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费曼学习法:高效学习的实用策略和技巧
》
售價:NT$
301.0

《
风俗论(上册)(汉译名著本)
》
售價:NT$
490.0

《
壹卷YeBook 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 广东历史文化研究
》
售價:NT$
403.0

《
漫步上海老房子(修订版)
》
售價:NT$
296.0

《
江淮方言精汇
》
售價:NT$
500.0

《
历史动力学:帝国的兴衰密码
》
售價:NT$
500.0

《
广岛 普利策奖得主首次揭示原子弹爆炸真相 20世纪美国百佳新闻作品TOP1
》
售價:NT$
296.0

《
广西常用动物类中药
》
售價:NT$
500.0
|
內容簡介: |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属于新能源、5G/6G 通信、人工智能等新兴学 科交叉融合的领域。2010 年中国民航大学首次提出了低空经济的概念,2024 年有望成 为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元年。本书以民航人的专业视角,从技术和管理融合创新的角 度,介绍了低空经济的概念和应用场景,分析了这波低空经济热形成的原因,回顾了上 一轮通用航空热走过的弯路,对未来低空经济发展提出了著者独到的思考与建议,最后 介绍了未来低空空管系统和安全管控关键技术,包括传统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站,未来低 空飞行规则与自动化处理,无人机探测与反制,卫星导航干扰监测、定位与抑制等。本 书包含著者团队大量相关科研成果和得到中央媒体报道与政府采纳的建言献策成果。
|
關於作者: |
吴仁彪,武汉市黄陂区人。1985年5月,提前高中毕业,免试特招进入西北工业大学首届本硕连读教改试点班学习,五年半后获信号、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学位。1994年4月,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博士学位,导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保铮教授。1994年5月,进入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马远良教授。1996年起,先后四次以博士后、访问教授和国家首批高级研究学者的身份在美国和英国工作近五年。1999年1月到中国民航大学工作至今,历任空中交通管理学院院长、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学校副校长。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18项(包括国家通用航空领域首个重点项目),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3项(其中一等奖3项),发表SCI和EI检索论文40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近100项,出版学术著作13部(其中英文专著2部),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生科学影响力排行榜榜单。中国首个航空安全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和博士生导师,天津市智能信号与图像处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市民航安全信息处理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天津市首批三位特聘教授之一,中国民航总局首批特聘专家,中国民航局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荣获天津市改革开放30年十大杰出留学回国人员称号。荣获中国航空学会和天津市青年科技奖。十一届至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
目錄:
|
第1 章 低空经济的概念和应用场景 001
1.1 引言 002
1.2 低空经济的定义 002
1.3 低空经济的基本构成 003
1.4 低空经济产业的基本架构 006
1.5 低空经济的主要应用场景 008
1.6 本章小结 011
延伸阅读资料 011
第2 章 为何会出现这波低空经济热? 012
2.1 引言 013
2.2 国家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步伐明显加快 013
2.3 国家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陆续出台 014
2.4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竞相发展先进空中出行 015
2.5 我国在无人机技术和产业方面处于世界较领先的地位 016
2.6 为何新兴产业中低空经济最热 017
2.7 本章小结 018
延伸阅读资料 018
第3 章 建党百年低空经济的发展历程 019
3.1 引言 020
3.2 旧中国通用航空发展史 020
3.3 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时期(1951 D1978 年) 020
3.4 逐步建立市场经济管理时期(1979 D2012 年) 021
3.5 确定国家战略地位发展加速期(2012 D2021 年) 023
3.6 上一轮通用航空热的回顾与总结 024
3.7 本章小结 026
延伸阅读资料 026
第4 章 为低空经济发展“鼓与呼” 027
4.1 引言 028
4.2 关于在西部边远地区实施普遍航空服务的提案 028
4.3 空域开放速度和力度是通用航空发展的关键 029
4.4 通用航空需要复合型人才 030
4.5 放开一片天空 打开一个产业 030
4.6 国家层面出台关于促进通用航空发展的意见 035
4.7 活跃低空经济 发展通用航空 035
4.8 3000 米以下低空应对通用航空开放 036
4.9 将通用航空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038
4.10 推进通用航空发展 实现民航“两翼齐飞” 039
4.11 无人机的中国速度 044
4.12 国家加强顶层设计 规范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园 046
4.13 建议专设空中交警队伍 开展无人机常态化安全执法 047
4.14 牵住通用航空发展的“牛鼻子” 048
4.15 关于加强通用航空政策引导的建议 052
4.16 关于在架空线缆加快安装航空警示装置的提案 055
4.17 尽快提高飞行员培养能力 助推通用航空发展 057
4.18支持青少年航空科技体育发展 058
4.19 《运动无人机:青少年航空体育》序言 060
4.20 《零基础学飞无人机》序言 063
4.21 本章小结 065
延伸阅读资料 065
第5 章 未来低空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067
5.1 引言 068
5.2 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现状 068
5.3 发展低空经济要因时因地制宜 069
5.4 安全有序高质量发展低空经济 072
5.5 发展低空经济不要内卷,民企国企要合作共赢 074
5.6 吸取上一轮通用航空热的教训,推动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 077
5.7 低空经济如何突破瓶颈“翱翔”新蓝海? 078
5.8 关于推动京津无人机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080
5.9 科学预测低空经济未来发展规模 083
5.10 科学管理无人机 让低空安全有序 084
5.11 低空经济“振翅” 万亿级产业起飞 086
5.12 政府工作报告再提低空经济 龙头企业和民航专家怎么看 089
5.13 本章小结 093
延伸阅读资料 093
第6 章 通用航空综合运行支持系统 096
6.1 引言 097
6.2 背景和意义 097
6.3 总体技术方案 099
6.4 关键技术突破 105
6.5 成果及应用示范 113
6.6 本章小结 117
延伸阅读资料 117
第7 章 机场无人机探测与反制技术 121
7.1 引言 122
7.2 无人机对民航机场的安全威胁 122
7.3 常规无人机探测与反制技术 124
7.4 美国FAA 关于机场无人机探测与反制技术的使用政策 136
7.5 国内机场无人机探测与反制技术使用政策建议 138
7.6 本章小结 141
延伸阅读资料 142
第8 章 卫星导航系统干扰监测、定位与抑制技术 145
8.1 引言 146
8.2 卫星导航系统干扰概述 146
8.3 卫星导航系统干扰的监测与定位 148
8.4 卫星导航系统干扰的检测与抑制 155
8.5 卫星导航系统欺骗的检测与抑制 158
8.6 本章小结 162
延伸阅读资料 162
第9 章 未来低空智能飞行服务和保障技术 166
9.1 引言 167
9.2 飞行规则 167
9.3 空域结构 178
9.4 基础设施 184
9.5 技术成熟度 189
9.6 监管影响 197
9.7 未来低空空管系统 198
9.8 本章小结 206
延伸阅读资料 207
第10 章 低空经济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数 209
10.1 引言 210
10.2 评价指数研究方法 210
10.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1
10.4 评价指标数据的来源 216
10.5 评价方法的确定 217
10.6 本章小结 217
延伸阅读资料 217
第11 章 未来低空飞行梦 219
后记 221
|
內容試閱:
|
2025 年春节前后,DeepSeek 横空出世,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
2025 年2 月18 日是我的生日,当天晚上有点睡不着,于是我躺在床上玩
DeepSeek,用它查我关于通用航空、无人机、低空经济发展方面的主要
观点。没想到,它把我自2008 年以来发表的所有相关文章、媒体报道资
料全部收齐,并非常系统地总结了我的主要观点。我兴奋得有点睡不
着,于是在19 日凌晨4 点半来到学校办公室,喝了4 杯咖啡提神,不到
半天就按图索骥找到了我发表的所有相关论文和媒体报道资料,决定写
一本关于低空经济的专著,也因为电子工业出版社早就约稿了。
2024 年,低空经济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立即在全国各地掀起了
一股热潮,至今仍方兴未艾,全国100 多个地方政府出台了促进低空经
济发展的实施意见,2024 年有望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元年。
其实,低空经济不是新概念,2010 年就由中国民航大学通用航空研
究中心在民航“十三五”通用航空专项规划项目研究报告中提出。2011
年年初,该概念研究报告在《中国民航大学学报》正式发表。早在2010
年,国家就将通用航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2016 年,国务院办公
厅出台了《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加快通用航空发展
做出战略性部署。虽然大家对于“低空经济”与“通用航空产业”的关
系有不同的学术解读,但我个人认为,“低空经济”其实就是“通用航
空产业”的代名词,如同“银发经济”与“养老产业”的关系一样,
“所谓通用,就是大家都用”,通用航空本身就包括无人机和航空体育
运动。
2024 年全国两会结束之后,我先后应邀到深圳、上海、苏州、杭
州、青岛、天津等地做报告20 多场,以内部交流方式为主,报告题目是
“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我边作报告、边调研、边完善报
告内容。我一直有个想法——有朝一日把自己所思所想写成书。感谢
DeepSeek,它对我下决心写书发挥了临门一脚的作用。
我一直从事民航空管通信导航监视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担任
过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和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主要研究
领域包括雷达信号处理,卫星导航干扰监测、定位与抑制,智能信息处
理等。2011—2014 年,我主持完成了国内首个通用航空领域重点项目
“通用航空综合运行支持系统”(“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研究成果于2016 年应邀参加了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无线电
干扰是低空飞行器将来必须面对的技术挑战之一。我们团队出版了
卫星导航系统自适应抗干扰专著,并被科学网以精选博文的方式重
点推荐。目前,我们团队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型无线
电干扰对民航GNSS 的影响评估和空地协同分级监测与定位技术研
究”,2025 年年底也即将出版相关专著。
我曾经担任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简称“中国航协”)通用航空分会协
调负责人。在此期间,我广泛与通用航空和无人机企业接触,非常了解
它们发展面临的困难。在上一轮通用航空热期间,很多地方借通用航空
热炒概念,建了不少通用航空或航空产业园,现在很多处于闲置状态,
或者项目与园区定位不符。为了通用航空产业健康发展,在担任通用航
空分会协调负责人期间,我一直呼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要聚焦三大热
点:立足国内培养民航飞行员,发展无人机产业和航空体育运动。从
2018 年开始,通用航空分会就开始单独发布《中国无人机产业年报》,并
与中国航空运动协会(也简称“中国航协”)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在2019 年武汉市举行的世界飞行者大会上,我应邀做了题为“两个‘中
国航协’携手,协同推进中国通用航空和航空运动发展”的大会报告。
很高兴,现在民航飞行员培养基本上全部在国内完成,原来是一半送到
国外培养;中国无人机技术和产业现在发展迅猛,在世界上处于比较领
先的位置,成为这波低空经济热的推手;中国航空运动协会2017 年就申
办设立并于2018 年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无人机锦标赛,这是继武术之后
我国申办设立成功的第二个国际体育赛事,体现了我国无人机技术和产
业影响力得到国际认可。
我是十一届至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现在是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我利用自己全国政协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一直积极向国家有关
部门建言献策,为通用航空、无人机和低空经济的安全健康发展“鼓与
呼”。从2008 年至今,我先后提交了20 多个提案、建议和社情民意信
息,其中两个获国家领导批示,一个提案被评为全国政协2021 年度好提
案。2025 年全国两会期间,我的多个建议得到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
央电视台等中央头部媒体的广泛报道。
下定决心写此书后,我搜索了全国已经出版的低空经济专著,2024
年一年之内居然有7 部之多,倍感压力。其作者来自各行各业,但没有
一位是做民航工作的,航空界的也很少。低空经济要发展,安全是底线,
“只有管得住,才能放得开”。中国民航局代表国家在低空安全监管方
面承担重要职责。美国发展先进空中出行(AAM),就是由美国联邦航空
管理局(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FAA)牵头负责,成立交通部
AAM 机构间工作组。作为一名民航人,我觉得有必要尽义务,通过出版
图书来分享自己15 年来从事低空经济科研和相关分会管理工作的体会,
希望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本书是一部集政策建议和技术研发于一体的专著。第1 章介绍了低
空经济的概念和应用场景;第2 章解释了为何会出现这波低空经济热;
第3 章回顾了建党百年低空经济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上一轮通用航空热
的教训;第4 章介绍了2024 年之前我对于传统通用航空和无人机产业
发展建言献策的情况;第5 章介绍了2024 年至今我对于低空经济发展
建言献策的情况,尤其是2025 年全国两会期间最新的建议和采访报
道;第6~9 章从技术角度对低空经济发展进行了探讨,其中第6 章介绍
了我们团队完成的通用航空综合运行支持系统研究成果,第7 章介绍了机场
应卫星导航系统可能面临的无线电干扰问题与对策,第9 章探索了未来低空智
能飞行服务和保障技术;第10 章探索了引导地方健康发展低空经济的区域竞
争力评价指数;第11 章描绘了我的未来低空飞行梦。
特别感谢四位领导/专家在百忙之中拨冗为本书撰写推荐序,他们是
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中国民航局原副局长、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理事长
王昌顺;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秘书长、欧美同学会研究院
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欧美同学会留美分会常务副会
长兼秘书长鲁俊群;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空中交通管理研究所城市空中
交通管理与系统项目原主管、新加坡航空航天工程师学会荣誉会士、中
国民航大学空域融合安全运行研究院蓝天学者特聘教授罗锦发;国际航
空运动协会执行委员、中国香港无人机运动总会主席郑伟杰。
感谢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各位领导和同人,包括理事长王昌顺先生、常
务副理事长潘亿新先生、副理事长任英利先生、原理事长李军先生、理
事长助理丁跃和朱耀春先生、原监事长刘树国先生、秘书长孙静女士、
通用航空业务部总经理杜万营先生、通用航空业务部原总经理孙卫国先
生、研究咨询中心副主任张宏敏先生,以及我担任通用航空分会协调负
责人期间通用航空分会的各位同人。
感谢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市智能信号与图像处理重点实验室承担本书部
分内容素材整理和校稿工作的老师与学生,包括章涛教授、王晓亮副教
授、韩雁飞博士生、王鹏博士生、王璐讲师、宫峰勋教授、刘海涛教
授、汪万维副教授、沈笑云研究员、王健讲师、贾琼琼副教授、杨俊博
士、陈敏博士生、孙政博士后和周月颖博士生。
本书部分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民航联合基金重点项目
(U2133204)的资助。
下面,我引用DeepSeek 写的一首藏头诗来结束我的自序,并展望未
来低空经济的发展:用无人机探测与反制技术应该注意的问题,第8 章介绍了低空飞行器机载
低空经济
低云薄雾漫苍穹,
空域腾飞科技功。
经略宏图织锦绣,
济时伟业贯长虹。
注:此藏头诗以“低空经济”四字起首,每句七言。诗中“低云薄
雾”暗喻低空领域的广阔空间,“科技功”体现无人机、智慧物流等科技
支撑,“经略宏图”指低空经济顶层设计,“济时伟业”彰显其惠民利国的
时代价值,结尾“贯长虹”喻示产业蓬勃发展的壮丽前景。
是为序。
吴仁彪
2025 年3 月10 日
于北京西直门宾馆(全国两会天津代表团驻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