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重写灵魂:多重人格与记忆科学(共域世界史)
》
售價:NT$
556.0

《
新伦巴第街:美联储如何成为最后交易商
》
售價:NT$
296.0

《
权力与财富 晚清时期的金融博弈(以金融视角重构晚清史,揭开晚清金融体系背后的权谋暗战)
》
售價:NT$
367.0

《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修订译本
》
售價:NT$
367.0

《
微海幻境:神秘海洋生物微观之旅
》
售價:NT$
1015.0

《
企鹅海盗史
》
售價:NT$
454.0

《
镰仓幕府与外来冲击:蒙古袭来与日本历史的转型
》
售價:NT$
500.0

《
中华药商:中国和东南亚的消费文化
》
售價:NT$
296.0
|
編輯推薦: |
本书以“文化自觉”为笔,以“管理创新”为墨,书写了一部兼具伦理关怀与实务操作性的人本管理会计,其提出的“企业五福幸福学”理论、慎独思想的财会监督和内部控制、传统文化审计以及中国化管理会计报告等,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管理会计变革提供了中国方案。本书是一部人本管理会计学专著,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企业理财思想的指南,对构建中国特色的人本管理会计学科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
內容簡介: |
本书溯源中国传统理财思想,解读何谓理财,将“以人为本”的文化基因注入现代管理会计体系,通过解构“物本管理会计”的异化现象,研究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核心的人本管理会计。
全书以WSR系统方法论为研究框架,在“物理”层以中国传统理财思想和中国管理会计为基,重构管理会计的工具理性,在“事理”层以企业伦理创新管理会计工具箱,在“人理”层以中国式现代化人本会计观构建“和文化”企业伦理体系,将“致中和”思想转化为可操作的管理控制系统。以案例为根,深度解析华为、海尔、福耀、胖东来、方太等传统文化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本土实践,验证理论的有效性。理论上创新,开辟人本管理会计新境界,为构建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提供理论支撑;方法论上突破,开创具有中国哲学特色的管理会计研究路径,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管理会计变革提供中国方案。
|
關於作者: |
王俊清
正高级会计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注册造价工程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财政部会计人才库专家、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学术桥评审专家库专家、辽宁省会计咨询专家、辽宁省高级会计职称评审专家,东北财经大学会计硕士兼职导师、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智能财务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技术学会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分会会员、中国商业会计学会智能财务分会理事。在《财务与会计》《财会通讯》《会计之友》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获辽宁省企业管理进步一等奖,并多次获得大连市企业管理进步二等奖;2021年被中国管理会计研究与发展中心和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评为“管理会计优秀实践专家”。研究方向为管理会计、人本财务、人本审计。
|
目錄:
|
目录
第一章 人本管理会计研究问题与路径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3
第二节 研究思想及研究内容 5
第二章 恒大现象的企业伦理反思 27
第一节 恒大集团回顾 29
第二节 人本管理会计的曙光 31
第三章 人本管理会计研究概述 35
第一节 人本会计的内涵及研究历程 38
第二节 人本管理会计概述 42
第三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本管理会计 47
第四章 人本管理会计的研究理论 59
第一节 人本管理会计的基础理论 62
第二节 人本管理会计的实践理论 70
第三节 人本主义经济学 78
第五章 人本管理会计的物理维度 81
第一节 中国管理会计的以史为鉴 84
第二节 中国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 95
第三节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管理会计 103
第四节 中国传统理财思想 110
第六章 人本管理会计的事理维度 123
第一节 人本管理会计事理维度的内容 126
第二节 会计伦理:人本管理会计的哲学 130
第三节 人本价值观:财务文化和财务战略的起点 142
第四节 人力资本:人本会计计量和企业家精神 156
第五节 慎独:财会监督和内部控制 167
第六节 文化审计:企业的价值观体检 178
第七节 共同富裕:人本分配 192
第八节 管理报告:中国化管理会计报告 201
第七章 人本管理会计的人理维度 207
第一节 和文化:人理维度的落脚点 212
第二节 伦理合一:意义驱动范式的公司治理 217
第三节 商业向善:公司治理方向 225
第四节 共享机制:企业的公平主义 233
第五节 ESG:企业的“天人合一” 239
第六节 五福:企业的幸福路径 247
第八章 人本管理会计的中国实践镜像 265
第一节 中国古代商帮的理财观念 269
第二节 华为:灰度管理哲学 281
第三节 海尔:永恒的活火 290
第四节 福耀:“心若菩提”的社会责任 297
第五节 胖东来:美好之路 303
第六节 京瓷:人人都是经营者的阿米巴之道 310
第七节 方太:心性即文化,文化即业务 314
第八节 携程:实行家庭友好政策 320
参考文献 323
后记 333
|
內容試閱:
|
前言
2024 年 11 月 29 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管理会计应用的指导意见》(财会〔2024〕22 号),对管理会计 5 年和 10 年的发展目标做出规划。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关系,从全面融入进入积极引领阶段,我国经济将在全球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也为我国的管理会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创造了发展机遇。
我国的管理会计必将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下取得长足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从过去的经验来看,虽然管理会计在我国已经具有一定的实践基础,但管理会计工具体系的深化仍然困难重重。我们要认识到,企业仅仅依靠引入国外的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从“术”的层面来解决中国企业管理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会有收获,但难以治本,因此,仍需要通过实践、探索,不断总结和改进完善,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道”的层面走出一条独特的管理会计创新之路。
管理会计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都是会计理性的组成部分,现实情况却是工具理性的成分越来越多,而价值理性的成分越来越少。对现行财务会计“见物不见人”的批评由来已久,但“见物不见人”的状况不管是财务会计还是管理会计都没有多少改变。企业是由人组成的,管理是借力,这个力主要来源于人而不是资本。工具理性只注重效率,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就导致人自身也被工具化,而价值理性关注人性的世界,一个人文的世界和一个有意义的世界。管理会计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辅相成,应当让两者平衡发展,单单强调任何一方都是有失偏颇的。
管理会计的工具理性是要正确地做事,而价值理性是要做正确的事。改革开放以来,借鉴西方的科学技术,各行各业充分利用工具理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广大人民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因为价值理性存在较大空场,给人们带来了普遍的不安和焦虑。自泰罗创立科学管理 100 多年以来,现代管理发展到现在形成了一整套管理思想和管理体系,对企业管理有着巨大的价值,但是对人而言,现代管理的各种工具终究是“术”,管理会计工具也不例外。传统的管理会计,把人当工具,一线劳动者缺乏职业尊严,成了物本管理会计中的“物”,自然难以形成职业精神。
物本管理会计的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手段是《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对管理会计工具理性的重大贡献,将来需要全面深化,服务于企业高质量发展;然而,“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相生,而且相互依存的,有物本管理会计就应有人本管理会计,全面深化管理会计应用需要从“物本管理”转向“人本管理”。
数据资产和智慧资本在价值创造中作用的提升,股东资本主义的式微以及利益相关者资本主义的崛起,公司宗旨也正在发生嬗变,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本书提出的“人本管理会计”,重点研究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展和建立中国管理会计的价值理性,并使之具有普适价值。“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明德是仁心,孟子提出仁心有四个善端,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亲民是明明德的途径,进入和体察人民的生活是明明德的唯一途径,推己及人,把平等的关爱拓展到更多的人身上,从而走向最高的善,实现人生的最高目标,也就是达到明明德的目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为了求道、明道、悟道,《大学》的三纲领,为研究人本管理会计指明了思想方向,而《管子》《孙子兵法》《论语》《道德经》等蕴含着人类管理思想的精髓,将来仍会影响世界管理学的诸多领域,也是激活人本管理会计的时代生命力。
“以人为本”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人本管理会计的价值理性之 “道”,核心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理财思想,人本管理会计的意义离不开经邦济国。“物有本末;德本财末;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大学》)顺适人性的基本面,在企业伦理的指导下进行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服务于企业商业向善。
人本管理会计发端于中国自主管理会计的研究,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与西方现代管理会计理论进行有机结合。历史越悠久,越要看世界,从国际化的视角,创新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应当指出的是,人本管理会计强调以道御术,不是否定传统物本管理会计的工具性,而是把“道”与“术”揉成“一张皮”,这是因为企业的业务一直是变化的,能够保持稳定的唯有它的价值观,管理会计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能否形成中国的自主管理会计学,取决于管理会计能否形成鲜活的、充满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理性。
“物本管理”逐步向“人本管理”发展是管理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华文明从古至今都有着卓越的闪光点与创造力,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从物质、精神、制度等多个层面都有所体现,被全世界所认可及效仿。 “以人为本”“天人合一”,都是对世界文明做出的极大贡献。中国孕育出的管理思想蔚为大观,诸子百家碰撞出极其丰富而深刻的管理思想。“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人本管理会计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理财文化精髓提炼出来,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及对生命的体悟,基于物本管理会计,又超越物本管理会计,用人本逻辑超越资本逻辑,“中魂西制”,形成具有中庸精神的人本管理会计。
管理的真谛归根结底是激发和调动人们对企业的热爱和积极性,谁掌握了以人为中心的理念,谁就掌握了做企业的真谛,企业运营中没有比员工、客户、投资者对企业有信心更重要的事。丹娜·左哈尔提出的量子管理思想,我们认为本质上就是中国式管理,她将每个员工都看作特殊的能量球,放手让员工集体发挥创意,“由下而上”地为公司注入源源不绝的动力。宋志平提出,企业成功与否,最终会归结到一个个真实的“人”——员工、客户及投资者。中国式现代化以及由此引申出的人本管理会计,仅仅依靠管理会计的理论创新是不够的,必须高度重视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进程中产生的实践思想、实践知识,坚持实务创新,并进行总结和归纳,这也是人本管理会计研究的使命所在。
本书是笔者融合自身 29 年的财务工作经历,在 2019 年辽宁省企业管理进步成果二等奖《数字经济时代创新阿米巴经营模式在技术服务业中的应用》、财政学史与财政文化年会(2024)宣讲论文《中国传统理财思想及重要人物研究》,以及论文《WSR 方法论的中国化管理会计报告研究》(会计之友,2024)的基础上潜心研究,点滴积累,才使本书得以成型。人本管理会计,不是另起炉灶建立新的管理会计分支,也不是将人力资源会计“换汤不换药”地变换名称,而是推陈出新,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吸收物本管理会计的精华,把优秀的中国传统理财思想系统地运用到管理会计领域,坚持战略的起点是价值观,用中华人文精神指导深化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进一步转化、突破、发展,从根本上促进物本管理会计的革新发展,进而将会计系统发展成更加适合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管理会计系统。
本书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主要探讨人本管理会计研究问题与路径,第二章从恒大现象探讨企业伦理建设的迫切性,第三章梳理了人本管理会计的研究,第四章回顾人本管理会计的研究理论,第五章研究人本管理会计的物理维度,第六章研究人本管理会计的事理维度,第七章研究人本管理会计的人理维度,第八章总结人本管理会计的中国实践典型镜像。
恒大集团的财务状况,代表性地反映了在管理会计的工具理性过度扩张而价值理性日渐式微的今天,管理会计正面临价值理性缺失之痛。中国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不能无视高层管理者变得越来越现实,无休止地追求“财务自由”,而对精神层面的价值理性越来越淡漠的状况。当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本管理会计的价值理性要比以《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为代表的管理会计工具理性的影响和作用更大、更广泛、更深远。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建立人本管理会计观,面对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新发展理念,企业理财制度要吸纳必要的伦理价值,在管理会计应用工具的制定、执行和评价过程中,引入“商业向善”的伦理判断以及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强调管理会计自身的终极目标或管理会计价值理性的正当性。
人们通常会追求权力、声誉等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是人性的基本面。正如《红楼梦》“正邪两赋”的哲学总纲所言,人性既非本善也非本恶,而是动态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整体终归是邪不压正,因此自由和尊严也是人性的基本面。人活着是为了超越人性,这在知识经济时代表现得尤为明显。企业及其员工具有类量子特性,成功的企业还得靠人,人本管理会计的正义思想要求在企业运营中选对人,顺应人的趋利本性,构建企业伦理,激发人性的活力,解放生产力,以义制利,让大家都以长期主义来创造价值,这是人本管理会计需要关注的根本性问题。
本书算是国内外研究人本管理会计相关方向的较少作品之一。因笔者对 WSR 方法论(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和量子管理学的理解不足,且相关参考文献数量有限,即使经历多次修改,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希望同行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笔者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帮助和指导,参考了大量相关学术文献,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王俊清
二○二五年一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