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鏖战太平洋——哈尔西将军自传

書城自編碼: 412789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歷史普及讀物
作者: 威廉·弗雷德里克·哈尔西顾剑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224148893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0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吃对一日三餐  远离阿尔茨海默病
《 吃对一日三餐 远离阿尔茨海默病 》

售價:NT$ 296.0
安娜·卡列尼娜 全2册 插图珍藏版
《 安娜·卡列尼娜 全2册 插图珍藏版 》

售價:NT$ 1826.0
布鲁克林有棵树(纽约公共图书馆20世纪重要的著作之一)
《 布鲁克林有棵树(纽约公共图书馆20世纪重要的著作之一) 》

售價:NT$ 356.0
影响清帝国命运的十张面孔
《 影响清帝国命运的十张面孔 》

售價:NT$ 398.0
不缩水女士:如何面对肥胖恐惧
《 不缩水女士:如何面对肥胖恐惧 》

售價:NT$ 332.0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 活页式教材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 活页式教材 》

售價:NT$ 204.0
好风景
《 好风景 》

售價:NT$ 218.0
鱼缸实验:焦虑爱好者的生存指南
《 鱼缸实验:焦虑爱好者的生存指南 》

售價:NT$ 286.0

內容簡介:
威廉?弗雷德里克?哈尔西将军是美国海军司令官、军事家、海军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太平洋地区指挥多次战役并获得胜利,因作风勇猛而获绰号“蛮牛”,因为人随和又被称为“水兵的海军上将”,是二战中美军人气最高的将领之一,深受部下爱戴。该书为作者于二战结束后创作的自传。作者从自己的家世、童年及受教育的情况写起,重点着墨于二战期间美国海军的著名战役,表现出了世界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无畏勇气与斗争精神。
關於作者:
作者简介:
威廉·弗雷德里克·哈尔西,美国海军司令官、军事家,海军五星上将。

译者:
顾剑,本名顾健,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系统终身教职教授,专业方向是国际商务和跨国企业管理。业余爱好军事历史和旅行,20多年来足迹遍及世界130个国家。出版著作《阿尔卑斯山的彼方:意大利行走札记》《行走·莱茵多瑙河》,翻译出版《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命运攸关的抉择:1940-1941年间改变世界命运的十个决策》《荣耀的代价:1916年凡尔登会战》。
目錄
第一章 001
第二章 019
第三章 034
第四章 053
第五章 071
第六章 093
第七章 130
第八章 149
第九章 164
第十章 184
第十一章 206
第十二章 228
第十三章 246
第十四章 266
第十五章 293
第十六章 323
內容試閱
译 序
美国海军五星上将哈尔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中的传奇人物。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太平洋舰队打击日本海空军的主要利器是快速航空母舰编队,哈尔西在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时候,正担任太平洋舰队航空母舰部队的指挥官,因为率领编队出海巡逻,正好避过日军联合舰队袭击珍珠港。珍珠港事件之后,哈尔西指挥太平洋舰队仅存的机动打击力量,进行了吉尔伯特群岛等一系列“打了 就跑”的出击行动,并率领编队搭载杜利特尔中校的陆军轰炸机深入日军防御圈,成功地突袭东京,在振奋了反法西斯同盟国士气的同时,迫使日军匆忙制定计划出击中途岛,直接导致中途岛海空大战的决定性胜利。可惜在中途岛战役前夕,资深的航母舰队指挥官哈尔西因皮炎住院错过了这场会战,但是他向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推荐自己的巡洋舰护航编队指挥官斯普鲁恩斯接替自己的指挥 权,成全了另一位海军名将。
哈尔西在美日争夺太平洋战争战略主动权的瓜达尔卡纳尔系列战役中,临危受命出任南太平洋这个二级战区的总司令,在麦克阿瑟和尼米兹两位上级的双重领导下全权负责瓜岛战事。瓜达尔卡纳 尔岛争夺战的最终胜利,可以说是哈尔西军事生涯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后,在美军跨越中太平洋的大反攻中,太平洋战区的美国海军主力编组为一支打击舰队,由哈尔西和斯普鲁恩斯轮流指挥, 番号分别为第3和第5舰队,直至日本投降。斯普鲁恩斯指挥舰队的时候,打了著名的马里亚纳海战,哈尔西则在莱特湾海战中指挥舰队,并在日本投降时正好指挥美国海军主力。由此可见,哈尔西、斯普鲁恩斯、尼米兹是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海军最重要的战场指挥官,亲历并指挥了许多关键性的海上决战。哈尔西的回忆录能从战场指挥官的角度,给后世的研究者和军事爱好者提供很多决策背后的思考过程,是非常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这本当事人的重要回忆资料,早在1947年就已经在美国出版,历来研究太平洋 战争的权威著作也一再引用其中的段落,在国内却从未出版过完整的译本,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译者1996年赴美留学以后几年,就出于业余爱好读遍了当时国内尚未译介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有重要将领撰写的英文版回忆录,以这本哈尔西的回忆录文风最为生动诙谐,通俗易懂,因 此一直惊讶于没有人想到把它译为中文。大概在2005年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前,我在当时的二战论坛和朋友谈起这件 事,听从朋友的建议,先译出了这部回忆录中关于莱特湾海战的一 章,让网友得以一窥作为当局者,现场指挥官哈尔西在这场世界历 史上最大规模海战中的决策过程。这一章译文当时贴在二战论坛 上,并在各个军事论坛被广泛转载了十年之久。
后来促使我继续努力译出全书的动力,倒不在于这本书的史料价值:毕竟战后半个世纪的战史研究著作汗牛充栋,早已把这部回忆录中最具史料价值的部分反复引用过了。回忆录的引人入胜处, 在于它富有生动的细节,折射出哈尔西本人的人格魅力。作为世界海军史上的一代名将,哈尔西在写回忆录的时候并不是以特别严肃的口吻来叙述战役细节,他更注重叙述的个人风格,而且哈尔西本人富于幽默感,他回忆录中叙述的很多细节都令人不禁莞尔。比如对军舰上调皮捣蛋的醉鬼水兵的描述,对自己的大脑袋和特号军帽的自嘲,对袖口标示军衔的无数道金边的尴尬态度,都让人想起, 在海军名将光环的背后,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且这个人还拥有颇具魅力的个性。因为鲜明突出的个性,二战时期哈尔西在美国海军乃至新闻界都拥有传奇般的光环,和陆军中的巴顿将军不相上下。 巴顿的名言“热血豪胆”后来成了他的绰号,哈尔西的名言则是“赢得战争的秘诀在于不停地杀死日本人”。
译者从小生活在部队大院,从20世纪80年代读小学开始,课外读物都是解放军报,和部队研究所图书馆里那些“内部发行”的外 国军事人物回忆录,因此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成了我毕生的业余爱好。后来赴美攻读博士,在学术这条路上一直做到终身教职的正教授,我的专业仍然是战略研究。虽然这个战略专业是商务管理领域里的,但管理学领域的战略管理概念,最初本来就是从军事战略的概念借用来的,20世纪上半叶美国的商学院开创商务管理作为一个科学领域的时候,很多基本原则直接借鉴自军队的层级管理制度和经验。因为专业领域的这层亲缘关系,我在美国的这二十多年也一直没有放下军事历史这项业余爱好,在国内翻译出版了几部西方军事书。20年前,我在互联网上贴过一篇后来流传甚广的网文——《纵论二战名将中我最佩服和不佩服的三个半》,提到哈尔西的时 候,我的评价仍然拿他和巴顿将军两相对照:
这两个人都是战将,快速机动作战的好手,只不过一个陆军一个海军。他们的个性也极为鲜明。美国也有人称 哈尔西是海上的巴顿。但仔细观察其实大不相同。首先哈 尔西能打逆风仗。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就是极为艰苦的消耗战,美军一度非常危险。还有就是哈尔西是“跳岛作 战”的首创者,这比他打的那些著名海战还要有价值。他的战略造诣极高,但在战术上其实比巴顿更鲁莽,巴顿在战术上倒不是个莽撞人。
有评家讲“巴顿是假大胆真小心,哈尔西是假小心真大胆”,我认为非常贴切。巴顿嘴上强调进攻到了极端的地步,甚至说“历史上不知道哪个傻瓜说要注意自己的侧翼,从此以后所有的笨蛋都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的侧翼”。 但那其实是根据美军的地面和空中优势所说的戏剧性的话。他自己该注意的时候还是很注意的。象阿登战役开始前,巴顿是美军中唯一预料到北边侧翼要出麻烦的将领,在离开司令部去艾森豪威尔处开会之前,就预先留下了3 个预案,对付3种不同情况,并留出了马上可以动用的兵力。这像不像现代版的“锦囊妙计”?
哈尔西嘴上比巴顿有把门的,但做出来的事大胆多了,有时已经超出了“有算计地冒险”的范围,变成鲁莽了。1944年莱特湾海战,虽然美军整体上比日军占有压倒优势,因此而没有出大的纰漏,还是打了个大胜仗,但在不留预防措施的情况下,哈尔西就上钩北去追击日军航空母舰舰队,这在指挥上是太冒险了。还有1945年舰队空袭中国台湾和日本本土的作战,是个大胆而成功的行动, 但是哈尔西明知预报有台风也不采取防范措施,结果舰队因台风而蒙受损失,则是他太疏忽了。

其实哈尔西自己在回忆录中,对以上失误也不讳言,而且在叙述中侧重解释当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失误。这就为我们后世研究 者提供了当事人角度的宝贵资料。而且从回忆录看,哈尔西的公众形象尽管很高调,但他本人并没有忘乎所以把自己当作伟人,他很诚恳,明确地承认自己并不是天赋异禀之人,自己的成功更多归因于强大的美国海军实力和整个军官团多年来浸淫其中的训练和作战原则。我想,这应该是哈尔西和性格迥异,一贯内敛低调的尼米兹跟斯普鲁恩斯私交甚笃,能成为毕生挚友的原因吧。与此相反,一贯张扬自我恃才傲物的麦克阿瑟,与三位海军名将除了在战略上有 分歧之外,私人方面也来往甚少。
哈尔西的回忆录出版于战后不久,很多在他这个层次心知肚明的军事秘密,当时还必须对外保密,尤其是美军成功破译日军密码的事实当时仍属绝密。所以在叙述作战决策的时候,难免有不深不 透之处,尤其是中途岛战役前的篇幅。另外,哈尔西写回忆录的时候,日军方面的作战档案还没有完全被美军吃透,所以文中涉及日军兵力部署的细节比较模糊。这都是回忆录时代局限性的体现,在所难免。我作为后来的研究者,通读过各方面对太平洋战场历次战役的描述和研究,在译稿中,尽量用译注的方式,把回忆录原文没有写清楚的地方补充完整。
总之,这是一部不但具有史料价值,而且幽默风趣,可读性很强的书,也是我从学生时代起,就心心念念要把它翻译出来呈现给国内中文读者的原因。译者本人并非军事或者历史专业出身,但我相信,做任何事情,如果出于情怀,就会做得更好,希望这次能够奉献给广大军事爱好者一部原文和译文并称完美准确的佳作。

顾 剑
2022年6月2日写于土耳其东部旅途中

第二章



舰队在环球远航结束之后分散开来,我则接到命令赴华盛顿参 加晋升考试。考试科目包括海洋工程和电气工程、国际法、军械和 炮术、航海术、通讯、海军条例还有军事司法系统常识。我不算是 个读书的料,在环球远航期间也没什么时间读书。现在回想起当时 考试的紧张程度,我的膝盖还是忍不住发抖——考试长达6天,每 天持续8小时!总共7名少尉参加考试,我是顺利通过的4个人之 一。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在海军中尉的级别停留上两年,但实际上 我们只当了两分钟中尉,因为上尉的位置出缺,于是我们先宣誓晋 升海军中尉,然后立刻被提升为上尉。
我的下一个任务是赶赴查尔斯顿海军船厂,接手一艘鱼雷艇, 那里有很多闲置多年的各种各样的废旧小型舰船。不过独立指挥第 一艘舰艇的经历,对任何人而言都是激动人心和令人难忘的,我在 杜邦号上升起军旗的时候,内心充满了无比的自豪感。就在这艘鱼 雷艇上,我开始了23年指挥鱼雷艇和驱逐舰的生涯。从那时起直 到1932年6月,除了当过一年战列舰怀俄明号的副舰长以外,我
的舰勤岁月一直都在驱逐舰上度过。
那年秋天我先在普罗文斯顿外海参加了舰队演习,然后南下到 杰克逊维尔港,我在那儿获得了一个月离舰婚假。三年前堂 ·胡安 号停泊在诺福克海军船厂修理,这艘船似乎总是需要修理,某天下 午我正在甲板上训练一队水手,突然半空中飞来一只手笼,把我的 帽子打掉了,扔手笼的是个漂亮女孩,旁边站着我们副舰长的 夫 人 。
我后来听说她问副舰长夫人:“那边那个年轻军官是谁——那 个看上去特别把自己当回事儿的?”
副舰长夫人告诉了她,然后那个手笼就飞过来了。
我让忍不住笑的水兵们解散,拾起了手笼,不过要那个女孩告 诉我她的名字才能还给她。她叫弗兰西斯 ·库克 ·格兰迪,家住诺 福克,有三个表兄弟,名叫威利 ·格兰迪、查理 · 亨特、阿米斯蒂 德 ·杜比,都是我在弗吉尼亚大学时的好朋友。虽然有这些朋友从 中撮合,范(弗兰西斯的昵称)家里的长辈却不大赞成她嫁给一名北 佬海军军官。范有个叔叔在梅里马克号跟莫尼特号的历史性炮战中 担任梅里马克号的轮机长①,那场海战几乎就是在格兰迪家族祖屋 的视线范围内打的,结果他们家的长辈们判定我不仅要为梅里马克 号的失败负责,我还是葛底斯堡战役、里士满大火、波托马克河南 军投降的罪魁祸首。但我还是坚持追求范。只要一有假期,我就在 她家庭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和她待在一起。我在环球远航期间给她写了很多情书,寄了很多礼物。远航归来之后,因为级别和工 资都涨了两级,我觉得自己有足够的钱来建立家庭,于是向她求 婚,她答应了。婚礼定在1909年12月1日举行。
我在杰克逊维尔收拾行装的时候,海军上尉哈罗德 ·斯塔克跑 来问我火车站和车次。我本该对他一反常态神神秘秘的态度起一丝 怀疑,可我当时太高兴了,没往多里想,以为他仅仅受了我兴奋情 绪的感染而已,就愚蠢地把火车站和车次都告诉了他。结果他安排 了一支铜管乐队一路跟着我,高奏《婚礼进行曲》把我送到家。
我和范在诺福克的旧基督教堂举行婚礼。我的伴郎有汤米 · 哈 特、赫斯本德 ·金梅尔、卡尔 ·奥纳索格,首席伴郎是大卫 · 巴格 利,全都是海军军官。婚礼前几天我在舰上爬楼梯的时候,佩剑剑 鞘卡在扶手和梯级中间被弄弯了。我只好把变形的剑扔掉,结果范 只能用一把借来的佩剑切蛋糕。从此以后我每次上下军舰的时候, 都会小心翼翼地先把佩剑放好,以免再出同样的事故。
我当了三个月拉姆森号驱逐舰副舰长以后,于1910年4月去 诺福克海军船厂的新兵接收舰富兰克林号,出任新兵训练营指挥 官。这段时间我也和大多数海军军官一样,职业生涯中至少会有一 次严肃地考虑过转业。范跟我提过一些机会,如果我能抓住这些机 会的话,未来很多年我就能和家人长久地生活在一起;我可以在自 己选择的行业里迅速升迁,拥有一间不会晃动的干燥的办公室,还 有一个安定下来的家,总之前途一片光明。(大家知道有多少老水 手都会给自己的房子起名叫“归航”或者“港湾”吗?这反映了他们 对安定生活的渴望。)我对海洋工程和人事工作感兴趣,觉得自己可 以胜任这两个领域的工作,甚至可以两个都做,于是跟一位在两家大型工程公司都身居高位的朋友说起我想要申请在地方工作。他建 议我留在海军,我最终决定留下来,可是在后来的瓜达尔卡纳尔战 役中那无数个不眠之夜里,有很多士兵因为执行我下达的坚守命令 而死去的时候,我会情不自禁地想,自己当年的择业决定是不是对 的……
我在诺福克河的伯克利那一边有所舒适的房子,那是我的住 处,我的女儿就于1910年10月10日出生在那所房子里,不过不是 生于10点钟,而是生在清晨。军营8点钟早点名的时候,军乐团 得知我女儿出生的消息便奏起了进行曲,名字叫《我爱我的老婆, 但我更爱孩子》。我们给孩子起名玛格丽特,用的是孩子妈妈两位 长辈亲戚的名字,中间名叫布拉福德,用的是我上学时候同屋布拉 福德 · 巴内特的名字。
1912年8月我结束岸勤,调去指挥弗拉泽号驱逐舰。令人沮丧 的是,我刚上舰安顿下来,就接到命令:由于人手短缺,本舰所属 的驱逐舰分队将停在查尔斯顿作为预备役。我们整个冬天都停在港 内,第二年初夏我接到命令带两艘驱逐舰加入舰队演习,舰队当时 正在模拟攻击各个陆军沿海据点。年轻的驱逐舰舰长们都特别当一 回事,卖力地表现,有个舰长靠上费希尔岛的陆军码头,带着一队 水兵上岸,活捉了当地的驻军司令。
我当时受命指挥弗拉泽号奔赴加拿大坎普贝洛岛,向助理海军 部长富兰克林 ·D. 罗斯福报到,他将乘坐我舰视察缅因州弗兰奇 曼湾的海军基地。我们之间的友谊从此开始,直到罗斯福先生病故 才结束。他和其他的助理部长(还有部长)不同,他本人堪称一名职 业水手。我当时并不知道这个,事先只有人告诉我说,他曾有过一些驾驶小船的经验,所以我们在穿越坎普贝洛岛和大陆之间的海峡 时,他请求亲自做引水员,我当时虽然把指挥权交给了他,但一直 在近身观察以防不测。也许一个穿纯白法兰绒休闲服的游艇驾驶 员,可以指挥一艘小艇开到指定的浮标再折返,但那并不意味着他 就有本事指挥一艘高速驱逐舰穿越狭窄水域。就算驱逐舰舰首笔直 地指向航道前方正中,也不一定就能万无一失。驱逐舰的舰身会围 绕舰桥附近的一个位置打转,换句话说,舰身后方2/3的长度都在 这个旋转圆心后面,那么尾部左右摇摆的幅度,就会两倍于船头摇 摆的幅度。我看到罗斯福先生在指挥军舰进行第一次转弯的时候, 会转身向后看,检查船尾部的摆动情况,我就知道可以放心了,他 是个内行。
后来罗斯福又有两次乘坐过我指挥的军舰。1918年停战后不 久,当时我指挥雅奈尔号驱逐舰,接到命令从多佛尔横渡英吉利海 峡送他去奥斯坦德。比利时海岸密布水雷,虽然海军清扫过航道, 但是安全航道的标识非常不清楚。我们航道上的潮汐很强,海面上 雾气弥漫,我舰不得不降低航速,差一点驶出了航标标示的正确航 道,我说“这样不行啊”,让驱逐舰抛锚,用舰上的交通艇送罗斯福 上岸。我可以单独冒雅奈尔号触雷和让罗斯福先生触雷的风险,可 是不能冒险把两者一起断送了。
他最后一次乘坐我指挥的军舰是在旧金山湾,1920年民主党全 国代表大会期间。几天以后我在鲍威尔街上再次碰见他,他告诉 我:“比尔,我刚刚干了一仗。”
他那时候还没有残疾,孔武有力,所以我自然会问他:“部长 先生,那个家伙现在躺在哪家医院呢?”

其实,他指的是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纽约州塔玛尼俱乐 部①代表团拒绝参加威尔逊总统的政治集会,他在会上为了争夺塔 玛尼党团的大旗,和对立面大打出手的事情。当然,罗斯福先生正 是在这次大会上被提名为副总统候选人的。
1913年8月我就任崭新的烧油驱逐舰杰维斯号舰长。没有在烧 煤的舰艇上服过役的人,永远无法体会转到烧油舰艇上的快乐。后 来除了有一年在战列舰怀俄明号上以外,我再也没有体会过烧煤战 舰的肮脏和麻烦。我们在秋天于弗吉尼亚角外海举行了射击训练, 1月又驶向关塔那摩举行一系列冬季演练,包括图上演习、航海训 练、大炮鱼雷和小型武器的射击训练。
时任大西洋舰队驱逐舰队司令的是威廉 ·西姆斯海军上校,他 还是年轻上尉的时候,就令人信服地揭露了舰队炮术训练中存在的 问题,结果西奥多 ·罗斯福总统任命他出任海军炮术训练总监。西 姆斯工作极为出色,在罗斯福提携下步步高升,以海军中校军衔当 上了战列舰明尼苏达号的舰长——他是美国海军史上第一个也是唯 一一个以中校军衔当上作战舰队一艘战列舰正式舰长的军官。他的 上司并不喜欢这么出挑的同僚,但他却赢得了下属的爱戴。我猜想 他对嫉妒或者爱戴都不怎么在乎,他对待赢得人心跟对待陈规陋习 一样根本不放在心上,甚至喜欢冒犯上司。美西战争期间他担任美 国驻巴黎海军武官,曾上报过不少开支要求报销,某位官僚驳回了 其中一些出租车费用之类的小支出,理由是没有签字的发票单据仅 能作为凭证。西姆斯回答说,自己只需要花一条面包的代价就能买来所有的签字,可是如果政府居然不相信一名海军军官的话,而宁 愿相信签字发票之类的票据的话,那么他情愿辞职不干。
1910年他曾在伦敦发表演说公开声称:“仅代表我自己宣布, 如果有一天大英帝国受到某一个外敌的威胁,你们尽可以放心地依 靠大洋对岸的兄弟,我们将会尽每一份人力,流尽每一滴血,不惜 最后一元钱地支持你们。”
塔夫脱总统曾因为他口不择言而对他进行了严厉的申斥,他却 把总统申斥的话镶在镜框里挂在舱房的墙上。在海军部长丹尼尔斯 准备为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工作颁发优异服务勋章的时候, 他却拒绝接受,理由是这种勋章发得太多已经贬值了。
我记忆中的西姆斯身材高大,精力充沛,说话干脆利落,喜欢 开会。在关塔那摩的时候,他喜欢在当地的军官俱乐部召开会议, 经常穿着网球服来开会。如果谁在会上发言冗长或者东拉西扯的 话,他就往发言者身上扔网球,打断发言。
我们离开关塔那摩驶向彭萨科拉,路过墨西哥。当时墨西哥政 局恶化,舰队内定如果停泊在港内的战舰拉响特定的几声汽笛,所 有上岸的官兵必须马上返回。4月9日早晨发生了坦皮科事件,预 定的汽笛信号响起,全舰队以最高航速出海,途中传来命令,各舰 编组陆战队。驱逐舰极少接到这类登陆任务,我们缺少登陆兵需要 的卡其色军服,只能把白色水兵服泡在咖啡里煮开以染色,勉强替 代,结果把全船搞得像一家廉价咖啡馆一样。
两艘分别挂德国和英国海军旗的美国游艇载着美国难民逃离了 坦皮科,把他们送上军舰,德国和英国当时都是中立国。我们只能 待在港外束手无策,而同胞国民只能由其他国家来保护,这对于海军是何等屈辱的经历!但我们奉了严令,不得出手令事态进一步恶 化。难民被集中在迪克西号驱逐舰上,离开舰队驶回得克萨斯州加 尔维斯顿港。但麻烦事儿来了:美国和墨西哥之间没有公民往来的 引渡条约,军舰抵达加尔维斯顿的时候, 一排当地警察等在港口, 单等难民下船就逮捕他们,而难民拒绝下船,迪克西号又不能载着 这批难民返回舰队。我们的麻烦也来了,因为迪克西号是我们唯一 一艘运送给养的船,我们都等着她运回新鲜蔬菜和冰块。那一周我 们只好每天吃三顿三文鱼罐头,从那以后,我看见三文鱼罐头就 想 吐 。
后来杰维斯号奉命开往维拉克鲁斯港。我运气不好,认识了在 那边服役的几名陆战队军官,还接受邀请和他们去骑马。我以前从 没骑过马,邀请我的主人也没费心好好给我找匹听话的马。我刚骑 上去,马撒腿就跑,跳过一堆垃圾,跑上大路以40节的速度狂奔。 我骑在鞍子上,既没有舵轮也控制不了引擎,要不是路上的好心人 帮我把马拦停下来,它可能一直跑到今天。
祸不单行,第二件倒霉事接踵而来。我们分队每艘驱逐舰要轮 流开回本土加尔维斯顿港转运邮件。杰维斯号轮值的前一天下午, 舰上来了一个消防水兵。他大概以为军舰是游轮,想来就来想走就 走,上舰以后两个小时他就偷跑上岸,晚上才回来,喝醉了还吵吵 闹闹,宪兵跑过来逮捕他,他跳进了水里。那片海域有鲨鱼,我们 赶紧放下小艇打开探照灯来回搜索,结果却发现他跳下水以后马上 就又爬回船上,躲在船尾的鱼雷管里面。我们把他揪出来关进禁闭 室。第二天早点名的时候,我主持了一场简短的军法审判,把他关 起来等待正式审判。
当时我们已经出发驶向加尔维斯顿了,并顺利抵达取到了邮 件,刚开始返航,宪兵前来报告,说那名消防水兵又偷跑上岸了, 而且再次喝得酩酊大醉回来闹事。我让人带他来见我,训斥他说: “你要是想让别人把你当个人看,就像个人样,要是你想让人把你 当条疯狗,那你照旧,我会让人用链子把你锁起来!”
那人嗫嚅道:“是,长官,我一定好好表现。”
才过了不到一小时,他又惹麻烦了。他的酒劲还没过去,为了 保护别人也是为了他自己好,我命人把他的胳膊腿拴在储藏室的一 个杆子上,不幸拴得不够紧,他的双手还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够得 着旁边的储物架。他借机把拴手脚的绳子割断了,于是第三次在舰 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我受够了这个闹事鬼,下令整晚上都把他的手 脚分别绑牢在分开的杆上,让他动弹不得。
第二天早饭后他总算清醒点了,我让人放了他,这才知道拴他 的两个竖向栏杆之间有个很低的水密舱口。这个醉鬼度过了如此受 折磨的8个小时,可能有点过了,可当时正在驶往维拉克鲁斯的途 中,天知道我可是一点都不会为他感到难过,到了那边我总算能把 他转到一艘战列舰上的监狱里了,因为我们舰上没有专门的牢房。 此类违纪行为的严重性仅次于叛乱,所以我要求对他正式起诉并进 行审判。(舰长不能主持召开正式的军法审判,只有海军部长才有 权这么做。)我的请求获得了批准,那名水兵被送上军事法庭,并被 判决,罪名成立。
我以为这事就这么了结了,没想到几个星期之后收到一封海军 部公函,里面附录了一封那名水兵父母的控告信,控诉我把他们的 儿子绑起来是残酷的虐待行为,还指控我让军舰在墨西哥湾鲨鱼出没的水面不开灯以高速行驶,让他们的儿子游泳追不上军舰,是更 加不人道的行为!不仅如此,公函信封里还有一张参与军事法庭审 判的老朋友写的便条,让我小心谨慎地回复质询,因为海军部长丹 尼尔斯暗示说,要拿我做个示范,整顿军中虐待士兵的风气!
此事当时危及我的海军职业生涯。良知和常识都告诉我,我当 时采取的行动无可指摘,不过我对自己是否能在部长面前申辩清楚 这一点不太自信。我的回信改了十几稿,又让朋友们帮我检查修 改。在定稿的回信中,我指出水兵父母指控信当中有不尽不实之 词,并指出我在审判前提出指控的时候,就已经全盘复述了自己采 取的措施和这么做的理由——换句话说,部长在下令召集军事法庭 的时候,就已经了解了所有的事实。
我寄出回信紧张地等待结果。丹尼尔斯部长后来再没有提起 此 事 。
春末,驱逐舰队北返,回到诺福克港,我又合家团聚了。我在 海地买了一只小小的但行为乖张的鹦鹉,它居然喜欢喝酒,而且喝 醉以后的行为令人尴尬,我不太愿意把鹦鹉带回家。可是我的轮机 长很喜欢这只鹦鹉,说服我拿它来交换他养的一只漂亮的巴西鹦 鹉,名叫佩德罗。我太太不是很在意佩德罗,可是小玛格丽特爱死 它了。它只会两种特技:要么会学小孩哭,就像孩子被打了屁股以 后那样,结果邻居还以为我们在家虐待小玛格丽特;要么会像个疯 子一样哈哈大笑。除了这两种特技,它还喜欢变着法逃出笼子,或 者学各种新招使坏。
某天我发现这只鹦鹉一反常态地安静,仔细观察才发现,它正 耐心地把我唯一一顶便帽给抓碎。我这么大的脑袋,要买到一顶合适的帽子可不容易。我羞愧地承认,自己一时火起,一巴掌把佩德 罗扇到了地板的另一端。它从此就视我如寇仇,每次我凑近的时候 就想啄我。它还憎恨我们家的女佣,我见过佩德罗把她逼进角落然 后啄她的脚,直到她尖叫为止。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