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镰仓幕府与外来冲击:蒙古袭来与日本历史的转型
》
售價:NT$
500.0

《
启功谈诗词
》
售價:NT$
275.0

《
中华药商:中国和东南亚的消费文化
》
售價:NT$
296.0

《
征服和平:从启蒙运动到欧洲联盟
》
售價:NT$
653.0

《
算力霸权
》
售價:NT$
352.0

《
海外中国研究·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
》
售價:NT$
398.0

《
约翰·济慈的颂歌(大雅品牌文德勒诗歌课系列)
》
售價:NT$
407.0

《
所有顽固的人(超20家主流媒体报道的上海推理主题独立书店生存实录)
》
售價:NT$
286.0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互动机制、影响效应与政策路径三个核心领域深入探讨了数字经济赋能推动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对数字经济兴起背景、特征、发展现状及其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剖析,本书不仅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还基于实证数据,揭示了数字经济对城市发展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提出了推进数字经济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本书为理解数字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指导城市发展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是研究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有益参考文献。
|
關於作者: |
徐祥军,1979年出生。201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经济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安阳师范学院教师。致力于城市与区域经济领域研究,主持完成关于河南省产业融合发展的省部级课题1项,主持完成地厅级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
目錄:
|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1.1.1研究背景1.1.2研究意义1.2研究内容与方法1.2.1研究内容1.2.2研究方法1.3国内外研究综述1.3.1数字经济研究进展1.3.2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进展1.3.3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1.3.4文献的简要评述1.4研究创新点与挑战1.4.1研究创新点1.4.2研究面临的挑战第2章数字经济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态势分析2.1数字经济概念与特征2.1.1数字经济的概念界定2.1.2数字经济的发展特征2.2数字经济发展现状2.2.1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现状2.2.2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2.3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概念与特征2.3.1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界定2.3.2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征分析2.4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2.4.1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2.4.2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遇第3章数字经济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互动机制3.1数字经济与城市创新能力3.1.1数字经济塑造城市创新环境3.1.2数字技术提升城市创新能力3.1.3城市创新能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3.2数字经济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3.2.1数字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经济协调发展能力3.2.2城市经济协调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发展3.2.3数字经济与城市空间发展双向互动3.3数字经济与城市绿色高效发展3.3.1数字经济推动城市绿色发展3.3.2绿色发展需求激发数字技术革新3.3.3数字经济加速城市经济高效增长3.3.4城市经济高效发展助力数字经济升级3.4数字经济与城市开放水平3.4.1数字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开放水平3.4.2城市深度开放加速数字经济发展3.5数字经济与城市普惠共享3.5.1数字服务普惠化3.5.2数字技能普及化3.5.3政策和监管保障城市普惠共享第4章城市数字经济和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时空演化4.1指标体系构建4.1.1城市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4.1.2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4.2测度方法与数据来源4.2.1测度方法4.2.2测度步骤4.2.3数据来源及处理4.3城市数字经济的发展特征4.3.1时间演化趋势4.3.2空间分布特征4.3.3时空综合分析4.4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征4.4.1时间演化趋势4.4.2空间分布特征4.4.3时空综合分析第5章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5.1机制分析与假说5.1.1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影响5.1.2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间接影响5.1.3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5.2样本城市与变量选取5.2.1样本城市选取5.2.2变量与描述性统计5.3直接影响效应5.3.1模型设定5.3.2回归结果分析5.3.3稳健性检验5.4间接影响效应5.4.1模型构建5.4.2城市创新的中介效应分析5.4.3产业高级化的中介效应分析5.5空间影响效应5.5.1空间相关性检验5.5.2空间计量模型构建5.5.3实证结果分析5.5.4稳健性检验第6章数字经济赋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路径6.1优化政策与法规环境6.1.1创建支持性政策6.1.2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调整6.1.3提升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6.2建设与拓展数字基础设施6.2.1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6.2.2推进数据中心和云服务建设6.2.3发展物联网和智能设备6.2.4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6.3完善城市创新生态系统6.3.1建立科技创新中心与孵化器6.3.2鼓励企业与研究机构合作6.3.3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6.3.4形成创新激励机制6.4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6.4.1支持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升级6.4.2促进新兴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6.4.3推动产业链数字化整合6.5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6.5.1加强城市间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6.5.2推行统一的数字技术标准6.5.3建立区域内人才流动机制第7章结论与展望7.1主要结论7.2不足与展望7.2.1研究不足7.2.2研究展望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