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奇岩馆事件(“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大奖获奖作者高野结史颠覆你的推理常识)
》
售價:NT$
254.0

《
暗斗:一个书生的文化抗战
》
售價:NT$
449.0

《
西周人的日常生活:中国贵族的蜕变之旅 西周人的一天 九鼎八簋的隐藏菜单
》
售價:NT$
500.0

《
近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
售價:NT$
551.0

《
索恩丛书·蛮族之王:狄奥多里克与罗马帝国的黄昏
》
售價:NT$
811.0

《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成熟度方法论手册 2025年修订版 官方指导手册
》
售價:NT$
1520.0

《
人形机器人:产业变革商业机遇与未来趋势
》
售價:NT$
449.0

《
没有人能让我不快乐
》
售價:NT$
214.0
|
編輯推薦: |
学习《尔雅》可以“博物不惑”,多识鸟兽草木虫鱼之名,增长各种知识。在汉代《尔雅》就被视为儒家经典。唐朝以后《尔雅》被列入“经部”,成为了儒家经典之一。人们常常借助这本词典的帮助,阅读古籍,了解古代社会,增长知识。
|
內容簡介: |
《尔雅》是我国首 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儒家十三经之一。全书本20篇,现存19篇,收词语4300多个,分为2091个条目,按类别分为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等。《尔雅》还被认为是中国训诂的开山之作,是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它首创的按意义分类编排的体例和多种释词方法,对后代词书、类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它之后,训诂学、音韵学、词源学、文字学、方言学乃至医药本草著作,都基本遵循了它的体例。
|
目錄:
|
目 录
释诂 第一/001
释言 第二/054
释训 第三/105
释亲 第四/126
释宫 第五/134
释器 第六/142
释乐 第七/154
释天 第八/ 158
释地 第九/173
释丘 第十/182
释山 第十一/188
释水 第十二/194
释草 第十三/201
释木 第十四/235
释虫 第十五/250
释鱼 第十六/261
释鸟 第十七/270
释兽 第十八/285
释畜 第十九/298
|
內容試閱:
|
前 言
作为辞书之祖,《尔雅》当之无愧,它收集了丰富的古代汉语词汇,汇总、解释了先秦古籍中的许多古词古义,是后世儒生读经、通经的重要工具书。它是我国第一部按照词义内容和事物含义分类编撰的辞典,是中国古代典籍十三经的一种,因此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尔”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尔雅\就是指接近、符合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合乎或接近规范,也就是指用当时通用的合乎规范的共同语来解释出现在典籍中的古语、口语、方言等的意义。
《尔雅》的成书时间并不确定,但一致认为,上限不会早于战国,下限不会晚于西汉初年。因为根据书中内容显示,有些词语是来自《楚辞》《列子》《庄子》《吕氏春秋》等书,而这些书都是战国时期的作品;而在汉文帝时已经设置“尔雅博士”并出现了犍为文学的《尔雅注》,可见成书应该是在这之前。
《尔雅》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全书10819字,分为2091个词目,所收词语4300多个,现存19篇,分别是《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前三篇解释一般词语,类似后世的字典词典;后十六篇根据事物的类别解释其名称,类似今天的百科辞典,具体如下:
《释诂》主要解释古词语、方言词或别称、异名。
《释言》以一词解释一词,主要解释古语、方言俗语或别称、异名。
《释训》以双音词语为主,主要解释一些描墓事物情状的形容词、联绵词、叠音词。
《释亲》主要解释宗族、亲族、婚姻关系名词。
《释宫》主要解释古代房屋、宫室、亭台建筑及道路桥梁等名称。
《释器》主要解释生活器用、生产生活工具、服饰、兵器等事物名称。
《释乐》主要解释音乐韵调、乐器名称。
《释天》主要解释四时、祥、灾、月名、星座等十二类名称。
《释地》主要解释九州、八陵、五方、郊野等地理名称。
《释丘》主要解释大小高低丘陵等名称。
《释山》主要解释山川名称及形状。
《释水》主要解释泉水、河流、水中陆地等名称。
《释草》主要解释各种草本植物的名称。
《释木》主要解释木本植物的名称。
《释虫》主要解释各种昆虫的名称。
《释鱼》主要解释鱼鳖、贝类、龟等名称。
《释鸟》主要解释各类飞鸟的名称。
《释兽》主要解释鼠类等四类野兽的名称。
《释畜》主要解释马、牛、羊、犬、鸡等家畜的名称。
从汉唐到清代,为《尔雅》作注的人很多。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注本是晋代郭璞的《尔雅注》。郭璞花了十八年的时间来研究和注解《尔雅》,用当时通行的方言名称,解释了古老的动、植物名称,并为它注音、作图,使《尔雅》成为历代研究本草的重要参考书。唐朝以后《尔雅》被列入“经部”,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由于影响重大,后来出现了许多仿照《尔雅》写的著作,如《小尔雅》《广雅》《埤雅》《骈雅》《通雅》《别雅》等被称为“群雅”的作品,而研究雅书又成为一门学问,被称为“雅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