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都市两极:北京14人
》
售價:NT$
347.0

《
时刻人文·1368:中国与现代世界之形成
》
售價:NT$
398.0

《
分歧与团结:以色列社会的运转逻辑和活力来源
》
售價:NT$
352.0

《
中国式管理(全集·全新)
》
售價:NT$
505.0

《
甲午战争中的北洋舰队
》
售價:NT$
296.0

《
香港影像志(180余张珍贵影像,180余年时间跨度,汇成一部香港成长史)
》
售價:NT$
1474.0

《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九次修订)
》
售價:NT$
374.0

《
一战全史
》
售價:NT$
347.0
|
編輯推薦: |
基于北周、隋朝相关史料,起自北周时杨坚之父杨忠从军发迹,到隋文帝杨坚夺权得位,攻灭南陈,抚定突厥,再到隋炀帝杨广修建运河,多方征伐,劳民伤财,直至隋末群雄逐鹿,隋朝灭亡,完完整整展现隋朝37年历史。穿插高颎、韩擒虎、贺若弼、长孙晟、史万岁、杨素、苏威等众多隋朝名臣的生平功业,展现隋朝通过政治、军事手段,结束三百余年南北分裂,重新实现大一统的诸多历史细节。以宏大的视野,客观展现南陈、突厥、西域、东北亚各势力的情况,凸显隋朝面临的复杂环境和治理之道。探讨隋朝兴亡成败的原因,发人深省。 生动活泼,风趣幽默,简明精悍,轻松好读。
|
內容簡介: |
隋朝终结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分裂局面,重新实现大一统,而且创立科举制、开凿大运河、完善政治制度、营建东都洛阳,成就斐然。它造就过开皇之治的清明治世,也造成了隋末又一个动乱时期。它如风一般强劲地扫过世间万物,又如风般转瞬逝去,其流风余韵却绵延至之后的盛唐,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书立足史料,展现隋朝由兴到亡的全过程,起底隋文帝、隋炀帝父子两代帝王的政治得失及隋朝历史上的逸闻趣事。
|
關於作者: |
大司马,本名陆建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攻历史文化领域创作,曾参加中学历史教科书编写。著有《汉朝的密码》《东吴帝国》《曹操》《西游正史》《明星史记》《秦策》等多部通俗历史读物。其中《东吴帝国》曾获中国首届网络小说大赛三等奖,入选阿里巴巴自媒体年度文史十强、今日头条全领域千人名单。
|
目錄:
|
第一章 普六茹那罗延
第一节 “老虎”与“苦桃”之子
第二节 成为独孤家的佳婿
第三节 宇文护:谁惹我谁死!
第四节 随州刺史:普六茹坚初出茅庐
第五节 老爹叹苦经:两姑之间难为妇
第六节 女儿改变命运,忽然成了皇亲国戚
第七节 东西大战,他只是在船上旁观?
第八节 皇帝的无奈:严父也出败儿
第九节 昏君乱国,国丈爷冷冷窥视
第十节 出征在即,靠足疾等待惊天巨变
第十一节 尉迟起兵:普六茹坚你这奸贼
第二章 南北合一开皇年
第一节 隋是何意,杨坚知否?
第二节 南陈北突厥,两敌先擒谁?
第三节 这个小兵叫史万岁
第四节 造一座新都,名曰大兴
第五节 八路伐陈,陈后主有良方:井遁
第六节 杨广想要张丽华,偏偏遇上一个死脑筋
第六节 可以灭陈朝,不能逼我们读《五教》
第七节 杨瓒之死:丑皇帝的帅弟弟
第八节 明君的两张脸:一怒一喜仁寿宫
第九节 猫鬼事件:驱猫杀人的女巫你信吗?
第十节 尉迟之死:匹马狂奔的男人心里有多苦
第三章 九千里江山
第一节 皇帝忽然发怒,所怒者谁?
第二节 为部下请功的猛将,何以命丧金殿
第三节 老婆一死,隋文帝任意放飞自我
第四节 起兵反杨广的第一人,是他亲弟
第五节 开凿大运河,为何抱怨声那么多?
第六节 迎接突厥可汗,文艺范儿皇帝的秀
第七节 东西九千里,杨广的大国展示现场
第八节 问:柳家姑娘在哪里?答:你儿子收了
第九节 不服就要打,杨广剑指高句丽
第四章 知世郎的歌
第一节 是谁,在唱《无向辽东浪死歌》?
第二节 隋炀帝东征?说是打仗倒不如说是走秀
第三节 张须陀有多猛
第四节 为天下解倒悬之急:杨玄感起兵了
第五节 杨花落,李花开,桃李子,有天下
第六节 度过雁门危机的皇帝为何赖账
第七节 此大不逊!天下何处有许多贼
第八节 我梦江都好,征辽亦偶然
第五章 流波将月去
第一节 黑脸小孩的天下霸业
第二节 杨义臣卖力平乱,为何皇帝不喜?
第三节 晋阳城的局,李渊有一点犹豫
第四节 西进关中,李密错失最佳时机
第五节 唐公见推,天下不足定矣
第六节 将士大逃亡,杨广:马上给你们娶老婆
第七节 好头颈,谁当斫之?
第八节 杨倓:我要见皇爷爷一面
第九节 拿鸩酒来!隋炀帝最后的讲究
后记
|
內容試閱:
|
隋朝建立这一年,杨坚的二儿子杨广十三岁(569年生),被封为晋王。杨广的弟弟杨俊十一岁,杨秀九岁,最小的同母兄弟杨谅,以及大哥太子杨勇,没有在史册中留下确切的出生年月,只能估计,此时杨谅大概还是个黄口小儿,杨勇至少有十五六岁。
显然,杨坚急着锻炼自己的儿子们,想让他们早早掌握一方权力。(或许杨坚脑海里时时浮现北周君王的儿子因为太小太弱而遭欺负的场景。)虽然太子杨勇不宜外出,但是其他几个儿子可以早点放出去试试。
因此,杨广在这一年,被任命为并州总管。这个官职本来是军职,此时已成了兼管行政的官职,理由很简单,战事少了嘛!试想,十三岁的小孩子,在这么一个位子上,能做什么呢?由此可以看出,杨坚对儿子的培养,确实有点急于求成了。这种心理,投射在作为培养对象的杨广身上,就使他慢慢形成了一种表演型人格,即父亲喜欢什么样的儿子,自己就努力地扮演这样的儿子,而不是真正成为这样的儿子。父亲看到儿子的表现,喜出望外,反馈给儿子,儿子会更用心地扮演。
问题是,杨广的本性并不是他演出来的样子,比如他喜欢玩,可是皇帝父亲却希望他刻苦学习、艰苦朴素,于是他就装出刻苦学习、艰苦朴素的样子。那么喜欢玩的本性怎么办?只能隐藏起来。这种隐藏的本性,日后必然会随着父亲强加的要求的消失而强势恢复,甚至走向极端,这就是杨广的一生写照。
当然,这个话题为时尚早,且来看隋朝在南方的布置。当时的中国,还是南北朝的时代,隋取代的是北朝的周,而南朝的陈依旧存在。同样是南方政权,隋朝建立后,西梁的使者很快就来长安向杨坚
表示祝贺了,而陈朝的使者虽然也来了,却是因为信息延误才来的。他们以为自己拜访的依旧是北周王朝,来到长安,才晓得北周已经亡了,现在是隋,只好将错就错。
那一次来到隋朝的陈朝使节团副团长王瑳,史书说此人刻薄贪鄙、嫉贤妒能,显然不是一个好人。团长韦鼎却颇有传奇色彩。韦鼎的祖父,是曾大破北魏,取得“南北交战以来南朝所未有之一大捷”的儒将韦睿。此人虽然在战场上屡破敌军,身体却很弱,甚至不能骑马,只能坐在人抬的代步工具上指挥,北魏人对他十分害怕,起了个绰号叫“韦虎”!
韦家传到韦鼎,不再研究军事,而是迷上了阴阳学说。梁朝末年,韦鼎成功预言了某个将领会建立新的王朝,这个将领就是陈霸先。因为这个缘故,韦鼎一直做到散骑常侍(皇帝的顾问),并且担任此次北上使团的团长。
神奇的是,韦鼎早年初来北方之际,杨坚尚未称帝,韦鼎却对杨坚说:“观公容貌,故非常人,而神监深远,亦非群贤所逮也。不久必大贵,贵则天下一家,岁一周天,老夫当委质。”
意思是:看你的样貌,实在不同凡响,而且目光深远,不是一般人能知晓的,未来一定能有很大的发展(就是当皇帝),而且之后能一统天下,届时我都要仰仗你的关照啊!
这是不是成功的预测?
当然是,不过也不能排除他对许多人说过同样内容的话,只不过大部分人都中道崩殂,能验证这句话的人,只剩下了杨坚。
不论真相如何,在杨坚心中,对此人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这一次北上,杨坚和此人的细谈颇为隐秘。
此时隋朝已经任命贺若弼做吴州总管,镇守广陵(今江苏扬州);任命韩擒虎做庐州总管,镇守庐江(今安徽合肥)。韦鼎回到南方之后,把所有家产变卖,换成现金藏在兜里,然后跑到寺院里住。有人问他这是为什么,他悄悄地说:“江东王气尽于此矣,吾与尔当葬长安。”
杨坚此时心中已经有了灭陈的大将人选,是韩擒虎。韩擒虎是个人物,他的父亲叫韩雄,字木兰,北魏时期以“膂力过人,精于骑射”闻名。韩擒虎长得魁梧伟岸,一看就是个英雄豪杰,宇文泰活着时很喜欢他,让他和自己的儿子们一起玩耍。年少时,韩擒虎粗犷豪迈,以有胆识和谋略著称,且仪表堂堂。他喜欢读书,经书、史书、百家之言都略知大旨。杨坚当上北周丞相的时候,他被任命为和州刺史,和州在今天的马鞍山和县,和陈朝首都隔江对望。眼皮子底下的祸害,陈朝当然想要把它拿下,于是派出大将甄庆、任蛮奴、萧摩诃几路兵马,试图夺取和州。但是很可惜,不论怎么攻打,和州依旧在韩擒虎的治下。
如今已经是隋朝,杨坚提拔韩擒虎做了庐州总管,显然是要把灭陈的重任交付于他。
当年司马家灭蜀,有钟会,便要有邓艾。此时杨坚要灭陈,只有韩擒虎自然也不够,还要有一人,那便是贺若弼。
贺若弼大家应该还记得。当年乌丸轨拉拢这个人一起去陈述北周太子宇文赟如何德行不端,贺若弼一句话都不敢说,结果乌丸轨被杀,他却活了下来。这并不是说贺若弼是个胆小鬼,至少在战场上,他其实是有一套的,只不过官场更险恶罢了。
之后贺若弼跟着北周名将韦孝宽一起战斗,长江以北几十个城池全部落入北周之手,其中据说就有他的功劳。在平定北齐之后,他被任命为寿州刺史。
杨坚很警惕贺若弼这个人,怀疑他是尉迟迥一党,甚至在尉迟迥起兵之后,紧急派一个叫作长孙平的人,取代了贺若弼的职位。这是为什么呢?可能是因为贺若弼毕竟是鲜卑人,属于北周旧党,从传统来讲,他应该支持尉迟迥才对,所以不管贺若弼内心怎么想,杨坚都把此人当作了潜在的反对党。
一直到隋代北周,贺若弼都处在被埋没的状态之中,直到杨坚查访未来攻打南陈的人选,有人推举了贺若弼。这个举荐人是高颎,可以说,他拯救了贺若弼。没有他,谁管贺若弼有没有军事才能?高颎说:“朝臣之内,文武才干,无若贺若弼者。”凭借这一句话,贺若弼重新出山,当上了吴州总管。这个时候,北方反对杨坚的势力早已经被扫荡干净,贺若弼忠于北周,已经被证明是一句虚言,杨坚确实可以用他了,但没有高颎的推举,谁又能想起他?
获得这份新工作,就意味着已经半报废状态的人生又有了奋斗的意义,所以贺若弼兴奋异常,他给自己的朋友寿州总管源雄写了一封信,信上还有即兴作的一首小诗:“交河骠骑幕,合浦伏波营。勿使麒麟上,无我二人名。”
交河,是西域小国车师的都城,在今天的新疆吐鲁番,后来唐朝把安西都护府设在这里,可见这座城的重要性。合浦,则是汉代的郡,在今天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这两座城,分别是西汉霍去病和东汉马援建功立业的场所,贺若弼提起这两人和两城,显然就是借古喻今,表示自己也有建功立业的决心。
麒麟,是汉宣帝所建的一个楼阁,用于悬挂功臣的图像。贺若弼借此典故表示,不要让功臣的名册上,没有你我的名字。确实,北方已经稳定下来,就如当年的司马家,吞蜀代魏之后,要做的不就是灭吴完成一统吗?现如今的杨家,同样完成了替代北周的大业,接下来若不吞并南朝陈,那才奇怪呢!
有趣的是,隋陈之间的第一战,是陈朝先发动的。开皇元年(581)九月,陈朝将军周罗睺攻入隋朝的方州境内,攻克了一座叫作胡墅的小营垒(在今天的江苏六合)。隋朝的反击方式是从汉口方向出动主力部队,以前锋四千人攻击陈朝的甑山(今湖北汉川)。陈朝派将军陆纶率领水军向西救援,结果被隋军打败,包括甑山在内的多个城池的守将都弃城东走。
陈打不过隋,于是认输,派人请求议和,愿意把胡墅还给隋朝。想打就打,想和就和,天底下有这么便宜的事吗?但是杨坚很客气地答应了。为什么呢?按理说既然隋朝要统一天下,陈人的挑衅,岂不是南下的最好借口?
是个好借口,问题是,这个时候隋朝的北部疆界出事了。杨坚再厉害,也不可能南北同时开打,来一个两线作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