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东部和北部非洲精选文学作品研究

書城自編碼: 412669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评论与鉴赏
作者: 朱振武
國際書號(ISBN): 9787569721393
出版社: 西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60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人形机器人:产业变革商业机遇与未来趋势
《 人形机器人:产业变革商业机遇与未来趋势 》

售價:NT$ 449.0
没有人能让我不快乐
《 没有人能让我不快乐 》

售價:NT$ 214.0
汉匈战争三百年
《 汉匈战争三百年 》

售價:NT$ 454.0
成为作家:提升创造力、自律性、谦逊和毅力的专业指南(写作不是天赋,作家可以培养,人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作家梦)
《 成为作家:提升创造力、自律性、谦逊和毅力的专业指南(写作不是天赋,作家可以培养,人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作家梦) 》

售價:NT$ 301.0
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
《 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 》

售價:NT$ 602.0
具身智能数据工程:标准、技术与实践指南
《 具身智能数据工程:标准、技术与实践指南 》

售價:NT$ 509.0
人的觉醒:周代思想的启蒙景观
《 人的觉醒:周代思想的启蒙景观 》

售價:NT$ 816.0
政府论(上、下篇)(中外哲学典籍大全版)
《 政府论(上、下篇)(中外哲学典籍大全版) 》

售價:NT$ 500.0

內容簡介:
“非洲文学研究丛书”是我国首个非洲文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非洲英语文学史”的成果。“经典文学作品”是指世界文学界已经认可的非洲文学作品,包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布克奖、龚古尔奖等大型文学奖的作品。“精选文学作品”则是中国学者经过调研遴选出的优秀作品。该分册共十八篇,研究的作品除东部非洲外,还兼顾北非的文学精品。作品文体各异,包括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戏剧、自传、纪实文学、回忆录;涉及的作家包括梅佳#8226;姆旺吉、伊冯#8226;欧沃尔、弗朗西斯#8226;伊姆布格等。
目錄
总序 揭示世界文学多样性 构建中国非洲文学学

001 坦桑尼亚文学概况
003 第一篇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小说《朝圣者之路》中的幻灭、救赎与身份重建
023 第二篇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小说《遗弃》中禁忌之恋的叙事艺术
037 第三篇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小说《砾石之心》中的戏仿
055 第四篇 莫耶兹·瓦桑吉 小说《赛伊达的魔法》中的历史重构
073 肯尼亚文学概况
075 第五篇 恩古吉·瓦·提安哥 戏剧《德丹.基马蒂的审判》中的革命女性形象
091 第六篇 恩古吉·瓦·提安哥 自传《战时诸梦:童年回忆录》中的非洲风景建构
107 第七篇 梅佳·姆旺吉 小说《白人男孩》中儿童眼里的“茅茅”起义
125 第八篇 伊冯·阿蒂安波·欧沃尔 小说《蜻蜓海》中的中国后裔
145 第九篇 艾琳·穆切米-恩迪里图 小说《迦梨的祝福》中的“异托邦”空间
163 第十篇 弗朗西斯·戴维斯·伊姆布格 戏剧《城市里的背叛》中的虚构之国“卡非拉”
181 乌干达文学概况
183 第十一篇 莫妮卡·阿拉克·德·恩耶科 小说《奇怪的果实》中的乌干达内战创伤
201 卢旺达文学概况
203 第十二篇 吉尔伯特·加托雷 小说《往事随行》中的大屠杀不愈创伤
219 第十三篇 斯科拉斯蒂克·姆卡松加 小说《尼罗河圣母》中的创伤记忆与治愈之旅
235 索马里文学概况
237 第十四篇 纽拉丁·法拉赫 小说《连接》中的叙事艺术
255 南苏丹文学概况
257 第十五篇 约翰·布尔·道、玛莎·阿凯切 回忆录《遗失的男孩女孩》中的丁卡女性
273 苏丹文学概况
275 第十六篇 莱拉·阿布勒拉 小说《尖塔》中的穆斯林图景
293 第十七篇 贾迈勒·马哈古卜 纪实文学《尼罗河交汇线:记忆中的喀土穆》中的苏丹国家认同危机
311 埃及文学概况
313 第十八篇 艾赫达夫·苏维夫 小说《矶鹞》中的流散女性身份困境
331 参考文献
347 附录 本书作家生平简表
內容試閱
总序:揭示世界文学多样性 构建中国非洲文学学
  202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似乎又爆了一个冷门,坦桑尼亚裔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获此殊荣。授奖辞说,之所以授奖给他,是“鉴于他对殖民主义的影响,以及对文化与大陆之间的鸿沟中难民的命运的毫不妥协且富有同情心的洞察”古尔纳真的是冷门作家吗?还是我们对非洲文学的关注点抑或考察和接受方式出了问题?
  一、形成独立的审美判断
  英语文学在过去一个多世纪里始终势头强劲。从起初英国文学的“一枝独秀”,到美国文学崛起后的“花开两朵”,到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印度、南非、肯尼亚、尼日利亚、津巴布韦、索马里、坦桑尼亚和加勒比海地区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英语文学遍地开花的“众声喧哗”,到沃莱·索因卡、纳丁·戈迪默、德里克·沃尔科特、维迪亚达·苏莱普拉萨德·奈保尔、J.M.库切、爱丽丝·门罗,再到现在的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等“非主流”作家,特别是非洲作家相继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等国际重要奖项。英语文学似乎出现了“喧宾夺主”的势头。事实上,“二战”以后,作为“非主流”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非洲文学逐渐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家作品,在世界文坛产生了广泛影响。但对此我们却很少关注,相关研究也很不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较多跟随西方人的价值和审美判断,而具有自主意识的文学评判和审美洞见却相对较少,且对世界文学批评的自觉和自信也相对缺乏。
  非洲文学,当然指的是非洲人创作的文学,但流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第一代非洲人对非洲的书写也应该归人非洲文学。也就是说,一部作品是否是非洲文学,关键看其是否具有“非洲性”,也就是看其是否具有对非洲历史、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和对在非洲生活、工作等经历的深层眷恋。非洲文学因非洲各国独立之后民主政治建设中的诸多问题而发展出多种文学主题,而“非洲性”亦在去殖民的历史转向中,成为“非洲流散者”(African Diaspora)和“黑色大西洋”(Black Atlantic)等非洲领域或区域共同体的文化认同标识,并在当前的全球化语境中呈现出流散特质,即一种生成于西方文化与非洲文化之间的异质文化张力。
  非洲文学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其流散性表征,从一定意义上讲,整个非洲文学都是流散文学。非洲文学实际上存在多种不同的定义和表达,例如非洲本土文学、西方建构的非洲文学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所理解的非洲文学。中国的非洲文学也在“其他”范畴内,这是由一段时间内的失语现象造成的,也与学界对世界文学的理解有关。从严格意义上讲,当下学界认定的“世界文学”并不是真正的世界文学,因此也就缺少文学多样性。尽管世界文学本身是多样性的,但我们现在所了解的世界文学其实是缺少多样性的世界文学,因为真正的文学多样性被所谓的西方主流文化或者说是强势文化压制和遮蔽了。因此,许多非西方文化无法进入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关注视野。
  二、实现真正的文明互鉴
  当下的世界文学不具备应有的多样性。从歌德提出所谓的世界文学,到如今西方人眼中的世界文学,甚至我们学界所接受和认知的世界文学,实际上都不是世界文学的全貌,不是世界文学的本来面目,而是西方人建构出来的以西方几个大国为主,兼顾其他国家和地区某个文学侧面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所谓“世界文学”,因此也就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明互鉴。

坦桑尼亚文学概况
  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简称坦桑尼亚,地处非洲东部、赤道以南,北与肯尼亚和乌干达交界,南与赞比亚、马拉维、莫桑比克接壤,西与卢旺达、布隆迪和刚果(金)为邻,东临印度洋。坦桑尼亚旅游资源丰富,非洲三大湖泊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和尼亚萨湖均在其边境线上,海拔5895米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世界闻名。坦桑尼亚的著名自然景观包括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东非大裂谷、马尼亚纳湖等,另外还有桑岛奴隶城、世界最古老的古人类遗址、阿拉伯商人遗址等历史人文景观。1964年4月26日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组成联合共和国,10月29日改国名为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首都为多多马。原首都位于达累斯萨拉姆,现今仍为该国主要商业城市以及大部分政府机关的所在地。达累斯萨拉姆也为坦桑尼亚的主要港口。
  坦桑尼亚文学主要由斯瓦希里语和英语两种语言构成。斯瓦希里语文学有深厚的历史传统,最早的手稿可追溯到18世纪,以宗教主题的史诗为主。夏班·罗伯特(Shaaban Robert,1909-1962)是坦桑尼亚著名的斯瓦希里语诗人、小说家和语言学家,被誉为“东非的莎士比亚”,创作了20多部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和寓言等。英语文学中出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和享有世界声誉的莫耶兹·瓦桑吉,他们的作品都力图反映坦桑尼亚悠久的历史、欧洲殖民影响、复杂多元的东非文化和现当代生活。
  第一篇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小说朝圣者之路》中的幻灭、救赎与身份重建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Abdulrazak Gurnah,1948一
  作家简介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1948一),202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来自坦桑尼亚的当代著名作家,出生于非洲东海岸的桑给巴尔岛,母语是斯瓦希里语,用英语写作。1968年去英国求学,1980年到1982年任教于尼日利亚的巴耶鲁大学,1982年取得肯特大学博士学位,1985-2017年任肯特大学英语和后殖民文学教授。古尔纳的作品主要涉及身份认同、流散以及殖民主义和奴隶制的遗产形成等问题。他共出版了10部小说:《离别的记忆》(Memory of Departure,1987)、《朝圣者之路》(Pilgrims Way,1988)、《多蒂》(Dottie,1990)、《天堂》(Paradise,1994)、《绝妙的沉默》(AdmiringSilence,1996)、《海边》(By the Sea,2001)、《遗弃》(Desertion,2005)、《最后的礼物》(The Last Gift,2011)、《砾石之心》(Gravel Heart,2017)、《今世来生》(Afterlives,2020),还有若干短篇小说。多部小说曾入围布克奖长名单、短名单,短篇小说《我母亲在非洲住过农场》(My Mother Lived on a Farm in Africa,2006)获英联邦作家奖。古尔纳对非洲文学推介做出了重大贡献,主编了两卷《非洲文学论文集》(Essays on African Writing 1-2,1993,1995)、《剑桥萨尔曼.拉什迪研究指南》(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Salman Rushdie,2007),发表了若干后殖民作家研究论文,是《旅行者》(Wasafiri)杂志的特约编辑。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