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安娜·卡列尼娜 全2册 插图珍藏版
》
售價:NT$
1826.0

《
布鲁克林有棵树(纽约公共图书馆20世纪重要的著作之一)
》
售價:NT$
356.0

《
影响清帝国命运的十张面孔
》
售價:NT$
398.0

《
不缩水女士:如何面对肥胖恐惧
》
售價:NT$
332.0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 活页式教材
》
售價:NT$
204.0

《
好风景
》
售價:NT$
218.0

《
鱼缸实验:焦虑爱好者的生存指南
》
售價:NT$
286.0

《
我能把生活过得很好
》
售價:NT$
254.0
|
內容簡介: |
《零基础学架子鼓》内容涵盖了架子鼓的起源、发展、构造,鼓棒的种类及鼓的调音,基本演奏方法及技巧,实用节奏练习,小鼓的深度练习,常见典型节奏风格的节奏型练习,多种拉丁节奏练习,以及实战练习等。附录部分包括常用音乐术语、鼓及演奏方面的专业技术名词对照,以及世界打击学会制定的40种基本功。
|
目錄:
|
第一单元 架子鼓的概况
一、架子鼓的起源 1
二、架子鼓的发展 2
三、架子鼓的构造 3
第二单元 鼓棒的种类及鼓的调音
一、鼓棒的种类 7
二、鼓的调音 9
第三单元 基本演奏方法及演奏技巧
一、认识音符及鼓谱 10
二、鼓棒的基本用法 12
三、双脚的演奏方法 14
四、基本功练习 15
第四单元 实用练习
一、基本“摇滚”节奏练习 30
二、4-4拍的基本节奏及一小节插入练习 33
三、两小节插入练习 38
第五单元 小鼓的深度练习
一、常用节奏的练习 41
二、重音练习 46
三、复击练习 51
四、边击练习 51
五、装饰音练习 52
六、滚奏练习 54
第六单元 常见典型节奏风格的节奏型练习
一、典型的Rock Beat 55
二、华尔兹舞曲节奏 56
三、典型的Funk节奏 57
四、R&B布鲁斯节奏 58
五、典型的Gospel Rock节奏 59
六、典型的Shuffle节奏 60
七、典型的Fusiou节奏 60
第七单元 拉丁节奏练习
一、Cha-Cha(恰恰) 62
二、Mambo(曼波) 62
三、Tango(探戈) 63
四、Reggae(瑞格) 63
五、Rumba(伦巴) 65
六、BossaNova(波萨诺瓦) 66
七、Bolero(波莱罗) 67
八、Samba(桑巴) 67
九、Latin Rock(拉丁摇滚) 68
十、Nanigo(南尼哥) 68
十一、Songo(松戈) 68
十二、Mozambique(莫桑比克) 69
第八单元 实战练习
从头再来 70
我祈祷 76
深呼吸 86
梦回唐朝 93
Rose Rose I Love You 112
Penny Lane 117
附录一 常用音乐术语
附录二 鼓及演奏方面的专业技术名词对照
附录三 世界打击学会制定的40种基本功
|
內容試閱:
|
第一单元 架子鼓的概况
一、架子鼓的起源
爵士鼓(Jazz Drums)在国内也称架子鼓,是一套以鼓为主的组合性打击乐器,源于美国并广受大家喜爱。它伴随美国新奥尔良等地的爵士乐而产生,在表演中由一人演奏并专为爵士乐伴奏。
美国南部的民间音乐——爵士乐其来源于蓝调,而“爵士”二字,是早期一位全名为爵士波.布朗的美国黑人乐手的名字。早期的爵士乐是美国黑人们用来自娱自乐的音乐形式,当这位著名的黑人乐手演奏时,人们常常兴奋地高呼“爵士,再来一个!”后来,这种音乐就因这位黑人歌手而得名,因此人们习惯上就称做“爵士乐”了。
初期的爵士鼓构造非常简单,只由大军鼓小鼓和军镲组成。人们通常把大军鼓立放在地上,架起小鼓,把一根棍子插在地上,挂上一片军镲,表演时用脚把大鼓踢响。到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战争结束,能歌善舞的黑人们从解散的军队那里获得了大小军鼓、钹镲等不少乐器,这些乐器几乎成了后来爵士乐中的主要乐器。热爱音乐的黑人把各类鼓镲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爵士鼓的雏型。他们把大军鼓安上支架放在地上,配置一个能鼓动鼓面的踏板,再把小鼓和军镲分挂在大鼓的两边,这样一套由一个人就能同时操纵多件打击乐器的组合乐器便形成了。后来,通过逐步的发展与改良,早期爵士鼓就慢慢演化成了现代的爵士鼓。
随着爵士乐的不断发展,鼓手的技术也在不断提高,简陋的装置开始满足不了乐队和鼓手的需要了。为了有更好的音乐效果他们就在打击乐组合中逐渐加人了几个去掉响弦的小鼓,打起来能发出“嗵嗵嗵嗵”的声音,与大鼓、小鼓交相呼应发出来的新声音十分动听,后来人们就以它们发出的声音命名为“嗵嗵”(tom—tom)。在中国的习惯叫法为“嗵嗵鼓”,因为此鼓的型制很像水桶,有的也把它叫作“桶鼓”。随着爵士乐的进一步发展,能够连动的踩镲也被加了进来,直到现在爵士鼓已发展到型制健全、操纵方便、具有两面大鼓、七八面桶鼓、八九面吊镲的世界性打击乐器,并广为流传。
二、架子鼓的发展
1890年,舞台乐队的鼓手们为了表达他们心目中具有现代意义的节奏,开始抛开传统的鼓谱。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现代节奏和爵士鼓的雏形都可以追溯至此。美国新奥尔良的鼓手们,尝试着把低音大鼓和小鼓放在可以相互反击的位置上,由一人同时用鼓槌的头部和柄部击奏,这种技法被称作“双击”。
1910年至1920年被称作为“拉格泰姆”(ragtime)时代。拉格泰姆的特征是左手演奏“进行曲”节奏的低音,右手则演奏以切分音为主的旋律,使左右手形成此起彼落的节奏重音。当时的鼓手们能在懂得鼓谱的前提下和自己对音乐句法了解的基础上,不依鼓谱,自由表现。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把鼓的演奏带人舞台以扮演重要的角色。
1920年“爵士”(jazz)乐风盛行,年轻的鼓手们为了有更好的演奏效果而创造了一种新的特色,即鼓手独奏(drum solo)。他们打破传统,推陈出新,在节奏、技巧上各自改革创新,争出风头。在众多鼓手中,需懂得“振琴”(vibes)、“钟琴”(bells)、“排钟”(chimes)、“定音鼓”(timpani)等打击乐器,这样才配称为一流的鼓手。
1935年后,鼓手的声名达到顶点,鼓艺在民众中得到广泛传播,鼓成为了大众乐器。人们到处可听到鼓声和鼓的演奏,几乎任何的舞台表演中都会有一番精彩的爵士鼓独奏以吸引观众的眼球。当时一些出名的鼓手甚至还拥有自己的乐队,同时鼓的演奏技巧及演奏形式不断地改变,许多不适应革新的墨守成规者们被淘汰,爵士鼓也迅速地得到发展。
爵士乐鼓手经常在马戏、杂耍以及其他场合中演奏,他们在表演中为了更好的进行音乐衔接与加强音响效果,相继使用了一大批传统的打击乐器和一些新奇的代用打击乐器。在随后的发展中,这些打击乐器逐渐为爵士乐队专有,比如“牛铃”(cowbells)、“木鱼”“堂鼓”“铜鼓”“钟铃”以及“洗衣板”等,它们都曾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当然,许多打击乐器后来并没有成为爵士鼓中的标准乐器,在20世纪20年代,一些打击乐器在发展中被淘汰或进行了改良,比如为了演奏的需要,中国的堂鼓当时被一种能够调制音调高低的桶鼓所代替。
1927年,一种叫作“索克”(sock)的手握式双镲逐渐演变成踩镲。这种镲在表演中用脚踏奏的同时还可以用手槌演奏,这个新成员的加入使演奏者可以奏出更加生动、活泼、多变的音响效果,因此,它现已成为爵士鼓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乐器。
20世纪50年代,包括手鼓(finger-drumming)在内的鼓的独奏(solo)被视为典范。其基本技巧是右手棒击大铜钹(ride-cymbal)以维系拍子,脚踩镲(俗称高帽high-hat)则稳定地击于空拍(off-beat),右脚踏重音于大鼓,左手棒击小鼓于次重音,可击打皮面或边框。作为一名现代爵士鼓手,除了能独奏外,还应有与乐队配合以及进行各种舞台表演的能力,。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摇滚音乐兴起,新的技术进一步发展,双低音双鼓及一些奇特的打击乐器如“邦戈鼓”(bongos)等在爵士乐队中被普遍使用。桶鼓的数量也由原来的三个增加到七个或更多。同时,一些传统的打击乐器,如“牛铃”等也被重新启用。
近年来,国外的一些乐器制造商,在音调的调制问题上进行了创新改革,他们采用了交响乐队中定音鼓的鼓圈和转动鼓体改变鼓皮松紧的原理,制成一种薄型单皮桶鼓,使爵士鼓能够随时调制音调的高低,现在这种方法已经被鼓手们大量采用。随着演奏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爵士鼓将会有更新更快的发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