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好风景
》
售價:NT$
218.0

《
鱼缸实验:焦虑爱好者的生存指南
》
售價:NT$
286.0

《
我能把生活过得很好
》
售價:NT$
254.0

《
何以大明:历史的局内人与旁观者(一部充满人性温度与历史洞察的大明群像史诗;十八位人物,帝王、巨富、权宦、狂士、文人、英雄……他们是历史的书写者,也是历史的旁观者;明史学者章宪法最新力作。)
》
售價:NT$
454.0

《
新民说·管理者为何重要:无老板公司的险境
》
售價:NT$
449.0

《
宇宙(第二卷) 科学元典丛书
》
售價:NT$
500.0

《
了不起的创作者:保持创造力的10堂启发课
》
售價:NT$
301.0

《
爱得太多的父母:14组家庭,20年追踪的家庭教育调查实录
》
售價:NT$
305.0
|
內容簡介: |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愈发重视,对环境保护制度和机构进行了全面改革,并陆续采取环保督察、省以下环境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等一系列新的举措,切实改善了地方生态环境治理的状况。在环境保护领域的改革中,理念、制度和具体举措是如何变化的?上下级政府间关系有哪些新的现象?这些变化对地方政府的环保政策执行产生了什么影响?
为回答这些问题,本书简述了中国环保体制的变迁和运作方式,描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环保事务上的偏好和行为选择,对环保督察工作、省以下垂直管理改革和运动式监管模式等进行了研究,以期增进读者对中国环保系统运作和改革逻辑的理解。
|
關於作者: |
庄玉乙,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助理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博士,厦门大学政治学系硕士、学士。2015-2016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访问学人。主要研究兴趣为环保与资源政策、财政政策、政府间关系。在《社会学研究》《公共行政评论》《社会》《公共管理学报》等期刊上发表数篇论文。主持一项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担任《社会学研究》和《公共行政评论》等刊物的匿名审稿人。
|
目錄:
|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方法与结构
第三节 研究贡献
第二章 文献回顾
第一节 环境保护中的政策执行
第二节 中国环境保护体制的结构特征
第三章 中国的环境治理体系
第一节 环保议题的出现与演变
第二节 中央层级的环保决策与执行
第三节 国家环保人员和环保财政的增长
第四节 地方的环保决策与执行
第四章 中央与地方的行为逻辑
第一节 地方政府的角色和偏好
第二节 委托-代理中的命令、激励和信息问题
第三节 中央政府的角色与偏好
第四节 中央政府的理论策略
第五节 中央政府的具体策略
第五章 压力与信息如何影响地方政府的环保政策执行
第一节 评价政策执行得失:大而化之还是细分领域
第二节 解释框架:命令与信息强度的组合
第三节 案例分析
第四节 压力传导与技术治理:中央环保政策的改革逻辑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环保督察与地方环保部门的组织调适和扩权
第一节 组织调适与环保督察:研究回顾与分析框架
第二节 地方政府的组织调适:动因与表现
第三节 组织调适机制与督察成效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环保督察下的地方政策执行选择
第一节 “一刀切”与“集中整治”:理论回顾与概念辨析
第二节 解释框架:地方政府资源与任务治理难度
第三节 案例:环保督察下的A县
第四节 “一刀切”抑或集中整治:选择逻辑与后果
第五节 小结
第八章 地方环保机构垂直管理改革何以提升执法强度
第一节 概念与文献综述
第二节 C县环保机构垂直管理改革历程
第三节 C县环保垂直管理改革的案例
第四节 环保垂直管理何以提升执法强度:组织和政府间关系的解释
第五节 小结
第九章 环保机构垂直管理改革中的上下级博弈
第一节 文献述评与理论框架
第二节 垂直管理改革进程中的上下级谈判案例
第三节 谈判空间的渐次打开:各方出发点与行为逻辑
第四节 谈判模式和谈判空间的运用机制
第五节 小结
第十章 运动式治理如何走向常态化:海关进口固体废物监管模式的融合与重构
第一节 运动式治理:研究综述
第二节 案例:海关对进口固体废物的监管
第三节 案例分析:运动式治理如何向常态化治理转变
第四节 海关运动式治理转向常态化的成因与模式
第五节 小结
第十一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