柜的标准维护 127
思考与练习 127
第二部分 实操与考证(ABB 本体)
第7章 系统概况与设备通信 129
7.1 设备平台结构及功能 129
7.2 系统网络架构 132
7.2.1 机器人与PLC 通信 133
7.2.2 其他设备通信 139
第8章 工业机器人基础装配应用编程 145
8.1 工具快换编程 146
8.1.1 相关数字量I/O 146
8.1.2 工具位置示教及存储 147
8.1.3 快换程序编写及调用 147
8.2 取基座编程 148
8.2.1 位置示教 148
8.2.2 取基座例行程序编写 149
第9章 基座装配应用编程 151
9.1 RFID 模块简介 151
9.2 工业机器人与RFID 信息交互 152
9.2.1 数据接口说明 152
9.2.2 RFID 模块编程 153
9.3 基于RFID 的基座装配应用编程 153
第10章 电机装配应用编程 155
10.1 旋转供料装置控制编程 155
10.1.1 数据接口说明 155
10.1.2 旋转供料装置控制编程 156
10.2 电机装配编程 157
10.3 变位机控制 158
10.3.1 数据接口说明 158
10.3.2 变位机控制编程 158
第11章 机器视觉应用编程 160
11.1 相机调试及视觉训练 161
11.1.1 相机调试 161
11.1.2 视觉训练及数据输出 162
11.2 机器人与相机通信程序设计 163
11.3 基于视觉定位的关节装配应用编程 165
11.3.1 机器人与相机建立socket 连接 165
11.3.2 读取相机识别数据 168
思考与练习 170
第12章 工业机器人绘图应用离线编程 171
12.1 工业机器人绘图离线编程 171
12.1.1 工作站导入 171
12.1.2 离线编程 171
12.1.3 写字路径优化与仿真 174
12.2 工业机器人绘图验证与调试 176
参考文献 178
|
內容試閱:
|
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是一门涉及机器人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随着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机器人编程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技能也将成为未来制造业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
本书在充分调研行业企业对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人才需求和职业岗位综合能力要求,深入分析学生学习成长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ABB本体)1 X证书的考核,“岗课证”相融通,合理规划模块框架,形成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以提升考证学习过程的有效性与职业岗位的适用性。在此背景下,本书内容包括理论技能基础、实操与考证两部分,涵盖了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及应用编程所涉及的核心知识点与技能点,是一本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结合岗位实际的实用性图书。本书从理论基础到技能基础,到实操应用,逐步深入,切实遵循教学与学习规律。从工业机器人基础知识出发,逐步深入,涵盖工业机器人编程的各个方面,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大量实例和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工业机器人编程技术。实操部分以工业机器人视觉装配任务为主线,注重提升读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通过实操与考证重点技术技能突破训练,培养读者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读者解决问题的灵活性与自主性。
本书面向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相关专业的学生编写,可作为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的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工业机器人应用开发、调试、现场维护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既适合初学者快速入门,也适用于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掌握难点、巩固提高。书中包含了证书考核中的初级和中级核心内容和技能难点,对于参加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1 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的读者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本书的编者长期从事自动化与工业机器人一线教学、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1 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考核以及自动化与工业机器人类大赛的相关工作,在“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具有丰富的经验。
本书由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冯海超担任主编,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胡祝兵、毕兆岩担任副主编,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王建军参加了本书的编写工作。具体分工:冯海超负责第3、7~10章的编写;胡祝兵负责第6、11章的编写;毕兆岩负责第4、12章的编写;王建军负责第1、2、5章的编写。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陕西智展机电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组织协调以及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因篇幅与作者知识的局限性,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诚望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编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