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梁晓声说聊斋 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为你揭秘《聊斋》中隐藏的社会规则
》
售價:NT$
301.0

《
生物钟与抗衰革命
》
售價:NT$
510.0

《
压缩现代性的逻辑(西方韩国研究丛书)-以东亚视角重塑对现代性的认知,揭示现代东亚社会矛盾底层逻辑
》
售價:NT$
347.0

《
情绪治愈手册
》
售價:NT$
352.0

《
宋代文人与党争 知名宋代研究学者沈松勤代表著作 宋代党争史研究开山之作 全面讲解宋代朝堂之争和灭亡的内在根源
》
售價:NT$
908.0

《
执念(“执念”从不改变你的命运,只是让你发现命运)
》
售價:NT$
301.0

《
散落在书页上的出版往事
》
售價:NT$
347.0

《
中国统计学史
》
售價:NT$
2540.0
|
編輯推薦: |
▲ 深入浅出的儒家文化通俗读本,金海峰教授讲座精华,开启别开生面的儒学探索之旅!
▲ 生动诠释儒家文化,文学化解读经典,语言平实晓畅,意蕴深远,适合大众阅读!
看点:
▲ 多元视角解读儒学,二十二讲精彩内容,带你轻松领略儒家智慧与魅力!
▲ 平实语言诠释深远意蕴,一部适合现代人阅读的儒家文化入门佳作!
|
內容簡介: |
本书选取了“仁义”“学习”“知行”等22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华传统文化概念,总结出对每一个文化概念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归纳和提炼出具有智慧性的判断,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底蕴,从而给人们以智慧的启发。本书挖掘历史深层的价值、理念、思想、智慧,展现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硕果,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提高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自觉,增强对社会主义理论、制度、道路、文化的自信,堪称对国学经典的全新解读。
|
關於作者: |
作者:金海峰,长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国家语言文字“十五”规划项目课题负责人,开展“儒家文化社会传播的参与性研究”等系列课题研究, 受国际儒学联合会之聘,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讲座百余次。
丛书主编:胡维革,曾任吉林人民出版社社长,吉林出版集团总经理。先后承担国家社科项目、全国古籍整理委员会科研项目、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研项目、吉林省社科项目8项。出版和发表的学术论著先后获吉林省政府一、二、三等奖,被评为全国有特殊贡献的青年学者、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先进个人、吉林省高级专家、二级教授等。
|
目錄:
|
目
录
儒 家…………… 001
文 化…………… 016
天 地…………… 028
道 德…………… 038
仁 义…………… 051
孝 悌…………… 063
忠 恕…………… 079
性 情…………… 089
和 谐…………… 103
中 庸…………… 114
志 气…………… 133
学 习…………… 147
智 勇…………… 159
知 行…………… 173
诚 信…………… 182
格致诚正…………193
修齐治平…………206
子曰诗云…………216
诗书礼乐…………224
文以载道…………240
先王之道…………254
儒商子贡…………269
后 记…………279
|
內容試閱:
|
儒家文化,堪称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最为卓 越的文化形态。
回溯历史, 从司 马谈《论 六家要 旨》 对阴 阳家、 道家、 儒家、 墨家、 法家、 名家核心思想 的阐述,到班 固《汉书 · 艺文志》 对纵横家、 农 家、 杂家、小说家等诸家百子学术思想的记载, 在诸多流派的思想争鸣中, 儒家文化始终 占据独特且重要的地位。再看文献整理的经、 史、 子 、 集的“经部” , 以及儒、释 、 道三家长期并存的格局,儒家文化“度越诸子、 定于一尊” , 其影响力深远而广泛 , 足见其非凡价值 。
常有人言“青少年学儒、 中年人学道、 老年人学佛” ,对此观点, 笔者难以认同。 儒家文化所倡导的“青少年立志、 中年人立功、 老年人立德” 的理念贯穿人生不同阶段,有着更为积极且连贯的指引意义,并为中华民族的持续进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
一、儒者形象
提及儒者,人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一位长须垂胸的老者形象, 他神态恭敬,对人彬彬有礼,尽显温和谦逊之态。然而,在这温和的外表之下,儒者的内心实则坚韧刚强,有着坚定不移的信念与操守。 “儒”是一个既具象又宽泛的概念。儒者通常归属于知识分子群体,所涉职业极为广泛。如为官、为吏、为政、为师,也有儒商、儒将等。在众多职业里,教师这一职业尤为突出。众多杰出的儒者都曾踏上为师之路,广收弟子,言传身教。
为人师者,应具备诸多优秀品格,除了要内省外修、身正为范、 自律慎独、敬业乐群,更要有胸怀天下苍生的悲悯情怀,以教育为手段,为社会培育贤才,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正如《论语·雍也》中所记载:“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孔子这句话,不仅是对弟子的殷切期望,更是对儒者境界的一种区分。当我们抛开后世加诸孔子身上的诸多光环,便会发现,教师才是孔子最为本质的身份。
笔者在为中小学教师开展“师德”培训时,着重强调了“耐烦”二字。孔子本人便是这方面的典范,他“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与传道授业之中,“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