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启微·清代中国的物价与经济波动
》
售價:NT$
500.0

《
宠物造型设计与修剪(王欣)
》
售價:NT$
286.0

《
酱卤食品加工
》
售價:NT$
301.0

《
从大繁荣到大萧条 1919—1939年美国社会生活史
》
售價:NT$
500.0

《
中西交通史 陆海书系
》
售價:NT$
296.0

《
图说新质生产力1 科技创新 落地化解读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精髓
》
售價:NT$
301.0

《
从弗洛伊德到百忧解:精神病学的历史(医学人文丛书)
》
售價:NT$
398.0

《
雪
》
售價:NT$
352.0
|
編輯推薦: |
教育理想说,用视频传播科学家教理念
深度剖析教育内卷根源,提供解决亲子冲突的可行法案
☆40余个家长感到焦虑的教育话题
☆知名教育专家和名校校长多年积累的丰富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
☆配有“说给家长听的真心话”板块
☆为家长提供针对性的且行之有效的育儿锦囊,让家长从焦虑育儿走向松弛育儿。
|
內容簡介: |
目前的家长群体当中,普遍都有焦虑的情况出现,焦虑的根源往往来源于子女的教育问题。例如:孩子怎么连玩都不会啦?怎么和孩子一起玩?少爷小姐脾气怎么来的?要上小学了,孩子啥也不会昨办?……本书优选浙江教育报视频号“教育理想说”栏目的精华内容,直面家长的教育困境,围绕40余个教育话题,专访多名知名教育专家、名师和名校校长,从思考到行动,为家长和孩子提供学习指导、人生发展规划,帮助家长更好地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在焦虑时代,让我们一起从容养育!
|
關於作者: |
张莺,浙江大学传播学硕士,从事新闻工作多年,现为浙江教育报副主编,主任编辑。采写的新闻多次荣获浙江省好新闻奖、浙江省专业报好新闻奖等奖项,并曾荣获浙江省专业报十佳新闻工作者称号。
|
目錄:
|
第一章 致0-6岁孩子的家长
3 童心去哪儿啦?
让儿童回来吧!
8 给孩子“留白”了吗
儿童有主见,从给予选择权开始
13 孩子不好好吃饭是为什么
千万别小看吃饭这件小事!
18 和孩子一起玩有哪些学问
游戏对儿童一生太重要了
23 孩子都是自私的吗?
理解儿童是一切教育的起点
30 幼儿园不设保育员,可不可以
向生活学习是一种最高级的学习
37 少爷、小姐脾气是怎么来的?
要掌握表扬和批评的艺术
42 孩子还小就不用立规矩
“熊孩子”可不是一天养成的
49 孩子经常哭闹是怎么回事?
学会读懂你的孩子
56 孩子为什么越长大越没有问题
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
64 小胖墩、小“四眼”怎么越来越多
没有不适合的运动,只有不合适的装备
69 孩子被“养坏”多在6岁前
0-6岁的家庭教育是拐点
75 孩子没记忆,教育有什么用?
6岁前,养育孩子的3个重点
82 要上小学了,孩子啥也不会昨办
幼小衔接不是知识衔接
87 不断犯错就是孩子的问题吗
不能让犯错止于批评
92 如何培养人见人爱的高情商孩子
情商要在6岁前莫基
98 “熊孩子”背后一定有位“熊家长”
模仿是孩子社会学习的主要途径
103 对数的初步概念是怎么形成的
数学启蒙不等于学前奥数训练
109 怎么说,孩子才会听?
追求有质量的亲子沟通
第二章 致小学生的家长
116 读书重要还是思考重要
每个孩子都是哲学家
121 孩子怎么不做梦了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
127 怎么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
很多教育是在饭桌上完成的
132 什么是真正的好学校
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书房
137 只有在课堂上才能学到知识吗
用你的优秀和善良来陪伴孩子
143 做不出奥数题就是无能吗
不要把精力浪费在补短上
148 取笑孩子幼稚的你,成熟吗
人的认知与判断取决于知识结构
152 机械重复地学习,孩子不喜欢怎么办
让“累”变得有意义,让“忙”变得有趣味
157 何必非得考满分
人生是无所谓“起跑线”的
163 排名依赖几时休
家庭教育是出类拔萃的教育
168 真的有人能赢一辈子吗
心善良、行努力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175 不分场合的批评惩戒有什么不妥?
保护自尊心是教育的起点
180 你眼里的“没用”是真的没用吗?
发现孩子特长,关键在于坚持
186 静待就一定能花开吗
孩子的时间是个常量,要“做待花开”
191“双减”后,家长如何带娃
家长应多参与到学校的育人活动中
196 是育人?还是消费?
家长的需求不能代替孩子的需求
202花了钱就尽到责了吗
从“双减”到“五育”,家长的责任是增加的
208 该躺平还是该奔跑
“吃饱”“吃好”更重要
213 不“放养”,孩子会爱上劳动吗?
让孩子在感受自然中亲近自然
218 包办代替是爱还是害
家长越“能干”,孩子可能越“无能”
223 如何度过闲暇时光
自律从家庭作息时间表做起
228 孩子在成长,家长进步了吗
家长不能只管生,不想养,更不想育
233 孩子小就可以不管吗?
要尊重孩子的天性,但不止于天性
238 “发呆的孩子”怎么不见了
你的闲暇时光里有孩子努力的方向
244 劳动只是动手制作、弯腰干活吗?
劳动是一种综合的育人
251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