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影响清帝国命运的十张面孔
》
售價:NT$
398.0

《
不缩水女士:如何面对肥胖恐惧
》
售價:NT$
332.0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 活页式教材
》
售價:NT$
204.0

《
好风景
》
售價:NT$
218.0

《
鱼缸实验:焦虑爱好者的生存指南
》
售價:NT$
286.0

《
我能把生活过得很好
》
售價:NT$
254.0

《
何以大明:历史的局内人与旁观者(一部充满人性温度与历史洞察的大明群像史诗;十八位人物,帝王、巨富、权宦、狂士、文人、英雄……他们是历史的书写者,也是历史的旁观者;明史学者章宪法最新力作。)
》
售價:NT$
454.0

《
新民说·管理者为何重要:无老板公司的险境
》
售價:NT$
449.0
|
內容簡介: |
他,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西洋老师;他,被英国宗教界抨击为“英国的叛徒”。
他,描绘了紫禁城内令人憧憬的生活图景;他,记录了外国人眼中近代中国跌宕起伏的政治局面。
《紫禁城的黄昏》是“帝师”庄士敦的怀旧集,以他与溥仪的主要交往经历为线索,记述了从晚清到民国期间,中国发生的如戊戌风云、辛亥革命、张勋复辟等事件,以及他的看法,客观地反映了中国从帝制到共和的艰难过渡。
|
目錄:
|
章 1898:变法风云
第二章 昙花一现的维新运动
第三章 1898-1901:太后反击与义和团运动
第四章 1901-1908:光绪皇帝的后岁月
第五章 慈禧太后
第六章 1911:辛亥革命
第七章 『优待清室条件』
第八章 大清皇帝和洪宪皇帝
第九章 1917:张勋复辟
第十章 《松寿老人自述》
第十一章 1919-1924的紫禁城
第十二章 帝王之师
第十三章 黄昏中的皇室
第十四章 内务府
|
內容試閱:
|
1889 年,19 岁的皇帝大婚,皇后与太后同出一族,是慈禧太后兄长的女儿。慈禧太后希望借助这次联姻更加巩固她叶赫那拉氏一族的地位。另外,依据惯例,皇帝还会有多名妃子。 在这些妃子中,有一对年轻的姐妹。十五岁的姐姐被封为瑾妃,1924 年去世后谥号端康;小两岁的妹妹则是珍妃,25 岁便香消玉殒,后面的内容则会提到她悲惨的经历。婚庆大典结束后,将要收回实权的皇帝接着举行了“亲政”仪式。
对于皇帝亲政,慈禧太后似乎没有什么异议,第二次垂帘听政的她立即交出了皇权。没有要求任何荣耀的慈禧依据宫中条例,从慈宁宫移居到了宁寿宫。这是有先例可循的,1795 年,执政60年的乾隆皇帝在“让位”时也调换了自己的寝宫。如今,慈禧太后效仿乾隆皇帝并且住进了他当年的寝宫,就是在昭示人臣她已经将皇权交还给皇帝。对此,朝中官员也是予以支持的。然而,退位对乾隆皇帝或者是慈禧太后并没有多大影响,他们依旧留有原来的权力与威望。这一点,很容易被不懂得中国政权以及习惯的人忽视。西方人对于这两个人的“退位”和“退休”有些混淆。乾隆皇帝在1795 年退位,被尊称为太上皇,这代表他的地位要高于当时的皇帝。无论何时何地,太上皇拥有比皇帝更高一层的权威和声誉,可以全然无视皇帝所颁布的谕令。虽然他将皇位禅让给了自己的继承者,但是他依然保有的权力,裁定朝中相关事宜,并被朝中官员所信服。在所有颁布的诏书上,要先书写太上皇的名号,其次才是皇帝的,这无一不在宣告世人,太上皇是朝中有权威的人。
慈禧太后交还皇权后,其威望虽然比不上退位的乾隆皇帝,但她的地位依然要高于当时的皇帝,于情于理也应如此。“老佛爷”并非什么特殊的尊称,这本来就是慈禧太后应该得到的称谓。哪怕她没有“垂帘听政”,她也会因为自己是皇帝的生母以及在皇族中的辈分而享有比光绪皇帝更高的权力。倘若下一任皇帝即位,那么她将升为更为尊贵的“太皇太后”。依据历史资料,慈禧的确得到了这个称谓,光绪皇帝驾崩后, 她曾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奉为太皇太后,死后也是以太皇太后的规格名义葬入皇陵的。
可见,慈禧太后的经历地位并不适合被称为“遗孀”,不过我们也没有再好的词汇去形容她了。事实上,无论是“老佛爷”还是太后,这些称谓都在肯定她的能力和性格。不然,一定会有人提出问题,为何一个遗孀可以权倾天下呢?这个人不了解,太后所享有的权力不但高于先帝以及先帝的妃子甚至还会高于当时执政的皇帝以及皇帝的正宫妃子。这些人的地位等级被划分得一清二楚,皇帝和皇后要对太后以及太妃的恭敬,无论是去她们寝宫里拜见,还是她们到皇帝和皇后的宫殿来,没有得到允许,皇帝和皇后是不能擅自入座的。
有几次,我曾随宣统皇帝拜见端康太妃,即光绪帝的妃子。她的辈分较高,宣统皇帝每次拜见显得极为恭谨。拜见太后时,他显得更为尊重, 因此如果看到哪本书中记载光绪帝的地位低于太后时,就无需对此惊讶不已了。自1898 年9 月份后,慈禧太后的确总乐于羞辱皇帝,不过她的地位高于皇帝的实情只是为了表明其身份的尊贵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