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画龙西方传世影像里的中国形象1500-1949
》
售價:HK$
806

《
厚土无疆:古代中国的今生与来世
》
售價:HK$
449

《
逆龄之路(减龄10岁的变美魔法书,女性全身抗衰指南)
》
售價:HK$
347

《
DK拆解科技大百科
》
售價:HK$
653

《
汗青堂丛书152·草原帝国:阿提拉、成吉思汗与帖木儿
》
售價:HK$
765

《
社会正义谬误:机会平等比结果平等更重要
》
售價:HK$
352

《
我的前半生(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亲笔自传)
》
售價:HK$
505

《
清学沉思录
》
售價:HK$
834
|
內容簡介: |
本书聚焦于海军竞赛对英德关系的作用机制,即海军竞赛如何对英德关系产生影响并最终造成两国全面对抗。本书从海军竞赛期间英国军政决策精英威胁认知的形成及互动视角切入,旨在通过细致的历史爬梳与宏观机理萃取,寻求对这一问题作出富有创新性的解释。本书通过严谨的战略史研究,既提供了一个理解海军竞赛如何在短期内持续升级,最终促使英德两国走向全面对抗的全新解释,又为重新思考霸权国与崛起国之间的竞争管控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实证案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重新审视和反思这段历史,萃取其中蕴含的丰富战略启示和历史教益,兼具理论和现实意义。
|
關於作者: |
徐若杰,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特约研究员。2010—2021年,先后于青岛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得法学(国际政治专业)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前往德国外交政策协会研究所(DGAP)担任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大国战略竞争的理论与实践、欧洲安全、跨大西洋关系等,在《欧洲研究》《太平洋学报》《军事历史研究》《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上发表研究成果多篇,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和成果奖对策研究类特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
目錄:
|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对英德海上矛盾成因的解释
三 研究方法
四 核心概念与解释机制
五 研究意义
第一章 英国霸权的结构性危机与调控
一 20世纪英国霸权的基础
二 英国霸权的结构性衰落
三 社会思潮的冲击
四 英国的初步战略调整
小结
第二章 海上矛盾缘起与战略协调尝试(1884-1902年)
一 新挑战:德国海权的兴起
二 英德战略协调及其失败
三 英日同盟的建立
小结
第三章 海军部对德国海军扩张威胁的初步评估(1900-1904年)
一 海军部与英国政府
二 海军建设的困境
三 海军部威胁认知的初步形成(1900-1904年)
小结
第四章 通往“海上唯一敌人”之路:海军部威胁认知的定型(1904-1909年)
一 “两强标准”下的对德威胁认知(1904-1906年)
二 “无畏舰”竞赛与单一敌国身份的固化(1907-1909年)
小结
第五章 海军部与英国整体性威胁认知的调整(1907-1912年)
一 英国整体性威胁认知调整的开端
二 “海军恐慌”与海军部威胁认知的全面扩散
三 英国整体性威胁认知的彻底固化
四 海军部威胁认知形成-扩散的历史影响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反思
一 战略过程总结
二 经验与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