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烟草:一部资本主义政治史
》
售價:NT$
398.0

《
AI短视频创作攻略
》
售價:NT$
449.0

《
黛莱丝的一生(诺奖得主莫里亚克钟爱之作,当婚姻变成“枷锁”,人生如坠漫长黑夜)
》
售價:NT$
245.0

《
牛津西方音乐史(卷四):20世纪早期音乐
》
售價:NT$
1214.0

《
数据资本大时代
》
售價:NT$
403.0

《
鲍文家庭系统治疗 (美)默里·鲍文
》
售價:NT$
709.0

《
罗马统治下的希腊:前146-716(罗马征服以来的希腊史)
》
售價:NT$
612.0

《
唐宋“古文运动”与士大夫文学 中华学术 有道
》
售價:NT$
449.0
|
內容簡介: |
《艺术之美》一书比较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艺术的各大门类,包括绘画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文学艺术、电影艺术及数字艺术等,同时融入了多学科视角,强调东西方艺术美学的对比分析。具体内容涵盖了艺术的定义、起源、发展、核心要素及美学理论,通过丰富的案例和作品赏析,深入探讨了艺术之美。本书适合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各专业师生的艺术素养类教材,进一步提升学习者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激发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进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为未来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
關於作者: |
王铭瑾,河南大学音乐学院本科和硕士毕业,河南大学艺术学艺术学博士学位。2023年11月进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作。2018年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慈善义演珍 稀文献整理与研究”;2019年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管乐器文献、图像及文物资料集成与研究”子课题《中国古管乐器大典》;2023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剧院高 级经验管理人才培训》;2024年参与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重点项目《“五育”融合视角下理工类高职院校美育教育模式创新研究育实践》;2023年发表论文《OperationandDevelopmentofNationalTheaterofKorea》(《AdvancesinHigherEducation》
|
目錄:
|
第一章 艺术与艺术美
第一节 艺术 2
一、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2
二、艺术的核心要素 4
第二节 艺术美 7
一、艺术美概述 7
二、艺术美的特性与标准 9
美的感悟 10
第二章 绘画艺术之美
第一节 中国绘画 13
一、起源与发展 13
二、绘画技法与材料 15
三、著名画家与作品 17
第二节 西方绘画 19
一、起源与发展 19
二、不同画派及其代表人物 21
第三节 中西绘画比较 23
一、技法与材料的对比 23
二、审美观念与表现手法的对比 25
美的感悟 27
第三章 音乐艺术之美
第一节 中国音乐 29
一、古代音乐 30
二、近现代音乐发展 34
三、著名音乐家与作品 36
第二节 西方音乐 38
一、起源与发展 38
二、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 41
三、作曲家与经典音乐作品 43
第三节 中西音乐比较 47
一、旋律与和声的差异 47
二、乐器与演奏形式的对比 48
美的感悟 50
第四章 舞蹈艺术之美
第一节 中国舞蹈 52
一、古典舞、民族舞 52
二、著名舞蹈作品 60
第二节 西方舞蹈 64
一、芭蕾舞、现代舞 64
二、经典舞蹈作品 69
第三节 中西舞蹈比较 72
一、动作与节奏的对比 73
二、表现目的与服饰文化的对比 75
三、审美观念与表现手法的对比 77
美的感悟 79
第五章 文学艺术之美
第一节 诗歌 82
一、中国诗歌 82
二、西方诗歌 84
第二节 小说 87
一、中国小说 87
二、西方小说 90
第三节 戏剧文学 92
一、中国戏剧文学 92
二、西方戏剧文学 98
三、中西戏剧文学比较 103
美的感悟 104
第六章 电影艺术之美
第一节 电影的诞生与演变 107
一、电影的诞生 107
二、电影的演变 107
第二节 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和类型 116
一、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 116
二、电影艺术的类型 119
第三节 电影导演与作品赏析 125
一、中国导演 125
二、西方导演 127
美的感悟 128
第七章 数字艺术之美
第一节 数字绘画艺术 130
一、数字绘画的工具与技巧 130
二、数字绘画艺术家及其作品 131
第二节 数字音乐艺术 132
一、电子音乐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132
二、数字音乐的创作与表现形式 135
三、数字音乐艺术家及作品导览 138
第三节 新媒体艺术 139
一、新媒体艺术的定义与特点 139
二、新媒体艺术作品导览 140
第四节 虚拟仿真艺术 140
一、VR与AR艺术的技术基础 141
二、VR与AR艺术作品欣赏 143
美的感悟 144
参考文献 145
|
內容試閱:
|
《艺术之美》作为一本公共素养类教材,其编写目的是提升学习者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在编写过程中,编写团队着重体现了以下几个特色。
首先是内容的全面性与系统性。本书涵盖了艺术的各个主要门类,包括绘画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文学艺术、电影艺术和数字艺术等。在每个门类中,不仅介绍了其起源和发展,还深入探讨了它们各自的美学特征和代表作品。系统性体现在教材的逻辑架构上,通过从概论到具体艺术形式的递进,帮助学习者逐步深入理解艺术美的内涵。
其次是多视角与多元化。在内容设计上,融入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视角,探讨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美学观念,使读者能够从多角度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最后,本书不仅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启发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考。通过引入艺术创新案例、设计开放性问题等方式,使学习者深入思考艺术的价值与意义,激发其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提升其创新精神及艺术素养。
在编写时,本书还特别注重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艺术之美》不仅关注艺术本身,更强调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引导学习者发现生活中的艺术元素,理解艺术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在文化多样性方面,广泛收录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和美学思想,展示了中华美育的精髓及其与西方美育精神的交融。这种跨文化的视角不仅有助于学习者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艺术美,还通过中西方艺术的对比,培养他们的全球视野和文化敏感性。
在学科定位方面,《艺术之美》紧密结合学科发展,注重课后艺术实践与协同发展。通过适当的教学情境与策略,教材实现了“欣赏、表现、创造、融合”的协同发展目标。通过恰当的教学情境和策略,最终实现“在艺术的世界中求真、崇善、尚美”的目标。在艺术创作、作品分析和艺术鉴赏等方面,教材注重实践,鼓励学习者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来理解艺术美的内涵,并通过互动性强的学习活动,提升其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此外,教材还特别注重时代性和创新性,设置贴近生活的学习任务,促进学习者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并鼓励他们组织展演、评比、讨论和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为了适应数字时代的要求,教材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指导学习者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延伸思考。
《艺术之美》不仅是一部艺术类教材,更是学习者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工具。通过系统的艺术学习,不仅能提高审美能力,还能增强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文化理解力。教材的内容设计注重培养综合能力,通过对艺术人文内涵的介绍,体现根植于人文素养的艺术核心素养,彰显艺术学科的育人价值。同时,教材的内容也促进了跨学科教学模式的发展,能够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培养其整合能力和系统思维。
正所谓,文以载道,艺以修身。每一本教材都承载着传承文化的责任,每次更新都是对美的追求与完善。感谢所有为教材编写付出辛勤劳动的专家与编委,也期待大家对这本书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编者
2025年1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