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拍出绝世人像 专业摄影师的闪光灯布光技法解密
》
售價:NT$
653.0

《
远涉重洋:欧亚贸易与商业公司的崛起(一部近代全球贸易的形成史!欧洲商业公司何以横扫东方传统商业组织?西方主导世界背后被低估的组织革命。跨学科的比较史学杰作,开拓性阐释欧亚远程贸易竞争与制度迁移。)
》
售價:NT$
500.0

《
梁晓声说聊斋 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为你揭秘《聊斋》中隐藏的社会规则
》
售價:NT$
301.0

《
生物钟与抗衰革命
》
售價:NT$
510.0

《
压缩现代性的逻辑(西方韩国研究丛书)-以东亚视角重塑对现代性的认知,揭示现代东亚社会矛盾底层逻辑
》
售價:NT$
347.0

《
宋代文人与党争 知名宋代研究学者沈松勤代表著作 宋代党争史研究开山之作 全面讲解宋代朝堂之争和灭亡的内在根源
》
售價:NT$
908.0

《
中国统计学史
》
售價:NT$
2540.0

《
我喜欢相爱的人们
》
售價:NT$
388.0
|
編輯推薦: |
1、皇权与士族共治,权谋与风骨并存。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看王导、庾亮等世家大族如何执棋天下,书写“王与马,共天下”的传奇。
2、从永嘉南渡的悲壮,到北伐复国的豪情;从朝堂博弈的暗涌,到文化交融的辉煌——以细腻笔触还原东晋门阀的生存法则与精神世界。
3、门阀政治的兴衰,不仅是权力的游戏,更是一部关于妥协、野心与理想的永恒寓言。读懂东晋,便读懂了中国历史的深层逻辑。
4、带你走进士族昂首、皇权低眉的时代,在纷繁史料中抽丝剥茧,见证一段被低估的“共治”真相。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中国古代历史通俗读物,主题是西晋灭亡和东晋建立的这段历史。
西晋末年,一场波澜壮阔的历史大戏拉开帷幕。由于政治斗争的漩涡、民族冲突的硝烟以及自然灾害的洗礼,西晋政权风雨飘摇,社会动荡不安。在这股历史的洪流中,西晋皇族与士族精英选择南迁,寻找新的生存土壤。公元317年,司马睿在江南的建康(今南京)擎起东晋的大旗,一个崭新的时代由此开启。
新的时代不仅有政权的更迭,更有民族与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在北方,多个少数民族政权割据一方,虎视眈眈地盯着南方的东晋,而东晋,则肩负着北伐复国、一统天下的历史重任。祖逖等英勇无畏的将领,纷纷登上历史舞台,他们的每一次征战,都牵动着整个民族的命运。
在此过程中,以王导为首的南北世家大族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中既有南下的侨姓士族如王、庾、温、郗等,也有江南本地的吴姓士族如朱、张、顾、陆等。这些世家大族携手并肩,共同撑起了东晋政权的天空。正是他们的鼎力支持,催生了中古时代罕见的政治格局——士族与皇权共治的门阀政治,人们称之为“君臣共天下”。
在门阀政治这一极为特殊的政治体制下,皇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制约。皇帝们虽然贵为天子,但也不能随心所欲,为了伸张自己的权力,他们时常试图抑制和打击士族的力量,而士族们亦非等闲之辈,他们凭借着强大的实力和影响力,不断予以反击。这种微妙的权力博弈,使得东晋的政治舞台变得更加精彩纷呈,与众不同。
与此同时,门阀士族之间也展开了激烈的辅政地位争夺战,一时是“王与马,共天下”,一时又是“庾与马,共天下”。权力在士族之间不断转移,每一次更迭又都伴随着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
最终,在王导、温峤、郗鉴等大政治家的共同努力下,东晋成功地渡过了重重危机,重新找回了平衡与稳定。君臣以“皇帝垂拱,士族当权,流民出力”作为门阀政治的新特点,支撑东晋社会将其和平发展局面维持了达一个世纪之久,从而为中原汉族文化的保存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西晋末年,由于政治斗争、民族冲突以及自然灾害,西晋皇族与士族精英选择南迁,寻找新的生存土壤。在北方,多个少数民族政权割据一方,虎视眈眈地盯着南方的东晋,而东晋则肩负着北伐复国、一统天下的历史重任。祖逖等英勇无畏的将领,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在此过程中,以王导为首的南北世家大族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中既有南下的侨姓士族如王、庾、温、郗等,也有江南本地的吴姓士族如朱、张、顾、陆等。这些世家大族携手并肩,共同撑起了东晋政权的天空。正是他们的鼎力支持,催生了中古时代罕见的政治格局——士族与皇权共治的门阀政治,人们称之为“君臣共天下”。
在门阀政治这一极为特殊的政治体制下,皇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制约。皇帝们虽然贵为天子,但也不能随心所欲,为了伸张自己的权力,他们时常试图抑制和打击士族的力量,而士族们亦非等闲之辈,他们凭借着强大的实力和影响力,不断予以反击。这种微妙的权力博弈,使得东晋的政治舞台变得更加精彩纷呈。
在王导、温峤、郗鉴等大政治家的共同努力下,东晋成功地渡过了重重危机,重新找回了平衡与稳定。君臣以“皇帝垂拱,士族当权,流民出力”作为门阀政治的新特点,支撑东晋社会将其和平发展局面维持了达一个世纪之久,从而为中原汉族文化的保存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
關於作者: |
关河五十州,著名历史纪实作家,其作品立论客观严谨,史学基础扎实,史料运用力求丰富和全面,注重采用口述史料等手资料;同时兼以文学笔法,行文简洁明快,注重阅读体验,条分缕析而又富有历史的思辨性,读者面极广。
代表作有“一寸河山一寸血”系列、“日本大败局”系列、《战神粟裕》《彭大将军》《谋帅刘伯承》《虎部队》《张作霖大传》等;在今日头条开设的历史自媒体栏目阅读量近两亿计。
|
目錄:
|
第一章 崭新道路
三公宝刀
贾后乱政
明哲保身
身不由己
王家子弟
司马睿
归国小
胡骑
失控
胡患
狡兔三窟
江东
南渡
亡国之恨
……
|
內容試閱:
|
时光回到八王之乱的前夜,洛阳城里有两个英气蓬勃的青年人,其中一 个是如今的并州刺史、北方名将刘琨,另外一个是他的好朋友祖逖。
祖氏家族乃颇为显赫的幽州大族,家中代代为官。祖逖的父亲在他很小时就已去世,祖逖由几个兄长抚养长大,这些兄长也都在朝中任职,且均为饱学高雅之士。
少年时代的祖逖,堪称家族子弟里的异类。那个时代的贵族男子多注重修饰仪表,祖逖的兄长们都很讲究穿戴衣着,唯有祖逖个性率真,不拘小节,对此毫不在意,同时他对做官和做文章也缺乏兴趣,以至于直到十四五岁还不知道要用心读书,兄长们都为此感到担忧。
祖逖自幼性格豪爽,轻财重义,喜好武艺,善交朋友,且富有同情心,平时多有行侠仗义、扶危济困之举,每次他到自家田庄去,都会以兄长们的名义,拿出一些粮食布帛,散发给生活贫困的乡亲,对他们予以救济,因此深得乡中父老的赞誉。
正如琅邪王氏以孝悌为先一样,祖氏家风中本就有一股侠义之气,兄长们虽觉得祖逖顽劣,但对他的这些义举都很支持,族中宗亲知道后,也都对祖逖刮目相看。
家族读书齐家的基因和影响力毕竟是巨大的,祖逖长大后,逐渐认识到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拥有广博的知识,于是开始发愤读书。读书期间,无论春夏秋冬,从不松懈,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些书籍,如“三史” (《史记》《汉书》《三国志》)、“五经”(《诗经》《书经》《礼经》《易经》《春秋》),以及一些诸子百家的书,祖逖都加以披阅,加上不耻下问,虚心求教,使得他年纪轻轻,就在学识方面有了相当大的提升。
那时祖逖常到京洛交流学问。人们见他博览群书,通晓古今,都很佩服,认为祖逖已具备辅佐君王治理天下的政治才干,慢慢地,他在朝野就有了名气。
祖逖二十多岁时踏上仕途,入洛阳担任司州主簿。和祖逖一道任司州主簿的刘琨,亦为豪爽尚武之士,两个年轻人志同道合,意气相投,成为可以同睡一张床,共盖一条被的至交。
司州的治所设于洛阳,辖区就在洛阳周围,而主簿是参与机要的僚属,这使祖、刘二人对形势的发展变化非常敏感。彼时虽为太康盛世,但表面的繁荣已然掩盖不住日益加深的社会危机,祖逖由此产生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并预见到国中将有兵灾变起之日。公务之余,他和刘琨经常慷慨激昂地纵谈国家大事,有时夜深了还不能入睡,便双双披衣起坐,互相勉励对方:如果真到了四海鼎沸,天下大乱,豪杰并起的一天,你我应该各自在中原干出一番匡复社稷的事业!
都要干大事业,一旦撞车,怎么办?两兄弟也为此准备好了方案,那就是海阔天空,到时互相退让一步。
干大事业不是光靠嘴说,还得始于足下,做好准备才行,二人因此日日利用余暇舞剑习武,苦练本领。
某日半夜时分,祖逖突然听到野外传来“荒鸡”的鸣叫之声。正常的雄鸡,都是在天快要亮的时候才开始打鸣,“荒鸡”是三更前啼叫的鸡,旧时一般都认为这是“恶声”,也就是不祥的声音。
祖逖却觉得,半夜里鸡把他们叫醒,是在督促他们为事业更加努力奋发。他将身旁的刘琨推醒,让他也听一听荒鸡啼鸣,并说:“这不是恶声!”
刘琨深受感染,遂随祖逖来到户外。 月光下,二人挥剑起舞,济世之志一时溢于英气之外。这就是被后世传为佳话的“闻鸡起舞”。
祖逖、刘琨任司州主簿仅仅两年后,果然爆发了八王之乱,两人在乱世中萍飘蓬转,从此各奔东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